讀人文學科的博士是什麼體驗(二)
1 人贊了文章
新學年伊始,陸陸續續送走順利畢業的前輩,迎來新來報到學弟學妹。這時彷彿看到了自己兩年前的樣子,迷茫又無知(雖然現在也差不多……)。和中年危機「因上有老下有少而壓力爆表,因事業不上不下而焦慮」類似,我似乎感受到了「中年級危機」。每日反省自己:文獻看夠了嗎?看書的速度趕上老師發文章的速度了嗎?寫多少了?而且幾乎每個季度會受到親戚朋友直擊靈魂的拷問——「快畢業了吧?」「沒呢,順利的話也要要等到全國小康社會的2020年才畢業哈哈哈……」
到了現在的中期回顧,成績沒有多少。掙扎和苦惱倒可以講一講,往後繼續踏踏實實地努力。
1.做多少才算夠
其中一個時常掙扎的點在於,我要付出多少,在哪些方面付出。很多導師覺得現在的博士生閱讀量不足,要麼太多沉浸在社會活動或者是別的事務,閱讀面很窄。最近他的要求是每天起碼一百頁,再加上寫下批判性綜述(一陣頭冷)。而我告訴他我的擔心,我覺得不知道讀什麼,怎麼讀。因為就算我能每天讀懂讀透一百頁(我覺得我並不能),我得找到相關的文獻才行啊,我會不斷地拷問自己讀這些到底有什麼用呢?對我自己的論文來講能有什麼意義嗎?導師表示,我們每一個人,從老師到學生都被大環境的這種實用的心態影響了。如果我今天做的事情不被認可,那麼我就不去做了;如果今天我讀的這本書不能用在我的論文裡面,那麼我今天就浪費了。可是,如果這件事情可能在往後的日子裡對我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呢?今天明天後天看的「無用之書」能夠為今後10年20年的職業生涯奠下基礎呢?
想起來這種思維真的太熟悉了,甚至從小就掌控我的生活。假如讀了課外書,就會有罪惡感,我沒有在「學習」,看閑書「沒有用」。而長大了自然而然也會功利地想,做每一件事情,有沒有「用」,沒用就不做了。這種危機,其實是「焦慮」,焦慮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總是想著在這套競爭機制的規則下,最大限度地得到認可。
2. 要質 VS 要量
評判博士教育的效果,目前最普遍認可的標準就是發表的文章。在多長時間內發了多少文章,屬於英文核心還是中文核心期刊,在核心的哪個檔次。博士生的努力和「產出」,就這麼轉化為客觀可測的數據。
在教育領域中,做偏向於定量的研究(例教育經濟、教育心理、教育信息技術等),或者偏向臨床的專業(教育言語治療、教育與神經科學等)比較容易出文章;而相對定性的分支領域(教育哲學、教育歷史、教育政策研究等)發表高質量的文章並不容易。要求在讀的博士在還沒接受全套完整訓練的情況下,就發表高質量的文章,更顯得是嚴苛。如果專註於寫高質量的文章,那在數量上取得優勢又更加難了。
之前受邀到湖南大學去跟教育學院的同學交流。當時的副院長提到,現在招聘新老師的時候,她會認真去翻看簡歷上發表的文章,不管是否核心期刊,把文章找出來列印出來,直接看Ta做的內容,而不僅僅瞄一眼發表的數量和所在的期刊等級。我當即心中一陣感動。現在肯花心思,不僅僅從數量,而是從多方面來衡量你的能力和表現的人,可能是少數。
這時候我想起「影響力」。記得之前聽到一位讀博之前在教育企業做到高管的博士生談到,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又更大的「影響力」。其他人問她到底怎樣才叫影響力。她解釋說,比如這些在線學習軟體被全國多少地區的人關注、多少人使用、有多少次點擊等。我想,那如果一項研究只是有效地影響到很少一部分的人,但這些人當中有一個成為了可以造成更大影響的人呢?這樣的教育研究算不算有效,有沒有「影響力」?
人文學科的研究其實是很難僅僅用量化的標準來判斷,但這樣的標準恰恰是最方便為大眾所使用。當然這些「危機感」和「苦惱」只是老生常談。最近訪談的一位教授說,你要三倍於別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別人每天工作七個小時,你就工作20個小時。別人一周工作五天,你就一周工作七天。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發表更多文章,顯示出你的研究的實力。只有你是別人三倍那麼優秀,人家才會認真聽你說話。而這種近乎工作狂的勤勞又僅僅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要成為稱職的學者,每一個人必須是耐力性選手,既熱愛學術,保持靈活和溫情,心態不過於功利與機械,工作保質又保量,才能在無涯的學海不翻船。
所以,請善待身邊的博士生,抓緊機會請TA吃飯:)
相關:
讀PhD教會了你什麼?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關注公眾號一念一慧 hkuphd1609
推薦閱讀:
※耶魯教授24年的深刻反思:精英教育正在培養一模一樣的人
※中國高等教育為何需要學術自由?
※招生簡章 | 我在聊城市技師學院·金柱學院等你
※高等教育的建設需要循序漸進
※全國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