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間收藏:在險與惡、苦與樂中前行

民間收藏:在險與惡、苦與樂中前行

這些年來,我們總在被文化立國、文化強國的信念鼓舞著,

另外又被藏家反饋的意見包圍著,

藏家們總在擔心一件事,我們的收藏到底是合法?還是違法?

一個簡單而且通俗的民間收藏,卻被我們搞成了世界上最難解釋的行為。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雲里霧裡什麼都找不到北!

什麼是文物,不清不楚!

古陶瓷鑒定,不明不白!

祖宗文明,任意糟蹋!

面對「國寶」,視如草芥!

對於民間收藏,也就大帽子橫飛了!

據相關資料,目前,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約有1800萬件,近10年走私出去的文物是八國聯軍搶走的30多倍。

除了走私出去的,還有一部分就是因國家不承認而被打上「工藝品」標籤正大光明出去的。

改革開放後,出土文物由國家館藏的很少,基本上都是流向民間。

或許是國家的無可奈何,民間收藏家主動承擔起了拯救出土文物、保護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

文物最為誘人的,不是身價幾何,而是其中所富含的歷史、藝術、科技等諸多信息。

收藏文物,可以說是收藏歷史、收藏文化。

在普通人眼裡,文物有價,而在收藏家眼裡,文物無價——因為它們不可再生,因為文化無價。

收藏家,都是熱愛、痴迷於中國文化的一類人。

心中懷有這樣的愛,收藏家才會為其樂,為其喜,為其苦,為其悲,乃至為其死。

真正的收藏家與藝術品投資者完全是兩類人,在收藏家眼裡,珍愛的藝術收藏與市場行為無關。

時下的收藏界流行自封或互捧,「專家」、「大師」多如過江之鯽,

而全民收藏的熱潮更是造就了多如牛毛的所謂收藏家。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這中間又有多少人才收了幾張字畫或幾件瓷器,就自認為是收藏家?

更有甚者,分明是箇舊貨小販,買進賣出,久而久之便冠冕堂皇自行「冊封」。

其實,這些人充其量不過是個收藏愛好者或投機商而已,

他們與收藏家有本質區別。

他們的收藏不過是金錢的彙集或附庸風雅,

並非精力與心血的凝聚,而收藏家的目的則是「藏物」,而非「藏錢」。

有多少收藏大家藏物藏寶聚珍,著述等身,生活卻簡樸得令人驚訝。

不過千萬不要誤會收藏家是清貧的書生,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然而,想要在收藏界有所成就,除了雄厚的財力、過人的魄力,

還要有出色的眼力,眼力才是成就大收藏家的關鍵。

一名真正「玩古玩的人」,才能深得玩古「三味」:

首先,古董蘊涵的是文化。

在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面前,即使學富五車,也不過是滄海一粟。

其次,收藏古董考驗的是心態。

收藏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

除了文物給人們帶來精神享受和藝術熏陶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文物的升值潛力。

只有具備一定的鑒賞知識,才有可能去偽存真,

因此,搞收藏必須擺正心態。

再次,古董收藏體驗的是快樂。

擁有心愛的藏品和求取知識的樂趣,常人往往無法體會和理解。

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博大而精深的文化,造就了璀璨的歷史文物。

從司母戊大方鼎、甲骨文,到金縷玉衣、唐三彩、青花瓷,

每一件文物上都打著明顯的時代烙印,都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鑒賞、收藏、研究古董是了解和認識歷史文化的一種途徑,也可以說,文物是無言的百科全書。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文物作為中華民族歷史的載體,

承載著燦爛文明,傳承著歷史文化,維繫著民族精神,

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需要我們倍加珍惜。

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讓歷史點亮未來。

沒有民間收藏的先知先覺,奮不顧身的保護,

多少國寶會繼續蒙難,讓中國的文化遺存繼續蒙羞!

保管在誰的手中,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國家持有,個人持有,目的都是為了保護。

保護起來不流失,就是最大的功德。

推薦閱讀:

9位古人,90句經典! 收藏,細品!
佛家七寶之硨磲:再不收藏就又買不起了?
十則超精闢的經典人生感悟,值得收藏!
絕對值得收藏的名勝古迹[20P]【收藏】

TAG:收藏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