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VTuber考察日記2-專業性(上)

VTuber考察日記2-專業性(上)

4 人贊了文章

距離上一次寫Vtuber已經過去了兩個月,這次的第二篇的中心是Vtuber的專業性,原本很早就打算動筆,但不知不覺也拖到了現在,雖然認知上沒有提高太多,只是新消息等到了不少。

人為先,說到Vtuber還是先說人。

絆愛兩周歲生日,也迎來頻道200w登錄,毫無疑問是當下最受歡迎的Vtuber,甚至Youtuber,生日祭搞的很熱鬧,參加活動上電視,前幾天也在國內的BW上拿到一個不錯的檯子;電腦少女シロ滿世界的跑通告,E3,RAGE,大大小小的場面走過來,現在也是鎮得住場子的台柱了;ときのそら兌現了充滿驚喜的新月份的承諾,各路聯動,活動出場,各種各樣新形式的嘗試,到處都看得到她的活躍。五花八門的聯動,新人登場,3D化新衣著,漫畫出道歌手出道,今天也依然是Vtuber的新聞漫天飛舞的一天。

業界外,コンプティーク的9月增刊,Vtuber的專門情報志Vティーク(tw@vtiq_comp)正好在我動筆的昨天發售了,面向Vtuber模型製作的開發轉件VRoid Studio(HP)也在昨天中午結束了先行測試的募集,今天下午,ドワンゴ的VR發表會準時開場,致力於VR捕捉顯示,模型製作和其他各項支援的軟體項目不僅展現了其完備的技術實現,價格和商業使用的親民,更把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野心高高掛起,「VR先進國」的日本,立足業界,展望亞洲,這是他們喊出的口號,「バーチャルキャスト」,這是他們新公司的名字。

現在或許已經是時候用成熟來形容眼前的這個產業了,當我看到ときのそら和響木アオ的聯動里把油管視頻結尾的推薦鏈接製作成劇情分支的選擇時,當我看到3D定製女僕的製作公司KISS的新軟體「カスタムキャスト」出現在ドワンゴ的發布會大屏幕上時,我心想,不可磨滅的影響大概已經註定,很多名字也勢必要寫入史冊,一些新的東西就要誕生了。

落筆的日期7月27號,2018年,轟轟烈烈上演的開幕里, VR的時代到底會怎樣到來,VR元年裡沒能找到解答的這個問題,現在彷彿有了些眉目。

時至當下,Vtuber的主要模式跟它本行的youtuber一樣,依舊是緊扣兩個字,「藝人」。

上一次寫Vtuber觀察的時候我把目標扔到很遠,直接盼著Vtuber里能出幾個創作者,雖然這個期待現在也沒有改變,但也要著眼當下,從實際出發。Vtuber的可能性依舊是廣泛的,見識的面孔越多,可能出現的新類型就越多,佔比較大的偏向也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短片製作或者live,雜談或是遊戲實況,單口相聲或是多口相聲,很久以來Vtuber並沒有產生太多新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漸漸負相關的門檻還是把它推上了熱潮,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之處,正如一直我形容的,她帶來的趨勢可能是不可阻擋的。

元老級的Vtuber,之如ウェザーロイドAiri,這是由ウェザーニューズ獨立開發,2011年企劃確立,次年初登場,13年藉由微軟的Kinect提供的動作捕捉就已經實現了3D模型演出,企業勢中的企業勢,30年的公司歷史千把員工,正經的主播和節目,可以說技術或是人員素質都是無話可說的,然而之於這種形式的Vtuber卻到17年才聲名鵲起,開創形式和市場都落到了後起之秀絆愛的身上,7年的新人,說是生不逢時,倒不如說環境造就英雄,只是時候未到。

而時代的弄潮兒,被稱為「親分」的絆愛,一舉一動都影響到Vtuber邊邊角角的她開創了現在的環境,我們說時代的開拓者,不是因為時代發展順勢而為的產物,而是因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動作捕捉的技術早就有了,生放送的技術也是現成的,網路發展,移動端發展,環境變得更便捷了,但如果沒有絆愛,「Vtuber」的出現會晚多久,Vtuber的時代會晚多久,那相差的這段時間便是她的過人之處,不可替代之處,同樣的情況也廣泛地存在於其他地方。

這篇文章打算寫的是Vtuber的專業性,在這個萬象一新的虛擬世界裡,湧現出了很多嶄新的但又有些面熟的元素,虛擬角色的特殊觀感,觀眾參與的臨場氛圍,尤其是那個在眾人內心深處鼓動著的「人類総バーチャル化」的傳言,讚揚的聲音飄得很遠,但正是這樣的局勢之下,我們才不得不去挖掘來找尋繁榮背後的敗絮其中,不得不對比以洞察蓬勃之下的空洞無物,我想只有了解尚存的矛盾,才有可能展望更好的未來。

所以第一點是在Vtuber的活動內容上。

「怒ってる?」的傲嬌視頻,キズナアイ面接的演技互動,各類「益智」小遊戲,由絆愛而起帶來的病毒式的傳播,這樣的情況已經在過去數月上演過若干次,企劃題材的缺乏讓大多數Vtuber的日課幾乎如出一轍,恐怖遊戲,測試app,高端點來個ASMR,實在不行還有「お悩み相談」,和其他類似的新人出道三件寶一樣,圍繞著幾個人氣Vtuber而起,追趕潮流式的,或者說「蹭熱度」式的模仿,確實有如絆愛本人的吐槽,製作新企劃真是太困難了,實況遊戲相比起來那真是輕鬆多了。

企劃的創作能力,就好像職業武器盤,Vtuber的藝人們絕大多數還未能擁有為自己挑選,定製「武器盤」的能力。就拿上文提到的老牌Airi醬再進行一次對比,她的live通常會有一套相對固定的lineup,定期的推特話題,絶景リポート,読み物,ウェザーロイド占い,天氣預報員的本職也包含其中,節目內容的規劃已經成熟,形象特色也更為鮮明,這樣的時間表或者說日期表很多人也有,但其中的內容有幾分新意,自身有幾分掌控,就相當微妙了。

企劃類型不足的問題,通俗來說就是好不好看,有趣不有趣的問題,蹦蹦跳跳的模型或許乍一看確實有點意思,但新鮮感終究會過去,持續炮製大同小異,「依葫蘆畫瓢」的節目最終就會演變成個性大戰,畢竟這不是真人偶像,靠「臉」吃飯,其實很容易。

最初技術上的新意還是有不小的作用的,畢竟相對的門檻依次升高,帶來的表現形式也會相對增加,肢體語言是其一,跳舞之類需要運動的企劃更有不可避免的要求,胳膊能動多大範圍,手指活動能多還原,頭髮有多細緻動作有多靈活,這些一開始都能成為標榜實力的一環,然而軟體的進步終究要磨平這層新鮮感。從VRM 格式的出現到Unity的UniVRM api,民間製作的VDRAW,Pixiv推動的VRoid,再到最新的Vカツ,軟體的更新換代之後,可以預見環境最終還是把看點推回到內容上,有競爭力的對手成倍增加,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鑽,如果沒有偏向某些特定領域的固定受眾,優秀的,成熟的,擁有特色的企劃永遠是所有人追求的對象,不論是觀眾還是Vtuber們。

不過話也說回來,這種所謂「模仿」的問題需要去解決嗎?恐怕也有些難說,很多人把這種企劃的跟風視作Vtuber的特徵,做了這類企劃才算Vtuber,而不是成為Vtuber應該去製作新的企劃,但終究人多款式自然會多,類型不足也不妨說是不夠成熟的一個側面表現,更何況還有更多正面表現。

前段時間RAGE,號稱日本國內最大型的esports展會,他們搞了一個節目,全稱是「RAGE バーチャルYouTuber GRAND PRIX ?2018 Summer?」,集中了幾名人氣Vtuber,要通過遊戲競技來角逐最強Vtuber玩家的稱號。

這個活動因為完全由Vtuber出場參與而引起了不小的話題,同時參賽選手也都是人氣很高,模型相對出色,也很有話題性的幾位,同時主持人也由Vtuber擔當,架勢上一看活動定位就是一場專屬於Vtuber粉的狂歡,完全是新鮮的玩意,然而最後到底搞的怎麼樣了呢。

初見play的比賽,一邊倒的對局;選手之間幾乎沒有對話,有人在尖叫,有人在試圖吐槽;主持人跟不上局勢,也幾乎沒有成段的解說;麥克風頻繁爆炸,主持人麥克甚至外帶staff的聲音;頻繁的模型事故,少的可憐的機位,幾乎被無視的觀眾留言,整場比賽在幾近崩潰的節奏中和眾人嘈雜的七嘴八舌下進行著,我甚至沒能看完,大概只看了四分之三,混亂,吵鬧,無聊,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

我在之後又看了一場BANS的「FORTNITE~Vtuber杯~」,其中人氣最高的參賽者不過2w的頻道登錄,比賽內容是規定時間內多組選手同時進行FORTNITE的遊戲,以獲勝次數最多者為勝,為此他們在每組分配了一個頻道專門直播本組的交戰情況和隊友間的對話,同時設置了一個大本營,投影所有組的畫面以供一觀局勢,但聲音只由解說一人組成。任何一處的live觀眾都可以自由地參與並得到反饋,解說一人鎮守的大本營除了提供總體的比分和情報,也由主持人適時地放大畫面來集中解說正在交戰的選手的情況,不斷製造焦點,即使到了最後的總結會,十來人圍坐一圈,也有頭標邊框發亮來提示正在發言的人是誰。

Vtuber一看模型二看說,不論是小規模的個人Live還是大規模的集體活動,始終要保持的就是這兩個看點的空間。RAGE的比賽,全場因為技術問題要麼骨折要麼穿模,甚至出現模型無法顯示只剩一個聲音的局面,多人同時登場還得一邊打著陌生的遊戲一邊拼了命把自己的梗((持ちネタ)帶進節目中,最要命的還有主持人無比煩人而且毫無內容的旁白,不僅無聊而且吵鬧,場面讓人感覺近乎失控;BANS的比賽雖然也有分組不平衡,Vtuber間的互動依然有限等等問題,但至少非常有序,打的不精彩,說的也不風趣,起碼不會讓人看的頭昏眼花。

實時的live更像是過往的綜藝節目,輕鬆加風趣為主,要在雜談和競技上找尋一個平衡點,老少皆宜,才能相對容易讓人樂在其中,RAGE會上的丑相百出和業餘Vtuber們的私下聯誼產生的如此對比,只會讓我產生一個疑問,Vtuber們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做了多少準備,在這樣的大型場合上,他們為了他們的「職業」展現了多少的「專業性」?

Vtuber出席公共場合的活動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這是對她們的宣傳,對她們實力的肯定,但同時也是對她們的考驗。我翻看筆記再次回想起自己觀看RAGE比賽時的情景,仍會感到尷尬和難堪,我敢說就算是初中生自己綵排的小表演,這種程度也是不大不小的事故了,而其他好奇前來的路人走過RAGE的展台,我很難想像他們會像對學生表演的失誤報以詼諧的一笑而結束。新的形式新的取捨,不論是幕後準備還是台上的參與者,如果Vtuber的新技術讓他們感到陌生,讓他們還未來得及思考,那他們真的有必要趕緊做好準備,至少是時間上的準備。

我們談內容的質量,內容的類型,固然在其他各種有影響力的要素之間未必會把這些放在首位,但這到底是衡量投入的一個簡單的標準,企劃寫不出新東西,節目也搞不出正經花樣,不僅沒有才華,也沒有努力,由這樣的人來扮演一個全新的「人格」,帶給你「非凡」的虛擬體驗和浸入感,那顯然是痴人說夢;沒有演技的培訓,沒有節目內容的準備,沒有臨場反應的訓練和積累,離開了視頻剪輯帶來的那點可貴的穩定性就成了放飛自我的現場,只會讓人敗興而歸,這不是什麼聳人聽聞的誇大其詞。

短片製作和live是當下Vtuber們的兩個主要方向,前者可以模仿,後者可以隨興,但如果不建立在緊繃的神經和認真的態度上,業餘就是他們甩不掉的標籤,一如過往的生放主,如果真的把Vtuber當作職業冷眼看待,那麼太多人仍然在朝著專業的方向前進的路上。

當然了客觀的看法,旁人的想法,能起到的作用總是有限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受眾有的是受眾的問題,如果要談角度,把一些高大上的想法拋到腦後,把揣度演技當作吃飽了之後的反省,也沒有問題,受眾更是有受眾的問題,而且這依然是關於 「專業性」。

我曾翻閱了不少Youtuber的頻道,試圖對比Vtuber內在的老舊模式,Youtuber確實擁有著不可小視的「能量」,但在我的印象里總還差那麼一點氣,與我所想像的「公眾人物」總有些不同。經過深刻的自我反省之後,我確實發現自己很大程度上不太能夠找到Youtuber們日更視頻的趣味所在,也不太能get到追星的喜悅之處,這是我的問題,可能是自身愛好去接觸這些事物的習慣跟更為適應這種形式的人群存在一些區別,腦子裡一個一個點亮的順序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感動也來的不一樣,Vtuber似乎走的是Youtuber的老路子,但很多人相信她能夠走的更遠,這讓我感覺到,Vtuber的愛好者們未必和我有很大的區別。

3D模型支撐下頗為有感染力的演出里Vtuber的一舉一動確實是扣人心弦的,而捆著大包小架的出演者在幕後賣力地表演,與整個團隊一起克服技術和內容製作上的種種困難,這些成果是能夠贏得尊重的,但另一邊的情況就有一些不同了,2Dvtuebr。

有人把他們稱之為「割り箸人形」,也有人更直接地管叫「ネットキャバ嬢」,有點老式,好像夢回互聯網剛誕生,趕時髦的行業要搞一個自己服務的網上版本,像網上商店這樣的,不過到底還是有點區別,Vtuber們一小時兩小時的live定了,人家是不給延長時間的。辛辣的玩笑開完了還是繞回來,說到Vtuber還是得說人,企劃大同小異,萌系聲線難分高下,人的作用自然越發重要。

很多新出道的Vtuber可能因為一兩段nico上的視頻集錦而一石激起千層浪,短時間內就可以獲得上萬的頻道登錄,「二ート」「 童貞」不離嘴,live上唱了一首朝鮮歌「コンギョ」的宇森ひなこ,初次live就上演「手コキ」特技,セクハラ自己隊友的神楽めあ都是這樣的典例,後者也拿下了出道一周1w登錄的成績,不能不說這樣因人而異的「爆點」真的會帶來目力可見的效果,但也會帶來數量可觀的黑粉,「アンチ」。

通常情況下任何作品或是任何公眾人物都會有他們的黑粉,就像商品或是動畫的評價,總有人去按那個非常不滿意,不過這種集體聚齊起來的時候,處在事態中心的那個東西在旁觀者眼裡到底是個什麼地位,就會一覽無餘地展現在我們的眼中。就Vtuber而言,或者更妥當地言之,女性生放主而言,很多的觀看者眼中她們就是他們的「ネットキャバ嬢」,是他們打法時間的「おもちゃ」,而一些「自知之明」的生放主,也不會對這些「心懷不軌」的觀眾「心慈手軟」,Vtuber里也有個挺時髦的詞來描述這種對立的矛盾,「ガチ戀」。

看到這個詞,再聯想一下偶像,本命之類的詞語,我想那種說不盡道不完的矛盾是很有畫面感的,都不是新鮮的東西,是不是真愛,怎麼個愛法,怎麼看待第三人的關係,如果以後找到一個以偶像為主題的遊戲我會稍微寫一些積累下來的看法,大概挺有意思的。

總之ガチ戀有點像埋在個個Vtuber身邊的地雷,尤其是那些身段放的較低,也沒有足夠控場力的Vtuber,因為她們弱勢的表現難免和「諂媚」掛鉤,刻薄的攻擊甚至沒有一個上限,只要一旦問題被引爆,比如にじさんじ的家長むぎ,就因為ガチ戀的推特炎上和忘記切斷live後的男聲電話,被狠狠地炸了一把,雖然企業勢的加持和冷處理沒有要了她的命,但也是元氣大傷,很多自身特色的梗也被傷及,以前還能淡然地對ガチ戀發言「毒舌」吐槽,引起滿堂的歡笑,現在話出了口都得咽回去,看著也難免有點唏噓。

遠離ガチ戀保平安,怎麼圓滑地拿捏這種距離,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對於Vtuber里的「人」來說是個需要謹慎思考的問題,作為一窺她們「專業」與否的切入點,倒也沒什麼不妥。

一個藝人站出來,走進大眾的視野之中,要如何博得觀眾的喝彩?靠自身魅力,或者靠自己的才華。這些Vtuber們走上了這條道路,在這個觀眾的距離從未如此接近的世界裡,沒有稀稀疏疏的演出或是簽名會之間留出大片幕後時間,不再有隔著屏幕的社交軟體帶來的觸手不可及的距離感,Vtuber們站到屏幕前,總要開頭,但開口之後怎麼穩住自己的腳跟,又要走向什麼方向,這恐怕取決於她們自身的選擇。藝人是一個寬泛的詞,可以轉變成「偶像」,也可以視為「明星」,或者是「演員」,還有很多其他的意思,或許收入來源會對她們的自身定位產生莫大的影響,觀眾怎麼看待怎麼選擇,心裡的一桿秤總是看得穩當的,Vtuber們沒有理由得到額外的包容,認清位置劃好線,這對很多畏手畏腳的Vtuber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3D還是2D。

跟很多其他類似的行業其實很像,バチャ豚這樣的詞也自然是不會缺席,翻看新人輩出的一片混亂,我們能找到人見クリス這樣中之人借勢上位卻出現問題被解僱的案例,也能看到バーチャライズ這種會毫不猶豫更換中之人來賭博人氣的事務所,經典的三角款式,很多問題確實非常老套,除了當事人不得不深重考慮,圍觀者也難免要有自己的想法,這種衝突,雖然沒有太多大書特書的地方,但總有人會惦記。

我並不追捧用愛發電式的包容態度,尤其在這個新興的行業里,努力的值得肯定的人層出不窮,Vtuber作為一個職業必然有需要思考需要選擇的地方,最終不論是態度還是質量,總有若干的地方能夠反射出Vtuber自身思考的結果,我們可以用認真來描述,用堅定來描述,用成熟來描述,一個Vtuber當然得明確知道自己的定位才值得給予尊重,而且得非常明確,因為Vtuber的世界裡,可以被分離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最後來個滑稽的笑話,我曾在一位新人的live里看到她這麼發問,ガチ戀到底是什麼,做什麼才算ガチ戀,然而圍觀的群眾紛紛表示,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不用做什麼。


推薦閱讀:

虛擬YouTuber的人設及轉型——從絆愛開始談起
關於虛擬YouTuber鳩羽つぐ(鳩羽倫)的部分信息整理

TAG:虛擬youtu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