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iPhone發布會,我賺了一萬二
來自專欄槽值11 人贊了文章
昨夜,是數萬人的秋季「春晚」。
新iPhone發布會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到來。接近2小時的發布會,蘋果將新產品講了個透。
新一代Apple Watch因其超強的心電圖功能被調侃為「防猝死」手錶;而新iPhone較之iPhone X的外觀,也無多大差別:新增金色,堅持了iPhone X的「劉海髮型」,依然沒有HOME鍵,屏幕爭取最大化……
這次發布的產品,除之前謠傳的iPhone 9實為iPhone Xr外,沒帶來什麼新驚喜。
唯一「美麗」的,可能是此次新品的價格。
Xs售價8699元起,Xs MAX 512G版本達到了12799元,被譽為「史上最貴版iPhone」。
而外界稱為「廉價版」的Xr,起步價也達到了6499元,比iPhone 7Plus還高了111元。
難怪有人調侃,看完新iPhone,突然覺得自己的手機不卡了。
讓中國消費者稍顯安慰的是,iPhone 終於在此次宣布支持實體雙卡雙待,傲嬌的蘋果,又一次向中國消費者們低了頭。
1
不管愛不愛得起
「買了再說」
發布會結束後,隨著預定的開啟,嘴上說著貴,估計還是會有不少人按耐不住,畢竟蘋果多年的魅力不減。
在發布會之前的8月底,美國風險投資公司Loup Ventures ,調查了美國530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的意圖,將近一半(48%)的iPhone用戶考慮購買新iPhone,更新換代手機的需求遠遠高於去年的23%。
其中,有42%的人計劃購買秋季發布會的新款iPhone。
在中國,新款iPhone的熱度同樣不減。
發布會尚未開始,「蘋果發布會劇透」的話題昨天就登上了微博熱搜,人們有些迫不及待。
不是誰都有資本年年緊跟著潮流更新自己的iPhone,可就是有那麼一群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2017年,某平台發布的國內首份《2017中國分期購物行為報告》顯示,90後人群是線上分期購物的絕對主力軍,佔比超過80%。
而iPhone,正是人們青睞的分期購物「頭牌」。
討論歸討論,在中國真的是每個人都買得起最新款iPhone嗎?
2017年中國有3000多萬人年收入低於2952元。
一年不吃不喝,才可以供得起一部國產智能手機。花上三四年的時間,才能夠勉強買得起一台新款iPhone。
對普通的應屆畢業生呢?
今年中國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薪資5429元,除去日常花銷,就算一個月存下兩三千,也要將近4個月的存款。更何況不少人還是「月光族」。
iPhone的定位一直是高端市場手機消費,中國的高端消費市場2016年約有140萬人。去年iPhoneX 發布的時候,在中國預售就有600萬台,是高端消費市場人群的四倍多。
動輒近萬元的iPhone,可能並不能阻擋人購買的步伐。事實上,iPhone的主力用戶往往可能是那群買不起的人。
在「年輕就該消費」的觀念下,有些人已經開始了提前預支。「現在的我買不起,但是我可以透支未來的錢。」
對於iPhone的執著,最後大概就只剩幾十個月的負債。忍住剁手,就是賺到。
2
你真的需要
新iPhone么?
衝動消費一時爽,看到賬單淚兩行。
售價過萬元大關的新iPhone,比起生活必需的功能產品,更像是面向大眾的奢侈品。
奢侈品行業出身的蘋果銷售業務主管Angela Ahrendts,深諳人們的消費心理。
幾天不剁手就渾身難受,視消費為沮喪人生的發泄口,愛上購物,正成為千萬人的常態。
有人說,這個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有精神病,這種病就是消費主義。
事實上,有研究證明,購物的關鍵不在於產品,而在於消費這個過程。買買買本身相比於最後獲得的商品,更易讓人獲得快感。
台灣地區廣告界名流許舜英曾在《大量流出》一書中提出過一個觀點:對於許多購物狂而言,不是為了需要而消費,而是「我消費所以我存在」。
消費成了一個與所購買物品無關的過程。
這份昂貴的滿足,與你的大腦有關。購物背後的快樂源泉,正是大腦分泌的多巴胺。
美國斯坦福大學Robert Sapolsky曾做過一個研究,他對一隻猴子進行訓練:只要有光線,猴子就會按下10次按鈕;而當猴子按下10次按鈕,他就會給猴子一次食物。
科學家記錄下了整個實驗過程中猴子大腦的多巴胺釋放水平後,發現猴子在看到光線時,就會開始釋放多巴胺,隨後多巴胺釋放達到峰值。
按下按鈕後,猴子大腦釋放的多巴胺已開始下降,最後拿到食物時,幾乎不再釋放多巴胺了。
這個現象在人身上也一樣。花重金買下的蘋果手機,最興奮的那一刻,發生在付款前。
很多時候,人們陷入了商家和社會製造的消費陷阱中,為了過程中的片刻愉悅,最終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
當你認為買到iPhone才能讓你得到快樂,就已經輸了。購物本身,已經支配了你的行為。
另外對iPhone的狂熱,也可能只是一部分人消費符號的一個代表。
「在這個時代,人們消費的不僅僅是物品的價值,更是物品背後的符號。」
現代社會,正悄然上演著無數類似「買櫝還珠」的故事。
BBC在紀錄片中採訪過那些徹夜排隊、守候在蘋果零售店外,等待發售的人。
當記者問及,新手機有什麼不一樣的功能嗎?有人回答,沒什麼太大區別,多了個新功能;有的人說,增加了新顏色;還有的人認為,自己不能落伍。
新加入的某項功能,或是新配色,都牽動著果粉們的心。
但你對蘋果新手機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被創造出來的?
至少對不少年輕人而言,未必是被蘋果的擠牙膏式創新所吸引,蘋果手機背後的那些符號化象徵,才是願意花費重金的真正動力。
3
買or不買
留or不留
過往的類似新聞,賦予了蘋果手機一個別稱——「腎機」。生活中的段子手們,在這時也不忘皮一下。
我誓死捍衛大家自由買iPhone的權利,但以身體為代價,或為此背上債務負擔,從來不可取。
網路分期支付盛行的今天,超前消費一時成了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風尚。只是過了度,難免失了控。
你囤起來的物品也許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只是模仿松鼠,屯著而已。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和斷舍離的生活態度應運而生,這是對當下消費現狀的反思。
當然,極簡主義、斷舍離不是簡單地扔東西。
這種理念,意在讓你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真正值得珍惜、值得你花費金錢和精力的事情上。
日本作家佐佐木典士曾一度被繁瑣的生活環境困擾。
2014年,他開始逐漸將自己擁有的東西減到最低,他說:「我的東西少,但每天都很幸福。
在他的著作中還提到一個「果醬定律」:兩個售貨攤,一個擺放6種果醬,另一個擺放24種,那麼擺放6種果醬的攤位的銷售量會更高。
當選項更多的時候,人們總會陷入猶豫,以為有更好的沒被選到,反而讓人不知從何選起。
所以單項選擇題聽起來,總是比多項選擇題更加容易。
其實,需要斷舍離的,不僅是物品,也包括給自己購買慾望降溫,給自己的錢包壓力減負。
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E.P. Seligman提出過一個名詞,叫做「習得性無助」。
他在實驗中,將狗關在籠子里,只要報警器一響,就釋放電擊,狗關在其中無處可逃。
而後多次試驗下來,報警器響起,在釋放電擊之前,打開籠門,狗卻失去了逃脫的慾望。
你所以為的無法丟棄,其實是在一次次猶豫不決的失敗掙扎中,造成的假象。
許多人習慣了聽從大多數人的聲音,願意循規蹈矩過一生,哪怕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
網友的調侃道破了這一現象的可笑與荒謬。
在綜藝《小鎮故事》中,主持人問李健:你認為什麼是富有?
李健這樣回答:
這樣的觀點或許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卻是李健獨有的斷舍離,是拋卻過多金錢和物質慾望後,選擇的心之所向。
我們的生活不是哆啦A夢的百寶箱,需要能隨時隨地掏出東西。
更何況,哆啦A夢在關鍵時候,總是拿不出正確的道具。
喬布斯說:「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別人而活。」
而我想說,不要為別人而活,更不要為不必要的外物而活。
Less is more.
給文章點個贊吧,在買蘋果這件需要花費萬元的「小事兒」上,是時候認真考慮,是否應該斷舍離了。
參考文獻:
[1] 艾媒報告.2017年中國分期電商市場行業研究報告[R],2018-3-20.
[2] 樂信.2017中國分期購物行為報告[R],2018-1-25.
[3] 國家統計局.農村住戶調查和居民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EBL/OL],2018-9-3.
[4] 趕集網.2018年畢業生就業報告[EBL/OL],2018-6-25.
[5]Susan, Weinschenk, Ph, D, Brain, Wise. Shopping, Dopamine, and Anticipation.What monkey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shopping[EB/OL]. psychology today.
[6]Baudrillard J.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M]. Sage, 2016.
[7]BBC紀錄片:《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2014》
[8](日)佐佐木典士著;程禮禮譯.我決定簡單地生活 從斷舍離到極簡主義[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推薦閱讀:
※誰買?iPhone回美國製造定價或超2000美元
※加量不加價?蘋果iPhone 7國行價格曝光
※窮人不用為環境負責嗎?
※iPhone輝煌5年:廠商噩夢 光環漸褪遭全面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