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心理創傷的不成熟解決方法

癥狀,心理創傷的不成熟解決方法

來自專欄精神分析房間34 人贊了文章

在精神分析治療中,有一個理論模型是:

癥狀 ← 情感 ← 願望、創傷

這個模型的含義是:癥狀下面是壓抑的情感,而情感的背後,則是未滿足的願望和創傷的記憶。

正如五花八門的夢境背後,往往潛藏著未滿足的願望(或創傷),在形形色色的心理癥狀背後,一般也能發現未滿足的願望(或創傷)。當人們對於未滿足的願望、創傷有了覺察和再體驗,理性的認識就能出現,癥狀就有了改善的可能,這是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假設之一。

一位強迫症患者離家時,總反覆檢查家裡的煤氣或開關,老擔心萬一沒關的話家裡會失火。患者意識里知道危險應該不存在,但難以放下這些擔憂。於是,他不得不一次一次地檢查,陷在強迫癥狀中難以自拔。

深入探索後發現,這個癥狀背後壓抑的情感是對父親的怨恨,因為房子是父親的財產,他幻想房子燒掉後父親就會一蹶不振,這樣就滿足了打敗父親的願望。而打敗父親的願望又跟他在俄狄浦斯期被父親驅逐的創傷經歷有關。

通過精神分析的過程,患者更多的體驗和表達了對父親的怨恨,重新理解了父親的一些行為,這帶來了與父親關係的和解以及怨恨的緩解,強迫癥狀逐漸減少了。

看上去並不困難的解決辦法,為什麼患者一直沒有採用呢?

原因在於:人類的潛意識系統,有簡單和僵化的特點,它處理創傷的方式,似乎延續了幼時不成熟的方式,比如逃避和對抗,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種種心理癥狀,卻忽略了面對、理解、表達、尋求支持等更成熟的方式。

即使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患者也會用種種方式迴避去體驗可能喚起的創傷體驗,寧願繼續保留癥狀,卻不願意去理解和修復創傷。很神奇的是,幼時處理創傷的不成熟方式,似乎有著更大的話語權。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這是多年前一位知乎網友的提問(怎樣克服「害怕自己的弱點被他人看見」的心理?),從中可以看出以逃避的方式處理創傷,並導致癥狀的形成:

1、走在路上老是想別人是不是會注意我走路的姿勢,我的著裝是不是讓我看起來很邋遢……

2、喜歡坐教室後排,而且老是想會不會有人觀察我的各種小動作……

3、別人問你問題時會緊張,而且喜歡避開有關自己真實想法的東西。

4、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別人需要幫助時,自己知道答案,但開不了口。如,今天星期幾?第一反應是搖頭!

這位網友似乎有一種社交焦慮的癥狀,他總是處於一種自我保護狀態,生怕被人攻擊(想像中的嘲笑和貶低)。這種想像中的攻擊,可能來源於幼時創傷情景(真實的被嘲笑的經歷)在記憶中的再現。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他也許會回憶起大量被嘲笑、貶低、污辱的經歷,這些創傷體驗形成了他過度敏感的狀態。

他的自我保護反映了他逃避創傷反應的努力,他要避免被羞辱體驗的再次發生,但這種幼稚的過度保護機制,恰恰形成了他的社交抑制和社交焦慮。他需要意識到的是,想像中的羞辱既沒那麼可怕,也沒那麼頻繁,除了逃跑,他還可以有另外的應對方式:體驗創傷,面對、挑戰困難情景,重新理解等。

這種想像中的可怕感覺,來源於幼時的創傷記憶,這種記憶一直被存留下來,當意識之光沒有照亮它時,它的力量會無比巨大,而一旦意識到、體驗到之後,它的力量就會慢慢減弱。

「馬戲團里的小象」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潛意識系統的局限性。

小象出生在馬戲團中,它很淘氣,總想到處跑動。工作人員在它腿上拴上一條細鐵鏈,另一頭系在鐵杆上。小象對這根鐵鏈很不習慣,它用力去掙,掙不脫,無奈的它只好在鐵鏈範圍內活動。過了幾天,小象又試著想掙脫鐵鏈,可是還沒成功,它只好悶悶不樂地老實下來......一次又一次,小象總也掙不脫這根鐵鏈。慢慢地,它不再去試了,它習慣鐵鏈了。等到小象長成了大象,其實他已經有力量掙脫鐵鏈的束縛,但它卻不再嘗試。

小象幼時受到了心理創傷(被限制活動),它通過行為抑制(老老實實接受安排)來應對這種創傷,在幼時,這種處理方式是無奈的選擇。成年後,它已經有力量做出更好的選擇(掙脫鐵鏈),卻因幼時的應對方式的束縛而不做改變。長大後的小象高估了現實的危險,對成年後的它來說,這個困難其實不值一提,但它卻沒有意識到。

小象的寓言故事反映了人對於幼時創傷的高估,這種高估來源於潛意識系統缺乏時間感和歷史感的特點,只要沒有被意識化,幼時的創傷,以及由它形成不合理態度或應對方式似乎會一直存留在潛意識裡。

因此,癥狀是心理創傷的一種不成熟的解決辦法,它只是讓人迴避了創傷,並不是真正在解決它。認識和體驗癥狀背後的情感、願望和創傷經歷,重新理解幼時創傷,這才是更理性的選擇。

人類雖然自詡為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但由於潛意識心理機制的局限,初級思維的愚笨,幼時形成的不良應對機制的干擾,大大限制了人的潛能發展。人們需要通過意識的光芒,減少潛意識系統的掌控,以更成熟理性的方式來認識自己,處理衝突,修復創傷,讓停滯的內心得到成長。這才是正確的解決之道!

————

如果你想通過閱讀得到一定程度的成長與改變,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推薦閱讀:

強迫症的系統治癒(實時更新九)
「好孩子」的心理創傷
複雜性創傷——養育者指南(譯自美國NCTSN資料)
創傷事件之後,如何與孩子交談——譯自美國康涅狄格州兒童與家庭事務部文章
如何淡化創傷陰影?

TAG:心理創傷 | 癥狀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