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GR突變治療耐葯了?可能是小細胞肺癌要來!
導讀:
EGFR靶向葯治療EGFR突變肺腺癌非常有效,但治療一段時間後就會耐葯。
其中有5%的患者會轉化為小細胞肺癌。
國外一些醫學家為探索小細胞肺癌轉化的分子機制和預測因素,研究了21例小細胞肺癌轉化導致EGFR靶向葯耐葯的案例。
並且對其中4例患者作深入研究,研究者在靶向葯治療前一直到發生小細胞肺癌轉化的整個治療過程中,多時點取腫瘤組織作全基因測序,並和210例肺癌組織樣本作對照,發現了一個驚人結果。
目前。其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會刊《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上。
下面,小編為大家簡單總結一下他們的發現吧。
小細胞肺癌早就存在
研究者發現:EGFR突變肺腺癌克隆和小細胞肺癌克隆均由共同的原始克隆分支而來,而這種分支在首次EGFR靶向葯治療以前就存在了!
僅在肺腺癌簇中發現EGFR靶向葯耐葯變異(包括T790M,EGFR擴增),而在小細胞肺癌簇中僅發現小細胞肺癌的經典變異(包括PIK3CA突變和MYC擴增)。
這些發現都說明,無論是否接受EGFR靶向葯治療,小細胞肺癌細胞它都早就在那兒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些小細胞肺癌細胞早就在那兒了,我們有沒有辦法預先知道呢?
小細胞肺癌轉化的預測因素
研究者發現:深入研究的4例小細胞肺癌轉化患者的腫瘤在肺腺癌的早期階段都存在RB1和TP53基因雙重失活。
他們再利用免疫組化法檢查75例接受EGFR靶向葯治療的肺腺癌患者未經治療的腫瘤組織樣本以驗證之前的發現,結果Rb和p53雙重失活(這倆分別是RB1基因和TP53基因編碼的蛋白質)。
在小細胞肺癌轉化組的比例顯著高於無轉化組(82%VS 3%),Rb和p53雙重失活的EGFR突變肺腺癌患者發生小細胞肺癌轉化的風險高42.8倍。
說明RB1和TP53基因雙重失活是小細胞肺癌轉化的預測因素。
對臨床的啟示
全面的基因檢測十分重要。
很多不是驅動突變的基因變異實際上對患者治療路徑影響深遠。例如RB1和TP53基因雙重失活的EGFR突變肺腺癌患者有如此高的小細胞肺癌轉化風險,那麼當他們EGFR靶向治療耐葯進展後除了常規檢查耐葯突變,更要考慮小細胞肺癌轉化,一旦確診就應該應用小細胞肺癌的化療方案。
2.一旦出現耐葯,請儘快進行穿刺活檢。
RB1和TP53基因雙重失活的EGFR突變肺腺癌患者一旦EGFR靶向治療耐葯,再次活檢時就不能僅依賴液體活檢,因為目前液體活檢仍然無法做出病理診斷。這類患者應儘可能進行穿刺活檢取得腫瘤組織以診斷是否存在小細胞肺癌轉化。
這樣一來,如果患者在檢測中發現自己RB1和TP53基因雙重失活,就可以提前預知肺腺癌向小細胞肺癌的轉化,從而重新選擇更好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6.71.9096
2.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7.73.5696
推薦閱讀:
※CD73高表達,EGFR突變患者免疫治療超有效?
※基因突變新模式?這項研究正在挑戰達爾文
※研究稱患癌風險高發並非基因突變 而是免疫系統衰退
※從基因突變探究文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