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意識問題為什麼如此困難?

研究意識問題為什麼如此困難?

來自專欄意識解密

關於什麼是意識,這既是一個困擾科學界的難題,也是一個困擾哲學界的迷題。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人們得以深入研究人體內部的精細結構,以便窺探意識可能存在的蛛絲馬跡,然而,意識就像是一個幽靈,它無所不在,無論科學家對人體鑽研得有多麼透徹,依然難以發掘可以證實意識確切存在的基石。對此,萊布尼茨進行了極為形象的說明:「假設有一台機器,它的構造使它能夠思考、感覺以及感知;假設這台機器被放大但是仍然保持相同的比例,因此你可以進入其中,就像進入一間工廠。假設你可以在裡面參觀,你會發現什麼呢?除了那些互相推動和移動的零部件以外,什麼都沒有,你永遠都不會發現任何能夠解釋感知的東西。

人的意識雖然神秘莫測,但它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依附於人的機體,而人的機體又依附於大自然,因此,意識必然與機體和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聯繫,個人是能夠直接基於意識活動來間接體會的,這似乎給了我們研究意識問題的一線契機。而當我們直面意識活動的精神層面表現時,就會進一步被這個世界所震驚,它廣袤無垠,它多姿多彩,它變幻莫測,它伸手抓不著,它來去影無蹤。想要探究這個世界的內在運行邏輯,比大海撈針還要難上加難。

意識是很難去定性的,但是與意識高度相關的行為則相對比較容易定性。如果我們拋開個體的思維內部,拋開個人的舉止特異性,從一般意義上來去探究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時,個人與環境是怎麼互動的,人與人之間是怎麼互動的,雖然我們並不能有效得知其中內在的運行邏輯,但是相對於意識的複雜性來說,外在行為表現依然有一些基本的規律可循,社會閱歷越豐富,認知體系越成熟,就越能感受到人的行為表現方面有一套邏輯在支撐著,如果給這種邏輯提煉一個共同的標籤的話,那就是價值,即行為間接反映了個人的一種特定的關係趨向。每個人都需要吃飯,都需要睡覺,每個人也都對新奇事物感興趣,每個人在成年期都對異性有所迷戀,每個父母對子女大多表現出無盡的慈愛,每個人都有安全意識和逃避危險的本能,每個人都注重自己在他人或社會層面的表現,每個人都傾向於選擇更有利於自己的場景和氛圍……這些表現都可歸結為人的價值體系。

在與社會和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個人的行為趨向似乎總是在受著一套價值邏輯所牽引著,從總體表現上來看,這套體系呈現出許多共通之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環境,乃至不同的歷史背景,價值體系依然表現出某些層面的一致性。價值問題是以機體為載體的意識活動在自然和社會層面的延伸表現,價值的特定規律是否也意味著意識也具有相應的固有底層運行邏輯,價值問題是否就是意識問題在某個空間、某個維度、某個領域的一種映射?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先弄清楚什麼是價值。然而,讓人沮喪的是,價值問題同意識問題一樣,也是一個看起來簡單、深究起來依然複雜無比的難題。

如何去定義價值?人的價值趨向是如何形成的?每個人是否先天都有同樣的一套價值體系?每個人個性化的價值趨向是源於先天還是源於後天?如果每個人都有同樣的一套價值體系,那麼這套體系的內部運算邏輯又是怎樣的……這些關於價值的問題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的定論,當深入追求這些問題時,就會無奈的發現,催生這些價值問題的底層,依然是那個怎麼也繞不開的意識問題。於是,問題又回到了原點。

不僅是價值問題,人對事物的感知,人對關係的認知,人腦子裡所蹦出來的一切信息,其底層都同意識活動脫不了干係。既然如此,那麼意識的產生問題、認知的邏輯問題、價值的機制問題,這三個雖然看起來是不同的問題,它們有沒有可能在本質上對應的是同一個問題?解決意識問題,是否可以從解釋認知問題和價值問題入手?或者說,解決了這三個典型問題當中的任何一個,是否就意味著解決了所有的三個問題?

在沒有確切的結果之前,這些問題都很難回答。克里斯托夫·科赫博士指出,研究意識問題離不開對意識的相關神經組織結構和作用機制的探究,神經科學的發展,也已經充分證明了意識與腦部神經元活動高度相關,而不是古人所認為的內心。於是,當我們在意識問題中繞圈而轉不出來時,意識問題的研究又有了一個新的切入點,那就是神經系統。然而,神經系統的複雜性再一次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每個人腦部的基本組織結構是大體一致的,各個功能性皮層、核團以及支撐組織的分布也基本相同,但是問題不在於這些結構性模塊,而在於內部的信息加工處理。腦部神經元的數量高達860億個,並且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連接,假如任意兩個神經元之間均可以連接的話,那麼僅僅60個神經元的連接可能性就高達1081種,有人指出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宇宙中的粒子數總和,而數百億神經元的連接可能性更是高到無法想像。

每個人會通過感官系統源源不斷的從環境中採集信息,從神經元的電位傳導機制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傳入信息對神經元的連接會造成不同的影響,並使得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連通性發生變化,有的鏈路更容易連通,而有的鏈路則會受到抑制。每個人所經歷的環境不同,也客觀上導致了其神經元的內部連接存在差異性,每個人在行為、認知上的共性和特異性表現,多少與神經系統的宏觀的共性結構模塊和微觀的神經元差異性連接有關。不過,一方面因為技術手段的限制,另一方面因為神經系統的無比複雜性,要匯總得出每個人神經系統的內在特性和外在表現之間的確切邏輯關聯,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神經系統的表現如何反映到意識活動上面來?意識活動又如何反映到關係認知和價值趨向上來?無論這兩個問題有沒有答案,無論用任何方式來回答這兩個問題,無法逃避的一個困局就是,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需要一種合理的且能夠被他人理解的解釋,而解釋本身是一種認知的體現,用認知系統本身來解析認知系統,這是否是一個不可能的悖論?理論上來說,這個問題是可解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意識,我們不是只研究自身,也研究他人,當用一種機器的視角、系統的視角來看待他人意識、思維的物質表現時,基於足夠的樣本數據,也許就能夠梳理出其中的內在邏輯,並且是能被廣泛認可的邏輯規律。

上面的表述,是關於意識問題的一些發散思考,這些思考可能會讓人對意識、認知、價值問題更加迷糊,因為這些表述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引出了更多的問題,並且,這些問題大多是比較抽象的,乃至於同形而上的哲學相貼近。[2]

面對這些困境,究竟應該如何進行突破呢?在沒有確切的答案之前,一切探索都是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的,我們不知道這種探索是否能夠揭曉答案,我們所知道的是,這種探索能否解決一些問題,以及證實它不能解決一些問題,這些結論對整個科研界和學術界都是有意義的。


[1] 克里斯托夫·科赫《意識探秘》,顧凡及、侯曉迪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2年,第2頁。

[2] 宋鋒林《認知的維度》,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2-4頁。

推薦閱讀:

因為你知道,所以你不知道
如何利用思維盲區和知覺空隙訓練自己的高級認知能力
EEGLAB安裝
精確回答與代償反應——聽jt叔叔講莊子筆記(七)
聰明的猶太人

TAG:意識 | 認知心理學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