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富商嘲笑學者清貧如洗卻反被秒殺,為什麼?答案讓人意想不到
來自專欄邏7思維 袁勁松老師
某富商對一位清貧的邏輯學家嘲笑道:「你研究邏輯十幾年,到現在還是一貧如洗,真不知道你有什麼用?」
邏輯學家微微一笑道:「你經商十幾年,擁有財富億萬,真不知道你有什麼用?」
「我怎麼沒有用,你知道有多少人是靠我的錢養活的嗎?」富商惱怒道。
「你的錢可以養活幾百個人,而我的邏輯能影響幾百年的人,讓人們擺脫愚昧,擁有智慧,你說我們誰更有用?」邏輯學家反問道。
富商聽了滿面羞紅,不過他並不甘心,馬上轉移話題繼續譏諷道:「你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能算一個有智慧的人嗎?」
邏輯學家哈哈大笑,指著路邊一頭正在快活覓食的豬:「照你的邏輯來推斷,天天想著如何填飽肚子的豬應該算是有智慧的了?!」
「你每天想的是賺更多的錢,我每天想的是『賺』更多的智慧。所以你成了富商,我成了邏輯學家。這才是我們的本質不同,與能否填飽肚子無關。」
邏輯學家說罷禮貌地微鞠一躬便轉身離去,回家繼續去鑽研他心愛的邏輯學。
眾所周知,正確地說話要有一套系統的「語法」,正確的寫字要有一套系統的「書法」,正確地打仗要有一套系統的「戰法」,正確的治國要有一套系統的「國法」人們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早期大量的實踐活動中,人們漸漸發現要想正確地思考也必須發展出一套系統的「思法」來規範自己的思維活動,於是邏輯學就誕生了。
進入21世紀,人們普遍感受到學習邏輯思維壓力,這是因為在一個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社會變化越來越複雜化的環境中,無論是生存還是發展都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思維素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只有學習和掌握正確思維的道理——邏輯,我們才能夠「想的正確」、「說的正確」、「做的正確」,才能夠有效減少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失誤,大大提高個人和組織的成功率。
推薦閱讀:
※林墨最專欄:社會科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專著
※陳瑞華教授談法學學術研究的 5 種方法 | 麥讀學園
※天光學術——學長的警示:當我們反思論文時,我們在反思什麼?
※推薦幾款個人使用的科研軟體
※南社胡樸安、胡寄塵學術研究與儒學思想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