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廚房中,6個最基本的科學烹飪原理,你知道是什麼嗎?

西餐廚房中,6個最基本的科學烹飪原理,你知道是什麼嗎?

來自專欄西餐初學者如何一步一步從菜鳥蛻變4 人贊了文章

西餐,現在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眾化的菜系了。很多寶寶,自己在家裡也會做西餐。但是西餐中的6種最基本的科學烹飪原理是什麼呢?相信沒有幾個寶寶可以回答出來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大家能運用在烹飪西餐的過程中,做出更好吃的菜肴來。

焦糖化反應

焦糖化反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一個烹飪反應。這種反應,通俗一點說,就是糖的褐化反應。將糖加熱到160度,就會開始起焦糖反應。在烹飪過程中,通常會讓食材產生甜堅果的味道以及變為棕色。

在廚房製作菜品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用到這種反應。比如說做法式洋蔥湯的時候,需要用30-45分鐘將洋蔥焦糖化。或者是在調一些醬汁的時候,會做一點焦糖進行染色。

梅拉德反應

梅拉德反應在西餐中也經常能見到。梅拉德是一種很複雜的反應,但是運用到烹飪當中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對食材的加熱過程中,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新的風味,氣味和顏色。

相信大家都很喜歡吃煎牛排,煎牛排的這個過程就是大名鼎鼎的梅拉德反應。首先將煎鍋加熱到260°,然後牛排放進去兩面各煎1分鐘。這種烹飪方式的原理,是讓高溫使牛排表面的蛋白質和糖分起化學反應,從而讓牛排有焦香的味道。

膠凝作用

這個作用的科學原理,是澱粉顆粒與水混合後,會膨脹,進而成生膠凝作用。在西餐在餅房裡用得比較多。然後熱廚的話,一般是用黃油麵粉用於醬汁的打芡。

屬性轉變

這種原理是指蛋白質暴露在溫度,鹽和酸性物質里,會使他們本來的屬性改變,雞蛋白就是一個例子。雞蛋白在常溫下是液體透明狀態,但是加熱到一定溫度以後,就會變成固體,白色狀態。

不管你是蒸還是煮,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經過這種烹飪以後,通常都是會使水分流失。所以像寶寶之前做過一家餐廳,是用鹽,紅糖水來腌制整雞,這樣才能使整雞在烤制以後,肉質不會太干。

凝結作用

凝結作用其實和屬性轉變有點相似,是蛋白質從液體轉化為固體的過程。而且蛋白質一旦成為固體,就不能再轉換為液體了。

凝結作用一般是從38°開始,然後在71°-82度之間完成轉化。西餐中,溫泉蛋就是這個作用的代言人。因為煮溫泉蛋就是要將溫度設定在75°左右,而這個溫度就是蛋白的凝固點。

乳化作用

乳化作用是一個比較神奇的科學現象,就是將兩種看似不可能混合在一起的液體,混合在一起,就比如在西餐中比較出名的冷醬汁-沙拉醬汁。

西餐中的很多沙拉醬汁里的成分包含了油和醋。這兩種看似完全不可能相混合的液體,但是經過蛋黃這個媒介乳化以後,竟然神奇地融為了一體!

插個題外話,曾經有人評論小編寶寶像沙拉醬汁里的蛋黃。因為無論他覺得小編跟各式各樣的人都能聊的來。有人這樣評論自己,內心還是有點小竊喜,呵呵。

看完這6個西餐中基本的科學烹飪原理,各位寶寶是否覺得功力大增呢?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或者菜品,別忘了和寶寶分享哦!

有什麼事或者問題想找寶寶的,可以盡情評論或者私信。寶寶盡量在第一時間回復各位。

所有文章都會同步在,微信公眾號:奔跑中的小廚 。而且還有更多系統的西餐知識哦!


推薦閱讀:

老師好第三期:孫賽賽教你優雅吃西餐
進餐禮儀之:西餐蔬菜的吃法和注意事項
T骨牛排為啥叫T骨,看完這個視頻就明白
快來看我們的披薩!!!
【學禮儀】我就知道你不敢吃西餐的原因是這個!

TAG:西餐 | 美食 | 西餐烹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