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演講?給你9個拿來就能用的演講秘笈

害怕演講?給你9個拿來就能用的演講秘笈

來自專欄銷售工程師4 人贊了文章

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父母都是老師,他從小在校園中長大。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大人們見了總愛逗上幾句,小男孩也很是機靈,雖然還未到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型,但也頗有人緣。如此這般開朗的性格卻在一個六一兒童節,遭受了人生第一次打擊。

六一,對於幼兒園和孩子們,都是大事。會有表演,很是歡樂。80年代的孩子,不像現在,各個才藝橫飛。小男孩什麼也不會,想想就很怵頭。但是,有獎品!

只要上台表演的小朋友就有獎品——一個軟皮文具盒。那種文具盒有著光潔的表面,摸起來軟軟的,磁鐵扣吸合的時候,吧嗒吧嗒的響。在那個年代,軟皮的雙層文具盒是高檔東西。普通的孩子用的是那種鐵皮的,單層,上面印著黑貓警長或者孫悟空、豬八戒之類的圖案。

在媽媽的鼓勵下,小男孩走上台,主持阿姨問:「表演什麼?」

小男孩怯生生的回答道:「唱個歌」。

阿姨又問:「唱什麼歌呀?」

小男孩低著頭,看著自己的鞋子,說:「西遊記。」

然後,阿姨就離開了,留下小男孩一人,站在空曠的台上,面對下面一雙雙的眼睛。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大家一定猜到了,那個小男孩就是我。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的窘迫,漲紅著臉,低著頭一句都唱不出來。歌詞在腦子裡一邊一邊的刷過,可是就是張不開嘴。我不記得自己是怎麼從台上下來的,只是多年後,還一直記得自己當時的感覺。「如果有條地縫,恨不得馬上鑽進去。」真的很貼切。

不過,文具盒,我倒是拿到了。

後來我聽說在公眾場合講話,曾經被譽為人類最害怕的10件事情之首,排在了死亡之前!於是,倒是有些釋然。但,那已經是工作之後的事情了。

人類最害怕的事排列的順序是:

當眾演講、恐高、昆蟲、財務問題、害怕深水、疾病、死亡、飛行、孤獨、狗

——《The Book of Lists》 大衛.沃倫斯基

從那之後直到大學畢業,我變成了一個一和陌生人說話就會臉紅的羞澀的男孩。我知道這種怯懦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也知道自己有多麼渴望改變。於是,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做出了一個連自己都無法相信的決定:去做銷售!一個幾乎天天都得面對陌生人的職業。

我選的,我認!

既然決定了,選擇了,自己就得走下去。那時只知道這種現狀自己無法接受,但,究竟應該如何去做,自己也不知道。銷售的工作就是得不斷的去見陌生人,於是就這麼磕磕絆絆的開始了。

我強迫自己去面對,面對未知,面對自己的恐懼。有了這個開始,才有了現在:當過TOP SALES;是公司的內部培訓師;能自如的站在台上思考;能在200人面前進行演講。

今天,我不是來講述成長故事的,今天的關鍵點在於如何做好一場演講。

就算你不諳此道,使用下面的9條原則,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1. 熱忱
  2. 設計內在邏輯
  3. 資源
  4. 先內容再形式
  5. 先加法再減法
  6. 不要期望完美
  7. 用一個故事開始
  8. 練習、練習再練習
  9. 享受這個過程

下面,我為你逐一展開。

Passion

熱忱

  • 不吐不快
  • 意義

這裡的熱忱,說的不是在演講時像希特勒那樣揮舞著手臂,緊攥著拳頭,怒目圓睜,唾沫橫飛。這裡的熱忱,說的是你要對你所講的內容滿懷熱忱。你必須先說服自己,才能說服別人。如果你不能對所講的內容絕對的相信,那麼很難找到這種熱忱,也很難打動別人。

你需要對你所講述的內容產生一種難以壓制的情感,就是想講給大家聽,不吐不快。有了這股勁,你就成功一半了。

維克多.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提到一個法國人做過的民意測驗。測驗的結果顯示,在參加訪問的人中,有高達89%的人認為人需要「某種東西」才能活下去。還有61%的被訪者說,自己的生活中存在某種事情,某個東西或者某個人,是自己願意為止付出生命的。

他們說的就是那種: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那些比自己更宏大的事情。這,就是意義。你需要為自己的演講內容找到一個意義,一個大過自己的意義。

萬維鋼在精英日課中提到一個故事。有個美國女孩,從小因為交通事故失去了雙腳。當人們對她投射出同情的目光的時候,她卻說:我從不認為自己是殘疾的,我可以像換衣服一樣換腳,你行嗎?

這,還讓我想起了一個汽車輪胎的廣告:汽車,不過是輪胎上的一個配件。所以,首先,你必須為所講的內容賦予一個意義,這個意義大過自己,讓你有熱忱,讓你認為它值得分享,值得聽眾們花時間坐在下面。

找不到這種感覺怎麼辦?去網上翻翻馬雲還未功成名就之前的視頻看看,相信一定能對你有啟發。

Design internal logic

設計內在邏輯

  • 早下手
  • 先提綱再內容

在進行演講或者展示之前,需要構思素材。通常我們使用的手段是PPT。如何寫好一篇PPT?這是一個大的話題。這裡,我簡單分享一個自己經常用的小辦法。

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兩句話:1、早下手;2、先提綱再內容。將提綱中的每一個大的標題寫在一張PPT上,寫好以後,如果沒有思路,就先放下。你手上放下了鍵盤,可是心裡卻留下了每一個標題,或者說是論點。

隨後幾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一些相關的點子和資料會不時的冒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孕婦效應或者說是視網膜效應。當你開始關注一個東西或者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關注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面前。

比如,你想買一部藍色的賓士C200L,自從開始關注起,你會發現,原來開這個車的人那麼多!我們大腦中有一個過濾功能,會將不關注的信息過濾掉,只留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就像一眼望過去,輸入到大腦中的視覺畫面很大,但是,只有一小部分會引起你的注意。這是我們的進化發展出來的武器。你想,如果我們一眼看過去,對所有的輸入的信息都要分析一遍的話,等我們反應過來其中有個獅子,那早就成為午餐了。

寫在PPT上的標題,就像打開你大腦中的過濾器,相關的信息才會被你感知到。

所以,提綱中的大標題一定要提前寫在PPT上,這會在心裡種下一粒種子,遲早會生根發芽。

將隨時冒出來的想法和發現的論據記錄下來,不斷的去完善其中的內容和細節,一點一點的,會越來越充分。這就是為什麼要早下手的原因。千萬不要等到deadline的臨近,那時,只好濫竽充數了。沒有完備的資料準備,在場上,不慌才怪了。套用我的一位老領導的話:急中生不了智,只有生尿的份兒。

Resource

資源

  • Ted
  • 知乎
  • 演講之禪
  • XMIND

精彩的演講需要詳實的內容。而內容的積累來自平時。台上3分鐘,台下10年功。樸實的道理總是雋永的。

TED是個好東西。通過TED,最少能有3個收穫。

首先,可以得到大量新的理念和信息。

我在很多演示中準備的素材都是來源於此。平時在聽的時候,將自己感興趣的素材記錄下來,作為筆記進行整理,用關鍵詞或者標籤將其進行分類,等到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拽出來用。

第二,TED可以練習英語。

就算不是刻意的去從裡面學習,也可以鍛煉聽力。網路上的可以找到有中英文對照字幕的視頻,這樣,可以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學習英語。

第三,學習演講者的演講技巧。

看看TA們是怎麼在18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將一個問題講清楚的,邏輯是怎麼展開的;

TA們是如何開場的,是如何將觀眾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的;

TA們的創意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實現的,如何將高深的專業知識簡明化,使得非專業人員也可以感同身受的。

總之,TED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居然是免費的!

知乎,是我平時溜達的另一個地方。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李笑來

你的大部分的問題曾經都有人產生過,而且,還有人在網路上提問過,而且,還有人找到了答案,而且,找到答案的人中間還有樂於分享的,分享的地方,就是知乎。

書,自然不用說。書到用時方恨少,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演講之禪》,推薦一下。裡面提到了很多演講能力的提高方法,簡直就是一本實戰手冊,直接拿來用吧,非常不錯。

XMIND,一款思維導圖軟體。我經常用它進行結構化的設計。在寫PPT之前,先用它構建框架。公眾號中最前面有幾篇拆單詞的小文章就是用它作為工具完成的。

Content first then form

先內容再形式

  • 最後考慮展示的形式
  • 別被形式牽著鼻子走

內容比形式更重要。

千萬不要為了某種形式而放棄對內容的執著。現在那些經常做演講的牛人們的方式:大背景下,一張圖片或者只有一句話。那是他們精心演練或者設計了不知多少時間和精力的結果。

需要做的是對自己展示內容的深入化和系統化。想像自己是個初次接觸這個內容的門外漢,通過層次的遞進,使得聽眾如同剝洋蔥一般一層一層隨著你的思路歷程,前往你所展示的廣闊空間。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工具來進行思路的整理,逐層向下,不斷展開。

然後,最好可以將所有的敘述寫在筆記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與其說這句話是用來講述書寫對於記憶的幫助效果的,還不如說這是一種促進深入的思考的模式。

寫作,會指導人們的思維按照邏輯方式前進,而這種邏輯會幫助大腦從淺層思維走向深入思維。當眼睛看著這些文字的時候,大腦會重新審視一遍其合理性,並會按照文字的邏輯繼續向前。

請將在演講中打算說的內容都寫下來。全部,每一句話。

只有當演講者對於內容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是考慮展示形式的時候。熟悉到什麼程度呢?打個比方,就好像你寫好的一篇文章,無意中被刪除了,除了懊惱,在鎮定情緒之後,你還能將其寫出來,說不定字數還更多,邏輯更清晰,這個時候,就是了!

然後,留在PPT上的究竟是一段話,還是幾個字,亦或是一張圖,一段小視頻,形式在你,內容在心。

First + then –

先做加法再做減法

  • 把能想到的都加進去
  • 每個論點想三個案例支持
  • 不斷更新案例
  • 有針對性的減法
  • Hide slide

想想我們在高中的時候是怎麼訓練寫議論文的。簡單的說,就是論點、論證加論據的結構。作為論點,我們可以寫在PPT上;論證是過程,我們寫在PPT頁面下面的注釋中,自己看的到,展示的時候並不放出來;論據是關鍵。

關於每個論點,我們可以準備3個以上的論據。展示論據的時候,一定記得標註出處。論據可以是比較權威的報告中的數據,可以是較為權威的專家的論述,或者是書中的某些內容,科學實驗的結果等等。

對於經常需要做演講的課題,平時需要養成積攢論據的習慣。看到一篇文章如果和自己的課題的某些觀點內容符合,可以隨手記錄。

開始的時候,把你能想到的都加入到PPT中。不斷的加,不斷的加。所有和你這次演講相關的內容,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都加在PPT中。比如,你能想到的關於這次演講的論點的分論點一共有8個,那就把這8個發論點都加進去;每個分論點能想到5個論據,那就把這5個論據都加進去。

當加法做的差不多的時候,或者在正式的演示前幾天,開始做減法,留下自己最得心應手的內容,作為本次演示的版本。事先進行2-3遍的預演,記錄總體的時間,如果存在超時的情況,要麼加快進度,要麼刪減內容。

我的建議是進行內容的刪減。講多少東西不重要,如果其中的觀點沒有分析透徹,還不如不講,會給別人留下膚淺的感覺。不如就其中一個觀點講透徹了,其他的一筆帶過,別人也知道那是時間限制所致,而不是演講者的水平問題。

還有一個小TIP,整理好的PPT可以hide slide功能。每次面對不同的對象可以將其中不同的部分進行重點演示,其他的進行隱藏就好了。

Dont try to be perfect

不要期望完美

  • 沒有一次是完美的
  • 完美意味著結束
  • 為了一張圖片
  • 追求完美是一個過程

不要為了一張圖片浪費大量的時間。

有一次,我在進行一個演講之前的PPT撰寫的過程中,就一個問題想到了一個圖片的表達方式。於是不斷的在網上尋找各種圖片。要麼是圖片的內容和自己的所想要的效果不是特別的貼切,要麼圖片的質量不是特別的好,所以,一直在尋找,對比,就這樣,一整天沒有進展。

追求完美是一個過程,不要期望在一次演講中達到完美的效果。每次提高一點點。下來複盤,思考一下整個過程,找到可以提高的地方,再次進行訓練。

仔細想想我們生活中的事情,不都是經過了我們大量的訓練之後,才得到不斷的提升的嗎?如果有心,每一次都會有進步。完美的出現,意味著在心理上,自己已經放棄的對提高的追求。

當問及那些藝術家哪一個作品是自己最滿意的的時候,我們聽到的答案大多是:下一個!這不是TA故弄玄虛,這是一種追求,一種激勵,一種讓自己體驗成長快樂的動力。

克服那種想在一次演講中就做到完美的衝動吧。脆弱的人可能就此放棄,心想:算了,反正達不到完美的狀態,那就放棄吧,等下一次我準備到完美再開始。妄想一次就做到完美的念頭還可能讓我們失去對邏輯和整體框架的打磨,很可能將關注沉溺於細節而不能自拔,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Start with a story

用一個故事開始

  • 人們喜歡聽故事
  • 自我介紹的故事
  • 吸引注意力
  • 人們用故事來理解難以讀懂的世界
  • 「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快樂的生活。」

人們都喜歡聽故事。小時候我們是聽著故事長大的,聽著故事入睡的,故事,對我們有無法抑制的吸引力。故事也是人類最開始在沒有文字的時候,傳承文化和經驗的主要手段。想想我們學過的歷史,能記得多少,可是三國中的故事,提起來還那麼印象深刻。

人們習慣用故事來理解這個難以讀懂的世界。故事融合了概念,故事的展開如同邏輯分析一般,但又更讓人容易理解。故事傳達了道理,卻又不會讓人們產生說教的壓迫感。想想我們小時候聽的故事,結尾都是:「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故事在潛意識中帶給了我們對於美好的想像與期待。

在進行演講的時候,好的故事開啟了聽眾的注意力,同時也緩解了演講者剛開始的壓力與不適感。

我在開場的時候有時候會用自己的名字講一個小段子。我的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彤」,很女性化的一個字,和我的男性身份就有了衝突,其中就有故事。或者上來先不進行自我介紹,先講一個和主題相關的故事,然後再進行自我介紹。

Practice,practice and more practice

練習,練習,再練習

  • 一晚上十遍
  • 聽錄音
  • 看視頻
  • 急中生智是童話

在正式的登台亮相之前,需要大量的練習。還是老領導的那句話:急中生智那是童話,急中,只能生尿!多麼樸素而又雋永的道理啊!可能很多人都有過經歷,一緊張,就想去廁所…

在進行演講或者展示之前,需要不斷地演習,使得自己對材料的掌握達到純熟的地步。還是前面提到的那位領導,有一次我們一起去為一個客戶做展示,第二天需要進行PPT的宣講。頭一天晚上,那位領導讓我進行預演,講給他聽。

我講一遍,他給一遍意見,我進行修改;然後再講,再批,再改;那天晚上一共修改了10遍!10遍之後,大概凌晨1點多,他說,這回,差不多了,睡覺吧。第二天,前來宣講的公司有3家,據客戶下來的反饋,我們的效果最好!

在演講或者展示的時候,可以使用錄音筆記錄自己的過程。回來之後,反覆聽,找到自己的覺得不滿意的地方,然後再進行改正。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視頻的錄製,還是反覆的看,體會自己當時的感覺,看看哪裡還能有提升的地方。如果身邊有這方面的高手,還可以請TA一起觀摩,聽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也是一種快速提高的辦法。

Enjoy it

享受這個過程

  • 這一次你是主角
  • 在這裡沒人能打斷你
  • 減肥

人類的大腦以其1.5kg左右的重量,消耗了身體總能量的20-25%。有研究者用功能影像的方法看到,腦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相關腦區的供血量顯著增加。在演講的壓力下,位於大腦底部的下丘腦(一種較早進化出現的大腦結構)會迅速作出反應,並誘導腦垂體和腎上腺素分泌一系列激素,這些激素能加速心跳、升高血壓、降低食慾。身體的能耗增加了,同時食慾還降低了,這不是最簡單的減肥辦法嗎?

想想有的時候我們在聊天的時候,自己的一個好段子,鋪墊了半天,可是卻無情的被一個不知趣的聊天者打斷了;或者,聊天的人那麼多,想插一句嘴都很難,更別提有人有時間聽你的長篇大論了。

但是,這一次,你是主角!你站在那裡,他們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都得聽你講完。要是中途不聽了,那也是TA的不禮貌。哈哈,是不是很得意?

享受演講吧,真的很好玩。

以上就是可以解決演講問題的9個基本原則。

有的能力只與自己的工作有關,它的體現主要是某種技能。比如,速記,修理,使用電鑽,會用某種特定的工具等。這種技能會幫助技能的所有者在某一類的事情上得到益處。

比如,公司現在使用的某一家公司的CRM(客戶管理系統),如果你離開這家公司,來到另外一家同樣使用這個CRM軟體來進行客戶關係管理的,那麼,對於這個軟體的使用技能,會帶給你收益。

有的能力則是無關乎你自己現在在幹什麼的。尤其是一些最基礎的能力,比如學習能力,深入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還有就是:在公眾場合講話的能力,也就是演講能力。使用以上的9個原則,認真的打磨自己的每一次演講,相信,你的收穫一定遠大於你的想像。

開始吧。

以上。


關注微信公眾號:mustgrowth,回復「喜歡」,給您1000多套PPT設計模板。


推薦閱讀:

嚴復1913年「民可使由之」演講新詮
遼寧姑娘的演講聽哭了華少,字字敲中你的心
I was touched by this speech...
公正廉潔演講稿
演講設計五步法 | 從本質上提升自己的演講水平與影響力

TAG:演講 | 職場 | 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