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唐朝的南詔國

聲音資源載入中...

南詔國(

738

-902

年),古代國名,是八世紀崛起於雲貴高原的古代王國,由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於開元二十六年(

738

年)建立。據史料載,唐貞觀初年,南詔第一代國王細奴邏就隨族人躬耕於「蒙舍」(傣語「蒙」為「地方、國家」,「舍」為「虎」,「蒙舍」即「虎地、虎國,位於今巍山盆地)。唐朝初期,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比較大的小邦國,史稱「六詔」,分別是河蠻人的浪穹詔(今洱源)、鄧賧詔(今洱源鄧川)、施浪詔(今洱源三營),哀牢人的蒙舍詔(今巍山)、蒙嶲詔(今漾濞),摩些人的越析詔(今賓川)。蒙舍詔位於在其他五詔南部,又稱「南詔」。

 

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

649

年),細奴邏當上了蒙舍詔詔主,改國號為大蒙國,稱奇嘉王。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皮邏閣完成了統一六詔的豐功偉績,因「破河蠻」有功,皮邏閣被敕封為「雲南王」。次年,皮邏閣遷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太和村)。

傳說皮邏閣為了攻滅其他五詔,設宴松明樓,請五詔詔主前來祭祖,想乘機將他們一網打盡。鄧賧詔主的妻子白潔夫人機敏聰慧,預感到這是一個陰謀,勸說其丈夫不要去參加。當勸說無效時,只好將自己的鐵手鐲戴在丈夫的手上。後來,皮邏閣將五詔詔主燒死在松明樓。白潔夫人驚聞夫君罹難,急切地帶上兵馬,持火把星夜趕到蒙舍。她用雙手掏火灰,直至鮮血直流,才找到鐵手鐲,辨認出丈夫的屍體。皮邏閣見白潔夫人如此美貌、機智,就企圖納她為妃。白潔夫人將自己的丈夫安葬之後,跳入洱海,保持了名節。火燒松明樓這一天,就成為富有紀念意義的「火把節」,時在每年農曆的六月二十五。

皮邏閣統一六詔後,南詔迅速強大,進而稱雄於祖國西南地區。其後閣邏鳳、異牟尋、尋閣勸、勸龍利晟、晟豐佑、佑世隆、隆舜、舜化貞,共傳位十三代,歷經

250

多年,幾乎與整個唐王朝相始終。南詔最強時期,其疆城包括今雲南全省和四川、貴州、廣西一部分,勢力達越南、緬甸、寮國。南詔的崛起和發展,為鞏固祖國領土完整、加快西南邊疆的開發,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等方面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皮邏閣(公元

697

748

年),南詔第四代王,在位

20

年。皮邏閣在位期間,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詔,使洱海地區統歸南詔管轄,將王都從巍山遷至大理,當時稱為太和城。開元二十六年

(

公元

738

)

他入京朝貢,受到唐玄宗的禮遇,加封為「特進雲南王、越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其後又加封「上柱國」,並賜「龜茲樂一部」及金佛像等。

皮邏閣生有四子,即長子閣羅鳳、次子閣誠節、三閣子崇、四子閣成進。唐天寶七年

(

公元

748

)

,皮邏閣謝世,在位

20

年,終年

51

歲。父名的末一個字為子名的頭一個字,是烏蠻種族的習慣命名法,即所謂「父子連名制」。傳說長子閣羅風,並非皮邏閣的嫡親,只是一名養子。閣羅風年青時代,經常伴隨於皮邏閣和許多文臣武將身旁,耳濡目染,長期得到宮廷中極好的教育,具有文韜武略,成人後跟隨父王征戰蒼洱之巔,亦曾血染戰袍

幫助父王在建立南詔王國中,立下卓著功勛,皮邏閣逝世時,王位承襲出現了紛爭,憑著雄厚實力,最後閣羅風贏得了王位。

皮邏閣次子誠節,則因爭奪王位失敗而遭放逐,這是宮廷法則,凱莫能外,那怕是小小南詔王國。這一年,閣羅風已經36歲,有帝王的傲氣、霸氣、神氣,兼具任何中年人成穩、剛毅、果斷性格,乘父輩開創的偉業揮酋方猶,大展宏圖。娶愛妃元貞夫人,一位美麗、聰睿、賢惠,遠近仰慕的白族公主,輔佐執政,詔國上下,敬奉原始宗教「本祖」和佛教「阿躇耶」觀音,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公元

749

年(天寶年間)唐玄宗皇帝李隆基,仍然冊封閣羅風為「雲南王」,獨立行使對詔國的全權治理,同時也接受唐王朝設置的節度使、都督等派出機構的監理管轄。閣羅風與時任「劍南節度使」兼雲南都督李宓相處甚好,互為敬重,以禮相待

每遇各方重大活動,在羊苴咩城(大理)和郅譂(昆明)都互為往來,邀為上賓,從而使雙方關係較為平和穩定。

天寶九年(

750

年),閣羅鳳帶著妻子前往成都拜見雲南都督李宓,途中路過姚州都督張虔陀的轄地。張虔陀居然當眾非禮閣羅鳳之妻,並且對閣羅鳳「待之以不禮,有所徵求,閣羅鳳多不答應,虔陀遣使辱罵之」(舊唐書·卷

209

)。這個張虔陀不但非禮人家妻子,還要東西,人家不給還派人找上門罵人家。閣羅鳳好歹

也是個國王的,肯定生氣,於是閣羅鳳大怒,離開姚州,派部下楊羅顛到長安控訴,如果說這個時候唐朝能夠秉公辦理,安慰閣羅鳳,事情還可以挽回。但是這邊張

虔陀也派人上奏朝廷,說閣羅鳳「逃亡」,密謀反叛。唐玄宗聽信了楊國忠的話,命廣府節度使何履光統八路兵征討南詔。


推薦閱讀:

唐朝公主們「拼爹坑爹」後果很嚴重
唐朝秘史:皇位被奪、母親被害,末代皇帝的悲劇人生
詩聖杜甫:見證了唐朝由盛而衰的過程
正說唐朝二十一帝  唐穆宗李恆

TAG:歷史 | 故事 | 歷史故事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