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假消息」引發的「黑色暴跌」
1 人贊了文章
我發現最近崩盤的貌似都是機構重倉板塊。昨天蘋果產業鏈的消費電子崩完,今天輪到周期股板塊。今天鋼鐵板塊跌4.83%,水泥板塊跌3.21%,煤化工板塊跌2.98%,黑色系跌況尤為慘烈。
昨晚先是出現一條新聞:發改委開始介入調查建材價格暴漲,摸清砂石、水泥、混凝土價格變動原因。
今天早上再補一條:未來在環保限產措施上有所放鬆,或取消限產比例要求。
根據媒體透露,生態環境部2018-2019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尚未正式發布,正在制定沒錯,但具體的內容和指標現在還不能確定。
未來確實有較大可能取消了限產比例規定,目前生態環境部對限產的規定從11月15號開始,地方政府對此有裁量許可權。對於地方環保的考核制度,目前尚未有變化。針對企業環保標準大概率不會降低,但可能會適度放寬整改提標的時間。
雖然盤後生態環境部闢謠:取消限產比例是不實消息。但現在A股處於深度熊市,市場人心惶惶,隨便一個小道消息都可能把一個版塊嚇崩。一旦在裡面抱團的機構崩盤,大幅度往外潰逃,即使消息後來被闢謠了,這個版塊估計也要廢掉。
之前在私房課里有朋友問我,煤炭鋼鐵這些周期股目前的邏輯已經不是周期板塊了,應該屬於去產能受益板塊。
它們依然是周期板塊,因為供求關係控制了它的業績周期,供給側改革是有天花板的。其實從去年以來,供給側改革和環保限產,導致生產材料庫存不斷減少,價格不斷上漲,上游材料商都賺腫了,但下游生產商卻苦不堪言。
如果產品漲價,就會把漲價轉移給消費者,購買的人數就減少。如果產品不漲價,別說賺錢連材料費就要倒虧。當落後產能全部消失,剩下的都是高效產能,或者下游生產商頂不住漲價壓力,市場份額就會重新均衡。
一旦供給側改革結束,最終還是看需求。
需求大小看經濟增長,如果經濟下滑,大家消費降級吃榨菜吃泡麵,需求就減少。未來經濟會怎樣,我猜不著。但股市是經濟晴雨表,是大家用錢對未來中國經濟投票的結果。
我半個月之前把滬深全指PE估值圖和滬深全指凈利潤同比增長圖做了對比,發現估值會提前反應9個月至1年半後的的利潤業績。
看圖,以現在的估值跌幅粗略換算,市場認為未來凈利潤同比增長會從28%下跌到-7%至3%這個區間。
昨晚還有朋友問,現在市場估值現在跌到08年沒有?看上圖藍線就清楚了,在剔除金融股後,還差一些。而且如果市場是對的話,每次在估值觸底後一年,凈利潤(經濟)就進入最寒冬。
因為限產去庫存,材料可以不斷漲價,所以周期股的利潤業績都非常驚人。根據市盈率公式,PE(估值)=P(價格)÷E(利潤)。因為利潤大幅增長,所以很多周期股的市盈率基本都到了歷史最低值。
對於強周期行業,大家一定不能看市盈率(PE)指標。我們買股票買的是預期,是未來,不是過去。只要未來利潤減少,即使股價不漲,估值也會漲的,別以為估值是靜態不變。
其實今年踩雷,很多都是撞上政策突發改變。每到這個時候,我都不禁想起被光伏政策炸癱的陽光電源。。。
今年大部分版塊都被錘過,最早的環保、5G、教育、遊戲、蘋果產業(消費電子)、周期,甚至連墓園版塊都被錘過了,昨天港股的福壽園單日暴跌20%。現在還沒中招的,就是醫藥板塊和白酒板塊了。
雖然我之前說過今年很看好醫藥板塊,但真不知道會不會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熊市末端會出現強勢股補跌,隨便找個理由就是一段猛跌,大家注意戴好安全帽。。。
今天除了A股,其他市場表現也很一般。A股收盤後,歐洲市場那邊也小跌了0.6%-0.8%。這導致富時A50股指期貨小跳水,下圖中顯示包括了早上的跌幅。如果剔除早上0.8%的跌幅,A50指數在A股收盤後又跌了1.7%。
我每晚都會在微信公眾號:股市藥丸,更新以下交易模型信號,歡迎關注[笑]
推薦閱讀:
※最近的事情
※投資操盤之路:虧損控制法則
※如此不顧農民權益、不守改革底線的土地金融改革應立即叫停
※揭秘金融業大數據應用落地新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