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第九篇《行軍》的主要原則
來自專欄可以量化的管理學
《孫子兵法》第九篇《行軍》的主要原則
《行軍》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九篇,主要論述了行軍和舍營,正確的行軍和舍營才能保全自己的軍隊。《作戰》篇論述了給養,即衣、食,《行軍》篇論述了舍營和行軍,即住、行,兩篇共論述了衣食住行四個方面。《戰爭論》將戰鬥外的狀態分為三種,分別是給養、行軍和舍營,這個論述和《孫子兵法》是相同的。全篇分為三章,第一章講行軍和舍營的四種地形為山、水、斥澤和平陸,以及四種地形的對策。第二章講相敵32法,獲得敵人信息。第三章講文武治軍得士卒信任,才能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如圖1所示)。
圖1 《行軍》篇的主要原則
第一章講行軍和舍營的四種地形為山、水、斥澤和平陸,以及四種地形的對策。
【原文】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行有險阻、潢井、葭[jiā]葦、山林、蘙薈[yì huì]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譯文】孫子說:凡軍隊行軍作戰和觀察判斷敵情,應該注意:在通過山地時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駐止時要選擇「生地」,居高向陽;如果敵人佔據高地,不要仰攻。這些是在山地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橫渡江河,應遠離水流;如果敵軍渡河前來進攻,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讓它渡過一半時去攻擊它,這樣才有利;如果要與敵軍交戰,那就不要靠近江河迎擊它;在江河地帶駐紮,也要居高向陽,不要面迎水流,這些是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通過鹽鹼沼澤地帶,要迅速離開,不宜停留;如在鹽鹼沼澤地帶與敵軍遭遇,那就要佔領有水草而靠樹林的地方,這些是在鹽鹼沼澤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在平原地帶駐軍,要選擇地勢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處,前低後高,這些是平原地帶行軍作戰的處置原則。以上四種「處軍」原則的好處,是黃帝所以能夠戰勝「四帝」的重要原因。大凡駐軍,總是喜好乾燥的高地而厭惡潮濕低洼的地方,要求向陽,而迴避陰濕,接近水草,保持供應,駐紮高處,這樣軍中沒有各種疾病,也就是勝利的保證了。對於丘陵堤防,必須駐紮在向陽的一面,並且要背靠著它。這些對於用兵有利的措置是得自地形的輔助的。河流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來,要等水勢平穩以後再渡,以防山洪暴至。凡是遇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須迅速避開而不要靠近。我遠離它,讓敵軍去接近它;我面向它,讓敵軍去背靠它。軍隊在山川險阻、蘆葦叢生的低洼地,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區行動,必須仔細反覆地搜索,因為這些都是容易隱藏伏兵和姦細的地方。
【詳解】本章講行軍和舍營的四種地形為山、水、斥澤和平陸,以及四種地形的對策(如圖2所示)。
圖2 行軍舍營
行軍和舍營的原則是占制高點、向陽和近水草。《孫子兵法》中軍隊的處軍包括三種狀態,分別為行軍(走)、舍營(停)和應敵(打)。《戰爭論》將軍隊的狀態分為四種,分別為行軍、舍營、野營和戰鬥。《孫子兵法》中的只有舍營,沒有野營,它的舍營就是軍隊停止休息,包括舍營和野營兩種;應敵對應於戰鬥,都是打(如圖3所示)。
圖3 處軍和軍隊四狀態
對於山這種地形,處軍的原則是: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這三句短語包含了行軍、舍營和應敵的原則。行軍的原則是絕山依谷,就是行軍時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其中「絕」表示通過的意思。舍營的原則是視生處高,就是選擇高地進行舍營。應敵的原則是戰隆無登,就是敵人佔領高地不要仰攻。對於河這種地形,行軍的原則是絕水必遠水,就是過河之後要遠離水,一是防止被敵人用水淹,二是背水沒有退路。舍營的原則是視生處高,無迎水流,就是要在高地舍營,不在河的下游舍營,防止被水淹。應敵的原則是無附於水而迎客,令半濟而擊之利,就是不要在水邊布陣,如果在水邊布陣,敵人就不渡河了,要等到敵人渡了一半在打擊他,這時他後邊的軍隊沒有過河,我方就是以多打少,更容易獲勝。對於斥澤這種地形,行軍的原則是亟去無留,就是快速通過而不停留,這種地形不適宜作戰和舍營。應敵的原則是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斥澤之地指的是鹽鹼和沼澤地,這種地形軟,容易陷入,所以需要背靠眾樹,因為樹是實的,是牢固的。對於平陸這種地形,舍營的原則是右背高,前死後生,也就是背後依靠高地,後方穩固,不怕被迂迴,前方開闊可以與敵交戰(如圖4所示)。
圖4 四地形處軍原則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這句話是處軍的三條原則,分別為制高、向陽和近水草(如圖5所示)。
圖5 行軍舍營原則
好高而惡下指的是高處比低處好,也就是制高,《戰爭論》給出了制高的三個好處為:妨礙通行、增加命中率和便於觀察。貴陽而賤陰指的是處軍要向陽,陰濕之地容易使得士卒生病,而生病將降低軍隊的戰鬥力,容易導致失敗。拿破崙說:「疾病是最危險的敵人,寧願讓部隊去從事流血最多的戰鬥,而不可讓他們留在不衛生的環境中。」養生處實中的養生指的是近水草,利於放牧馬匹和糧道便利,這樣就利於給養,處實指的是駐紮在地勢高的地方。《戰爭論》對於行軍和舍營給出了兩個要求:「在還沒有任何特殊目的的時候,惟一的目的就是維持軍隊和保障軍隊的安全。使軍隊能夠存在並不致遭到特別的不利,使軍隊能夠集中起來進行戰鬥並不致遭到特別的不利,這是兩個必要的條件。如果把這兩個條件同關於軍隊的存在和安全的問題進一步結合起來,那就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1)便於取得給養;
(2)便于軍隊舍營;
(3)背後安全;
(4)前面有開闊地;
(5)可以配置在複雜的地形上;
(6)有戰略依託點;
(7)可以合理地分割配置。」
這其中便於給養和「養生而處實」類似,背後安全和「右背高,前死後生」類似,主要目的是維持軍隊和保障軍隊的安全,達到目的手段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孫子然後給了處軍之宜和處軍之忌,處軍之宜給出了丘陵地方該如何處軍,下雨時應如何過河。處軍之忌給出了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這六種特殊的地形,這些地形的共同點都是深陷和低下,符合好高而惡下中的下,所以應該遠離。險阻、潢井、葭葦、山林、蘙薈這五種地形容易有伏兵,需要特別注意。
第二章講相敵32法,獲得敵人信息。
【原文】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肉食,軍無懸缻[fǒu],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zhūn]翕翕[xī],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譯文】敵軍離我很近而仍保持鎮靜的,是倚仗它據有險要的地形;敵軍離我很遠而又來挑戰的,是企圖誘我前進;敵軍之所以不居險要而居平地,定有它的好處和用意。樹林里很多樹木搖動的,是敵軍向我襲來;在草叢中設有許多遮蔽物的,是敵人企圖迷惑我;鳥兒突然飛起,是下面有伏兵;走獸受驚猛跑,是敵人大舉來襲。飛塵高而尖的,是敵人戰車向我開來;飛塵低而廣的,是敵人步卒向我開來;飛塵分散而細長的,是敵人在打柴;飛塵少而時起時落的,是敵軍察看地形,準備設營。敵方使者言詞謙卑而實際上又在加緊戰備的,是要向我進攻;敵方使者措辭強硬而軍隊又向我進逼的,是準備撤退;敵戰車先出並佔據側翼的,是布列陣勢,準備作戰;敵方沒有預先約定而突然來請求議和的,其中必有陰謀;敵方急速奔走並展開兵車的,是期求與我交戰;敵軍半進半退的,可能是偽裝混亂來引誘我。敵兵倚仗手中的兵器站立的,是飢餓缺糧;敵兵從井裡打水而急於先飲的,是乾渴缺水;敵人見利而不前進的,是由於疲勞過度。敵方營寨上有飛鳥停集的,說明營寨已空虛無人;敵營夜間有人驚呼的,說明敵軍心裡恐懼;敵營紛擾無秩序的,是其將帥沒有威嚴;敵營旌旗亂動的,是其陣形混亂;敵官吏急躁易怒,是敵軍過度睏倦。敵人用糧食喂馬,殺牲口吃,收起炊具,不返回營寨的,是「窮寇」;敵兵聚集一起私下低聲議論,是其將領不得眾心;再三犒賞士卒的,說明敵軍已沒有別的辦法;一再重罰部屬的,是敵軍陷於困境;將帥先對士卒凶暴後又畏懼士卒的,說明其太不精明了;敵人借故派使者來談判的,是想休兵息戰。敵軍盛怒前來,但久不接戰,又不離去,必須謹慎觀察其企圖。
【詳解】相敵32法是孫子所列舉的相敵的32種方法,用來查明敵情,當然還包括很多其他相敵的方法。由於時間的久遠,很多方法現在已經沒有太大用途了,比如眾樹動者,來也,這是用眼睛直接觀察的方法,而現代的情報偵查系統非常先進,比眼睛可以直接獲得的信息更多(如圖6所示)。
圖6 相敵32法
相敵32法的現象和結果基本上都是直接關係,如塵高而銳者,車來也,車可以引起了塵土飛揚,所以塵土飛揚就是車來了。這是一種符合多數情況的判斷,但不是真理。《三國演義》中,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率軍五十萬攻打劉備,劉備率軍撤退,百姓隨其同行。眾人勸劉備齊民先行,劉備不肯。劉備犯了將有五危中的愛民的危險,導致其遭受煩勞,軍隊不能快速撤退。行進途中,曹軍殺來,衝散了劉備隊伍,趙雲七進七出救下阿斗,張飛在長板橋斷後。張飛叫隨從的二十餘個騎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往來奔跑,衝起塵土,使曹軍莫知虛實而不敢輕進。張飛利用馬尾栓樹枝來回跑動的方式衝起塵土,造成了車來的假象,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車來。張飛利用疑兵以及自己的善戰的名聲,嚇退了曹操,救了劉備。
《空城計》對「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的反應用。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著名的空城計的故事。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洒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洒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指的是敵軍離我很近而仍保持鎮靜的,是倚仗它據有險要的地形或者有所防備。司馬懿以絕對兵力優勢兵臨城下,而諸葛亮卻保持鎮靜,按照常理,那麼諸葛亮一定是有所埋伏,所以才能有恃無恐,也因此使得司馬懿撤退。諸葛亮採用的是我無險可恃,但是敵近而靜,反應用了「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使司馬懿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諸葛亮知道司馬懿了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走險,所以利用了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這種認識,採用了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兵法的鬥智也是一種智力上的競賽,諸葛亮想,敵我兵力對比是150000:2500,我開城門迎敵必敗,關門死守也會失敗,只是失敗的慢一些。司馬懿想,我有15萬大軍,即使諸葛亮有幾萬人死守,我也能想法獲得勝利。諸葛亮想,我死守城池,司馬懿必定進攻,而兵力懸殊,我必然守不住。我開城門而不迎敵,保持鎮靜,司馬懿必定起疑。他知道我一生謹慎,從不冒險,所以必定認為我不敢開城門,而我大開城門就達到了無埋伏而似有埋伏的狀態,就可以使司馬懿起疑而撤退。司馬懿在空城計犯了重大的錯誤,他本可以一舉消滅諸葛亮而滅蜀國的,但是他卻上了諸葛亮空城計的當。按照《孫子兵法》第六篇《虛實》中「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派兵進行一下小戰,就能探知敵人兵力部署的虛實強弱了。即使敵人有埋伏,最多損失的就是這個小部隊,但是如果沒有埋伏,得到的就是對方的軍師,而司馬懿連試探都沒試探就撤退,錯失了良機。
我想,敵人想我所想,我想敵之想我所想,高級鬥智可以分析到很多級。凱恩斯在其著作《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也舉了類似的例子。他寫道:「從事職業投資,好象是參加擇美競賽:報紙上發表一百張照片,要參加競賽者選出其中最美的六個,誰的選擇結果與全體參加競賽者之平均愛好最相接近,誰就得獎。在這種情形之下,每一參加競賽者都不選他自己認為最美的六個,而選他認為別人認為最美的六個。每個參加者都從同一觀點出發,於是都不選他自己真認為最美者,也不選一般人真認為最美者,而是運用智力,推測一般人認為一般人認為最美者。這已經到了第三級推測,我相信有些人會運用到第四第五級,甚至比此更高。」
相敵32法可以獲得敵情,這和《戰爭論》中偵查的作用相同。
第三章講文武治軍得士卒信任,才能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
【原文】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譯文】打仗不在於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輕敵冒進,並能集中兵力,判明敵情,也就足以戰勝敵人了。那種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妄動的人,勢必成為敵人的俘虜。將帥在士卒尚未親近依附時,就貿然處罰士卒,那士卒一定不服,這樣就難以使用他們去打仗了;如果士卒對將帥已經親近依附,仍不執行軍紀軍法,這樣的軍隊也是不能打仗的。所以,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義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軍紀軍法來統一步調,這樣的軍隊打起仗來就必定勝利。平素能認真執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能養成服從的習慣;平素不認真執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會養成不服從的習慣。命令平素能貫徹執行的,是表明將帥與士卒相互取得信任。
【詳解】本章講講文武治軍得士卒信任,才能集中兵力打擊敵人弱點。文武治軍是通過令之以文,齊之以武和令素行來獲得士卒的信任,取得士卒信任才能形成合力。并力就是集中兵力,料敵就是找到敵人弱點,取人就是打擊敵人弱點而獲得勝利(如圖7所示)。
圖7 文武治軍
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這句話的意思是兵力不是越多越好,因為越多給養越困難,只要不冒進,集中兵力,找到敵人弱點進行打擊就可以獲得勝利了,集中兵力打擊敵人弱點是軍事學最基本的原則。要想集中兵力,那麼士卒就要聽從調遣,才能形成合力,如果士卒不聽從調遣,那麼再多的士兵,整體戰鬥力也不強。對於未親近依附的士兵進行處罰,士兵就會不聽話,這樣的士兵不可用。而依附的士兵不聽從調遣,也不能用,這兩種士兵都是不能儘力的士兵。所以要通過文和武來教育士兵。平時法令得到執行,士兵就會相信,法令不執行,士兵就不相信,一直按照法令執行,將帥和士兵就會互相信任,這樣士兵就會聽從調遣。
孫武文武之道治軍。春秋戰國,伍子胥向吳王闔閭推薦齊人孫武。闔閭讀了孫武的十三篇兵法,想拜他為將軍。在此之前想讓他先試演一下實際本領如何。於是吳王從宮中選出180名宮女,交給孫武訓練,自己則在一旁觀看。孫武把這180名宮女分成兩隊,將吳王的兩個寵姬分別任命為兩隊隊長,命她們全都持戟站立。然後向兩隊女士兵問話道:「你們都知道你們的前心、左右手與後背嗎?」眾人答:「都知道。」於是孫武傳令道:「我喊前,則向前心看齊;左,則向左手看齊;右,則向右手看齊;後,則向後背看齊。聽明白了嗎?」眾人皆應之,表示已經明白。孫武令人擺好刑具,表示如有違令者將軍法處置,隨即又三令五申地重複要求。訓練正式開始,起先擊鼓向右,眾人本該是向右手邊看齊,不料這些平時嬌慣的宮女們沒有一個正經的,都在那裡笑得是花枝招展,兩位寵姬隊長甚至都笑得快坐到地上了。孫武沒有責怪她們,只是說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這是為將者的過錯。」於是又三令五申地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要求,這一次擊鼓向左,豈料這次眾人笑得更厲害了,儼然沒把剛才的訓話放在心上。孫武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這是為將者的過錯;約束既已申明卻不依令行事的,這就是士兵的罪過了。」於是決定將兩個隊長斬首。吳王正在台上觀看,此時看見孫武要將自己的寵姬斬首,大駭,急忙派使臣傳令道:「寡人已經知道將軍擅於用兵了。寡人如果沒有這兩個寵姬,則食不甘味也,望你饒恕她們吧。」孫武說:「我既然已經受命為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遂將兩名寵姬隊長斬首示眾,同時又命令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孫武此舉收到了震懾的效果,大家看到此人連吳王最寵愛的妃子都敢殺,無不心下駭然,訓練時全神貫注,生怕有所疏漏而被斬首。這一次再擊鼓,眾人前後左右相當整齊,跪下站起也絲毫不亂,而且沒有一個敢出聲的。孫武使用文來告訴宮女該如何做,使用武來懲罰不聽從調遣者,從而把沒有任何軍事的素養的宮女訓練的得像正規軍一樣聽從調遣。吳王於是拜孫武為將,數年後終於打敗楚國並稱霸中原。
文武治軍和令素行是手段,目的是為了使得士卒聽從調遣,聽從調遣就可以集中兵力,然後打擊敵人弱點。
摘自《可以量化的軍事學》
《可以量化的軍事學》全書結構
使用物理學分析經濟學、管理學和軍事學,讓它們從藝術變為科學!可量化網站:http://www.kelianghua.com
推薦閱讀:
※吳式太極拳與《孫子兵法》
※象棋兵法6
※鬼谷子是謀略家、兵法家、縱橫家、陰陽家、道家共同的祖師爺
※從鳥到人的九天玄女,為何在《水滸傳》中她能夠傳授宋江天書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