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人都能反求諸己——《論語》學習398-399

如果人人都能反求諸己——《論語》學習398-399

來自專欄背後國文課堂

衛靈公篇第十五·一九(398)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錢穆譯】先生說:「一個君子,恨他身後聲名之不傳。」

【楊伯峻譯】孔子說:「到死而名聲不被人家稱述,君子引以為恨。」

【傅佩榮譯】孔子說:「君子引以為憾的是:臨到死時,沒有好名聲讓人稱述。」

疾,怨恨。沒世,終身,永遠,到死。稱,稱述,稱道。

君子一生修養有德,致力為仁成人,但如果到死依然沒有什麼可稱述的,不免有些遺憾。這裡是講君子通過一生的努力卻一無所成,是悔恨自己還做得不夠好,沒有什麼讓人稱道,不是講君子沽名釣譽,直奔成名這個目的去的。君子修養他們的品行,是想能夠擇善固執,止於至善,成就完美人格。成名不成名則是對他們修養結果的評價,能成名,有事迹讓人稱道固然很好,但不能成名,沒有什麼可讓人稱道,也不能否定君子一生的作為,他們僅僅是留有遺憾,自己內心會引以為恨。「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張衡《應問》)他們不擔心他們的職位或名氣不夠高,他們只擔心他們的德行不夠高。

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5》)孔子說,如果君子背離了仁道,他們憑什麼成就他們的名聲?君子仁則處,不仁則去,他們希望「處仁」和「去不仁」來成就他們的名聲。

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君子行為和小人行徑,是不是看到君子行為時,都不禁讓人稱讚和肅然起敬?但見到小人行徑,是不是會讓人感到鄙夷和不齒?所以如果我們想致力成為君子,想讓自己以後有所稱道,我們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如果覺得做得還不夠,還沒有什麼值得讓人稱道的,那我們不如就從現在開始,把握有生之年努力為仁,努力成為君子。自己的品行、操守提高後,並試著用自己的行為引導、感染別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君子的道德引領、價值引領,到那時候,不僅自己修養有德,而且根本不需要擔心沒有什麼讓人稱道的了。

衛靈公篇第十五·二O(399)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錢穆譯】先生說:「君子一切求之於己,小人一切求之於人。」

【楊伯峻譯】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傅佩榮譯】孔子說:「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求,要求。諸,之於。

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如上章《論語·衛靈公19》所述,君子恨他身後聲名不被傳述,所以他們對自己有要求,希望自己能提高,能有所稱述。還有如《論語·衛靈公18》所述,君子亦擔心自己無能,所以他們好學不厭,修行不止,而且「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論語·衛靈公17》)即他們以道義為內心堅持的原則,然後依合禮的方式去實踐,用謙遜的言辭說出來,再以誠信的態度去完成。一切的一切都是對自己有要求、有期待、有責備,出現問題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但小人則不同了,他們違仁毀譽,根本不顧身後惡名纏身,他們也不擔心自己無能,也不以道義為內心堅持的原則,完全不反思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卻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味地要求別人。

後來孟子對段話也作出解釋,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意思是說,關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德是否不夠;管理別人卻不能夠管理好,那就應反問自己的才智是否有問題;禮貌待人卻得不到別人的禮應,那就應反問自己是否恭敬。行為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視自己。自身行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他還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意思是說,仁者行仁,就如射箭,射箭的人先擺正自己的姿勢,然後才發射;射出後而沒有射中,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要反過來找自己的原因就行了。這二段話都是講首先把自己做好,在事與願違的情況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要總把眼睛盯在別人身上,要求別人怎麼樣。因此我們面對以後的人生,要多反思自己,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推薦閱讀:

人非生而知之者——《論語》學習428-429
《論語斬件》2.3 道之以政
盡量讓自己的心靜下來——《論語》學習441-442
【微歷史】董仲舒:第一個用儒家經典判案的法官
善讀「論語」6.17: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TAG:儒家經典 | 孔子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