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記事本——Op.87 Pt.1

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記事本——Op.87 Pt.1

來自專欄 Pratum Musicum22 人贊了文章

註:本系列文章將發佈於個人專欄及學院專欄(Pseudo College of Music),謝絕一切轉載。

各位好。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談一談Op.87這部作品在作曲風格的繼承和發展。

我們都知道,這部作品作於1950-1951年間,而在不久之前的1948年他剛遭受到形式主義的批判,這也就直接導致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創作不得不面臨著官方和私人巨大的割裂。一方面,他有著較高的社會聲望和地位,並且被推到了「文藝前沿戰線」的位置上,因此他產出了大量的為官方服務的音樂——清唱劇、合唱、電影配樂等等,並且保證了相對較高的質量:比如他在這短時間內和詞作家Yevgeny Dolmatovsky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創作了《森林之歌》(Op.81),《四首歌》(Op.86,其中一首因被加加林在環地球軌道上演唱而成名)、《陽光照耀祖國》(Op.90)等作品,並得到官方的大力追捧。拋開老肖在森林之歌首演後酩酊大醉痛哭流涕的事情不談,他的這幾部作品從音樂性的角度看也都是很不錯的(想想看,在創作森林之歌前和Dolmatovsky的火車旅行上,窗外壯觀的景色想必會給老肖帶來政治之外的創作動力和熱情——這也就使得第一首C大調賦格的引用更為有趣了)。而另一方面,相對於這類大編製、交響化的官方作品,老肖也不斷進行著更減縮、更為私人化的創作,除了這部24首前奏曲和賦格外,還有1948年的《猶太民間詩選》、1949年的第四弦樂四重奏和1952年的第五弦樂四重奏,在創作之初都選擇秘密排練或在作者的公寓里進行私密演出,直到斯大林去世後才得以公開演出(這其中涉及到官方的反猶政策),並得到公認的好評——這一切都說明,在1948年的變故發生之後,肖斯塔科維奇依然保持著自己私人化的、和官方作品截然相反的風格進行創作,而這部Op.87也正是夾在幾部大型合唱作品中間的私人作品。需要注意的是,選擇賦格這樣一種嚴肅而複雜的音樂體裁,很難說不是說一種「逃離現有狀態」的嘗試,否則作為一個被扣上形式主義帽子的作曲家,是不可能創作一部大型「形式主義作品」並發表來應對官方的,這也是為什麼這部作品最初被《蘇聯音樂》的報告評價為「無意義的」。另外,除了作為私人作品表達感受,我們還不可忽略老肖的外出旅行經歷帶來的創作靈感。1950夏天他獲准前往柏林和萊比錫參加巴赫的200周年忌辰紀念活動,在柏林他和鋼琴家Tatiana Nikolayeva以及Pavel Serebryakov合作演出了巴赫的三鍵盤協奏曲BWV1063,並在萊比錫擔任第一屆巴赫大賽的評委。不得不說,在這段和以往的官方出行風格截然不同的出訪中,老肖想必是受到了極大的啟發——這也和他採取這樣的題材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正如他參加1927年參加第一屆肖邦鋼琴比賽(被淘汰)歸來後寫下了Op.13一樣。

回到作品的體裁上,很顯然這部作品的靈感來源定然來自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其中以前兩首前奏曲和賦格為甚,隨後的每一部分也無不體現著向巴赫回歸的跡象。在作品的開頭,C大調前奏曲的幾個和弦幾乎是複製了BWV846前奏曲的音響效果,只不過是將分解和弦改成了和弦;而分解和弦則在第二首A小調前奏曲中出現,以極快的十六分音符傾瀉而下,採用巴洛克音樂中常見的Fortspinnung形式不斷發展;第十首升C小調前奏曲的雙手交替和BWV852的前奏曲也驚人地一致;A大調前奏曲中的 frac{12}{8} 拍子以及4個16分音符加3組八分音符的節奏安排和BWV874的前奏曲開頭如出一轍——這部作品無處不包含著平均律的影子。

A大調前奏曲的第一小節

D大調前奏曲的第一小節

不過正如作品的被題獻者Tatiana Nikolayeva所說,「想把這部作品和平均律相比較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我認為這顯然是不妥的,探討相關傳統和創作技法倒是比較可行的」。的確,除了致敬巴赫的目的以及一些類似的片段之外,兩部作品在風格、創作技巧上都有巨大的差別。其中可能最大的差別就是作為一部涵蓋全部大小調的作品,作者對調性的安排。對於平均律而言,巴赫意在展示在十二平均律制下演奏24個大小調的可行性,因此他極為注重每一個單獨的調性所展現出的不同色彩;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他也希望藉助這樣的一部作品使演奏者熟悉鍵盤演奏,所以可以說,平均律是較為分散的,在橫向的、從C大調到B小調的過渡則並未被考慮在內。而聽過整部作品的人都不難發現,老肖的這部24首前奏曲和賦格則是有明顯的敘事走向,從頭到尾是按照一個既定的結構一路進行的。從調性變化的模式來看,這部作品明顯受到了19世紀鋼琴演奏的傳統,和肖邦的24首前奏曲(Op.28)等作品一樣採取五度變化的方式,但又不僅於此,從開始C大調的前奏曲的清澈透明到最終D小調賦格宿命之錘般的敲擊,整部作品經歷了一個從前半部分的相對和諧到後半部分出現的不確定和緊張,直到最後的瘋狂宣洩,此處把整個作品看為整體顯然比拆分開來更為重要。

另外關於這部作品在和聲上也有明顯的特色。在欣賞老肖的音樂時難免會出現曲子走向了和預期不同的方向卻又情理之中的新奇感受,在這部作品中主要體現在相鄰半音的替換,即在以屬調的相鄰半音所在調進行代替,達到一種保留原有預期但有略有不同的狀態。這一點會在後面分開分析時舉例講述。

這次的內容先到這裡,因為自己太懶,下一期預計仍然不會進入作品分析,而是為大家帶來番外篇:這部作品和另一部20世紀的偉大作品《調性遊戲》(Ludus tonalis)的對比研究。

歡迎大家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觀點。下次見。


推薦閱讀:

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帕胡德說:「巴赫很有可能喜歡創作歌劇?!」
鋼琴的品牌:德國的足球很厲害,鋼琴更厲害
戴維斯版格拉斯交響曲全集
指揮家卡拉揚
現代鋼琴的結構與音質之間的關係

TAG:古典音樂 |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