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講的都是常識?!事後諸葛亮了解一下?

心理學講的都是常識?!事後諸葛亮了解一下?

7 人贊了文章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種觀點:心理學也沒什麼嘛,不過就是生活中的常識而已,好的家庭的孩子能夠有更高的成就,智商能夠預測學習成績,這些常識誰不知道呢?

而這一點,也的確是我們在學習或者應用心理學的時候最容易掉入的一個陷阱。

心理學中的一些結論和觀點,真的是那些生活中的常識嗎?

這裡首先由一個問題,我們究竟對於常識了解多少?常識都是正確的嗎?

以下是一些格言或者俗語:

恐懼比愛強大

墮落的人不能幫助另一個墮落的人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有備無患

你覺得這些「常識」的可信度如何?可以在心中做些評價。

那這些呢?

愛比恐懼強大

墮落的人能夠幫助另一個墮落的人

三思而後行

船到橋頭自然直

你應該也發現了,上下兩組所表達的意思其實是相反的。

但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如果讓被試對這些格言分別作出評價,大多數人對於正反兩個方向的格言都會做出比較高的評價(Teigen,1986)。

由此可見我們對常識的判斷存在著極大的不可靠性。

而對於常識,我們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常識大多是當我們見到事情的結果的時候才想起來,「哇,這是常識啊!」

而這種在事後發現「事情原來是這麼簡單」的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作「事後聰明式偏見」(hindsight bias),我們會認為自己早就知道結果,但是這種感覺往往是發生在我們「知道了」結果之後,我們的大腦如此的「聰明」,一旦我們得到了新的知識,我們的記憶系統便會更新我們原來的假定(Hoffrage & others,2010),並讓我們將結果指向所謂的「常識」。

而常識中的矛盾性,則是因為我們的這種歸因方式,即將結果歸於常識,在一定程度上生成了這些所謂的「常識」,我們的常識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事後對於結果解釋的歸納與總結,而我們所接觸到的結果在不同的條件下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稍微思考一下,我們就會發現,這些矛盾的出現其實是因為生活中環境複雜多變,事物的走向和結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這也就是科學理論與生活經驗的主要區別,科學理論,尤其是通過實驗法得出的結論,是在嚴格謹慎地控制無關變數,對自變數進行合理控制後得出的,比如「IQ可以預測一個人成年時的成就」,這句話的意思其實隱含了「這些被試的家庭背景、經濟實力、特殊際遇等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平衡的操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結論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否則,我們從生活經驗中既能夠發現很多成就與IQ無關的特殊例子,也能夠發現符合結論的例子,從而使我們感到困惑與不解。並且我們機智的大腦往往會默認「我已經知道了」,而忽略這些看似簡單而不簡單的科學結論。

生活中,這種「事後聰明式偏見」時時都在發生:

我早就知道應該想到提前兩周複習,就是太懶了,要不也不至於這麼糟糕!

我早就知道這一點了,還用你說?

我早就料到了,這不明擺著的?

我早就……

再拿某省考生高考答題卡疑似被掉包的事件舉個例子:

嗨,我早就知道現在這社會什麼樣子,高考都能走後門靠關係,這不明擺著的嗎?

等過幾天之後,事情發生了些許翻轉:

嗨,我早就知道,高考換答題卡怎麼可能這麼簡單,要我能換我早就換個700分了,換500分幹啥?

而如何能夠避免「事後聰明式偏見」呢?

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承認自己的無知

2.摒棄真理的「常識性」

3.聽取正反兩方面的信息

4.通過充實的論據形成自己的觀點

5.你的主觀動機是進行理性的思考(這是根本)

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觀點總是會形成的,這輩子都會形成的,但是中間理性審慎的思考應該是必要的。

最後以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做個結尾送給大家: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與諸君共勉。

(圖源網路,侵刪)

歡迎關注MindU,想你所想的心理學輕科普。

參考文獻:

Hofmann, W., De, H. J., Perugini, M., Baeyens, F., & Crombez, G. (2010). Evaluative conditioning in human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3), 390-421.

Teigen, K. H. (1986). Old truths or fresh insights? a study of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proverb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1), 43–49.


推薦閱讀:

10分鐘心理學速成(第3集):充滿化學物質的大腦
神奇測試:准得驚人的心理學圖片
韋志中:心理學工作者的職業倫理(上) 知情權
滴滴事件:如何應對潛伏在你身邊的「危險人格」患者
耿小曼:尋找心裡的安靜

TAG:常識 | 心理學 | 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