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盤點:因為「長得像食物」而遭人誤食的珍稀野生動物
來自專欄怪獸張敬莉,生物說書人10 人贊了文章
首發於果殼網:
https://www.guokr.com/post/565969/(文中所有圖片均轉自網路)
首先,你一定不會把大熊貓當食物吃掉吧?但那是因為大熊貓那有特點的長相。
但如果大熊貓長得不是這幅黑白相間有頭有腿的模樣,而是長得像一個掛在樹上的鮮紅的大蘋果,還散發出一股蘋果香——你會不會上去就「吭哧」一口?
當然,現實中的大熊貓是不會被正常人當蘋果吃掉的。但另一些本該同樣受到法律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卻正在因為「長得像食物」而被人們誤捕誤食著,這不是玩笑。
1、鸊鷉、加上包括中華秋沙鴨和鴛鴦在內的所有野鴨
致危原因:長得像烤鴨
論保護級別,中華秋沙鴨 Mergus squamatus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角鸊鷉 Podiceps auritus、赤頸鸊鷉Podiceps grisegena和鴛鴦Aix galericulata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其餘種類的鸊鷉和國產野鴨全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論親緣關係,鸊鷉原本屬於鸊鷉目,鸊鷉科,而分子系統學顯示鸊鷉科是火烈鳥的親戚。而真正的鴨子屬於雁形目,鴨科。鸊鷉與鴨子完全不是一家。而各種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的野鴨(除綠頭鴨外)與家鴨雖然同目同科,但也不是同種。
綠頭鴨是家鴨的祖先,被列入了《54種可商業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名錄》,只要人工養殖就可以合法吃。
疣鼻棲鴨不僅列入《54種可商業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名錄》而且是外來物種可以隨便吃,但民間常有人把疣鼻棲鴨誤稱作「野鴨」以示其與家鴨不同種。
隨著綠頭鴨和疣鼻棲鴨的合法人工養殖,尤其是疣鼻棲鴨的大量養殖爛大街,原本的「野鴨子不能吃」變成了「野鴨子可以吃」,結果,時到如今,人們對「野鴨」的認知就是食物。而鸊鷉僅僅因為長得像鴨子,也遭到了同樣待遇。
小鸊鷉Tachybapus ruficollis被當鴨子賣:
http://sd.sina.com.cn/news/s/2013-11-25/135849412.htmlhttp://news.hexun.com/2012-04-11/140274488.html
http://news.163.com/13/0115/10/8L8K55TK00014AED.html
http://news.hnr.cn/snxw/201401/t20140107_782237.htmlhttp://sztqb.sznews.com/html/2009-11/16/content_850921.htmhttp://news.163.com/09/1116/08/5O7P9N8O000120GR.htmlhttp://green.sohu.com/20100113/n269542932.shtml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3/02/28/012305442.shtml成年鴛鴦的體積只有家鴨的一半大,容易被當作「半大的童子鴨」。
雌性和亞成體的鴛鴦羽毛灰色,眼後有一道白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是尖嘴的,不同於家鴨的扁嘴。人們要是能做到「不吃尖嘴的鴨子」就好了(下圖):
鸊鷉都是尖嘴的,不同於鴨子的扁嘴。人們要是能做到「不吃尖嘴的鴨子」就好了(下圖):
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是唯一可以合法養殖食用的國產野鴨,大小與家鴨相似,雄性尾端有兩根上卷的「辮子」頭部墨綠光澤嘴純黃色,雌性的嘴是中央黑色鑲一圈橘黃。除此之外,雄性綠頭鴨的「蝕羽」(eclipse plumage)則是雌性的羽毛配上雄性的嘴(下圖,雄、雌、雄蝕羽):
如果「會飛的野鴨」羽毛或者嘴色與綠頭鴨和疣鼻棲鴨都不完全相符,或者體型明顯比家鴨小很多,那就一定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而將鸊鷉和秋沙鴨當普通鴨子吃掉的其實更多的是無恥而非無知——瞪眼把長著像鶴一樣尖嘴的鳥說成「鴨子」,僅僅是無知嗎?
要是有人端上來一盤烤鸊鷉或者鹽水鸊鷉,那就撥110報警吧!
2、鼬獾 Melogale moschata
致危原因:長得像果子狸
論親緣,鼬獾Melogale moschata 屬於犬超科,鼬科。而果子狸屬於貓超科,靈貓科。
論保護級別,鼬獾是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而果子狸雖然也屬於「三有」保護,但同時也被列入了《54種可商業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名錄》,只要人工養殖就可以合法吃。
隨著果子狸的開禁,長相相似的鼬獾就躺了槍。而鼬獾卻沒有人工繁育的記錄。
這樣下去,鼬獾在未來還能保持無危(LC)嗎?
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13-02/19/content_343375.htm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13-02/19/content_343375.htmhttp://www.oeeee.com/a/20101003/935964.htmlhttp://www.oeeee.com/a/20101003/935964.html鼬獾臉上的白色是三大塊鞍形斑塊,在額頭中斷,不與鼻子相連。鬍鬚是短而疏的狗鬍子(下圖):
順便,與鼬獾同樣級別的保護動物——狗獾——的臉由三道白條和兩條黑條組成,鬍鬚是短而疏的狗鬍子(下圖):
3、平胸龜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IUCN等級:瀕危(EN)
可能的致危原因之一(?):長得像鱷龜
論 保護級別,平胸龜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是我國的本土物種,列為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國際上早已列入CITES附錄二,相當於國家二級保護(據說2013年被移到 CITES附錄一,相當於國家一級保護),原則上不允許捕捉買賣。而鱷龜Macroclemys temminckii在我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列入了《54種可商業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名錄》,中國境內可以隨便吃。
論親緣關係,兩者都屬於龜鱉目,長得像也是當然的。
平胸龜的殼是光滑的一塊,只是中間有一道「屋脊」(下圖):
鱷龜的殼是粗糙的,有三道屋脊(下圖):
4、鬣羚(蘇門羚)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或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致危原因:長得像家養黑山羊
鬣羚,又叫蘇門羚,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易危(VU)種,國內種群有時被單列為中華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如果這樣細分就更加珍稀了。它與羊一樣都屬於偶蹄目牛科,體態呈羊型,一身黑毛,頭頂一對小山羊角,頜下有一小撮 山羊須。
在前段時間,一則《蘇門羚闖鬧市遭圍捕 民眾欲現場宰殺按人分肉》讓有良知的網友群情激憤。但如果不說是蘇門羚,你能認出那是蘇門羚嗎?你會不會也和在場的無知者一樣把它當成無主的黑山羊,也跟著叫嚷「現場宰殺按人分肉」?
http://cq.sina.com.cn/news/z/2014-01-16/0838103251.html
蘇門羚(鬣羚)頸部有很長很長的鬣毛(鬃毛),可以區別於家羊。
5、藏野驢 Equus kiang
國家保護等級:一級
論親緣,藏野驢的染色體有50~52條,而家驢有62條,數目相差有10條以上,兩者顯然是不同的物種。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0774690
遺憾的是,「藏野驢」這一名字讓人以為它就是家驢跑野了沒人要,很少有人會想到它竟然是與大熊貓同級的野生動物。
雖然不是很明顯,但仔細比對會發現藏野驢的耳朵比家驢略短,體側的黑色與腹部的淺色形成較鮮明的對比。
6、白頸長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 與 黑頸長尾雉 Syrmaticus humiae
致危原因:長得像環頸雉
論親緣,白頸長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黑頸長尾雉Syrmaticus humiae與環頸雉Phasianus colchicus一樣屬於雞形目,雉科。
論保護級別,白頸長尾雉和黑頸長尾雉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CITES附錄一物種,級別與大熊貓相同。而環頸雉被列入了《54種可商業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名錄》,不屬於重點保護,只要人工養殖就可以合法吃。
隨著環頸雉的大量人工養殖乃至在市場泛濫,原本的「野山雞不能吃」變成了「野山雞可以吃」,導致在很多人心目中環頸雉的唯一身份就成了和家雞家鴨一樣的食物。時到如今,人們看到野生環頸雉就是看到了餐桌上的美味,第一反應就是捉來下鍋。而身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白頸長尾雉、黑頸長尾雉僅僅因為長相與環頸雉相似,就遭受了相同的待遇。
在這樣一個國度,人們看到CITES附錄一的野生動物,就是看到了餐桌上的美味。
http://news.qq.com/a/20080224/000689.htmhttp://www.sr.chinacenn.com/info/nid_61600.html下方為對比圖,如何區分「大熊貓」與「豬」——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中是我們吃的環頸雉。下是豺。雌「大熊貓」肩膀和上背的部位夾有三尖形(矛頭形,箭頭形)的白點,沒有明顯的魚鱗紋。雌「豬」肩膀和上背的部位沒有三尖形白點,而是鋪滿了圓圓的魚鱗紋:
再來一組對比: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長尾雉。中是我們吃的環頸雉。下是玫瑰。如圖,雌「大熊貓」肩膀和上背的部位夾有三尖形(矛頭形,箭頭形)的白點,沒有明顯的魚鱗紋。雌「豬」肩膀和上背的部位沒有三尖形白點,而是鋪滿了圓圓的魚鱗紋:
7、姬豬 Porcula salvania=Sus salvanius
IUCN等級:極危(CR)
可能的致危原因之一(?):長得像普通豬崽子
姬豬Porcula salvania不僅被列為CITES附錄一,而且它的IUCN等級是極危(CR),意思是說這一物種比大熊貓更加珍稀(大熊貓往年是瀕危,現在只不過是易危了)。成年的姬豬身高20–30 cm,體重6.6-11.8 kg,形態與普通家豬幼仔極難區分。
姬豬的歷史分布包括印度(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共存)、尼泊爾(佛教為主)、不丹(佛教為主);但現在只有印度阿薩姆邦。跑題未上榜:海南(虎斑)鳽 Gorsachius magnificus
IUCN等級:瀕危(EN)
可能的致危原因之一:「長得像雞」
雖然叫「海南鳽 」,其實在廣東、福建也有分布。
讀者看到圖可能要奇怪了:誰家的雞沒冠子還有這麼長的錐子嘴?原來,在南方某些地區,很多人把中小型鷺類叫作「雞」,堂而皇之地宰殺食用。這些人所謂的「雞湯」,很多就是鷺湯。而海南鳽無論體態還是羽色都與夜鷺幼鳥極其相似。
理論上講,一個能把鷺與雞混為一談的人群,又怎麼可能知道海南鳽與夜鷺幼鳥的區別?估計真要是來了一隻世界瀕危的海南鳽,也會被這些人當作「又一隻可以燉湯的雞」吃了。以下是新浪微博上把鷺當雞吃的例子:
然而,夜鷺畢竟不是真正的雞。海南鳽也只是長得像夜鷺幼鳥,並不很像真正的雞。考慮再三,海南鳽還是不上榜了。「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雞上青天」
推薦閱讀: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琴雞
※不可思議!超逼真的野生動物繪畫作品!
※Denis?Mayer?Jr.逼真的野生動物繪畫作品
※20大萌翻全場的野生動物:北非大耳小狐狸(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