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絕不應該是低質量的一次性消費品,別上了當還為騙子數錢
4 人贊了文章
買了幾千塊的圍巾竟然洗一次就變形,買了上萬塊的包包用幾次肩帶就斷了。香奈兒的衣服掉毛,蒂芙尼的項鏈掉色,很多人表示質量差的才是真品,質量好的都是假貨,感嘆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其實,別以為你真的理解了有錢人的消費觀長了見識,殊不知這才是奢侈品行業對你最徹底的愚弄。
所謂奢侈品就是一次性消費品完全是偽命題
真要把奢侈品當不耐用的一次性消費品,有錢人怎麼不去買發動機一萬公里就報廢的豪車?怎麼不去買住一年就漏水漏電的豪宅?怎麼不去買睡兩晚就塌的卧床?怎麼不去買用一次就砸爛的餐具?
裝逼不可怕,就怕裝逼沒文化。越有檔次的人,越要求自己不能出現低級失誤,一件質量堪憂的服裝或背包,哪怕只用一次,也有可能讓自己在場面上出醜,怎麼可能是他們心儀的選擇?這種別有用心的宣傳,是虛偽的奢侈品牌對用戶赤裸裸的嘲諷,一邊掙你的錢一邊罵你傻,居然還有人甘之如飴為之辯解,也算自我矮化到家了。
智商稅只針對愚昧的頭腦不分你有錢沒錢
不要以為你是有錢人,商人就會真的尊重你,智商稅就收不到你頭上。上到億萬富翁下到孤寡老人,他們的忽悠是無差別的。實際上從黑市小販到華爾街投行,這些傢伙的節操從來就沒提高過。只要騙局能繼續,他們非常樂於給用戶派發虛幻的滿足感,同時,為了保衛這種騙局長期有效,他們積極鼓吹反智主義和泛娛樂化生活,大部分的人都在這種遊戲中沉迷而不自知,成為了被他們愚弄的對象。
打破虛幻的消費陷阱需要價值感的真正回歸
古代中國普通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長期在歐洲成為奢侈品,首先是供需矛盾建立了基本的價值感,然後是心理認知放大了這種價值感,形成了價值泡沫。比如英國人愛喝的英式紅茶,完全是因為長途運輸不便不得已把綠茶變成了發酵茶,在中國本土是等而下之的品種,到英國卻是貴族享用的珍品。歐洲有錢人真要講奢侈的傳統,應該用古代價格買現代中國的普通瓷器才對呀?
創智族認為: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王思聰再豪奢,到了任正非巴菲特面前也沒有什麼可得瑟的。某些奢侈品的虛幻價值,一直依賴於用戶觀念上的錯覺,這需要通過消除信息誤差和信息黑洞來解決。
LV 等大牌的奢侈品設計,從審美到做工,常常出現農民工用的蛇皮袋水準的產品,用戶卻還在盲目追捧,這完全是皇帝新衣般的羞辱。不管你有錢沒錢,蠢就是蠢,並不會因為你錢多就能給智商充值,反而經常會因為揮霍而放大你的愚昧。別擔心,我們不會攔著你們犯蠢,只會一邊投以鼓勵的眼神,一邊發出爽朗的笑聲。
推薦閱讀:
※積家梵高 隱藏式琺琅腕錶
※歷峰集團實習生招募Richemont Intern Recruitment
※魔方里的愛馬仕,攤開你的小掌心檢查下自己手裡有幾個?
※EM衣麥倉 首創全球奢侈品Mini奧特萊斯全國加盟正式發布
※二奶」助推中國奢侈品市場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