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時空——穿越時間—12能量在空間的變化
「祖爺爺,我之前已經給你講過原子的結構和能量的存在形式,剛剛又講到生物體跟物質之間的互相影響,現在我們再來講一下能量參與空間內、生物體內物質變化的具體過程,」猛獁繼續說道。
「你在模擬空間里應該看見了宇宙爆炸,咱就從爆炸說起。宇宙爆炸之前,空間被壓縮的很小,質子和電子的體積也變小,但是質子因為有質量粒子的支撐變小的不多,這時能量粒子主要存在於質子內和粒子間。宇宙爆炸之後形成無數的恆星,處於恆星表面的能量粒子被瞬間釋放,為空間的膨脹提供了直接能量來源,同時恆星表面的質子和電子體積變大,但是恆星內部仍然處於高壓狀態,粒子在恆星表面和內部來回運動,體積也在變化,質子在由小變大的過程中會將周圍的能量粒子吸收,在來到恆星表面時開始釋放,而電子只有在外部壓力完全消失也就是來到恆星表面時才能恢復原來的體積,開始捕捉能量粒子。電子捕捉能量粒子的速度是一定的,未被捕捉的能量粒子就像流水一樣撒向了空間」
在恆星內部,之前包裹質子和中子的球網也被壓縮到了一起,它們就像和的面一樣,質子和電子隨意的分布在這些面里。而到了恆星表面,壓力減小這些面就會膨脹撕裂為一個個的網泡,質子仍然包裹在網泡里,而電子因為變大本身質量又小被擠出網泡,只能吸附在網泡外面捕捉質子釋放出來的能量粒子。當網泡重新回到恆星內部,網泡之間的質子因為能量不同而彼此交換,經過多次循環,恆星表面就會慢慢產生有一半低能質子的網泡,這些網泡如果脫離恆星,等低能質子再衰減為中子便形成了各種元素的原子,網泡大小不同,質子數不同,元素不同。
網泡脫離恆星之後,外部壓力消失,為了張力的穩定,裡面的質子會按照彼此壓力最小排列,中子則分布在質子間的空隙中,質子的數量決定了周圍吸附的電子數量,質子的排列形狀決定了它的元素性質。只有達到恆星內部的條件網泡才能夠合併,分裂,形成新的元素。自然條件下,質子衰變為中子也會形成新的元素原子,但是需要很久的時間。
元素的原子形成之後,網泡就成了我們所說的原子核,原子核內的質子釋放能量粒子的速度是在改變的,當原子核所處的化學環境改變,原子核內的粒子間距就會改變,同時粒子承受的壓力,粒子的體積都會改變,在這個改變過程中質子釋放能量粒子的速度也在改變。
恆星除了能釋放出原子核和電子,同時恆星也會分離出小恆星。小恆星因為體積小,比表面積大,能量流失的更快,很快整體就會衰變為行星。在行星剛開始形成時,組成行星的所有元素原子都處於高能狀態,此時原子核釋放大量的能量粒子會將彼此推開,這時行星上的元素種類很少,形成不了化合物。
隨著原子核內質子能量的流失,行星上有了更多的元素。能量降低也讓很多原子核可以彼此靠近結合,形成分子。分子形成後,圍繞原子核周圍的電子會捕捉相鄰原子核內質子放出的能量粒子。這些電子就成了兩個原子核的共用電子,共用電子的形成也是為了更有效的捕捉能量粒子。分子化合物的產生最終導致了生物的產生。
最開始的生物結構簡單,也是因為此時化合物的結構也簡單,它們只靠獲取周圍的能量粒子就可以生存。當周圍能量粒子不足時,這時就產生了可以儲存恆星能量的植物,植物儲存能量的原理就是分子內原子能量的高低變化。以樹木為例,當陽光照在樹葉上,能量粒子進入樹葉,使葉子內的能量粒子密度變大,原子核周圍的能量粒子也變多,在能量粒子的作用下,兩個原子核會被推開,推開過程中質子的體積變大,變大後質子會吸收原子核內的能量粒子,這樣能量粒子又會從原子核外進入原子核。體積和能量改變後的原子只能以另一種方式和其他原子結合,在宏觀上我們就看到了新化合物的產生。因為原子核吸收能量粒子產生新的化合物,所以新化合物具有的能量就比原來的化合物能量要高,這樣,恆星的能量就被植物儲存了起來。
在行星上,一個物體所具有的能量除了原子間的結合方式外,還跟它的溫度有關,它的溫度就體現了物體內,包括原子核內外能量粒子的密度。不管一個物體溫度高還是低,它的原子核都在釋放能量粒子,一個物體溫度低,周圍溫度高時,物體內部粒子釋放能量粒子的速度就慢於周圍能量粒子進入物體的速度,宏觀上看,它的溫度就上升,它就吸收熱量。
物體吸熱升溫和原子結合方式的改變都是在儲存能量,這兩種儲存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也有相似之處——一個物體從外界吸收能量粒子,那麼將直接導致物體內所有原子核能量粒子的密度變大,質子、原子核、分子的間距都變大,宏觀上物體的體積也變大,這個過程宏觀上來看就是物體以溫度的形式儲存能量。這種儲存是可逆的,當物體周圍能量粒子密度小時,能量會釋放出去。但如果物體內利用這些能量形成新的高能化合物,這種儲存方式就不是可逆的,總結來說一個是整個物體儲存能量,一個是物體內部粒子儲存能量。
植物利用恆星的能量粒子將低能物質轉化為高能物質,而動物則直接將這些物質吸收到體內,再在體內將這些物質降解為低能物質,利用這個過程釋放出來的能量粒子為自己的各項機能提供能量。釋放出來的能量粒子就是之前植物儲存起來的。微生物的作用算是對植物和動物的一個補充,生物跟物質和能量的關係我前面已經講過很多,除了我講的,他們可能跟其他的物體也有關係,你可以自己領悟。
能量在生物體內的循環可以延緩行星的能量流失,但是不能對整個宇宙空間的能量變化造成影響,宇宙膨脹後,空間內的張力已經無法改變電子的體積,電子在能量充足的環境下吸收能量粒子的速度是一定的,行星就是一個能量富裕的星球,能夠進入生物循環的能量粒子是電子捕捉剩餘的。隨著質子內的能量粒子的減少,當整個空間的能量粒子不夠電子捕捉時,空間整體就會收縮,這時候肯定就不存在我們這種形式的生物了,能量粒子越少空間收縮的就越嚴重。當然整個空間這麼大,收縮也不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可能在大部分空間收縮時局部空間還在膨脹,只有整個空間收縮到一定程度,外部的壓力才能再次造成大爆炸,開始下一次的能量循環。
能量除了為整個空間循環提供了動力,也是我們信息傳遞關鍵因素。信息傳遞一定會有物質和能量的變化,換種說話就是信息傳遞一定會有物質發生了變化,信息傳遞是波產生和消失的過程。
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認識世界、傳遞信息都是利用感覺——視覺、聽覺、觸覺等。就說我們人類的視覺,我們的眼睛看見光分為兩個過程:一個是物體產生光並進入我們的眼睛,下一個過程就是光在我們的眼睛內消失併產生信號傳遞到我們的大腦。物體產生光的過程我前面已經講過,就是物體原子核內的質子放出的能量粒子,這些能量粒子因為是不同狀態的質子放出的,所以運動狀態和具有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粒子進入眼睛打到視網膜上,不同能量的光會讓不同的化合物失去電子,產生電壓形成電流傳到大腦,這樣我們就看見了進入了我們眼睛的光。
人的視覺也是物質釋放能量和吸收能量的一個過程,但是並不是所有物質釋放的能量粒子都能讓人產生視覺,我們眼睛產生視覺跟物體的光電效應原理是一樣的——正常狀態下,電子圍繞原子核捕捉能量粒子而不能飛走,因為電子能識別能量粒子的濃度,越靠近原子核中心能量粒子濃度越大,不同原子核周圍能量粒子的能量和濃度都不同,為了捕捉能量粒子電子會盡量擠在原子核的周圍。當有一股濃度更高、能量也更高的粒子流也就是光進入物體後,原子核固有的能量粒子濃度分布就會被打亂,這樣電子就會判斷不出原子核的位置而移向能量粒子進來的方向,電子的定向移動就會產生電流。這個過程體現在物體上是光電效應,體現在人眼睛上就是視覺。
如果進到眼睛的能量粒子能量不夠自然不能引發人的視覺,但是光的強度和能量也不是越大越好,我們眼睛能產生光電效應的都是特殊的化學物質,如果進入眼睛的能量太大,不只是這些化合物可能我們眼睛的其他成分都會發生化學變化,這樣我們不僅不能看見光,視網膜可能還會發炎,整個眼睛都會出現病變。不同生物眼睛內產生光電效應的化合物不同,它們能看見的光也就不同。
聽覺同樣也是利用能量的變化,與聽覺相對應的能量就是聲波,聲波就是能量粒子讓物體分子產生的震動傳遞-也是波動,既然是傳遞就得以物質為媒介。這個過程拿人進行語言交流為例,我們把吃的飯轉變成水和二氧化碳,釋放出能量,引起肌肉的伸縮,壓縮胸腔噴出氣流,讓聲帶震動發出聲波,聲波再帶動空氣的震動進行傳遞;空氣的震動傳到耳內引起耳膜的震動,耳膜震動使耳內感應器中的分子距離發生變化,分子距離變化原子核內質子受到的壓力就會改變,釋放出能量粒子的量也改變,電子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傳到大腦,大腦再經過識別我們才能接收聲音帶來的信息。因為也是能量的變化,所以聲音和光一樣強度也得適中。觸覺我就不用再舉例說明了。
宇宙內一切變化都是能量變化的結果,和我們一樣整個宇宙也可能是個生命,它在按照它的基因信息控制著所有物質的轉變,但是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探知,人類和整個空間相比實在太渺小了,宇宙的變化引起的物質能量變化信息很難傳遞給我們,我們發出的信息能引起的變化對宇宙來說也是微不足道的。單純以能量為標準我們對宏觀和微觀空間的探索就是有限的。
???
推薦閱讀:
※蟲洞大揭秘 - 穿越時空
※揭開時間「快慢」的實質原因
※時間旅行和瞬間移動可行嗎?相對論結合量子力學告訴你
※(十)《時空罪惡》穿越時空的罪惡
※量子世界到宇宙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