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習原本是件快樂的事,是什麼讓學習變了質

學習原本是件快樂的事,是什麼讓學習變了質

3 人贊了文章

學習原本是件快樂的事,是什麼讓學習變了質

從前有個老頭兒,安靜的居住在一個院落里,可總有一群附近的小孩來騷擾他。他們惡作劇的往老頭兒的院子里扔石頭,惹得老頭兒發怒,然後一窩蜂的跑掉,第二天再來扔石頭,樂此不疲。過了很久,老頭覺得再兇巴巴的發火也是沒用,就另想了一個辦法。有天一陣石子雨後,老頭兒和顏悅色的出現在孩子們面前,說:「歡迎你們來玩,從今天起我會給每個扔石頭的孩子10塊錢。」小孩們一聽都高興極了:「幹壞事還給錢?真是太好了!」第二天小孩們來到老頭家又是一頓扔,然後每人又得到10塊錢。第四天就不一樣了,孩子們扔完石頭後每人只得到5塊錢。又過了兩天更少了,老頭兒只給每個孩子2塊錢,孩子們對待遇的降低都不滿意,石子也不好好扔了。接下來老頭兒更過分了,連屋都不出,一分錢不給。孩子們這叫氣:我們這辛辛苦苦的扔石頭,他還不給錢,不給他扔了!——困擾老頭兒已久的問題就此解除。

學習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孩子們現在討厭學習、厭惡學習?

每天在補習班、輔導班、甚至幼兒園看到那麼多對無神、麻木的眼睛,讓我心痛不已。在這些孩子們的眼中,學習變成了一種工作、一種負擔,他們不是在為自己而學,而是為家長、為老師「工作」。在那裡我看不到他們的笑容,有的只有苦笑,在那裡他們和你鬥心眼兒、偷奸耍滑,無所不用其極,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多熬一會兒時間,因為時間到了,他就可以下課了。

不管是什麼樣的課程,我們很少能見到孩子們是真正的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他本身就像蜜糖一樣甜蜜,是什麼讓學習變了質?

曾經有做宣講的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猶太人家裡,寶貝稍微懂事,媽媽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寶貝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告訴孩子書是甜的,讓寶貝在最初接觸書時,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從而一生都喜歡書。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暗自搖頭,覺得這些人非常可笑,原因很簡單,心理學中有一個名叫普雷馬克原理東西,它是這樣的: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而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這一原理被稱為普雷馬克原理。由於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種方法,所以又被稱為祖母原則,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後你就可以吃甜點。」說得更明確一點,就是先讓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普雷馬克原理,簡單的說,用孩子喜歡乾的事情作為一種強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們本身不喜歡但卻是父母希望他們做出的行為。例如,普雷馬克原理認為:「你做完家務後,才可以出去玩」。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著孩子去做,他們會很會完成另一件不喜歡做的工作。

1959年普雷克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孩子們從兩種活動中選一種:玩彈球遊戲機或吃糖。有的孩子選擇了前者,一些孩子選擇了後者。有趣的是,對於喜歡吃糖的孩子,如果把糖作為強化物,便可增加他們玩彈球遊戲機的頻率;相對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如果把玩彈球遊戲機作為強化物,則可提高他們吃糖的數量。這種要想B,除非A的普雷馬克原理是家長幫助孩子克服某些缺點的一個不錯的妙方。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上面的那個猶太人的故事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如果運用普雷馬克原理的話。書本即學習知識、讀書本事是一件高頻活動,蜂蜜同樣是一件高頻活動,那用高頻去強化高頻會有什麼效果呢?

現實中存在很多這樣的例子,興趣班裡的課程中學習的內容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玩、非常有意思的東西(比如美術、音樂、積木等等),但是這些課程中那些經營者們還要用代幣制即現在人們在課外班裡面見到的積分換玩具的活動,還要報名送孩子一個大禮物、大玩具的商家。這其中我就曾經見過,孩子們為了那裡的一個玩具電子琴抱著爸爸媽媽的腿不撒手、躺地上打滾兒的,他們不是為了課程本身想報名而是為了那贈送的玩具,這樣的情況和在玩具店裡發生的沒有什麼區別,這也讓我更加厭惡這種營銷、教學方式。

這些商家過度使用行為主義的東西,代幣制泛濫、濫用,在沒有弄明白代幣制的含義的時候就隨意使用這種行為主義的方法,對家長、對老師、對孩子都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於是,行為主義那些方法的負面也就出現了,這是整個教育界現在所面臨的一個問題。行為主義的方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短平快」它就像抗生素這樣的速效葯一樣,短時間能夠看到效果,但是為了這個「短平快」人們在之後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就像抗生素一樣,可以說我們國家的教育出現這種種的問題,都是出在這個「抗生素」上面,過度使用行為主義的方法,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甚至讓人們根本意識不到他們所做的事情的對錯,他們看的只有一個——有效果。

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代幣制:代幣制(token program)又稱標記獎酬法(token economy),是用象徵錢幣、獎狀、獎品等標記物為獎勵手段來強化良好行為的一種行為治療方法。代幣其實是一種中介物,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用一種本來不具有增強作用的物體為表徵(如籌碼、銅幣、紙幣等),讓它與具有增強作用的其他刺激物(如食品、玩具等)相聯結,讓這一種表徵物變成具有增強力量的東西。這一種經由制約歷程而獲取增強力量的表徵物,通常稱為制約增強物。能夠累積並可兌換其他增強物的制約增強物,則稱為代幣。針對一組人實施一套專門運用代幣來作為增強目標行為的有組織的方案,就稱為代幣制。任何可以累積的東西,都可以在代幣制中充當中介物,以資換取後援增強物,如食物、日常用品等。代幣制的成效,完全取決於後援增強物的種類多寡以及增強力量的大小,所以行為改變方案務必慎重選擇後援增強物。

優點是強化的及時性和效果性,使用代幣制可以在目標行為出現後立即給予強化,發放代幣這一強化行為可以量化,而且效果要比一般的強化物要大;實施行為的控制性,代幣制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實施者的行為,教師在班級實行代幣制時,可以起到對行為的刺激辨別作用,提醒對良好行為的關注和強化;增加被實施者技能的獲得,被實施者可以通過代幣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能,學習儲蓄技能,計劃未來的技能,通過計算自己擁有的代幣,學習簡單的數學計算,學會有關錢方面的社會交往技能;應用廣泛,不僅可以運用於個體行為的治療,還可以用於團體行為的治療,擴大行為改變的範圍。

弊端1、組織及實施代幣制的整個過程費時費力,購買後援強化物需要一定的費用。2、代幣制的過於精美容易分散被實施者的注意力,在很多自然情境中不能給良好行為發放代幣。3、使用代幣制建立起來的良好行為不能很好的遷移到自然情景中去。4、實施者的培訓和行為管理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實施一些團體和複雜的代幣過程中需要對實施者的管理行為進行統一規範。

總之,行為主義的一些東西是非常就要操作性的,可以讓人們按部就班的去做事,簡單明了又方便操作,不管是工廠長還是管理者都喜歡使用這一套方案去做,老師們只要掌握了刺激——反應,有一套完整的執行手冊就能夠把事情幹活,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大家不知道身上是行為主義的話,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巴普洛夫這個人,他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狗的實驗,這是我們在小學課本上就學過的知識,而巴普洛夫的狗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流派的起源點。

華生是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他提出環境決定論,否認人的先天遺傳素質作用,他的恐懼學習實驗就證明了他的環境決定論,然而,這項實驗卻是心理學上最臭名昭著的實驗!

1920年,華生對鄰居家的一個8個月的名叫阿伯特的幼兒做了「白色恐懼實驗」,並向鄰居保證實驗對其造成的不良影響是可以消除的,以證明兒童害怕有毛的動物是後天習得的 。實驗大概流程如如下圖所示:

實驗開始時,華生在阿爾伯特床邊放了一隻白鼠,然後在另一個房間暗中觀察。阿爾伯特看到白鼠後顯得很高興,毫無懼色,並伸出手想要摸白鼠。這時華生開始用重擊鐵軌發出高聲,阿爾伯特開始感到恐懼。幾次之後,即使沒有高聲,阿爾伯特也開始表現出對白鼠懼怕。更嚴重的是他不僅怕白鼠,還怕其它帶毛的東西和動物,如兔、貓、狗、刷子等,甚至害怕白鬍子的老人。後來,由於阿伯特生病和其它原因實驗沒有繼續進行下去,華生並沒有消除阿爾伯特的白色恐懼,就讓他出了實驗室!

小阿爾伯特與1925年去世,年僅5歲!

我在這裡不是要抹黑行為主義,而是說人們對行為療法的濫用,行為主義的方法本身就是一柄銳利的雙刃劍,就如同小阿爾伯特實驗一樣,在真正懂得行為療法的人手裡它是救命的良藥,在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手裡它就是殺人的屠刀。

孟子曾經說過: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刀本身不殺人,殺人的永遠是人。

那我們怎麼來證明學習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呢?而不是學習會帶來快樂。

這裡我們也只能用史料來作為依據了。

陳毅爺爺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有一次,他正在看書,媽媽端來餅和芝麻醬,叫他蘸著吃。他一邊看書,一邊吃餅。書桌上有一個大墨盒,他竟把餅蘸到墨盒裡,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媽媽走進屋,看到他滿嘴都是墨,吃驚地叫了起來。這時,他才發現蘸的不是芝麻醬,而是墨水。媽媽一邊責怪他,一邊心疼地拉他去漱口。他卻笑著說:"沒關係!吃點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還太少呢!"我們小時候讀過這篇課文。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孫康家裡很貧窮,買不起燈油。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光。他發現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御史大夫。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好問,後來終有成就,官至吏部尚書。

這幾個是我們小時候所熟知的成語故事。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這是明代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還有我們的孔老夫子的「韋編三絕」。

看來古代人還是非常享受讀書的快樂的。

那現代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我記得我上小學的之前是非常期待上學的,看到其他孩子上學非常的羨慕,上小學之後看到那些中學生也是非常的羨慕想要快點上中學。那時候對於中考完全沒有印象,到了六年級下半學期我才知道升學是要考試的,平時放假或者中午休息的時候,我會安靜的拿起一本學校發的課外讀物看,那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書,只有那些東西,但是我去能靜下心來整整看一個下午,哪怕那只是一本成語詞典,甚至是新華字典,當然如果是《小學生必讀》《故事匯》就更好了。初中的時候,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那還是死皮賴臉的從後桌那裡借來看的,那時候咱是好學生,網路小說什麼的是不會看的,當無聊的時候怎麼辦呢?習題冊中的夾縫中會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課本中也有很多老師講不到的小字部分,這都是當時重點關注對象。記得剛上高中的時候,我就對高中數學上的一個小字部分迷住了,追著問老師這個問題怎麼解,老師教訓我兩句就走了,她說的很明確她也不知道,讓我不要糾結這個問題。再後來的哲學課即我們的政治課,晚自習的時候,只要是政治老師轉到我們班走到我那一塊兒,這節課他就別想走了,我們會針對像意識、物質的問題討論很長時間,那個年齡也正是我們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對於那些問題還是很敏感的。

那時候喜歡福爾摩斯,甚至摘抄他的語錄,初中的女生和男生們很多都喜歡摘抄磁帶上的歌詞,只是我愛好獨特喜歡孫子兵法而已。

記得小時候大隊里要讓交公糧,任務會下到學校,而學校能用的方法就是不交公糧的學生停課,那時候一聽到要停課,心裡急的不要不要的,甚至因為家裡交晚了而哭了起來。

現在的孩子們也是一樣,小一點的孩子們看到繪本就想要上去翻看,這是在沒有家長要求的情況下,大一點的孩子們會去看《查理九世》等這樣的書,再大一點的開始看網路小說。其實動畫也算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只是動漫在信息傳遞和視力上有很大缺陷,孩子們看電視的時候可是想當入迷的。網路遊戲,在最開始的時候,那種模式是用在學習上的,斯金納創造出的教學機器,是後來慢慢發展成為網路遊戲的,在我國「小霸王」學習機就是一個直觀的體現也是一個縮影。

所以,不是學生不愛好學習,學習本身是件快樂的事,但是有些東西讓它變了質。

首先,是附加值的問題,一篇很好的文章大家讀起來感覺很不錯很有樂趣,可是如果公司領導告訴你要把這篇文章的全篇或者某一段落背誦,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更何況孩子呢,一本語文書一章之後往往最後一道題都是關於背誦的。花再美,糖再甜,看多了吃多了也會膩得慌,更何況背誦了。之後是總結中心思想之類的問題,在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他們哪裡知道什麼中心思想這麼高深莫測的東西,曾經高考時候的閃著詭異目光的魚引發的高考「慘案」就夠糟心的了,更別說小學生的孩子們了。再之後是考試,考試,什麼東西和考試沾上邊都會變得索然無味,網路上經常會有這樣的段子,就是把上課學習和玩遊戲對換過來,把王者榮耀、LOL作為學習對象然後進行考試,學生們會對老師說我不要玩遊戲,我要學習,雖然很諷刺但是很現實,原本很好的一本書,看的好好的,突然有一天老師告訴你考試要考這本書,這本書也會變得不會了,當哪一天網路小說上了我們的教材的時候,我們也就對它失去了樂趣,曾經的四大名著不就如此嗎?

其次,教材的離散性,金庸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開始郭靖有七個師傅,輪流教給他功夫,可是他就是學不會,於是落下個傻郭靖的稱號,那郭靖真的傻嗎,還是江南七怪不會教徒弟呢?後世很多人評論說是因為郭靖前期學的太雜了,他七個師傅的武功都來自不同的武功體系,根本還沒有消化今天學的東西就開始學習另一套東西。同樣的,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摘選出來的文章都是精選的,但是它們中的價值觀體系卻不相同,尤其是節選的文章,要麼是還沒看過癮呢,要麼是無法結合前後章節,總之看的不痛快,無法享受其中的快樂。這就更別說上初高中之後分科了,學生一周中學習的科目更是繁雜,想要去享受去探索某一個他感興趣的科目、內容都沒有機會。

再次,學校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們都是把知識掰碎了、揉爛了講給學生們聽,就像孩子們小時候家長嚼過之後餵給孩子們一樣,大家都知道這樣的食物是無味的,就像《死亡詩社》中基廷對教授評價十四行詩的嘲諷一樣,我們能用數據去衡量李白、杜甫他們哪一個人的詩寫的更好嗎?隨著工業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習慣了用數據、用機械去衡量一切,但是用米尺能衡量溫度嗎?用稱能稱出顏色嗎?同樣的,人們試圖用物質的東西來衡量精神世界的東西,古希臘的哲學家曾經說過:人是萬物的尺度,而現在人們卻試圖用萬物中的一物來衡量人,近代法國比乃西蒙發明了智力量表,之後更是湧現出各種不同的智力量表,其中比較有名的是瑞文智力測驗、羅夏墨跡測驗,但即使是這樣的專業的測量工具也只是能測量單一的某一方面,而且還存在很大的缺陷,他們非常的依賴統計學和常模,而現在的人呢?他們試圖用一種標準來衡量一切人,他們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士,他們憑藉自己的主觀經驗來衡量他人,而且給自己穿上科學的外衣,說:我是科學的,你不是!回頭好好想想,這讓人看起來就像小時候兩個小孩兒的爭吵。

最後,是社會風潮的影響。跟風兒,不僅是中國有,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都有。社會心理學中有從眾心理,有一本很著名的書《烏合之眾心理學》就是專門論述社會風潮的從眾心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各種價值觀價值體系從國外國內紛紛湧現出來,讓人們應接不暇,今天流行這個明天流行那個,有人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人說「要胎教」,有人說「要教給孩子什麼是規矩」,這時候的家長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樣,大臣們針對一件事發表不同意見,那到底聽誰的呢?當然聽那些能「忽悠的」、「短平快的」、「有效果的」,原本作為其他行業這一套還可以,最多就是一鎚子買賣而已,但是在教育行業這些觀念滲透進來則對孩子產生了重大影響,「豫章學院事件」「楊永信事件」層出不窮,這是家長方面。學生呢,不斷的在網上衝浪,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他們幼小的心靈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注意是信息而不是知識,他們沒有最基礎的判斷標準,好的壞的、積極的、消極的都接受了過來,「藍鯨遊戲」產生了,網癮產生了,早戀、早熟出現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就連我們成人都無法靜下心來工作,更不要說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們了。有的人說要杜絕、要禁止,可是堵不如梳,《洋妞到我家》中的皮皮6歲了吃肉還不會吐骨頭這責任在誰。

今天流行美式教育,明天流行德式教育,後天是英式教育,甚至還有人推崇日韓的教育,進來興趣班也是說是中美教育的結合、中英教育的結合、中日教育、中韓教育的結合,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聽著課程顧問天花亂墜的介紹,說著說著你就迷糊了,你都忘了你來幹什麼來了。

假話說一千遍就變真理——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希特勒的宣傳部長,中國也有三人成虎的典故,更何況跟風兒了。

信息大爆炸讓人心浮躁,大量的數據流沖刷著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的大腦出現了疲憊、出現了免疫反應,那些真正好的、有用的信息,剛剛冒出頭來就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里,就算是有人關注了,也會當作一番雜談討論,只是飯後的閑資而已。而且這類的信息往往不符合宣傳部門的價值導向,他們更注重利益,這些不能夠給他們帶來利益的信息,他們是不會給予支持的。現在已經不是那個登高一呼,世人皆知,洛陽紙貴的年代了。

這裡我們不批判老師、不批評家長、也不批判學校,講得只是一些客觀的影響因素,接下來我們談論一下學生的主觀因素。

現在的孩子們不喜歡學習,是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他們已經變得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一個人經歷了失敗和挫折後,面對問題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和行為。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賽利格曼(Seligman,M.E.P)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學習有學習動機的,以前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各種的夢想,比如想當科學家、想當軍人、想當醫生等等,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可是如果有一天這個動力被熄滅了呢?就如同這棵樹

《洋妞到我家》中那個讓徐帆羨慕的小明星在謝幕的時候說她要到一個小鎮過安靜的日子,她感覺太累了,她媽媽說,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你才16歲!是啊才16歲,這樣的孩子都已經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

曾經在我國出現過一批神童,那現在那些神童什麼樣呢?就我知道的,有一個最出名的出家了,還有一些自殺了的,真正有好結果的很少很少。這裡不是說傷仲永,而是他們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當然,我們生活中像衡水中學畢業上清華北大的孩子然後很有出息的人也存在更多,這就是人在面對同一境遇的兩種反應,一種適應同化,一種背離反抗,很顯然之前的那一批人他們在習得性無助的情況下選擇了背離反抗然後失敗,變成了人們眼中的「NO」,那些在別人眼裡生活好人,則選擇了適應同化,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第一種人,對照著樹則是枯死了,第二種人對照著樹則是永遠都長不高,但是他們會很茂盛、生活中就是會很有錢、然後開枝散葉,再次把他父母的那一套照搬給他的孩子,這些人他們在社會中會很有地位、很有錢,但是他們永遠失去了長高的希望,他們就是城市裡的景觀樹一樣,有用,但是永遠也就那樣了,他沒有主幹,為生活而忙碌奔波,他們變成了生活的奴隸,他們永遠都不知道滿足,為金錢,為私慾,他們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永遠為別人而活,他們需要不定時的像打針輸葯、噴水撒葯,換回來就是需要不停的心理疏導有的甚至患上抑鬱症等等。

他們享受的是別人的生活,生活中別人的世界裡,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來講,他們永遠失去了自我實現的可能。

但是,相對於第二種順從的人,第一種的人無疑是最悲慘的,而且是人數眾多的布爾什維克,畢竟,比人家的孩子還是少數的。

那這些孩子怎麼辦呢?情節眼中的少管所,稍微輕一些的輟學,再清一些屌絲,然後是泯然眾人矣。

當然還有一些受不了壓力形成反社會人格的暴力份子《新警察故事》里的阿祖,李天一事件等等。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則是孩子們的潛力被透支了,他們失去了生活或者生的目標,沒有理想,和鹹魚一樣了。

如果我們設想人真的有靈魂的話,那孩子們前期就是不斷的在消耗他們的靈魂能量,而沒有人為他們充能,光消耗不補充了,用著用著就沒能量了。

那如何補充能量呢?是在家長嗎?是在老師嗎?我們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總是相互推諉認為是對方的責任,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詢問過故事的主人公自己的意見,我們總是認為他們還小不懂事,不適合參與意見一樣,就像當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弱小的共產黨不被國民黨放到政治舞台一樣,就像當年的無產階級革命一樣,人們始終不讓他們登上舞台,那他們就無法發揮他們的力量。

孩子們天生具有自主的、向上的、學習的天性,就像種子始終會發芽向上甚至一樣,我們要培養這種天性,這就像植物的頂芽一樣,是以後的主幹,千萬不要做出掐滅的行為,尤其是在小的時候。

古有《病梅倌記》《種樹郭橐駝傳》,可是人們總是記吃不記打!

周處年輕時,為人兇橫任氣,同鄉的人都很懼怕他;另外義興郡的河中有條蛟龍,山裡有一頭邅跡虎,都來危害百姓,義興人稱之為三害,而周處的危害最大。有人勸說周處去殺虎斬蛟,其實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害。周處隨即去殺死了老虎,又下河去斬蛟,那條蛟時浮時沉,遊了數十里,周處始終與它搏鬥,持續了三天三夜,同鄉的人都認為他與蛟一道死了,越發相互慶賀。沒想到他竟然殺死蛟而從河中冒了出來。周處聽說大家相互慶賀,才知道自己被大家所厭惡,於是有了悔改的心意。他到吳郡去尋找陸氏兄弟,陸平原不在,只見到陸清河,周處便把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他,同時說:「自己想改正過錯,只是已經虛度了光陰,最終怕也不會有什麼成就。」陸清河說:「古人很看重『朝聞夕死』,況且您的前途還很有希望。再說一個人只怕不能立定志向,又何必擔憂美名得不到傳揚呢?」周處便改過自勉,最後成了忠臣孝子。

這是周處的故事,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促進周處改變的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我們一生中會擁有無數的小事件,而哪一個對我們影響深遠,我們自己不知道、心理專家不知道、父母老師更加不知道。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是一個非常喜歡吃辣椒的人,可以說哪一頓飯沒有辣椒吃都會覺得沒味道,但是我的體質卻不適合吃辣椒,我一吃辣椒就流鼻涕出汗,稍微吃多一點就上火。在我小的時候我原本也是不喜歡吃辣椒的,但是有一天一個鄰居突然逗我,教給我怎麼吃辣椒就不會被辣到,而我對此深信不疑,然後是不停的嘗試,不停的吃,再之後在生物書上看到吃辣椒能夠補充維生素C,當時家裡窮買不起水果,就狠命的吃辣椒,再後來就再也停不下來了,現在只要提到辣椒就會流口水,碰到炸得好的辣椒就像多吃一點。

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充能的時候,要用積極的引導,而不是灌輸說教,要能夠產生心理學的一個名詞「共情」是孩子和周圍環境的共情,用中國文化來說就是修身養性,《大學》中就曾言,自天子乃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這是朱子為我們立的一個標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明明德於天下的偉大理想,就像王陽明立志要學做聖人一樣,這個志向是不關金錢利益的,而是做人的精神上的,那要怎麼保持這個赤子之心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學會這句話,理解它,認識它,執行它即踐行之,做到知行合一。

中醫有言:不治已病治未病,教育一詞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育本身是養育、培育的意思,也就是培育。

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下《學記》這篇文章,最後分享一下一個關於王陽明的故事,很多人都說中國的教育怎麼怎麼不好,沒有外國的開放,總說我的思想是美國教育,但是大家從來沒有去翻看歷史,民國時期我國的教育是和世界接軌的,英美法德日,建國後則是全面學蘇,整體框架都是凱洛夫教育學,所以我們現在所批評的教育都是建國後的教育,而且還是改革開放以後的教育,因為建國到改革開放中間這段時間的教育也是和世界同軌的,所以,不要無知的去批判中國的傳統教育,你所認為的傳統教育,它的壽命也僅僅只有那麼短短的一個歷史而已,從改革開放到現在這段時間。

王陽明十五歲那年,在祖父的支持下,一個人騎馬跑到居庸關考察邊情。他認為做聖賢不僅要讀好書,還要能夠保境安民。

登上居庸關,看到峰巒疊翠,長城連綿起伏,萬丈豪氣在王陽明胸中油然而生。史書記載,從那時起,王陽明便「慨然有經略四方之志」。「經略」就是經營謀略,「四方」是指天下,「經略四方」也就是管理國家大政,為國家安全出謀劃策。

王陽明還不顧可能會被北方少數民族抓捕的危險,一個人騎馬跑出居庸關外考察,詢訪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風俗,掌握邊防備戰禦敵的策略,在長城內外流連了一個月。這次邊關考察,是王陽明將「做聖賢」的想法付諸實踐的一種嘗試。

當時,由於連年饑荒,湖廣、河南、陝西三省交界地發生流民暴動,一時震動京城。王陽明得知此事後,突發奇想:這不正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嗎?於是,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洋洋洒洒,寫了份長長的報告給兵部。其中結合對居庸關考察的實際知識,發表了自己的軍事思想,貢獻如何克敵制勝的策略,甚至請求皇帝讓他來親自帶兵,前去征討。

王陽明把寫好的報告交給父親王華,請王華轉呈給兵部。王華看也沒看就訓斥道:「小小年紀,既無科名又無官職,竟然要向兵部進言獻策,簡直狂妄之極。」

王陽明只好悻悻作罷,但他心裡還是念念不忘做聖賢的大事。

學而時習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國家的教育從來都是要走出去的,是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這是到了最近的這些年才被封鎖在了校園和家庭之中,成為了現在的狀況。


推薦閱讀:

家庭教育的20條金科玉律
被家長認為「煩人」的舉動,竟是高智商的表現!
中國入世首席代表龍永圖:從我送外孫女去美國談談中國的教育 |熱點
小小傳承人:新生入園,家長別做這5個」小動作「! 轉給家長!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