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vs生活,談談你怎麼看?
很幸運,筆者冥冥之中就步入了軟體工程師的道路。在很多人眼裡,這個崗位,真的是那種加班加到死,工資高卻讓人折壽的那種。在筆者看來,這個崗位確實也是如此,至少在大多數的軟體開發的崗位都是如此的,筆者也不例外。
【括弧內的內容可略過】(但是筆者也並非要用「很幸運」這個詞故意說謊話,畢竟這是筆者第一次在知乎上發表文章,因而也要談談筆者跟一些普通的人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希望能給諸位讀者一些啟發。我只是從小就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筆者而已,卻又想寫出些切身的體會和感悟來,也因此覺得多經歷對我而言更是好事,幸運一詞由此而來) 最近看到知乎熱榜排行第一的內容,看過《如何看待領英發布「第一份工作去世洞察」報告指出的「95後平均7個月辭職」》一文後,我不禁發出感慨,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後,便略微的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不禁發問,職場vs生活,談談你怎麼看?筆者先與眾讀者討論一下下面兩種極端場景:
場景一: 給你一份工作,工作工資是其他人工資的數十倍以上,但是要求你幾乎沒有任何個人時間,每天除了更多的上班,便沒有其他的時間,甚至幾乎你的睡眠時間都無法保證。 場景二:給你一份工作,每天就是普通的打雜的工作,你能夠有很長時間的個人時間,但是唯獨不好的地方,就是你的工資幾乎不夠你自己每個月的開銷,買不起奢侈品,更沒法和人攀比。
諸位讀者是否有在這兩種場景中選擇或者思考,要是你,你要選擇哪個選擇?當然不可否認,這兩種假設可能有些極端,甚至脫離實際。或者說有些人已經看出了這兩個假設統統都有漏洞。 場景一則是典型的程序員類的工作,筆者認識的一些朋友,很多都針對這個問題上給出了很現實的選擇。十倍的工資意味著一年等於別人十年的工資,那麼,當自己有錢了,就能夠選擇去做別的工作。長時間的高強度,換來的是用金錢給自己鋪路,很多人覺得有錢就能任性。 而場景二,則是多餘的時間能夠培養自己的副職業,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些教師在業餘時間給學生開培訓班,空餘的時間都能夠支配,對於副職業,可有可無。有錢了,可以自由些,沒錢了,就忙碌些。畢竟時間是自己的,怎麼支配真的看自己。 儘管場景一和場景二都是有最終合適的解決方案的,但是筆者認為,兩者確是有高低之分。也不知諸位讀者是否考慮過筆者所考慮的角度。在場景一中,首先從個人來講,高強度的工作,換來的是高回報。可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相信有過親身經歷的人會發出感慨,我還想多活兩年。當你的工作換來的是渾身上下治也治不好的疾病的時候,多少錢也都無法彌補你缺失的健康。你確定你就能扛得住么?做做看再說吧!其次從對公司而言,我也曾了解過公司的運營以及一些公司的體系結構,如果一個公司真的到了拿壓榨員工勞動力來提高公司產出,我沒有覺得那個公司有所謂的前途。在我的理解里(不知我理解的是否準確,請各位經濟學大佬指正),真正意義上良好的公司,則是一套員工生態系統,管理層只是對於這個生態系統的規則制定者和維護者的身份。(以後有機會我會針對這一塊兒做出詳細的討論),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以高工資聘請員工,進而壓榨員工全部勞動產出力,絕對是公司是非良性發展的,我並沒有覺得如此的公司會有未來。非良性,代表著不平衡。再換有一個角度,對於更高層次,對於國家的角度,做一個極端的假設,如果一個國家的所有員工,都只能選擇場景一,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到,我們破解場景一的情況將不復存在,換來的就只有管理層對工人階層的無限剝削。但是工人階層的基數其實是龐大的,那麼明顯社會就將倒退,而並非前進。這一點的可怕,我覺得是可想而知的。那麼我們綜合三個角度再來看場景一,你就會發現很多問題,一方面,投機取巧的人會因為場景一的角度而明顯增多,另一方面,要相信,對於如此剝削,獲得利益最大的一方絕對是在上層的,也就是管理層。社會的不平等也就隨之產生。也許,因為某些原因,普通人無法顛覆,但是這些都會是社會動蕩的真正根源。
我們再換一個場景分析,現在來分析一下場景二。同樣是場景一的角度,第一個方面,就我們個人而言,我們主要的職業,其實每天也就只是佔用8個小時的時間,甚至會更少,在非高強度的工作中,很多時候,我們個人的狀態以及態度也會隨之更好調整一些。更重要的是,對於個人時間增多,能夠豐富我們個人的選擇,處理好個人的生活私事,追求我們更多樣的生活,我沒有覺得副職業是一件壞事(比起成天重複單個事情來講,反而是一種生活平衡)。換一個角度,對於公司的角度,你覺得對於公司而言,你可能會問,「你不加班努力工作,公司的效率會隨之降低,效益降低了,怎麼提升產值,產值降低了,又如何給大家發工資?」這話聽起來無懈可擊,但是,事實上,回應這個問題,我也有回應。公司是否是由工人組成?既然如此,如果你是管理層,你獲得的利益,是否來自於工人?你是否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考慮到了自己憑什麼吃飯?你是為了剝削別人而運營公司的么?既然如此,那麼他們憑什麼給你干?你運營的公司又憑什麼最終做大做強?我做這些疑問,只是希望大家能注意到一件事情,所謂的管理層是做什麼的?何為管理?管理就是不讓一個成規模的人群出亂子(請不要吐槽,口語化有些嚴重~)的啊!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呢?管理層的人,他們是靠著運營公司運作而求的利益的層次。他們需要協調各種資源,何為資源,而人力是公司運作不可或缺的資源啊!真正良好的管理層,能夠讓公司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圈,另外就是是擴展版塊兒。再者說,一個公司運營管理者,如果考慮不到這一個層面的話,我並沒有覺得那樣的環境會朝著良性發展。公司並不是慈善機構,也並非一些人的安樂窩,不是么?我們再去分析社會國家層面來考慮這個問題,同樣我們把兩者統一起來,你發現了什麼?原來,一切都是有解的,人們完全可以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沒必要成天做著單一的工作,而沒空兒去享受生活,公司也是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有人去協調運作,整體蒸蒸日上。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公司的產值會降低,社會如何會推動,可是,你是否能理解我在文中強調的副職業並非是件壞事的言論。諸位讀者是否發現了什麼?做一個假設,我們的公司運營者是否能夠考慮到讓一些人從事各種各樣的副職業呢?與其讓一些人死磕拚命加班,還不如讓適合的人在適合的時間,做自己樂意的工作。如果只是考慮工作時間來提升工作產量,那麼,(假設一下)當時間列為我們公民的個人資產之後,在同等的時間內,又有怎樣的來提升產出呢?顯然是效率,如何提升效率?可能你就會豁然開朗了,這是我提出的思路和考慮,諸位讀者是否認同這一點? 對比兩者,諸位讀者是否能夠了解筆者內心得出的結論。 當然不僅僅是表面的分析,筆者還有進一步的思考。 第一點,筆者提出的想法是,是否工作時間也能作為我們公民的個人財產呢?我知道,這一點其他的國家是沒有先河的,或者一些人會有人提出疑問。筆者是一個90後,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一點有些天馬行空。但是諸位讀者是否能夠稍微考慮這一點提出所造成的影響,再去考慮評判筆者這一點呢?一旦這一點被界定了,一旦法律上敲定,額外的工作時間,也將計算到公民的工資漲幅中去。幾乎所有的管理層,也必許考慮到效率問題,而並非壓榨員工而提升產值。這樣,也必然形成各種各樣的公司一系列的改革。從而那些處於偏向剝削階層的管理層,也必然要考慮到如何利用對應的人力資源而提升效率。危機最大的就屬於這些這個層次,如果你不能優化你公司的環境,你必然會被淘汰掉。而受益最大的,也就是工薪階層,有了更多的時間,也會有更多的自行分配的時間。可能你還是會說,假設有這個政策的話,無數的公司都會面臨倒閉的狀況,但我能說最佳的公司,會是例外么?真正好的公司,有發展前景的公司,他們的管理層必然有一套良性的管理生態系統,扛不住這一點的,只有那些不完善,靠著剝削度日的公司。筆者指出一點,筆者一直在尋找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筆者一直相信社會最終會朝著那個方向無限接近和發展的。我們的社會主義已經逐步做到了那「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他們其他的方向,是否都能夠逐步滿足呢?世外桃源中,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快樂,那麼,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是否能夠讓所有人都有自己樂意的事情呢?難道時間並不屬於我們個人的資產么?反問之,如果時間都不是我們個人的資產,那麼我想大家考慮過沒有,生命是否是由時間構成的呢?人生也不過百年,生命是人最寶貴的財產,時間又怎麼不是呢?
第二點,筆者要提出的是,諸位讀者是否考慮過社會進程方面的思考呢?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曾有人言論,90後是垮掉的一代,每當我看到如此言論的時候,都會為之一笑,在我的認知的里,在我印象中,新中國真正的領袖們,是90後居多啊!社會或許每百年一次飛躍,而筆者覺得,我們這一代90後,更是如此(筆者一直都是如此覺得)。我不知諸位讀者是否能理解,我們這一代90後生長的年代,正是從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的轉折點。縱觀歷史,每一個時代的轉折點,都需要有相應的變革。我想,了解此的,不需要我舉任何例子了吧(相信能看到這裡的,也並非是對歷史一無所知的人,讀歷使人明智)!幾乎沒有任何例外,而沒有在對應的時間又相應的社會變革的國家,或文明,就會一步步的落後。我們90後也剛好是處於整個年代,而在我們中國,社會也是在90後開始,依然從資本積累到國家社會化的過程的。怎麼解釋這一個現象呢?把時間往前推三十年,你會發現,那個時候中國是從生產建設開始的,生產建設完成到一定程度,國家就開始了經濟建設,當經濟建設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政策就開始轉向公民利益,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不是很有趣?筆者覺得,這些就像蓋樓一樣,如果直接追求到達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大躍進的結果,而如果繼續保持本來的狀態,矛盾就會一點點的激化,因此,筆者只是覺得,中國的進程,也正在從資本積累時代,到人文發展的時代。而我們90後正是處於資本積累到人文發展的過度階段,社會矛盾肯定會有的,因為資本積累階段的問題,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闡述的夠明確了,資本的矛盾,主要歸咎於對人思考,而這一方面,我們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而並非完全的把重心放在資本積累上。因為資本化的積累是中國發展的必然的階段,卻並不是最終階段,人文可能是最終階段,但我並不能論述它肯定是最終階段(畢竟筆者並沒有馬克思那種才華)。還有一點,從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工業時代其實產出的是商品,商品是出現在哪裡的?在商人手上,那是資本階段的基礎。而信息時代產出的是什麼?或許你還天真的以為依然是商品,難道不是信息么?信息服務的是誰?當信息充斥我們的生活,我們能夠輕而易舉的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內容,我們能夠更快捷的去完成更便捷的工作,你又覺得這個時代里最終服務的是誰?是我們自身啊!其實我並不知道信息服務是否能夠成為一些商人壯大自身的手段,我也並沒有深層次的探究過這個問題,但有一點是必然的,信息化的到來,最終會完成資本階段到人文階段的過度,也必將推動人文化的進程。這一點,就是社會進步的方向,更是大勢所趨。 因此,筆者認為,凡是拿著舊社會去對抗新社會的,都幾乎是沒有未來的表現。拿資本積累去對抗人文發展,將會是社會倒退的體現!拿資本積累去對抗個人價值和追求,將會是社會倒退的體現!90後成長的正是出於這兩個階段的過度階段,我們這些90後體會的也正是這個社會矛盾點所在。怎麼可能真的是無病呻吟呢? 我們再觀《如何看待領英發布「第一份工作去世洞察」報告指出的「95後平均7個月辭職」》一文,諸位讀者是否理解筆者內心所想。那份調查報告所提出的問題,也確實是這個時代的矛盾點所在。職場vs生活,你怎麼看?更進一步講,資本化vs人文化,你站在哪一方?最後,筆者依然覺得自己進入軟體工程師的生活是最幸運的事情,筆者一直覺得,真正體會生活,方能體會他人不能體會的道理,那麼一顆追逐真知的心,再加上社會問題的歷練,筆者必然找到通向未來的路!身體力行,方能切合實際,這是那些純筆者們無法感受到的感覺。
但筆者也希望看到此文的小編們,如果諸位有啟發,如果諸位覺得筆者所言屬於社會正義,並值得推出,希望諸位幫忙擴展(筆者獨自里的筆墨也有些粗獷,畢竟是非文科類專業畢業),筆者立志成為推動社會進程的棟樑之才,而今年剛剛畢業,更希望為真正的理想而奮鬥!如果有可能,筆者會每周一篇肺腑之言,與諸位共勉! 切記,若原文照抄本文部分內容,希望諸位能夠註明原出處。若略有修改,或另行分析,筆者更感激諸位!在此,謝謝諸位能夠看到這裡! 下周,再會!推薦閱讀:
※能力才華都有,事情怎麼還是砸了?丨職場
※迷茫?那就和過去的自己決裂吧
※市場部新人課堂8:為什麼你要學點理論知識?
※現在的工作不需要加班,空餘時間較多,怎麼利用好呢?
※職場 | 身處核心崗位的人都有這些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