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的戰爭電影
來自專欄老王的夢囈1 人贊了文章
《兵臨城下》,如果說用一句話來概括這部電影,可能就是是理想主義的戰爭電影。
影片主體似乎無意給觀眾解釋說明是戰爭,而是陷入一種英雄主義的意淫中,戰爭電影其實相對比較好刻畫衝突。像電影的外部是戰爭,戰爭便是衝突,內在刻畫主角在戰爭中的成長,他們內心的迷茫與恐懼到勇氣和正義。
戰友的逝去,家園的焚毀,加上年輕士兵那或恐懼,或堅毅,或迷茫的眼神。
觀眾和主角一起,見證戰爭的洗禮。
好電影,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而戰爭,其實是比較難拍的,比較現在的大多數人不是軍迷或軍人,難以有對戰爭的概念,難以獲得觀眾的共情。
人是很難相互理解的,有很多事,沒經歷就是沒經歷,看不懂,體會不到就是看不懂,體會不到。也許正是人的這種孤獨和難以交流,才產生了藝術,這種人類共情的工具。
其實電影一開始的的冷峻其實給了我以震撼,從拉載士兵的火車到輪船的變換,觀眾的視角隨著主角的視角而變換。畫面中是俄羅斯的冬天,沉默的車廂內站滿了將要上戰場的士兵。等待他們的是戰爭,是敵人的子彈。
擁擠的士兵,划過天空的炮彈,地上的泥濘與戰友的斷肢,新兵剛入戰場的茫然無措,導演都很好的利用鏡頭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可以這麼說,從影片一開始到軍官機槍督戰開始,影片的誠意和質量,拍攝手法都是可以給高分的,甚至在我看來足以媲美諾蘭的《敦刻爾克》。
但,那又怎樣呢?
從督戰之後,導演的好像進入了太虛幻境,突然變換風格。先是劇情上出現太多槽點,導演好像無意給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戰爭,而是陷入了某種英雄主義的思想中。讓人懷疑導演似乎並未查閱歷史,似乎是聽著外婆的睡前故事,便把電影拍了出來。
觀眾不再是主人公瓦西里的戰友,和他一起經歷殘酷的戰爭,而變成國家宣傳的小報讀眾,從文過飾非的文章里了解一個虛幻的英雄。
我並不是說英雄主義不好,也並不是說瓦西里不是英雄,但相對於影片開頭對戰爭的真實刻畫,後面電影的展開,格調有些低了。
什麼感覺呢?就像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你剛剛看到米勒上尉經歷殘酷的諾曼底登陸,戰友長官胳膊腿亂飛,人的生命像麥子一樣被收割。當你正驚嘆於戰爭的無情與殘酷時,畫面一轉,米勒上尉騎著一輛哈雷摩托,低沉的引擎聲蓋過了飛機的轟鳴,米勒上尉的專屬BGM開始響起。
觀眾只見上尉閃展騰挪,靈巧的身體躲過每一個試圖貫穿他身體的罪惡子彈,後拿出手中的毛瑟C96手槍,在子彈出膛時手腕急速抖動,然後子彈轉彎,擊中了躲在碉堡里德國法西斯,士兵在米勒上尉的帶領下,節節勝利,德國法西斯苦苦支撐……
怎麼說呢,有個《集結號》的開頭,有個抗日神劇的結尾。
很可惜了。
總體來說,雖然有亮點,但是影片質量從開頭開始,一路直線下降。甚至低過了及格線。可以看齣電影的用心,但是不夠好就是不夠好。
運用室友的一句口頭禪來說,這電影可以看,但是沒必要。畢竟你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烏拉!
推薦閱讀:
※如果我被子彈擊中倒下,請記得替我活下去。《拯救大兵瑞恩》
※浴血廣昌|小人物描摹,大悲憫基調
※血戰鋼鋸嶺,在生活中我們總得信點什麼
※膽小勿看的戰爭電影,帶你見識最恐怖的「煉獄」
※經過十年發展,中國戰爭片已經比《拯救大兵瑞恩》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