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工作

會工作

昨天一個同事來到我辦公室,非常痛苦的跟我抱怨,他想離開那個團隊,因為他的上司直接把我安排給他們團隊的關於某個新規劃方案的ppt任務,就直接安排他來負責寫了,他自己哼哧哼哧的寫,歷經7天時間,他們一起跟我對了4稿反覆修改調整才最後完成。他抱怨幾個關鍵點:他上司沒有詳細的指導、他工作量大還要幫上司寫方案(他潛意識認為規範方案這種材料就應該全部由他上司完成)。

這個是普遍的職場自由生長人的工作習慣,如果不解決他的思路問題,哪怕給調換團隊,依然會存在類似問題,他核心需求其實有2個:如何高效完成一份規劃方案的材料;如何讓上司知道他工作很忙。

1、如何高效完成一份規劃方案的ppt材料

正常做一份規劃方案有幾個固定的步驟,但他基本沒用,拿來就按自己理解的倒騰去寫,導致第一份寫出來的材料,嚴重偏離我的預設,我們常見的固定步驟是:

1)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份材料,是想獲取資源、彙報業績、讓領導同意某個實施思路,這次明顯是後一種,弄清目的的過程,必然要知道做這個事情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公司會有這個方向,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其實開始需要做的,就是找他的上司弄清楚,因為我們有明確交流過背景信息。找上司溝通確認目的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利用上司資源,讓他有進一步思考的意識。

2)理清框架結構:無非就是目標、現狀分析、舉措三大塊,在提筆做材料之前,應該有一個腦圖結構或素材,說明目標怎麼定義和量化,現狀從那幾個維度來說明,產生差距的原因,然後針對性的舉措,最後再提我們資源需求,如果短期無法完成的情況下,我們現狀的替代方案是什麼,能否實施,是否可以先試點等等(不要一味等待資源全部準備就緒才開始)。

3)選定表述結構及模板:根據內容框架,選擇做材料的模板或者公司固定使用的模板,然後把ppt框架搭好,把相關內容放在每一頁面,重點先描述每一頁的中心思想,如果已有思路,就直接把大體內容布放好。

4)精雕細琢:最後對材料的文字表述進行精練提升,提煉只有一個標準目標,就是將沒有意義的話都不要,沒意義圖片素材的都撤掉(不要覺得好看可惜了),一個頁面就表達一個主題中心思想,所有素材和文字都是為這個主題而設。

2、如何利用上司這個資源

上司這個資源是有限的,他自己本身就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上面的每個步驟都找上司去確認,一方面會讓他覺得你能力差,一方面,可能他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跟你討論,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兩個必須跟上司碰撞的節點上去主要上司溝通。

1)有初步思路後碰撞:類似軟體開發的敏捷開發方式(即不是全部弄好再跟客戶溝通),在我們自己深入思考本次方案的目的後(可能想的不齊全,但沒關係,碰撞後上司會給我們糾偏),然後自己先擬定框架結構(比如腦圖),即上面的1)2)兩個步驟,然後跟上司進行溝通碰撞,一般在這個階段基本能把方案規劃大體定下來了,然後才做下一步動作細化。

2)完成第4個步驟後,在確認自己已經沒有辦法修改後(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做完就要提交了,請審視自己的材料3遍,是否真的自己已經到了沒法修改的地步了),馬上進行彙報,一般情況下,上司會站在他的角度,給我們更多的細節修改思路。如果是有培養人才意識的上司,會告訴我們為什麼他要求我們這麼修改,如果上司很忙沒有來及說明,自己可以反問追溯。

跟上司的每次溝通,我們都要記得作好筆記,如果又要思考又沒有辦法記錄,那麼可以錄音,不是說上司有多厲害,而是他能接觸比我們更多的信息,當然,他很大的概率真的比我們要懂得多。

3、如何讓上司知道我們的工作很多很忙

在思考讓上司知道我們工作很飽和前,請先捫心自問,我們是否為公司創造了價值,我們平時忙碌是否有意義,我們的效率是否會可以更高,確定我們在上班期間沒有花大部分時間在瀏覽網頁和刷微信?

上級看待下屬的工作,一般看兩個方面,效果和效率,效果第一,這個決定是否稱職的問題。對於上司而已,大部分都能估算每一產出需要耗費的時間,並且,他會用他自己的能力去衡量,同樣一份產出,需要多久。他的效率跟我們的效率的差距,就是我們要提升的方向。

對於工作量是否飽和,有個比較直觀的評價,如果一個月23個工作日,15個工作日都是準時下班,我想沒有人會認為工作量是飽和的,如果我們經常20點後下班,我相信作為負責的上司,一定會去找你談話,看看問題出在哪裡,是否效率問題,還是真的工作負荷過大,如果工作負荷大了,在績效上他肯定會有所表示。

我們可以在每個月的績效面談時,也會體現我們的工作量情況,至少,工作業績就是一個可以評估的量。如果沒有績效面談習慣的上司,我們可以在月末約上司聊聊,請他指導我們上一個月的工作表現,順勢就可以概況性的展示我們上個月的工作效果和量,在這個時候展示工作量,是比較合適的。


推薦閱讀:

談情懷太貴,還是談錢吧!——《戰國策》二十
職場中,哪些習慣和行為會給你減分?
[職場攻略] 李開復教你如何應對面試?
職場的著裝藝術
環境養生 > 職場養生

TAG:職場 | 高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