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擔當的獨立寶貝是如何煉成的?------媽媽的三點經驗分享

有擔當的獨立寶貝是如何煉成的?------媽媽的三點經驗分享

1、關於自己做決定

  用心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很多家長都會說,我還不夠用心啊,我天天圍著我孩子轉,自己省吃儉用給他最好的生活,我還能怎麼用心呢?

  天天圍著孩子轉,只是表面上的付出,而實質上,你還得動腦筋想,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個什麼性格;你還得仔細觀察,在一件小事情發生的時候,自己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反應。如果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大致可以猜到孩子的反應,那麼你基本算是用心的家長了。可這樣的家長並不多,更多的是那些自以為付出良多的父母,苦逼地說「我怎麼怎麼辛苦了,付出了,可他怎麼這樣反應啊?」這說明,你只是單方面,自以為是的付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很多父母都會有那種自以為偉大的情緒——我這句話可能說的有點不恭敬,但確實是我的體驗。所謂自以為偉大,就是我是你的父母,我就算自己苦死,也要讓你出人頭地讓你幸福開心。然後父母開始吃糠咽菜,省吃儉用給孩子買nike讓孩子吃好的送孩子學這個學那個,美名其曰我們家長苦點就算了,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種行為,我覺得最大的弊端,就是一開始父母就把自己和孩子割裂開來,彷彿大家不是同一個階層里的人,這樣的情況下,那些父母抱怨孩子不願意與之交流,沒法做朋友,就是廢話了,我跟你不是一個階層的人,我幹嘛跟你做朋友?

  更可怕的是,還有一些父母,會不斷念叨你看我多苦啊,就是為了讓你有什麼樣什麼樣的條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動提出這樣的,那孩子心裡一定會想,關我什麼事情?又不是我要讓你這樣的,又不是我一定要學那個要買那個的,為什麼把責任都推到我頭上?

這個問題上,我挺感激我的父母,他們在很早,大概我初中時起,就會將我作為平等的人,與我交流家中的一切情況。初中的時候女孩子開始愛美,有一天我發現褲子短了,就想讓我媽給我買條新的,我媽就告訴我,一條新褲子28塊錢(我到現在都清楚記得這個價格),替代方案是買一截同色系的花邊接在褲腳,兩種方案,無論我選擇哪一種,她都立刻去做。但同時,她告訴我,28塊錢還可以買到很多別的東西,你一學期的作業本都用不了28塊錢,我們一家三口去下一次小館子也只需要28塊錢(但會三個人都很快樂),十個28塊錢就可以買一個我想要的復讀機。

  我大學的時候想出國,父母也是這樣,平心靜氣地和我坐在一起,討論出國的利弊,利就是我可以增長見識,相比在國內讀研可以以更短的時間拿到碩士學位;弊則是我會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英語上,可能耽誤專業課的學習,以及父母必須賣掉房子。至今依然清楚地記得,我父母用非常輕鬆的語氣說,你自己決定,無論是哪一種決定,爸媽都會全力支持你。

  正因為他們這樣的方式,第一我覺得我是家裡的一份子,我的每一個決定,都和家裡其他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不能為了我自己吃肉,就無條件要求他們為我吃糠,只因他們是我父母;第二我學會了如何選擇,知道了每一個選項都關聯著很多問題,而不是那麼簡單的買或不買,出國或不出國的問題,我必須要方方面面都想到,才能做出最適合我的選擇。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沒有上來就說那個誰誰誰出國了,現在混得很好,月薪很高,你應該出國;也沒有上來就說那個誰誰誰出國以後混得很慘,花了大把錢,也沒找到個好工作,你就應該不出國,老老實實畢業工作掙錢養家。選擇權在我手上,只有我才知道,我自己願意走什麼樣的路,而因為我的選擇會對一家人的生活都產生影響,所以我必須做出一個相對周全的選擇。

  就像上面那個問是否要復讀的妹子,如果只是從別人的經驗看,有人復讀成功了,有人復讀失敗了,你要如何做選擇呢?選擇永遠應該從你自己的角度出發進行分析,別人的意見永遠只是別人的意見,即使是父母的意見,對於你來說,也只能是意見而不能是決定,因為世界上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2、關於吃苦

我們這代80後,首先就是蜜罐里長大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從小寫作文慣用的結尾就是,不做小公主、小王子。要知道,那正是我們當時的寫照,我記得我小時候,上學前,媽媽給我梳頭,奶奶做早飯,爺爺幫我收書包,爸爸把自行車搬到屋外。

爸媽遇到再大的難事,都不會跟我講,就算我知道了,也只是一句,沒事,你不管。直至今天,和爸媽一起外出,重一點的東西都不讓我提。老媽的腰不好,我要提包時還會甩我一句,這你哪能提得動。

就是這樣的生長環境,讓我們這一代人生長的極其沒有擔當。

現在我們也做了父母,意識到了其實這種再大的事都有父母抗,不用孩子操心的撫養意識其實並不合理。對孩子的成長其實缺乏了壓力,不利於他們的擔當。

要讓孩子吃苦。但是現在的生活條件,都會問,這個苦怎麼吃,沒有環境也沒有條件啊~~~從當下的生活條件看,吃苦已經不是吃飽穿暖的概念了。應該延伸到精神層面,用個形象的例子表達,可能更加容易理解。

爺爺帶孫子出去玩,遇到一段上坡的樓梯。「正常」的家長肯定是會一手牽著孫子,一手提著扭扭車,上這個坡。爺爺覺得正常,孫子更是覺得出力的活就應該大人來做。但這個現象其實不是我們應該提倡的。嘗試這讓孩子自己爬梯,吃力時搭一把手,但絕不是完全代勞還覺得理所應當。這便是我提倡的新時期的「吃苦」,讓孩子有所擔當。

3.、說服別人的理由

朋友的兒子從懂事起,媽媽為培養的的語言能力。再兒子提出要求時,會要求他說出3條理由。小的時候,說出理由,主要是為了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能力。等大一些,媽媽還是延續這個習慣,但是要求有所提高,要三點說服媽媽的理由。這樣做,除了小時候的語言能力外,更多的是讓孩子學習思考,學習發揮影響力。

額外的收穫是,增強了母子之間的交流。

推薦閱讀:

責任感爆棚的男人長啥樣?
兒童學做家務事年齡表,培養幼兒的生活責任感從做家務開始吧
面相的男人有責任感
教師責任感培養的實踐與研究
養魚性格沉穩 養狗責任感強 -健康

TAG:擔當 | 責任感 | 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