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必須儘早修復的2個部位
09-12
產後必須儘早修復的2個部位
很多媽媽們產後都比較在意自己的外在的形體的改變,很多時候卻忽視了較重要的兩項修復。
當然修復身材非常重要,但是這兩個部位的修復更加重要。必須越早修復效果也才越好。
較好:骨盆修復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需要做骨盆修復,而且越早做效果越好。很多媽媽們會說,自己是剖腹產所以骨盆沒有變化,只有順產才需要做骨盆的修復。其實骨盆修復的原由跟是否順產沒有關係。
從懷孕4個月左右身體就會分泌一種鬆弛素,開始慢慢讓韌帶及周圍的組織慢慢鬆弛,以方便孕後期隨著胎兒慢慢降至盆腔,骨盆可以向外擴,便於胎兒順利的生產。
而骨盆是在身體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子宮,膀胱,附件,卵巢等都在骨盆腔內承載。
因為懷孕骨盆變大,臟器移位,如果不能回到原來的位置,就等於一件物體零件不緊固一樣,後期會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第二:盆底肌修復
有些媽媽孕後期會感覺到恥骨聯合處疼痛,走路兩腿中間痛,其實這個是肌肉鬆解,韌帶鬆弛的原因,加上胎兒的壓迫導致恥骨聯合的分離。
同時因為骨盆的外擴,盆底肌周圍的肌肉就像一張網一樣,也開始鬆弛,再加上胎兒的壓迫,就導致了很多孕婦孕後期不能很好的收縮盆底肌造成漏尿的情況。
而盆底肌的肌力的大小不僅關乎性生活的,也關乎女性的婦科問題,如果盆底肌力低的話,中年期也有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等問題。
骨盆修復和盆底肌修復基本上42天產檢後,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可以及早修復了,這兩項修復,越早修復越好,過了黃金修復期,效果就不是特別的顯著。
知月鳥產後技師通過專業徒手柔性正骨手法,以骨骼矯正為基礎,結合骨盆各個關節生理結構,用中醫推拿手法幫助骨盆向內、向前複位,打造健康骨盆,讓形體輪廓更協調、更緊緻,當場見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