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不快樂?
來自專欄煉己者159 人贊了文章
Part.1
有一句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的古話,叫做「知足常樂」。
這是一個真理。但因為也許這些「古話」過於的常見了,以至於人們往往忽略了它的內涵,或認為這些無非都是空泛的心靈雞湯。
今天我想從心理學的視角來解釋一下這句話。知足常樂的本質,其實指的是「期望值管理」。
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在最根本的層面上取決於他主觀層面上的感受、和對一切外境的解讀。
譬如說,當一個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或是還沒追到喜歡的人時,那麼在他和伴侶的關係逐漸變好的過程中時,他就會感受到幸福;
但是一旦結了婚,關係穩定了,過去夢寐以求的東西變成了唾手可得,他就會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要追逐的東西上,並認為自己只有得到了那個新的東西才會獲得幸福。
你會發現,人的慾望是一個無底洞。它的本質就是不斷地「擴張」。
因為它自身永遠處於一個動態的擴張過程之中,所以慾望根本就是不可能被滿足的。
由是故,我們對周遭一切的「期望值」,也在不斷的提升。
月薪5000的時候期望月薪一萬,月薪一萬的時候期望月薪兩萬,到了兩萬又期望達到十萬。
隨著慾望和期望值的不斷擴張,在「期望」的對比之下,我們就永遠都無法對當下所擁有的感到滿足。因為我們總是想要擁有更多、獲得更多,不斷的試圖達成更多的期望、達到更高的標準。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這種被慾望所驅使的狀態,那麼你就很難從你所擁有的是事物之中感受到幸福。
因為在過高的期望值對比之下,當下擁有的一切都會顯得不夠好、不夠完美。
雖然理論上來說,這篇文章談到這裡,我想闡述的主題已經表達的非常清晰了。但我想這樣簡單的論述並不能夠有力的觸動許多人的認知,因為他們其實並不理解「慾望」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Part.2
我們需要先對「慾望」做個三分法:
「想要」指的是那些既符合你個人需求、也符合客觀邏輯的慾望。他們可以在客觀的層面上達成,同時會給你帶來幸福和滿足。
「需要」指的是客觀層面、或社會要求你應該要去追求、但你自己不一定「想要」的東西。
比如說:你生了病,需要錢來治病,這是「客觀需要」;
你二十八九了,需要結婚,這是「社會要求」;
「貪慾」,指的是由我們的生理和心理機制、共同導致的一種對外物無限制、無終結的追求。
比如說,生理機制要求我們儘可能儲層更多的脂肪或者糖分,心理機制導致我們為了填補不安全感而追求更多的金錢或異性關係。
「想要」、「需要」和「貪慾」這三者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但問題在於,我們的語言習慣令我們通常都是用「慾望」這一個詞來概括,因而導致我們很多時候根本無法認清自己。
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和語言習慣,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這一點我已經反覆強調過很多次。語言所定義的界限,決定了我們對事物認知的清晰度。
比如說:軍隊,軍人,李二狗。這三個不同的詞就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覺。
當我們在說「軍隊中的李二狗」、「軍人李二狗」、和「李二狗」時,我們對這三個片語認知的清晰度是完全不同的。「李二狗」這個詞就更加的具體化,我們想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是「軍人李二狗」則會令我們從「軍人」這個視角去思考,而考慮到李二狗作為一個軍人的各種屬性。
同理,我們使用「慾望」這樣一個模糊而籠統的辭彙時,就會將「想要」、「需要」和「貪慾」進行混淆。
許多人就令「貪慾」的特質附著在了「想要」和「需要」上。
比如說,我「想要」月入三萬。但如果我沒有分清自己「想要」和「貪慾」的區別,就會令「貪慾」和「想要」混而為一,可能我到了月入三萬的程度後,又會基於貪慾的影響想要月入十萬。
但是一旦我們對慾望的認知更加的清晰化、具體化,我們清楚了「想要」和「貪慾」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那麼在我們的主觀認識層面就會將這兩者給分開,而不會令「貪慾」影響我們的目標。
Part.3
談到這裡,可能又會引出一個問題,許多人會說,那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因為脫離了實際才產生的。
在我們探討「理論」的時候,一定會在不同的程度上脫離實際。這是因為理論必然都是「抽象化」的,而抽象化則意味著必然的對現實的「簡化」,所以總是會有一些我們所忽略掉的因素存在。
比如說當我們看到「想要」這個詞的時候,多數人馬上先入為主的將此理解為:「想要」意味著一個人天生的、自然而然的就知道的自己想要去追求的東西。
但把我們如果將這樣一種定義放到現實中的話,會發現它並不現實。因為絕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也並沒有那種天生就「想要」的東西。
人們將「想要」視為一種天生就存在的心理動力,認為一旦找到了那個「想要」的東西,就會擁有一種強大的動力,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他們會認為,那些在人類歷史上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因為有著強烈的目標和動機的支撐。
但事實上,動機只是促使人付諸行動的因素之一。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動機,我們還需要有意識的對目標的堅持、和對障礙的克服。
許多人之所以希望找到那個自己「想要」的東西,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認為只要有了那個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強大的動機本身就能克服所有的問題。
自己就不需要再行動的過程中付諸「有意識」的堅持,就不會產生各種「退縮」、「懶惰」之類的情緒,就能無畏的克服所有的障礙。
但這只是一種幻想。而且是一種為了逃避付出和艱難而產生的幻想。人們通常並不是真的想找到那個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而只是希望找到一件都不用令他們克服人類自身的種種缺點、不用付諸艱苦努力的事情罷了。
正因此,我們需要破除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從而意識到——「動機」或者說「想要」,並不是一種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靈藥。
動機只是我們能夠做成某件事情的因素之一。那些偉大的作家、優秀的運動員等等,他們的確很熱愛自己的事業,但導致他們取得最終成就的,是在過程中對自己目標的堅持。
他們也會因為痛苦或艱難而無數次的想要放棄,但最終他們憑藉意志力、或者是對自己的逼迫而堅持了下來。
因此,「動機」無法直接消滅人自身的「惰性」,「熱愛」也無法覆蓋人本身的種種缺陷。試圖僅憑一腔熱血、僅憑熱愛去達成某種目的,這是並不現實的。並且,這是一種懶惰的、取巧的、試圖逃避責任的做法。
那麼破除了這樣一種錯誤的認知之後,我們再來看「想要」這個概念,它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會發現,所謂的「想要」,實際上就是我們的「選擇」罷了。
我們「選擇」追求某個東西,我們「選擇」成為某類人。「想要」不再是某種「天生」就存在的東西,而是來自於我們自身主觀能動性的主動追求
Part.4
在另一方面,我們通常會「高估」別人的「幸福度」。
比如我是做心理諮詢的,我就會想,那些已經成名的、諮詢技術比我更成熟的諮詢師,他們肯定是會比我更幸福。
這幾乎是人本能都會有的一種幻想,即認為那些比自己強的、在自己追求的目標上比自己走的更遠的人,會比自己更幸福。
這還是因為我們在用「外物」作為衡量標準,來評判幸福度。事實上名聲大不大、諮詢技術成不成熟這些和一個人是否幸福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就像我們多數人都下意識的以為「有錢人」會更幸福一樣。事實上「金錢」的數量超過了某個閾值之後,它就對我們的幸福度不起作用了。
當我們看到某個有錢人炫富、某個成名的大師講課時,會幻想自己代入他的角色時所產生的那種愉悅感。
並會認為我們自身代入的那種愉悅感,就是別人所體驗到的幸福。
但事實上,這是兩碼事。比如說我看到曾奇峰那麼知名的大咖給很多人講課很牛掰,我會覺得有朝一日我也成為這樣的培訓師會很風光、很有滿足感。
但是在曾奇峰自己的感受中,講課可能已經是一種「折磨」了。因為他N年如一日不斷的重複講著同樣的內容,也許他都要講吐了。
那麼等有一天我真的達成了這樣的目的,當我給很多人講課的時候,那時我的感受可能並不是愉悅和滿足,而是會對講課這件事產生極大地厭惡和反感。
再比如說,我常在朋友圈秀恩愛,許多人或許以為我已經過的很幸福了。但我只是在戀愛這一個層面上比較幸福而已,在其他的層面上,我並沒有多幸福。
而且我在戀愛中的幸福也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持續,我也會和我老婆爭吵,我也會有在戀愛中痛苦的時刻。
Part.5
由此還可以反映出我們對於「幸福」的一種錯誤的認知,即幻想幸福是一種持續的、永久性沒有痛苦的狀態。
童話故事的結尾通常是: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這個錯誤的認識正如我們對「愛」的認識一樣。人們期望的愛是一種持續性的、永遠不會改變的狀態。但正如「愛」的本質只是一個個的不連續的瞬間,「幸福」它其實也是一個個不連續的瞬間。
我們不可能無時無刻都沉浸在幸福的狀態中,正如我們沒有人會無時無刻的都在愛與被愛。
但就像愛一樣,只要這個人在我們身邊,我們就隨時都有可能產生無數愛的瞬間;
同理,如果我們能夠主動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我們就隨時都有可能產生無數幸福和滿足的瞬間。
Part.6
那麼,我們要怎樣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呢?
主要有兩個方面。一者明確「想要」的,二者隔離「貪慾」。
貪慾熾盛的一個結果就是,會導致我們產生無數「想要」的目標。
你想要的太多、想達成的太多,你的心理結構中就會充滿無數紛亂複雜的能量。這一方面會令你對生活的多個層面都不滿意,另一方面,失序的心理結構本身就會帶來諸多痛苦。
所以我們需要先明確自己的核心目標,並且只維持這些目標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不給自己設立過多的、超出自己能力、承受力之外的目標。
我在《清醒的幸福》系列課程中,反覆強調過要精簡自己的人生目標,因為過多的目標往往意味著最終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無法達成。
明確「想要」的關鍵,其實還不是在於你確定自己要去追求什麼,更重要的反而是,你要確定自己不去追求什麼,這一點尤為重要。
比如說,你確定了自己只要達到月薪兩萬這個水平,就完全足以支撐自己的各項生活開支了。那麼就沒必要聽那些公眾號的忽悠,報各種班試圖讓自己月薪五萬。
再比如,我確定了自己今後只研究心理、命理、佛學、小說這幾個領域,那麼對於其他領域的知識,它就是再有用、再能賺錢,我也不會浪費時間投注在它們上面。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這是在宣揚讓人不求上進。
但問題在於:「上進」這是一種資本家為了讓你貢獻出更多的生產力而製造出的洗腦工具。
而且多數時候,我們主觀上如何「上進」,並不會給客觀層面帶來多麼巨大的改變。更多的只是令我們產生了許多的焦慮而已。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深刻的意識到「貪慾」的無限制擴張的屬性,並對其保持一種隔離的態度。
因為「貪慾」是每個人都固有的,我們很難說有什麼方法可以直接將其給「消滅」掉,故而對其保持隔離,不受其影響即可。
最後,我想再推薦一個《哈佛幸福課》提到的方法:每天睡前,記下5件在這一天當中值得你感恩的事情。
這個方法很不起眼,但卻非常有用。因為當你思考我要感恩今天中的哪些事情時,其實已經無意識的將你的「期望值」給降低了。
感恩這種心態本身就是將你的期望值調整為0,然後在此基礎上,看看生活中發生了哪些超出這個期望值的事情。
願我們都能成為「知足常樂」的人。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關注後回復「知乎」,可以獲得9本我精選的高質量電子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