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沒有出息的3個跡象
來自專欄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1,759 人贊了文章
一個人沒有出息的3個跡象
作者:Ray先森(富書籤約作者)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工作以外的表現,看他每天午飯後在做什麼就知道了。
現在很多人午飯後最佳打開方式基本都是,一邊刷著時下正火的《延禧攻略》,一邊和旁邊同事討論裡面哪個妃子應該領盒飯;
要麼就是打開抖音一邊看著錐子臉大長腿的網紅小姐姐跳舞賣萌講段子,回想一下,在你身邊,有多少人每天中午就是這樣打發飯後時間的?
有人下了班回到家只想葛優躺玩手機,就有人下班還可以擠出時間健身學習準備明天工作。
有人周六日寧願躺在床上睡到8、9點鐘,就有人可以6點鐘早起鍛煉讀書吃飯一樣不耽誤。
一個人對待空閑時間的方式,最能看出他的關注點和收穫區間。
手指輕輕一點,一場3、5分鐘的小視頻能輕鬆緩解職場壓力,手指再一划,各種app根據你的喜好不斷輸送最合你口味的娛樂段子和花邊新聞,不需等待即可獲得最直接的滿足。
有那麼一瞬間,人類已經被自己引以為傲的文明牢牢控制住。
沒有思考也拒絕思考,不去想工作的責任和計劃,在得過且過的職場生活中慢慢喪失向上精進的動力和野心。
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這樣的結果完全從一個人打開午餐後的方式中預見。
職場生涯瞬息萬變,稍有不慎有可能會顛覆以往所有積累,甚至連從頭再來的機會都沒有。
一個人如果有以下三個跡象,他就沒有出息,永遠也別想完成最高階的積累和躍遷。
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前段時間「三和大神」在深圳這個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城市被爆了出來,三和是深圳市龍華區的一個人才市場,這裡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工資日結。
對於當地人而言,「三和」已經成為方圓幾公里區域的代名詞,嚴格來講,此區域應該掛上這樣一塊招牌:低收入者的天堂。
之所以叫他們「大神」可能帶著點戲謔和深深的自嘲,打1天零工在網吧泡3天,吃4元一大碗的肉絲麵,住15元一天的出租房或在網吧通宵,甚至有大神創下在網吧住1個月的記錄。
就像很多三和大神說的那樣:「這裡就像吸毒一樣,根本離不開這裡。」
而他們的工作簡直是不動腦子都可以做,諸如去工廠給人做幾天流水線工人,去馬路做半天架子工。
他們最長的工期不會超過一個星期,費腦子的事情更不會做,因為在他們看來有動腦的功夫還不去摸一把彩票。
在這裡只要花40塊錢就可以住進「大床房」:沒有空調,風扇上的灰塵已經掛在風扇罩上,白色的枕套裡面枕芯已經發黃,床上只有一個反覆用過的涼席。
「這邊大部分人喜歡這樣躺床板,一天24小時差不多有18個小時是躺著不動的。」
此外,整個房間再無其他東西,剩下的除了終日昏睡也沒事可做。
吃一碗4元錢的青菜挂面,再買一瓶2元錢2L的「純凈水」,最後再去網吧混一天,這樣的日子對三和大神來說簡直猶如「人間天堂」。
不用思考明天的出路在哪裡,只沉醉於當前肉體可見的享受,從不主動思考也從不願意去思考,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無限的即時滿足之上,這就是三和大神的群體畫像。
他們做的是最容易的事,而容易使他們喪失了所有的思考力。
當很多人在哂笑三和大神的時候,可有多少人和他們一樣早已陷入了缺乏思考的陷阱之中。
之前因為帶團隊招人的時候做過一段HR,我發現越是那些工作簡單、輕鬆搞定的崗位來應聘的人越多,而相反的是越是高精尖技術崗位招聘越難。
一個崗位的價值,與在崗者付出的思考和創造永遠成正比。
而現實情況是現在的職場很多人喜歡做非常簡單的事情,而且越簡單越好,很多人非常樂意做那種老闆直接給他對接好各方資源,他拿著扳手鎚子扭螺絲釘就好了。
作家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術》說道:「思考力的差距造成收入的差距,懶於求知的人沒有生存空間。 」
大多數人在面對問題時,並沒有認真地思考,由於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養成邏輯思考的習慣,所以就缺少了能夠解決問題的思路。
在他看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陷入「逃避思考」的泥淖之中,「他們讀的書越來越幼稚,對各種謠言絲毫不會思考,輕易就遭到媒體的操縱,得過且過、毫無鬥志,每天沉迷於遊戲和各類娛樂綜藝劇。」
是不是有種莫名相似?
因為這就是大多數人的日常,新浪微博上頭條的永遠是人們討論最多的粉色八卦和最新熱劇,茶水間同事們永遠聊得都是今天哪個明星上熱搜。
一面是形形色色隨處可見吸引人眼球的誘惑,一面是費時費腦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
所以很多人越來越多依賴搜索引擎和現成的答案,越來越願意被不良媒體和公號帶偏節奏,越來越沉迷於碎片化的發泄式娛樂,越來越依賴互聯網工具帶來的便利時,而這個時候,也是一個職場人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邁入了低智商陷阱的時候。
- 貪戀享受的短視和自嗨,深度思考的闕如和丟失,這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第一個跡象。
失去承擔責任的勇氣
最近去一個銀行辦理事務,因為想在附近辦理停車月卡,就多問了大堂保安一句:「您知道這邊停車一個月多少錢嗎?」
結果保安大哥說了一句:「不知道,沒聽說過。」
後來我又追問了一句:「那這附近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停車嗎?」
顯然,保安大哥被我問煩了,最後用一句「這事不歸我管,你問別人去」給懟了回來。
很多時候,很多人恰恰是喜歡用這句「不歸我管」斷送了自己的職場前程,一句不歸我管可能說的輕巧,然而卻將和很多拓寬自己邊界的機會擦肩而過。
比如這一次他本可以了解到這附近哪裡可以停車,甚至可以以此為賣點吸引更多儲戶來自己銀行存錢,很可惜的是,他完全沒有這麼做。
如今很多人喜歡把這些句子掛在嘴邊:
「這事好像是」
「是老大說的」「這不歸我管」
說白了,就是不想承擔責任,不想去解決問題,不願為了別人的事而麻煩自己。
前公司一哥們特喜歡拿「不歸我管」來甩鍋,公司來客人了,負責接待的行政人員請假了,客人找到該員工尋求幫忙,他說「不歸我管」;
某個辦公室的空調忘記關了,該員工下班時本來是看到了的,卻一走了之,想著「不歸我管」;
有老員工向新來的員工傳遞負能量,說公司這不好那不行,有些明明就言過其實了,他還是覺得「不歸我管」。
後來,公司因為接到新項目,需要大家在那段時間加班加點趕進度,結果這哥們又一走了之,臨走還怒懟一句:「說你們加班憑什麼要我陪著?」
最後主管忍無可忍,在試用期之內和對方解除了勞務合同。
其實這種慵懶、推諉的工作風氣隨處可見,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精神,許多人遇事是能推則推,哪怕是舉手之勞的事,只要不歸我管,絕不多干一秒。
今天我們很多人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實真正的人生差別就在於別人不願意管的,恰恰你都在用心負責,而且還是非常專一和精通。
- 成天拿不歸我管來甩鍋,在舒適區里不敢跨越半步,這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第二個跡象。
失去向上進取的目標
電影《肖申克救贖》里的男主角安迪,在一開始融入監獄生活的時候,就告誡自己和周圍獄友,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
於是他挖空心思翻撿石頭,通過暗中交易購買自己做象棋的工具,日復一日地給政府寫信申請建立監獄圖書館,幫助獄友申請考試機會,承擔起監獄長及其他獄警的報稅工作。
他在被關小黑屋監禁一個月的時間裡也不曾自甘墮落或者自暴自棄,因為他始終想著通過自己的方式逃離此地,哪怕是被關禁閉他也說:「莫扎特和我在一起呢。」
德國戲劇家萊辛說:「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目標感強的人,總能在忙碌和焦慮的生活中找到抵抗毫無頭緒的迷茫和失望。
記得以前帶團隊的時候,公司找了一個文案編輯過來配合團隊工作,這大哥從大學畢業到現在30出頭還在干一份文案編輯的工作,工作態度也是十分佛系,上午8點59分急匆匆來上班打卡,下午18點過1分準時下班打卡。
工作流程基本是你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其他的哪怕是多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主動給你加上去。
別人是一天出三份文案稿件,他是三天出一份文案稿件,還不包括你給他找素材找資源每樣工作流程給他對接好,後來老闆實在忍受不了他這樣的龜速工作效率,一周不到就讓對方走人了。
貧窮最大的根源,是沒有目標,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失去了向上進取的方向感,永遠得過且過,被人牽著鼻子走。
羅振宇在《羅輯思維》中講到一個觀點:「一個人為人處事,其實就是活個目標感。」
如果你有目標,全世界都是你的資源,你在走向目標的過程當中,每一步都是獲得滋養,哪怕你做錯了。
現如今,很多人就是生活在一個沒有目標感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即使沒有足夠的錢,仍然可以很好地度過這一生,所以很多人會心安理得的放棄努力。
如今的年輕人,對於具體描繪自己的未來藍圖極度缺乏想像力。
他們看不到時間的流逝,認為自己永遠處於20多歲,既不去謀固定職業,也再考慮未來,完全不去想像四五十歲之後的情形。
他們認為一輩子穿著大賣場里的平價衣服、吃著便利店的便當就足夠了。
2018年上半年,已經93歲的馬哈蒂爾再度當選馬來西亞總理。
讓人讚歎的,一方面當然是馬哈蒂爾在馬來西亞政界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他的年齡,畢竟大部分人在這個年紀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死亡,而馬哈蒂爾則雄心不減。
一個93歲高齡參選並成功擔任一個擁有近3300萬人口國家的總理,還在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福祉投入高強度的工作,而很多職場人還沒工作一周就要喊著辭職。
沒有目標的人,自然也不會對工作保持恆久不變的熱情,更無從談起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一輩子只乘坐經濟艙的人絕對沒機會見識到頭等艙的座位,但只要乘坐一次商務艙,哪怕不情願也會親眼看到頭等艙的世界。
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樣,不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就無法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 沒有方向和目標,任人宰割,盲目樂觀,這是一個人沒有出息的第三個跡象。
人類到死都不能穩定下來
未來千變萬化,誰也不知道今後我們將面臨怎樣的調整和風險。
當你16歲,整個人生都是未知數,因為你的身體還在發育,思維隨時可變,社會關係還沒有固定,無論你喜歡與否,你的一切尚未定性。
當你40歲,你討厭任何變化,迫切希望要穩定,但在急速迭代的未來,你可能享受不了這種奢侈。
如果你希望繼續維護所謂的固定身份、工作和世界觀,你一定會被世界拋棄。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人類到死都不能穩定下來。」
但願在未來,我們都能在不確定中用實力和努力,為自己找到下一場變局的入場券。
作者簡介:Ray先森,富書籤約作者,一個用文字思考問題,用語言表達思想的寫作人,在文字里深度剖析人性的善惡,在沉思中用文字詮釋人生的來往,微信/微博/簡書@Ray先森愛健身。 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德國從美法運回583噸黃金儲備 提前3年實現儲備目標
※明記宗旨 建立目標 不忘發心
※一目了然!高血壓急症降壓目標及藥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