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最愛的人,不是甄嬛是華妃
來自專欄有書486 人贊了文章
電視劇《甄嬛傳》中,華妃恃寵而驕、囂張跋扈,後來在其兄失勢後,也隨之被褫奪封號,貶為最末的答應,最後在絕望中撞牆慘死。
但打開塵封的歷史,在泛黃的紙頁中去追尋華妃的蹤跡,你會發現,歷史上的華妃的確寵冠六宮,但性格卻柔和寬厚、恭謹平和,是雍正最愛的女人。
華妃,歷史上的真實身份應該叫年妃,無名,史書稱之為年氏。
年氏出身顯貴,父親年遐齡是當時的湖廣巡撫,妥妥的封疆大吏,大哥年希堯是工部侍郎,二哥年羹堯更是集高官顯爵於一身,深得聖寵。
年氏自幼容貌出眾,溫和秀雅,康熙第一次見她,就對她頗為喜愛,親自將她指婚給了兒子胤禛做側妃。
史書記載,她「幼嬪世宗藩邸」,據此推測,年氏出嫁之時,大約也就十二三歲。
當時胤禛已經年過三十,在迎娶她的時候,家中已有正妃烏拉那拉氏,和另一個側妃齊氏,還有了幾個可愛的孩子。
歷史的記載有限,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推測。
也許是女孩清澈的眼睛讓他倍感輕鬆,也許是少女崇拜的目光讓他頓生豪情,也許是年氏的溫和柔順讓他甘心沉溺其中.
總之,胤禛被這個少女征服了,此後,將心中滿滿的愛意傾注在了她身上。
《甄嬛傳》中,雍正假意對華妃專寵,賜給她含有麝香的歡宜香,讓她終生不能生育。
可是,真實的歷史卻是,從年氏生下第一個女兒,直到她去世,接近十一年的時間裡,年氏為雍正前後連續生下四個子女,而雍正其他的妃嬪,一無所出!
那時,雍正正值盛年,後宮妃嬪眾多,可是,十一年的時間內,只有年妃一人生育子女,偌大的後宮,形同虛設,這在歷史上,簡直是絕無僅有。這說明什麼?
只能說明雍正專寵她一人,待她情深意重――「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
別說是皇宮內佳麗無數的帝王,在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法律和道德的雙重約束下,妻子懷孕帶孩子期間找別的女人的男人,也是屢屢見諸報端和生活中。
遇到被指責,有些人還振振有辭地辯稱「不過是犯了個普通男人都會犯的錯誤」。這樣一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到雍正帝對年妃有多專情!
雍正登基之後,年氏被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而與她在藩邸並肩的另一位側福晉李氏,入府比她早,年齡也比她大,卻只封了齊妃。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雍正給了年氏最好的待遇。
而那時的年貴妃雖然非常得寵,又有娘家的強大後盾撐腰,但她在宮中非但不像電視劇中那樣飛揚跋扈,反而非常低調。
她勤儉節約,遵規守禮,在皇后面前「小心恭謹」,對待下人寬厚平和。對待雍正,她也沒有恃寵而驕,而是非常懂得分寸――
她深知自己娘家勢力太大,功高震主,難免為皇帝忌憚,所以,經常勸雍正不要對自己的兄長太好,封賞不要太多;
甚至每次娘家來了信,她都要先拿給雍正看,等他看完了,她才看,以此來表示自己絕無二心。
這種舉動在我們今天看來,也許活得有些委屈。
可是,那是在皇權專制的時代,「伴君如伴虎」,稍不留意,便可能引來殺身之禍,如此一想,年氏的清醒和聰慧便不言而喻了。
另一方面,她從來沒在滔天的權勢和富貴中迷失自己,也令雍正對她更加敬重。
年氏所生的三個兒子,雍正給他們取名,都以「福」字為首,福宜、福惠、福沛;
而其他的兒子,都以「弘」字開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年氏身體一向虛弱,雍正想用這樣的方式,為自己心愛的女人祈福。
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是一方坐享其成,將對方的愛肆意揮霍,而是都願意真心為對方著想,他給她帝王的深情,她回以貼心的體諒,這樣的愛情才能長久。
只是,無論雍正如何想盡辦法關懷照顧年氏,年氏的身體還是沒能好轉。
尤其是康熙大喪期間,年氏正懷著皇九子福沛,頻繁地磕頭行禮讓她動了胎氣。
生產時難產不說,九皇子生下來不久就死了,傷心之餘,年氏身的體更加一落千丈。
再說年貴妃的哥哥年羹堯,他自幼飽讀詩書,可以說是個文武全才,雍正繼位之後,對他頗為倚重,年羹堯所受的恩寵,歷代人臣中少有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可惜,年羹堯不像他的妹妹能知進退,守禮儀。雍正的恩遇讓他迅速自我膨脹,隨之出現了作威作福、聚斂錢財、結黨營私的舉動。
歷史上太多外戚亂政的教訓了,王莽篡漢,竇氏干政,賈似道專權,楊國忠亂唐……
作為一個英明睿智的君王,為了家國天下,在有些事上,雍正只能採取鐵腕手段。他找了個借口,削了年羹堯的爵位,捉拿他回北京候審。
當然,這事兒是瞞著年氏的。可是幾天後,年氏還是聽說了,她一時急怒攻心,身子愈發不好。
雍正心疼年氏,多方勸慰,還暫緩了對年羹堯的處罰。
正在這時,雍正需要前往河北祭祀,年妃因病重移到圓明圓休養,未能隨行。
雍正對病中的貴妃萬分牽掛,六天後一路長途跋涉回到京城,在準備祭天大典的百忙之中,下旨將貴妃年氏封為皇貴妃。
已經四十多歲的雍正天真地希望,利用這種「沖喜」的辦法,可以讓年氏的身體快些好起來。
封了貴妃,仍是不放心,祭祀剛一結束,雍正就下令停免次日在太和殿舉行的百官朝賀,不顧天氣惡劣,一路馬不停蹄趕到圓明圓去看望年妃。
此後五天,記載雍正皇帝處理政務的《起居注》上,除十九日發出關於各省緝盜與蠲免江南四縣賦稅的兩道上諭外,再不見任何與皇帝處理政務相關的記載。
要知道,雍正是出了名地勤奮,在他執政的十三年里,他堅持每天親自批閱奏摺,平均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
可是,那五天,他放下政務,放下帝王的責任,一心陪在她身邊,像一個普通的丈夫一樣陪伴著妻子,想盡辦法去挽留她的生命。
只是,縱使情深,奈何緣淺!最後,年貴妃還是慢慢合上了眼,在雍正溫暖的懷抱中,在他無限眷戀的目光中,香消玉殞。
皇貴妃去世,雍正輟朝五日,斥巨資為她舉行喪禮,僅金銀錠一項,從初薨日至初祭五日之內,就使用了九萬七千五百個。
要知道,雍正本人極為節儉,在他執政的十三年里,毫無土木、聲色之娛,可是,為了心愛的女人,他任性了一次。
不僅如此,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雍正這幾日都處於情緒失控狀態:
誠親王因為沒來祭奠皇貴妃,遭到了他的訓斥;
禮部精心籌辦喪事,仍被他指責 「儀仗草率」,從尚書到侍郎等四人「俱降二級」;
甚至在這五天之內,因同一件事,雍正大罵廉親王與兵工戶部官員兩次。
是痛到了骨子裡,才失去了一向的冷靜自持吧!
一個月後,雍正下令處死了年羹堯。其實以年羹堯所犯大逆不道的罪,本應誅滅九族。但除了年羹堯一支,年家其他人並未受到株連。
雍正一向被認為心狠手辣,對參與和他奪謫的親兄弟都毫不留情,可是對年貴妃的親人,他還是下不了狠手,到底網開一面。
年氏死後,福惠作為她唯一健在的兒子,成了雍正最寵愛的阿哥。
三年後,八歲的福惠不幸夭折,雍正帝萬分傷心,下令「照親王例殯葬」,而當時已經成年的弘曆(乾隆)和弘晝連貝子都不是,待遇差別之大一目了然。
雍正帝因為鐵血手腕、不近女色,留給世人的是冷酷無情的印象。殊不知,再冷酷無情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柔軟的角落。
只是,當他把有限的柔情都給了年氏,留給世人的,就只看見一副板著的面孔了吧。
作者:掬水月在手,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君。
推薦閱讀:
※傳神有靈的海黃『福氣』葫蘆 為何如此受到大眾的追捧?
※《哲思》第9期:陽明二「善」論
※有哪些優秀的人文社科類圖書推薦?
※秦朝最後一年
※拿破崙第一次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