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乾了,魚聚在水窪里,水窪也在乾涸

海乾了,魚聚在水窪里,水窪也在乾涸

來自專欄平原公子的大槐安國246 人贊了文章

海乾了,魚就要聚集在水窪里,水窪也在乾涸——劉慈欣《三體.死神永生》。

整個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僅僅增加了2000萬,而存量已經達到了11個億,這是個什麼概念?也就是說,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期已經結束了,用戶的增長已經到了極限,你無法找到新的用戶,只能從老用戶中榨取價值,導致生態進一步惡化。

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大數據殺熟」,比如會員漲價、漲運費和服務費,比如高價賣VIP會員,沒有VIP連許多基本服務都享受不到,當無法靠燒錢高成本獲取用戶的時候,為了保持營收的高增長,為了不被友商超越,為了不被資本市場看空,他們就得狠下心來,對老用戶殺雞取卵割韭菜收智商稅了。

早期的互聯網就是一片藍色的海洋,用戶就是魚,富含營養的海域就是各大網站,那是個自由選擇的時代,後來有了網箱養殖,魚兒們有了自己的選擇,就各有各的去處。最後,整片海洋開始乾涸,鹽的濃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海域不適合生存,各處的網箱一開始拚命地圈魚,圈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提高入住標準,你想進來,得交錢,得辦VIP會員,甚至要參與互相之間的活動和遊戲,總而言之,你要花更多的錢,才能享受到一些從前基礎的服務。這不是紅海,而是一片死海了。

當年互聯網崛起的邏輯很簡單,就是「搶人」,搶「用戶」,有人就有未來,做個網站、app,把大家集中起來,然後培養大家的消費習慣。所以,我們現在有淘寶用戶,有京東用戶,有蘇寧用戶,有唯品會用戶,甚至有拼多多用戶......在產品層面,就有果粉、花粉、米粉,乃至於錘粉。邏輯都是一樣的,先得圈住人,圈住了人,才能賣東西,賣服務。

然而現在,似乎有點圈不動人,賣不動貨了,你知道的,現在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年下降,居民存款也在下降,互聯網用戶趨於飽和,增長緩慢——我這個人一向喜歡危言聳聽,所以就來推演一下未來。

我們常常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人要搞房地產,為什麼有人要搞互聯網電商,為什麼有人要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和共享充電寶。

我們不能只是站在消費者層面去看問題,也要站在資本的角度看問題,資本不是做慈善的,它的唯一目的是「增殖」,至於提高了生產、銷售效率,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那只是資本增殖過程中的副產品,不是它的本意。

有人要問,蓋房子賣房子不是好事嗎?提高了我們的居住水平;也有人要問,搞互聯網電商不是好事嗎?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買東西多方便啊;搞共享單車等等不是好事嗎?提高了我們的出行效率。

對對對,你說的都對,客觀上都促進了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大家的現代生活更高效、更便捷。但他們的目的並不是這個,房地產的目的是從你口袋裡掏走存款,順便讓你背負貸款,讓你一輩子替銀行打工;互聯網電商的目的是更方便地把商品推送到你面前,用消費主義和「品質生活」鼓動你擴大消費,並且成為它們忠實的用戶,一輩子離不開它,給它輸血;共享經濟其實和P2P集資沒有本質的區別,也是用一種實用工具把你圈進去,把你的押金圈進去,積少成多,讓它去完成資本增值。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先把人圈起來,就容易從人身上掏出利益。為什麼各大城市要搶人才?搶的不是人才,而是人才的消費能力和生產勞動能力,說白了,搶的是人才的錢包和雙手。

資本增殖之後,它們就會擴大再生產,增加投資,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為社會提供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這就是一個正向推進的螺旋體。這一切,造就了我們繁榮而美好的現代生產生活。但是有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個老問題,當資本增值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會變成純粹的投資者和收割者,躺著錢生錢太舒服了,懶得再去搞生產,搞研發,搞創新。

生產早已過剩,銷售也早已過剩,庫存越來越多,商場里,賣貨的比顧客多,房地產上,中介比買房客多。這個世界有貧有富,你買不起,總有人買的起,那麼就讓一部分先上賭桌,炒起來——漲價去庫存、消費升級!甚至對老用戶老顧客下狠手,大數據殺熟!但這些都只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生產過剩和普通勞動者消費能力不足的矛盾愈演愈烈,擊鼓傳花的遊戲玩下去,最終就會導致人人負債,人人都玩不起。

這不是說資本家很壞,資本家本人沒有什麼善惡好壞,馬雲曾經說過,依靠現在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我們可以科學地了解每一個人的需求,合理分配,實現「計劃經濟」劉強東也曾說過,依靠互聯網技術,說不定我們這代人可以實現「共產主義」。我們姑且認為他們真是這麼想的,真想依靠互聯網時代的數據和技術替大眾牟福利,但是在資本控制一切的時代,他們怎麼想重要嗎?你以為他們這些富豪企業家真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資本就是要不斷增殖自身,不斷擴張,否則它就會迅速失去生命力。

資本家本人也只是資本的附庸而已,資本不斷增值下去,資本家本人的意願也會遭到綁架, 資本的本性就是要吸吮更多的剩餘價值,否則它的生存就要遭遇其他資本和產業的威脅,這是個贏家通吃的修羅場,不存在什麼攜手共贏,稍微緩一緩,就是被同行擊敗並且吃掉全部市場份額,所以他們是不敢停下來的。

所以,他們寧可銷毀過剩產品,也不願降低價格,把牛奶倒進河裡,把房子炸掉重建,比降價更符合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他能寧願開除工人再招聘,也不願實質性提高勞動者的工資和購買力。所以,既便是將來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可以實現精準獲取所有人的需求,資本也做不到精準分配,他們反而會「飢餓營銷」,設立門檻,精準割韭菜。

資本來到世間,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斷增殖,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連它自己也不知道它到底要大到什麼程度。

這就和腫瘤一樣,寄生於人體,從人體吸取養分,明知道沒有人體它就活不了,但它依舊要竭澤而漁地吸取養分,斷絕人體的所有生機。這時候,就是經濟危機。

市場是有其極限的,雖然在野蠻生長的時代,圈人就等於成功,但人口的增長會遭遇拐點,人口的購買力也會遭遇瓶頸,人就這麼多,社會財富就這麼多,如此博弈下去,每一個行業,都會從藍海,變成紅海,再變成鹹海,最終變成生物無法存活的死海。

西奧多-羅斯福有句名言,叫做:「適時改革,可以避免革命」。

這是政治家的說法,可惜的是,資本家並沒有這樣的覺悟,他們依然可以在死海上悠遊自在地游泳,而不管魚的死活。

正常的措施是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但超發貨幣並不能提高普通勞動者的購買力,也不能激勵資本家增加研發投入、採用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更不能讓他們大幅提高工人工資。因為資本一拿到錢,還是會選擇增殖最快、最輕鬆的方式去運作。

所以,靠金融來拯救經濟就是安慰劑療法,靠負債去拉動增長就是興奮劑療法,藥效過後,是生機斷絕,一片死寂。

一切的市場都趨於飽和,一切的增長都在放緩,世界早已被探索乾淨,大家都在趨於內卷和保守,這是一個死海時代,如何破局,是一個大命題。從前,實體不行了,我們搞互聯網,互聯網泡沫了,我們炒股,股市炸了,我們炒房,這其實就是把吃麵條變成吃包子吃煎餅,吃來吃去,本質還是吃麵粉吃穀子,無論是政治家大廚還是資本家大廚,他們都沒有本事在這個零和博弈的圈子裡換一種材料去做飯吃飯。

我說過,資本主義的唯一出路就是帝國主義 ,是擴張,是簡單粗暴低成本搶奪生產資料和消費市場,把資源吃進來,把商品傾銷出去,用第三世界的血,來養活本國的托拉斯,順便提高一下本國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緩和一下本國的危機和矛盾。殖民時代的帝國主義就是這麼乾的,美元霸權時代對全世界也是這麼乾的,用金融剪刀差收割全世界,讓全世界成為它的加工廠、垃圾場和傾銷地,一旦本國出現經濟危機,也能輕鬆用金融手段轉嫁給全世界。

然而,地球就這麼大,韭菜就這麼多,垃圾場就這麼多,整個地球就是一個大的封閉的物理系統,熵總是在不斷增加的,你不可能給全世界喂屎,給全世界扔炸彈,自己卻一點都沾不上。除非你可以衝出太陽系搖籃,去搶半人馬座的資源,把商品和債券賣給三體人。

那麼,在一個國家內,在一個地球上,自己左右互博,博弈到最後,就只有一條路——掀桌子,換一種玩法!


推薦閱讀:

夢想的陷落——評《帝國的毀滅 Der Untergang (2004)》
如何應對全球資本主義霸權集團?
【翻譯】公地過渡計劃(1)

TAG:經濟學 | 互聯網 | 資本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