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米煮成熟飯」,才能有效閱讀一本書

「把生米煮成熟飯」,才能有效閱讀一本書

來自專欄日說4 人贊了文章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日老師(來自豆瓣)

來源:book.douban.com/review/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頭懸樑,錐刺股」……中華五千年的慢慢歷史長河中,諸子百家、名士大儒留下了無數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可是,各位看官有沒有發現,這些關於讀書的論述其實沒有什麼實操價值。讀書破萬卷?只有真正喜歡讀書的人才能做到吧。讀書百遍?現在值得讀的書那麼多,一本書讀百遍,臣妾真的做不到。頭懸樑,錐刺股?你確定這種反人類的讀書方法會有效?

很遺憾,中國古今聖賢對於讀書方法的論述寥寥無幾。諸葛亮的「觀其大略」,陶淵明的「會意」,蘇軾「八面受敵」,鄭板橋的「求精求當」……僅僅是一言以蔽之;老舍的「印象」法、魯迅的「跳讀」法、錢鍾書的筆記讀書法……都沒有系統論述過。所以我們 「寒窗苦讀十幾載」,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那麼多古今賢文,卻沒有搞清楚一個根本問題——怎麼讀書?

為什麼我們成年後,讀書反而會出現讀不下去、讀了就困、讀完就忘的現象?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啃大部頭,只願意讀網路媒體上碎片化的文章,甚至連稍微長一點的文章讀不下去?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並沒有掌握真正有效的讀書方法!

好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作家奧野宣之撰寫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全面論述了一套實用的讀書方法。奧野宣之在書中詳細論述了自己運用多年的筆記讀書法,通過筆記實現有效閱讀。從選書到購書,從讀書到寫作,奧野宣之把讀書筆記運用到了讀書的整個生命周期,而且獲得了令人驚奇的效果。運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的筆記讀書法,讀者不但把書讀懂了,而且把書中的內容都內化到了自己的思想中,工作、寫作也變得無比輕鬆。

奧野宣之是日本著名的「筆記本」作家。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可以說把筆記本運用到了極致。除了職業撰稿人的本職工作,奧野宣之還長期活躍在日本媒體節目和論壇中,專門從事學習方法論方面的培訓。他依靠筆記本的生活方式在NHK 和TBS 電視台的節目中播出後引發了熱烈反響。奧野宣之撰寫了一系列關於運用筆記本的著作,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那麼《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究竟介紹了怎樣一種讀書方法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把生米煮成熟飯」。為了防止看官想歪了,我把「飯」的概念擴大化一下。讀書就是「做一頓大餐」。作者奧野宣之把讀書活動分成選書、購書、讀書和活用這四個階段,其實就相當於選食材、買食材、洗切、烹飪這四個步驟。把選書和購書比喻成「選食材」、「買食材」很好理解。買回來的食材都是生的,不能直接下肚;而買回來的書不經過一系列加工,也沒辦法被我們吸收。生食材要洗好切好,才能下鍋;書中的內容也要經過寫讀書筆記來梳理,才能讓我們真正理解。最終做出美味的佳肴,還需要精心烹飪食材;要運用書中學到的知識,也需要對讀書筆記進行提煉、升華。

接下來,我們就要變身「大廚」,把一本書變成「一頓大餐」。

1. 「選食材」——選書

我們在做大餐之前,都會想好今天要吃什麼。讀書亦是如此。我們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讀書需求。如果我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例如要考證、考職稱,目標書籍基本上鎖定。可是沒有學習目標,怎麼選書呢?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產生很多小小的想法和好奇心。奧野宣之認為,一定要把這些轉瞬即逝的靈感記錄到「隨想筆記本」中,因為這些隨想就是讀書需求的線索。有了這些線索,選書的命中率就提高了不少。

然後我們要定期翻看「隨想筆記本」,分析記錄的隨想,找到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例如我們可以把線索作為關鍵詞,在搜索引擎中檢索,看看這個領域有哪些好書值得一讀,或者找到相關的書評、書單。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書列到「購書清單」上。列出「購書清單」有很多好處,可以培養我們帶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激發主觀能動性,消除衝動購買。

另外,《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還分析了亞馬遜等在線書單的利弊。我們經常用的豆瓣就有這種功能。但是奧野宣之認為,手寫書單效果更好。因為在線列書單會有一定的隨意性,覺得這本書,那本書也不錯;而手寫書單更認真,對書的印象也更深刻。

2. 「買食材」——購書

列好了清單,我們就要去「買食材」了。現在在線購物十分發達,網上書店已經成為購書的首選。不過奧野宣之強調,去實體店買書對整個讀書活動有很大的益處。在網上買書時,你會發現只能看書的簡介、目錄和前面一兩章。就憑這點內容,沒辦法判斷這本書是不是真如介紹的那麼好。而去實體書店就不同,你可以隨機翻看其中的任何一頁、任意章節,「驗貨」的效果會好很多。這跟去菜市場買菜真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咱不得好好挑一挑要買的菜,看看是否新鮮、個頭大不大、色澤怎麼樣、有沒有長蟲子……

另外,去實體店購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體驗,比如賣斷貨了、價格太貴猶豫不決等等。這些買書過程中的波折會加深我們對書的印象。好不容易買到手,還不得認真讀一讀。要是碰到簽名售書活動,看著自己喜歡的作家親手簽下自己的名字,那種深刻的體驗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對那本書也倍加珍惜。

3. 「洗切」——讀書和記筆記

「食材」買回了家,我們就動手準備烹飪了。喜歡下廚的人都知道,烹飪最辛苦的階段其實是準備階段。炒菜花不了多少工夫,擇菜、洗菜、切菜可能要好幾個小時。讀書亦是如此。要把書中的內容轉化成我們思想的一部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時候就需要讀書筆記來幫忙。寫讀書筆記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摘抄梳理書中的內容,通過評論記錄讀書過程中的感受、想法,留下與書交流的證據。

但在寫讀書筆記之前,我們還是要把「讀」這個步驟做好。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提出,一本書要讀三遍,但讀的過程中要為記筆記做準備。第一步通讀,把覺得有價值的頁折一個角;第二步把折角的頁重讀一遍,如果還是覺得好就把另一個角折起來;第三步再把折兩個角的頁讀一遍,並用筆把好的內容標記出來。重點要標記與自己產生共鳴的詞句,以及關鍵句和小標題(可用於製作思維導圖)。

做好標記後,就開始記讀書筆記。奧野宣之展示了他的拿手好「菜」——蔥鮪(wěi)火鍋式筆記法。蔥鮪火鍋是日本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特色火鍋,主要配料是鮪魚(金槍魚)肉和蔥段,其中的蔥段是配菜而非調料。所謂的蔥鮪火鍋式筆記法就是把摘抄(金槍魚肉)和評論(蔥段)結合在一起。

摘抄要寫上記筆記的日期、書名和作者名,然後對已標記的內容進行篩選,只摘錄對自己很重要的語句。而評論就是對摘抄內容的感想、思考或者補充。摘抄和評論前面都要分別加上特殊的符號,把兩者區分開來。

4. 「烹飪」——活用

「鮪魚肉」(摘抄)和「蔥段」(評論)已經洗凈切好,接下來就進入最後一個步驟——「烹飪」(活用)。重讀讀書筆記,認真體味摘抄的內容和評論,你會發現自己又有了新的收穫——創意。寫文章或者做其他工作前,可以把相關的讀書筆記看一看,真的可以激發出新的創意。很多創意就來源於既有信息重組,重讀讀書筆記就是其中一種。只是重讀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充分吸收書中內容的基礎上,磨練出原創思考,從而輸出自己的思想。說白了就是要把「蔥鮪火鍋」實實在在地做出來,變成真正能吃的美味佳肴。最好的辦法就是寫一篇書評,把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都寫出來。當然,在以後的日子裡,如果寫到了與這本書相關的文章,書中已經內化到你思想中的內容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到文章中。

好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的筆記讀書法就介紹到這裡。可能有的看官會說,讀本書,有必要這麼費勁嗎?真的很有必要。讀書記筆記,其實是用輸出倒逼輸入。如果沒有思想輸出的目標,我們只會漫無目的地讀書中的內容,輸入效果肯定會很差。其實不僅是讀書,任何學習過程都需要用輸出倒逼輸入。考試就是這樣一種手段。很多人都非常痛恨考試,實際上是他們把考試錯誤地理解成了目的。試問一句,如果沒有考試來倒逼我們輸入知識,我們真的會認真看書,好好學習嗎?

所以,既然要讀書,咱就給自己加點作業(記讀書筆記),讀完再讓自己考個試(寫篇書評)。把書中的「生米」變成了肚中的「熟飯」,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方法。


推薦閱讀:

牛頭讀書方法分享
《深度學習的藝術》書摘
10分鐘如何真正有效的快速閱讀
新手如何用思維導圖輕鬆高效記錄讀書筆記?
讀書優越論,不過是腐儒的營銷騙局!

TAG:閱讀 | 人文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