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中論 皈敬頌
來自專欄那爛陀寺6 人贊了文章
【什】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順】不滅亦不生,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佛已說因緣,斷諸戲論法,故我稽首禮,說法師中勝。【燈】不滅亦不起,不斷亦不常,非一非種種,不來亦不去,緣起戲論息,說者善滅故,禮彼婆伽梵,諸說中最上。
【安】不滅亦不生,不斷亦不常……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呂】由正覺者說,緣起不滅等,息戲論而寂滅,是諸說法者中勝,今此歸敬彼。【褚】向教示緣起法,即無滅、無生、無斷、無常、無來、無去、非異、非一、息戲論而得寂靜的正覺者,諸說中尊者敬禮!【葉】無有滅亦無有生,無有斷亦無有常,無有一亦無有多,無有來亦無有去。 佛說[如是之]緣起,戲論息滅而妙善,是諸說者中最勝,於彼我致恭敬禮。
1、青目釋
問曰。何故造此論。答曰。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有言從和合生。有言從時生。有言從世性生。有言從變生。有言從自然生。有言從微塵生。有如是等謬故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種種說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斷如是等諸邪見令知佛法故。先於聲聞法中說十二因緣。又為已習 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說因緣相。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畢竟空無所有。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佛告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如虛空不可盡。佛滅度後。後五百歲像法中。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疑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如是則無世諦第一義諦。取是空相而起貪著。於畢竟空中生種種過。龍樹菩薩為是等故。造此中論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以此二偈贊佛。則已略說第一義。問曰。諸法無量。何故但以此八事破。答曰法雖無量。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不生者。諸論師種種說生相。或謂因果一。或謂因果異。或謂因中先有果。或謂因中先無果。或謂自體生。或謂從他生。或謂共生。或謂有生。或謂無生。如是等說生相皆不然。此事後當廣說。生相決定不可得故不生。不滅者。若無生何得有滅。以無生無滅故。餘六事亦無問曰。不生不滅已總破一切法。何故復說六事。答曰。為成不生不滅義故。有人不受不生不滅。而信不常不斷。若深求不常不斷。即是不生不滅。何以故。法若實有則不應無。先有今無是即為斷。若先有性是則為常。是故說不常不斷。即入不生不滅義。有人雖聞四種破諸法。猶以四門成諸法。是亦不然。若一則無緣。若異則無相續。後當種種破。是故復說不一不異。有人雖聞六種破諸法。猶以來出成諸法。來者。言諸法從自在天世性微塵等來。出者。還去至本處。複次萬物無生。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劫初谷不生。何以故。離劫初谷。今谷不可得。若離劫初谷有今谷者。則應有生。而實不爾。是故不生。問曰若不生則應滅。答曰不滅。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劫初谷不滅。若滅今不應有谷而實有谷。是故不滅。問曰。若不滅則應常。答曰不常。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萬物不常。如谷芽時種則變壞。是故不常。問曰若不常則應斷。答曰不斷。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萬物不斷。如從谷有芽。是故不斷。若斷不應相續。問曰。若爾者萬物是一。答曰不一。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萬物不一。如谷不作芽芽不作谷。若谷作芽芽作谷者。應是一。而實不爾。是故不一。問曰若不一則應異。答曰不異。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萬物不異。若異者。何故分別谷芽谷莖谷葉。不說樹芽樹莖樹葉。是故不異。問曰。若不異應有來。答曰無來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萬物不來。如穀子中芽無所從來。若來者。芽應從余處來。如鳥來棲樹。而實不爾。是故不來。問曰。若不來應有出。答曰不出。何以故。世間現見故。世間眼見萬物不出。若有出。應見芽從谷出。如蛇從穴出。而實不爾。是故不出。
2、無畏書
能仁以此生滅之理而斷離,宣說了緣起,我向他頂禮!
「正覺者、諸說中最勝者教示了無滅、無生、無斷、無常、無來、無去、非異義、非一義、止息戲論、寂靜的緣起,我向他敬禮!」0.1-2
如是意即,所調伏的有情因為自在、士夫、二者、時、本性、決定、自性、轉變、極微而陷入顛倒,耽著於無因、不相應因、斷、常之見,法身隱匿不見,耽著於種種我見等等,為了回遮無因、不相應因、斷、常之見,為了證了法身,為了回遮種種我見,對極其清凈、心量廣大、深奧教示所依之器,正覺者、諸說中最勝者教示了無滅、無生、無斷、無常、無來、無去、非多義、非一義的,止息一切戲論的、寂靜的緣起,我向他頂禮!
藉此具有系禮敬作用的名言施設(upacāra)的、稱頌如來的話語,勝義諦就被全面地教示了。
這裡,「無滅」就是在緣起[之理]中不存在滅,為什麼呢?因為不存在生。「無生」就是因為不存在滅。「無斷」就如種子與芽。「無常」就如種子與芽之作為某時期內的事物一樣。「無來無去」就如虛空。「非異義」就如同香稻之與其果實。「非一義」就如同香稻之與其種子。對其餘的語詞應如此如理相應的言辭來論說。
在此問道:為何破斥此等八種呢?在此答道:固然已經於世俗諦上教示緣起,但為了回遮趣入勝義諦的人們對滅等八種語詞的耽著,才說無滅等八種語詞。
在此問道:然則為何先說「無滅」之聲?在此答道:如下,姑且「生」之聲決定在前,然而出於偈頌安排的原因,「無滅」之聲在前並無相違。再者,為舍離將「滅」之名耽著為實物者的耽著,《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即《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七卷,甚深義品第十九之一) 說:「善現!這應該怎麼認為:已滅的心還會再生嗎?答道:世尊,那不會。問道:善現!這應該怎麼認為:已生的心具有滅法嗎?答道:世尊,不具有滅法。問道:善現!這應該怎麼認為:具有滅法的[心]會滅嗎?答道:世尊,那不會。問道:善現!這應該怎麼認為:未生的[心]具有滅法嗎?答道:世尊,不是。問道:善現!這應該怎麼認為:具有滅法的[心]會生嗎?答道:世尊,那不會。問道:善現!這應該怎麼認為:具有滅法的心會滅嗎?答道:世尊,那不會。問道:善現!這應該怎麼認為:本性無自性並已滅的法會滅嗎?答道:世尊,那不會。」如是,因為《般若波羅蜜多》中將具有滅法者[是否]會滅的次第安立為名言。所以先說「無滅」之聲。
再者,為了顯現「無滅」聲之義與對「無斷」聲的遮障的聯繫,而先說「無滅」聲的運用。因為以無斷而無滅,在此卻並非凡斷即滅,所以無滅。因為「無生」聲之義與對「無常」聲的遮障的聯繫,所以緊接著說無生。因為以無滅而無斷,在此卻並非凡滅即斷,所以無斷。因為以無生而無常,在此卻並非凡生即常,所以無常。
現在,就另一方面思考:無滅是因為在已滅、未滅等中滅不合理。無生是因為離轉移(pho ba med par,即離死)不合理。這裡,不同於前的又一類,無滅是因為在與之相異的階段上滅不合理。
再一種伺察:無滅是因為身與名不合理,無生也是因為身與名不合理。再一種:無滅是因為存有自性(ngo bo nyid yod par)不合理,無生也是因為存有自性不合理。
再一種伺察:無滅是因為自性空,無生也是因為自性空。還有另一種,無斷是因為無滅,無常是因為無生,非異義是因為無生,非一義是因為無滅,無來是因為無生,無去是因為無滅。還有另一種伺察:因為無生滅 ,其餘一切都同樣沒有耽著。
還有另一種伺察:無論憑依於什麼,生起什麼,因為既非即身的,也非別異的,更非其他,所以即使憑三種方式,其中生都不合理。因此無生。是故無生故無來,無來故無去。還有另一種:無論憑依於什麼,生起什麼,因為不是即身的所以無常,因為不是別異的所以無斷。這是另外一種思考,即無論憑依於什麼,生起什麼,因為不是即身的所以不是一義,因為不是別異的所以不是異義。這是另外一種,即無論憑依於什麼,生起什麼,都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所以無生。無生故非 一義,且非異義。唯因無生,所以無來也無去。這是另外一種,即無論憑依於什麼,生起什麼,都無自性,因為無自性所以不會對滅等一切差別的自體的 耽著。
這是另外一種,即這裡前四種言辭,即無滅等至無常等等,基本是自宗理趣所攝,這些已經詳細解釋了。後面的這些則是他宗理趣所攝,這些將詳細解釋。由於數論者全都成立「因與果同一」,為了回遮它,故而非一義。由於勝論者全都成立「因與果別異」,為了回遮它,故而非異義。由於這二者耽著諸事物有各式各樣的行為,它們歸為諸趣(來、去),為了回遮它們,故而教示無來亦無去。
在此問道:若無對境,滅等名之差別等不生起 ,是故只要[對境]存在著,則滅等名之差別就生起,其所思維的事物就存在。對此答道:名與有名二者成立,滅等名之差別就成立,這些不合理。為什麼這樣說呢?在此,名與有名是成立為同一的還是別異的呢?二者都不合理。為什麼呢?暫且任何的名它本身都是有名,如此則名與有名會是同一的。如此,若是同一的,那麼說「火」時,理應會燒嘴,卻並不會。另外,在此,精通聲明者為了分別作者與作業而全部成立[二者],因此二者不同一。假使名是不同的,有名也是不同的,如此則是別異的,二者也就是無因的,這不被承許。有名的名若合理,則有名尚無時,它是誰的名 呢?離開名,所謂的「有名」也就不合理,因為[如果那樣]將用什麼為它立名呢?所以二者不是別異的。如是,因為名與有名二者成立為同一或別異都不合理,所以滅等名差別都不成立。
再者,依聖言量經藏中說:「名者如陽焰。設若[名]如陽焰,就是顛倒,而凡是顛倒者都不是真實。虛妄分別為非真實之名而顯現,卻被稱為真實,這不應理。」是故,依聖言量名與有名為二不成立。二者若不成立,對滅等名的虛妄分別就不成立。
如下之故,滅亦不合理,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無滅,譬如劫初的香稻等品類差別滅者若已滅,則現時香稻等就不會顯現,而由於顯現,是故無滅。
在此問道:然則有生。在此答道:無生。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無生,譬如劫初的香稻等本無,現時就連少許香稻等也無。設若它們本無,現時的香稻等顯現,那麼稱為有生就應理,而由於並不顯現,是故無生。
在此問道:有斷。在此答道:無斷。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無斷,譬如見到香稻的芽等從香稻的種子中生起。設若是斷,生起就不得,而由於可得生起,是故無斷。
在此問道:有常。在此答道:無常。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為常不合理,譬如香稻的種子成為芽時就不可得,如是因為成為芽時,種子就已消失,所以無常。當如香稻的種子一樣思考一切事物[是無常]。
在此問道:若如此,所以一切事物應是一義。在此答道:非一義。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非一義,在此香稻的種子不是芽。設若是一義,不應將它們各自稱作「種子與芽」,由於可以各自稱呼它們,是故非一義。
在此問道:若不承許為一義,是以一切事物應是異義。在此答道:非異義。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非異義,在此能見到香稻種子、香稻的芽和香稻的葉等。這裡,若承許為異義,如何只能確定為香稻種子、香稻芽和香稻葉?何故不會是稗種子、稗芽、稗葉呢?因為不會是,所以非異義。
在此問道:有來。在此答道:無來。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從任何地方都無來,在此香稻芽若從某處來,則不能確定住於香稻種子。設若芽從他諦某處來,就會像飛鳥住在樹上一樣顯現,卻並不如此顯現,所以無來。
在此問道:有去。在此答道:無去。為什麼呢?世間現見之故,就是在世間見到諸事物無去,在此見到香稻芽離種而去。設若有去,山中之蛇[離洞而去]一樣顯現,卻並不顯現,所以無去。
如是,依此進路滅等不合理,即是最初的觀察。
3、佛護釋
如此阿闍黎意欲教示緣起,真實無倒地觀見緣起的甚深無倒,具有稀有的心意,出於信奉而眼目落淚,身毛豎起,合掌置於頂上,說出了教示「諸如來即法身」的、第一義的偈頌,處於如同[佛陀]居前[之境],向如來最上師施以存在前面的因的頂禮,謂:
「向教誡無滅、無生、無斷、無常、無來、無去、非異義、非一義、止息戲論而寂滅的緣起教法的圓滿的佛陀,諸種說法中最上者敬禮。」
即謂:向彷徨於所謂的大自在天、時、極微、自性、本性等稠密戲論的世人,教示了極為深奧的名為緣起的第一義諦,即無滅的、無生的、無斷的、無常的、無來的、無去的、非異義的、非一義的,走向止息一切戲論的涅盤大城的,寂滅正道的,那正等覺、諸種說法中最上者敬禮。
薄伽梵由於了解外道如愚人言說一樣的一切敵對論難,而對如盲人摸索般的眾生,宣說緣起教法,阿闍黎如實地觀察此而尊之為「諸種說法中最上者」。所謂「無滅」就是沒有滅。其餘諸句也如此運用。那偈頌就如同經句,而其餘的論典部分則用以解釋[偈頌]。他又因為[異生]極貪著於言詮的力量,而以種種方便而作,不以如理次第而作。
教誡緣起有什麼目的?
答道:阿闍黎由於懷有悲心,看到諸有情為種種苦厄所逼害,為令他們解脫,而欲無倒開示諸事物殊勝的如實性,因而著述了緣起的教誡。因為曾宣說:「見不實即縛,見真即解脫。」
[問道:]諸物的如實自性(yang dag pa ji lta ba bzhin nyid)是什麼呢?
答道:無自性(ngo bo nyid med pa)。無智者被愚痴黑暗遮蔽了智慧之眼,即謂,對諸物妄計(rnam par rtok pa,vikalpa)為[有]自性(ngo bo nyid),而於其中產生貪、瞋。當緣起智的光明破除愚痴黑暗,而般若之眼觀察到諸物之無自性(ngo bo nyid med pa)時,在無所依(種種妄計所依者即事物有自性之見)中其貪、瞋不會生起。這是說,譬如,某些人對影像中的女人產生了[真實]女人的想法,從而產生極大貪愛,由與之相聯的心意而作虛妄分別。當證悟了如實性之時,就已沒有女人想,即已遠離貪愛,從而產生極大羞慚,猶如呵責對無所依的自性心念產生貪念。薄伽梵也曾如是廣為賜教道:「諸苾芻,不能如實觀察到女人內在的女人之根,諸苾芻,若是女人,即不能如實觀察到內在的女人之根。」因此,阿闍黎聖天亦宣說道:「諸有種子即心識,諸境即彼所行處。若於境上見無我,諸有種子即斷滅。」 因是之故,阿闍黎為無倒開示諸物無自性而著此。
對此問道:如果如來、一切智、一切見,由於具有大悲心,既已如是如是解說、無倒開示種種緣起,那麼他(阿闍黎龍樹)隨後無倒開示又有何目的呢?
答道:如來雖然已經解說、開示緣起,但卻由於是憑藉世俗名言之力(jig rten gyi tha snyad kyi dbang)、用生等言詮文句來解說、開示,現在這裡,某些對少分言詮文句都懷有極大執著之心者,若沒有通達最極甚深的緣起,那麼,[就會認為]諸物是絕對的有,由於詮說它們生、滅、去、來等之故。某些人認為從「有」而起常、斷、即體性(de nyid)、異體性(gzhin nyid)等思惟,但對本無的兔角等那些[思惟]卻並不生起,為了向他們教無倒開示緣起自性(rten cing brel par byung bai ngo bo nyid),阿闍黎著此理、教的預先施設。
複次,唯因如來已解釋、無倒開示緣起,所以阿闍黎隨之無倒開示才合理,而那理應隨後無倒開示未解釋和未開示者,是怎樣的呢?就像世間的論典等已由先前諸阿闍黎解釋、開示,現今他們的弟子們又隨後論議。因此,阿闍黎隨後無倒開示是合理的。
在此問道:為什麼遮遣滅等八種呢?僅對所謂「無滅的,無生的,無斷的,無常的」作遮遣還不夠嗎?
答道:論說物自性者等大多以名言之力教說,即以滅等八句教說物是有性。是故,遮遣滅等八句。如此,思惟真實或發起諍論,無論如何,那些都是依於滅等八義而作思惟與諍論。就像下面這樣,暫且,某些人說,具有生滅之法的一切事物是剎那的,亦即時時刻刻不斷地生起;另有人說,地等九種物質是常; 又有人說,法、非法、虛空、時、補特伽羅和命六種物質是常; 如此,大體上爭執命與身二者,火與薪二者,因與果二者,功德與具有功德者二者,支分與具有支分者二者等是所謂即體性還是異體性;如此,有人說,諸具有功德、作用者與常是輪; 有人說,微塵與心不去;有人說,命與補特伽羅有去;[又]認為成立後即去往任何地方。是故,由於發起思惟真實與諍論的力量而遮遣滅等八種。
在此問道:然則何故先遮遣滅後遮遣生?[因為]理應認為先說無生。
答道:那不應是過失。為什麼呢?因為諸精通文字者在和合上有固定的首尾聯結,而對其他人則不固定。
在此問道:如若這樣,那麼有生才有滅,若無[生]就無[滅]。依次第,只能先說所謂的「無生」。
答道:朋友,先作一些使我們藉以相信如此所謂「先生後滅」的譬喻吧。
問道:一切都是譬喻,為什麼呢?如所謂「[然則]暫時生即無意義,因為有生才有老死、病、痛苦、殺戮、束縛等等敵人」。
答道:認為凡是在有死之生存在處,也就一定會先存在死。倘若死不在先,那麼就應成「輪迴有開始」的過失,而不承許。是故,由於輪迴沒有開始與終結的緣故,不能說「生在先死在後」或「死在先生在後」。從[本論]後面又會有所謂,「倘若生在先、老死在後,那麼即使沒有老死也會生,而未死也會生。」
問道:然則,倘使無滅無生,就無意義,就不會生起。所謂「若沒有樹木,就沒有森林,就不會被風推倒」,這是另一個譬喻。
答道:這有什麼差別呢?
說道:差別在於,因為這裡沒有先滅的生,就像樹木沒有在他處滅而在此處生。
答道:在這裡從先滅的種子 而生,這也就是從先滅而生。
問道:如若這樣,這並不相同,為什麼呢?由於[你所說的情況是]一者滅而另一者生的緣故,就像在這裡種子滅,苗芽生,然而苗芽本身滅,苗芽本身卻不生。 因此這是不同的。
答道:這絕對相同。為什麼呢?就像,生與死二者並非自身死去而又自身產生,倘若誰死去而自身又產生,那麼就導致「常」的過失,那麼凡是天就只會轉生為天,凡是畜生就只會轉生為畜生。如果像這樣,業和煩惱所作之生與轉趣,將無亂,這是不被承認的。由此不能這樣說「死者自身會產生」。因此是相同的。這裡所謂「一者滅而另一者生」也不合理。倘若種子與苗芽二者是異性的,那麼 此二者就沒有[作為]因果的世俗言說,否則因為有世俗名言,所以二者非異體。另外,在此,言說者播撒了種子後說道:「我種了這樹,我生了這個兒子,這樹是我的,這兒子是我的。」這裡倘使種子(精子)、樹、兒子是異體,那麼彼等世間名言將不可能,不然則可能。是故不能說種子與苗芽二者是異體。 [本論]後邊會有所謂「他者依於他者而相異,沒有了他者,就不會異於他者,此依於彼而有,此異於彼,就不合理。」
在此問道:即使如此,種子只要是有,就會消滅,若無則不然。故[依然]還是生在先,死在後。
答道:就像,即使對種子而言也是種子消滅在先,為什麼呢?因為就像樹木不與苗芽相異,種子不與樹木相異一樣,苗芽從種子先滅而產生,而種子也是從種子先滅而產生。因此,阿闍黎聖天曾宣說:「譬如種子喻,於彼無有始,如是因不具,而亦不容生。」 是故,由於生、滅二者就沒有前後的施設,所謂的「何故先遮遣滅後遮遣生」就不會有過失。為了無倒開示「二者沒有前後的施設」,阿闍黎在此先取滅,後分析生。
3、安慧釋
所有世俗勝義二諦本無所行.若無所行攝化有情事卽當舍離.菩薩為開示故造此中論.然此不同一切外道所說緣生.佛說緣生法為令覺悟多慢心者生極凈信。於諸論中此論宗重.謂緣生義卽無滅等句最勝緣生顯明開示.是故論初讚歎世尊.如本頌言.
不滅亦不生 不斷亦不 常。
釋曰.滅者無常性故名滅.發起名生.斷生死故名斷.擇滅涅盤常時性故名常.如有人言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住此緣生者亦卽是常。一者無差別義如所說離此卽是為緣生之法.何所生耶謂種種義如其所說從因所生生已有果.來者向此名來.若無來義轉時此卽無去.無去義轉時卽無過去世所行。非今有滅此卽無滅.此法如是說.餘生等亦然。 若取著言詮卽為戲論.如其言詮於如是性執有性者彼皆息滅此卽名為滅諸戲論.離諸嬈惱性分則自性空已乃名寂靜。今此如是無滅等十種句義如前所說十種對治此中皆止.周儘是論皆說此義。此如是義成餘一切論中皆同此緣法.今此義中若此因若彼緣如薪生火.而彼所取如是應知常不斷義.如前句所說發起之義此所說成。若因中有故設因壞時後還不離.果起無前後時性故.如澡沐已受食此非緣生。若言無生.自語相違。不和合對治.此卽世俗緣生不和合故.若勝義諦所生此中止遣.世俗諦識中體性不和合.勝義諦體性此中止遣。何等是世俗.何等是勝義。若勝上所說相續義性以世俗諦伺察時此不和合.以彼現證非涅盤所得.此所作性不異勝義諦故亦不止遣。若智所成卽彼世俗諦不異勝義諦.如瓶等色等而此一類色受等法決定境界智不許可.彼智無性故。譬如瓶等墮世俗有性.雖無所取非世俗無.此中所說世俗所取之義是自非他如理應知。世俗者卽是世俗所取故.如樹林等非極微許而有所取道理可得.若方分分別差別分別等性而彼決定世俗有性此非道理。以物體徧計有樹林等對礙而識中有彼樹林等為所表故.然識中物性非無道理.由是樹於彼識而為所緣.如是能表識中得有所表.是故非物體樹於識中有。此如是說故余說亦然.於能表所表中徧計無體亦無所成。何法可成耶.謂如諸佛境界色等決定。此何不成.如彼諸佛境界此亦然有。非如識中徧計生等此中止遣.識中物體若有性者此非道理。若彼勝上如來之智如所說義故名勝義.余皆世俗不實性故。此說最上.謂佛所說善文善義.是故頌曰.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釋曰.若文義二無著智性.唯佛大師而善宣說。何所說耶.謂說無生性。今為證成無生性故.彼無滅等諸差別義亦如是證成.如是建立無生法故。
4、清辨《般若燈論釋》:
【唐】 普斷諸分別,滅一切戲論,能拔除有根,巧說真實法,
於非言語境,善安立文字,破惡慧妄心,是故稽首禮!
【今】他完全遠離分別,息滅了一切戲論,徹底破除愚暗的劣慧,非語言的境界也能安立其體,從而達到一切地,故而教示法的真實性,我向他敬禮。
【唐】釋曰:如是等偈其義云何?我師聖者,如自所證,於深般若波羅蜜中,審驗真理,開顯實義,為斷諸惡邪慧網故,彼惡見者雖修梵行,以迷惑故皆成不善。今欲令彼悟解正道,依凈阿含,作此中論,宣通佛語。
【今】阿闍黎親自以所作偈頌進行比度,顯示能破,教示真實,能平息惡見網,垂教般若波羅蜜多的理趣,而眾修梵行者中無一能解。因此想要他們理解,就當解釋中論。
【唐】論所為者其相云何?謂婆伽婆見彼無明眾生世間起、滅、斷、常、一、異、來、去等諸戲論網稠林所壞,起第一悲,發勇猛慧,於無量億百千俱胝那由他劫,為利益他,捐捨身命,無厭倦心,能擔無量福慧聚擔,鑽般若境界海,
【今】在此,說論典的聯繫。薄伽梵懷著最大的悲心,精勤發起智慧,在無量十萬俱胝那由他劫中,能受無量福慧資糧的擔子,利益他人,雖有身與相續心遠離自命之苦亦不厭倦,見到世間流浪於生、滅、斷、常、一、異、來、去等戲論的稠密網中,無有光明,而以般若攪動所知境界的大海,
【唐】斷一切戲論網,非他緣,無分別,得一切法真實甘露。
【今】得證遍離了所有戲論網的、不從他緣的、無分別的一切法真實甘露,
【唐】於彼趣壽分齊性處時等攝受利益,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唯為進趣第一乘者,依彼世諦、第一義諦施設不起等諸名字句。此緣起實 說中最勝。
【今】依最上乘,在諸趣中,依賴世俗與勝義諦,以生、不生等文句垂教不超越於生、壽、種、處、時的,不共一切外道、聲聞、獨覺的緣起最勝寶。
【唐】我阿闍梨亦於不起等文句,開示如來如實道理,得如實解,生極勇猛。如所通達讚歎婆伽婆。故造此論。
【今】阿闍黎以無生等詞句無倒開示如來道理無誤,悟解真實性,歡喜勇猛力真實產生,以所解道理讚歎薄伽梵,故造此論典。
【唐】又悲水適心,驗已所解,令彼世間同已得解,
【今】阿闍黎懷有為慈悲水所潤之心,由於眾生想要掌握主要的比量,而欲令通達。
【唐】故出此言,如偈曰:
不滅亦不起,不斷亦不常,非一非種種,不來亦不去,
緣起戲論息,說者善滅故,禮彼婆伽婆,諸說中最上。
【今】從而宣說:
由誰講說了無滅、無生、無斷、無常、非一義、非異義、無來、無去的,止息戲論的,吉祥的緣起,我向他——諸說中最勝者、佛陀——敬禮。
【唐】彼者,佛婆伽婆。
【今】「由誰」是總聲,其能對具有不共殊勝的緣起作出教示而安立言詞之故,唯與薄伽梵相應。
【今】稱「緣起」是何故?若教示差別而不教示所差別事之名,則由於對其不解而教示。
【唐】種種因緣和合得起,故名緣起。
【今】於此所謂「緣起」中,有人說:「緣」字所連接的是重重之義,「系」是會和之義,「起」聲是生之義,所以就是「緣起」,即緣依種種會和而生起。
【今】他人又說:諸具有各各滅的生起就是緣起。也就是說彼不合宜,因為所說「緣眼與諸色,眼識生起」中不是並有二義。
【今】然則,有人說:所謂「此有故彼起,此生故彼生」,即是具有此緣之義,就是緣起之義。
【今】這裡有人說:設若在生起之前果就與緣會和而後生起,那麼彼所謂緣起即壞,因為生起之前果與緣並無會和。
【今】若說承許「緣系」與「起」二者同時則無過,則「緣起」聲中二者一時俱無,因為說了「par」,就像說「洗畢而食」。無行為者則無根由的行為也就不合宜,因為無[行為],就像石女之子能去一樣。
【今】彼不善,因為若承許不存在的果生得以生起之相的行為,那麼就自身而言就不確定。因為在從已存在者中生起的宗中所存在的因義,不成立。
【今】一個行為者同時具有兩個行為,因為說了par所以譬如既可說「張口休息」也可說「上路走」,並不確定。
【今】就其他而言,若說共許之因,則將成太過。
【今】按照對此的教示,即所謂「無滅、無生、無斷、無常、無來、無去、非一義、非異義」。
【今】此中,不解語義即不能解言語、能作、論典之義,所以必在最初講說語義。
【今】有人說:語句等的意義是具有對言語意義作增益性的語句的一部分,如雲「行路」。
【今】也就是說,理應在對語句等產生行後增進對論典全部意義的了解,而不該在此之前就分析[論典全部意義]。
【唐】破壞故滅,出生故起,相續死故斷,一切時住故常,無別不異義故一,差別異義故種種,向此義故來,向彼義故去。無此滅故不滅,乃至無此去故不去。
【今】滅就是滅失,生就是生起,斷就是斷絕,常就是一切時住,來就是向此處來,去就是向彼處去,異義就是別異的對象,一義就是同一的對象。同樣,其中無滅就是此沒有滅失,乃至非一義就是此沒有同一的對象。
【唐】彼起、滅、一、異第一義遮,彼斷、常者世俗中遮,彼來去者或言俱遮。或有說言,如是一切第一義遮,以彼為故。
【今】有人說,對滅、生、異、一的遮遣是依勝義,對斷、常的遮遣是依世俗,對去、來的遮遣兼有二者。同樣,一切義都依勝義遮遣,因為是堅執。雖相反卻不相違,因為具有差別之事的如所教示的差別間並無相違,又因為作者所教示而是最勝的主張。
【唐】語自性執永不行故,名戲論息。一切災障無故,或時自性空故,名善滅。說者開演義故。正不顛倒通達人、法二種無我,是故名為佛婆伽婆。
【今】戲論息滅是因為能平息對言說自性的執著。吉祥是因為遠離一切損害,且自性空。教示就是賜教。正覺就是薄伽梵,因為無顛倒證悟真實法與補特伽羅無我性。
【唐】諸說中最上者,此言何謂?彼不顛倒緣起開示天人涅盤信樂道故,教授聲聞獨覺菩薩最勝故,如所演說正不顛倒緣起勝故。
【今】諸說中就是聲聞、獨覺、菩薩中,因為能無顛倒教示緣起,而能開示天人與解脫所能得到的道路。最勝是尊勝,因為能宣說具有如所說無倒差別的緣起。
【唐】由如此義故我作禮。
【今】因此向他敬禮是當致敬。
【唐】問曰:汝向自言說緣起法,若言緣起云何不起?若言不起云何緣起?此語自相違。又生解退故語義俱壞,如雲一切言語皆是妄者。
【今】在此有人說:若緣起如何無生?若無生說緣起就不合宜,自語相違,且導致立宗的過失,因為其本身令其義損減,如說一切言說都是虛妄。
【唐】答曰:若一切緣起皆不起者,彼當作解我得此過。我未曾說一切緣起皆不起故,無如上過。此義云何?彼世諦中有緣起故,非第一義亦有緣起。彼說因者,此義不成。
【今】對此,立宗說一切緣起無生,若不應成彼過失,那麼就是因為依「一切」之聲包括了承許世俗緣起,卻又沒有簡除依勝義承許有緣起,所以因義不成立。
【唐】猶如檀等,第一義中不說為善,攝生死故說之為善;又如說識為我,第一義中識實非我,如此解知是故無過。又如化丈夫起,丈夫自性實無所起,亦如幻、焰,內入起等世俗故說,非第一義,是故無咎。
【今】譬如布施等在勝義中不是善,包括了輪迴才稱為諸善,又如立宗說承許識為我,而勝義中識不是我,並不成立宗過。又譬如變化出的士夫產生,而士夫自性無生,如同幻術、陽焰的內處之我產生是依世俗,而非依勝義,故無過失。
【唐】問曰:起後遮滅,法相應爾,以彼先故,如不斷者。答曰:生死無始故,先滅後起,此亦同遮,非一向因過。觀義、次第,不觀異文,若先遮起,與滅同過。
【今】其他人說,理應在生之後遮滅,因為其是先行,就像斷[是先有連續]。[答道:]因為輪迴無始,所以不承許具有先滅的生在後面被遮止,就有不定因的過失。因為滅不觀待於生的次第,因為觀察了意義,因為即使文字有異也會出現同等的過失,所以無誤。
【唐】複次曇無德人言:汝論初言「不起滅」等,此無為法,別緣起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我法中有故。汝論初言「非聲聞等共緣起」者,義不相應。
【今】自部中某些想要阻止造論的人說:因為具有無生等差別的緣起是無為的,我宗中也成立,緣起就並非「不共聲聞」,是故不應作論。
按:漢譯指出這是法藏部之說,並且以「汝論初言」提示引文。
【唐】論者言:遮自性故,說不起等別緣起法,令汝得解;若言有彼無為緣起令他信者,是義不然,驗無體故。若汝意謂緣起決定名緣起無為者,此解有過。何以故?由遮起故,彼起無體,不應名共。以無為無起,有因故,譬如住。
【今】[答道:]因為具有無生等差別的緣起,是以遮止的方式教示,而緣起無為的教示並無比量。若認為從確定的緣產生是無為的,那麼因為遮止了生,所以它的法本身就不存在,所以生並非無為,因為具有因,就像住[具有因]一樣。若由比量彼(=緣起無為)不存在,就並非不合理。
【唐】複次經部師言,不起等義非聲聞不共。此義云何?彼異起無體名為不起,如不自在。彼外道解滅,此滅無體名為不滅,譬如無我。藉因果起故不斷,果起因壞故不常。彼摩尼珠、干牛糞末、日光和合,如是起火,不可說彼體故不一,不可說異體故不種種。如是起時壞故不來、不去。
【今】我部中的其他人稱,無生是因為沒有與彼相異的生,就像非自在。無滅是因為沒有外道所妄計的滅,就像無我。無斷和無常是因為依賴於因而果產生,一產生了果,因就謝滅。無來和無去是因為產生時就謝滅。非異義和非一義,是因為不能說是其本身或相異,就像摩尼、燃薪、日光相和合所產生的火。
【唐】義正如此,汝論初言不共聲聞別緣起者,是義不然。
【今】像這樣的緣起由於是勝教的道理,就不是與聲聞、獨覺不共的,因此不必作論。
【唐】論者言:汝雖有此語,違正道理。此義云何?彼起者不起故,我欲令人解不起等別緣起義,以是不共別緣起故,在初讚歎佛婆伽婆,方作此論。
【今】顯示生本無生的本質,承許具有無生等差別緣起之故,這是極大的差別,因此造論並非不必要。
5、月稱《明句論》:
他修習對二邊習氣的遣離 ,從正覺者的智慧大海得以產生,悲憫地講說正法水的甚深體性如已被覺悟的那樣;
他的正見火等摧毀柴薪般的異論與世間眾心智的愚暗。
他的無二智慧語箭簇,殺盡無餘的所有的敵軍,為所教化的世間以及諸天安立三界吉祥王國。
向龍樹敬禮,為此將造出他偈頌的注釋,其由淺近的構思善巧的言語綴合,不為思擇之風所擾亂,清凈明了。
此中所謂「非從自亦非從他」等等,即是將說之論典。
若問「其聯繫、所詮與用意 等是什麼」,首先,以《入中論》所示之理,完成無二智慧的莊嚴、大悲心所行、最初發心,即如來智慧之因 後,阿闍黎龍樹依無顛倒所證悟的般若波羅蜜多之理,為令他人領悟而慈悲造論,這就是論典的聯繫。
它能教化無餘的的煩惱仇敵,保護惡趣與存在者,因教化與保護的功德而成為論典,這二者在他宗里是不存在的。
阿闍黎又將親自宣說將說的論典的一切所詮之義以及用意,並將無顛倒顯示地詮釋其偉大,從而欲向不離其身體性而存在的尊勝上師如來,施以具有撰作論典之因的禮敬,
所謂「無滅、無生、無斷、無常、非一義、非異義、無來、無去的緣起」等,這裡無滅等八種差別所差別的緣起,就是論典所說之義。
以止息一切戲論而吉祥為相的就是涅盤,即是論典所示的用意。
「我頂禮那最勝的說者」,以此敬禮。如此,這就是二頌總義。
再解說各部分的意義。
這裡,謝滅就是滅,剎那滅稱為滅。產生就是生,即自身的產生之義。斷絕就是斷,即相續被割斷之義。常就是恆常,即一切時候都處於恆定之義。所謂「那是同一的義」即是一義,非各異義,即以「非異」為義。異義就是各異義,即以「別異」為義。來到就是來,即處於遠處者到近處來。離去就是去,即處於近處者往遠處去。
eti是「行」義,prati是「得到」義,因為詞根的意義隨近置詞變異。
依隨近置詞,界義全變異,
恆河水甘甜,豈與大海似?
pratītya之聲,在此是以LyaP 為後綴,轉為「得到而觀待」。以samut為前綴的padi是「生起」義,samutpāda之聲就轉為「生起」。因此,諸存在依緣因與緣而產生,就是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之義。
又有人說:iti是行走,是離去,是壞滅,itya是宜於離去,prati是反覆之義。如是,即解釋為具派生詞綴的itya之聲,即稱一個個走向壞滅的生起就是緣起。
對此,在「眾比丘,我當說緣起」、「誰見緣起,誰就見法」等情境中,因為反覆之義合宜又是複合詞,所以會是更好的解釋,然而在此,在「依緣眼與諸色,生起眼識」等情境中,即有所許的特殊對象時,既然直接認為「依緣眼」的緣(pratītya)聲是以一眼根為因,一眼識生起,又如何是反覆之義?
然而若依照釋義,得到(prāpti)之義,在緣(pratītya)聲沒有所許的特殊對象時,是可能的,如所謂「得到而出現就是緣起」,在有所許的特殊對象時,也可能,如所謂「依緣眼、得到眼、觀待眼」 。
在有派生詞綴的itya聲中,「觀待眼與諸色,生起眼識」,這裡因為pratītya聲不是不變詞,又不是複合詞,若真地聽到詞尾,即應念「眼識以眼與諸色為緣」,也並不如此,如是作為不變詞的以LyaP為末者的解釋就是所求。
或說「因近置詞prati有反覆之義,因eti是得到之義,因samutpāda聲是出生之義,觀待於種種緣的生起,即得到而出現」,或說「具有各各壞滅的生起就是緣起」,若如是講說他人解釋後,開示能破,那麼最初他對他宗不善巧的複述就出現了。
什麼原因呢?他解釋pratītya聲是得到之義,不解釋prati為反覆之義,eti為得到之義,而是說prati是得到之義,eti是去之義,所集成的pratītya是得到。
因此現在,「得到而存在就是緣依而生起」,設若欲以如是解析的pratītyasamutpāda聲解說所取的一切可能的句義,那麼「得到種種因與緣的和合而存在就是緣依而生起」 ,就構成與反覆的聯繫。之後思考特殊,那時「得到眼與諸色」沒有「與反覆的聯繫」,如是就是最初阿闍黎複述不善巧。
「這也不合理。因為『以眼與諸色為緣生起眼識』中不可能兼有二義」此所說能破並不合理。什麼原因呢?因為「如何可能」不取正理就唯是自許。
這就應是密意。識因為非色就不會以眼得到,因為諸色是可得到看見的。這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此苾芻得果(prāptaphala)」中接受得到(prāpti)。
又因為prāpya聲是apek?ya聲的另一說法。因為prāpya義的pratītya聲為阿闍黎聖龍樹「得到種種而生者,彼實不以自性生」 所接受,所以他人所說中的能破就不合宜。
作為所立的自宗理趣,所謂「『此有故彼起,彼生故此生』,即緣此之義,即緣起之義」,也不合理,因為pratītya與samutpāda二聲各自的意義並不能被詮說,又因為對它的解釋才是想要說的。
接受作為俗義詞pratītyasamutpāda聲,就像說阿練若中的提羅迦樹等一樣。這也不合理。因為對於依隨各部分意義的pratītyasamutpāda,阿闍黎接受「得到種種而生者,彼實不以自性生」。
在此,依所解釋「此有故彼有,如因短有長」,豈不是默許「緣短、得短、觀待於短而有長」?這樣被破斥者就被承認了,這不合理。如此,以應成就足矣。
如此,薄伽梵既令觀待於因與緣諸而存在產生得以顯明,那麼諸存在自無因、一因、不平等因生,以及為自、他、俱所造作,就都被遮止。因為遮止了這些,諸世俗語義的世俗自相就如實得以生起。
此時,世俗的緣起,因為自性無生,觀待聖智,就被所謂「此無滅乃至此無去」的無滅等八種作出差別。
如同對於緣起滅等不存在,也將以全部論典令之開顯。
雖然緣起會有無邊差別卻只取八種,是因為這些是主要的構成論諍支分。
又因為若如實見到緣起,諸聖者息滅一切種以能詮、所詮等為相的戲論,在此就息滅了戲論,惟其如此才被稱為「息戲論的緣起」。
心、心所在此不轉起,由於能知、所知的言說消失,因為已經無餘脫離生、老、死等,所以是吉祥的。
具有所說能差別的緣起,因為是講說行為最想要的,所以是作為對象被教示。
「佛陀講說了無滅、無生、無斷、無常、非一義、非異義、無來、無去的,止息戲論的,吉祥的緣起,我向他敬禮。」如是,具有凈信的阿闍黎見到因為理解所讚美的緣起,唯如來一人宣說無倒義,知曉一切外道所說如愚痴言論,進一步突顯薄伽梵,雲「諸說中最勝」。
在此,先遮止滅,顯示了對生滅前後的安排並非現成,[他]說:「設若生為先,而老死為後,離老死有生,即無死之生。」因此,此非決定「先生後滅」。
《中論頌》梵藏漢對照之皈敬頌
推薦閱讀:
※中論 觀本住品第九
※中論 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
※《大智度論經》卷十八龍樹菩薩造
※中論 觀邪見品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