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戰神—GTR
來自專欄汽車設計5 人贊了文章
20世紀中葉,人們開始嘗試長途自駕車旅行,但是那時候由於汽車工業發展不夠成熟,機械可靠程度低,因此,沒有可以勝任長途旅行的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廠商開始設計並製造一批高性能,可靠性的大馬力車,這種車,我們稱之為GT.
櫻井真一郎,1929年4月3日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是日本一位普通的汽車工程師。自橫濱國立大學畢業後,於1952年加入王子汽車公司當底盤工程師,之後積極的參與第一代日產天際線(skyline)的開發。被稱為"GTR之父「。
發展史咱就不說了,百度都可以搜到,之前不叫GTR,GTR是後來單獨研發的項目,前身是天際線。
來說說現款GTR R35。第一次接觸是在上大學,哥們的車,見到的那天異常興奮。為什麼這麼說,還記得05年的電影嗎,《頭文字d》里中里毅的座駕,但那輛是R32,還有後來阿木說我要買GTR的情結,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來說,國內最多的就是R35,在它之前的版本基本上不能說沒有但是很稀有。
這篇重點講一下駕駛感受吧。
GTR也時常被調侃成買菜車。其實這和它的外觀有很大關係,因為它真的不像其它超跑那樣有著誇張的造型。日常市區低速駕駛時,舒適性基本沒有,可以忽略了,簡直就是蛋蛋終結者。系統默認1檔要到2000轉換擋,並且會很頻繁,頓挫感十足,感覺像在開一輛拖拉機。在二檔時候就會慢慢好轉了,升檔非常積極,記得實測好像是60KM/H就到了6檔。在你要超車的時候,降檔更是非常積極,這裡說的積極並不是一下降好多檔位,而是快速的一檔一檔降。
大腳油門起步或者急加速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打滑現象,這要歸功於NISSAN的ATTESA E-TS電控四驅系統,工作原理就是把一部分動力分配到前橋,比較多的部分在後橋,因此可以說更像一輛後驅車。發動機與驅動系統的調教達到了完美的程度。
方向盤較為沉重,畢竟是機械液壓助力,但是對於一輛跑車來說,在你適應了之後是非常喜歡的,因為它不像電子助力有那麼多的虛位,可以說是指哪打哪。
懸架系統調教的非常硬,上文提到了蛋蛋終結者這個詞。打個比方,路上有個稍微大點的石子都可以通過方向盤傳到到你的手上,基本上沒有任何過濾。雖然這兩GTR有懸掛軟硬可調,但是調完並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區別。
沒有機會去到賽道駕駛感受,只是日常行駛帶給我的感受就是這樣的。
最後我要著重說一下這個車的設計。外觀等等淺層次的設計就不說了,這些地方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個車的發動機為V6雙渦輪增壓,540匹馬力,628牛米,發動機採用了中前置,變速箱後置,以抵消過重的車頭,變速箱採用的濕式6速雙離合。這樣的目的是為了車身達到最完美的平衡狀態。相比起歐洲跑車那些優美的線條,前衛的科技,在這輛車上基本都沒有體現,但就是這麼一輛車,它更注重內在的配置與精心的調教。
或許我對它的認識並不是那麼充分,但是也正符合了這輛車的特性,不複雜,容易操控,沒有太多虛的東西。這輛車我沒有激烈駕駛過,不過我想也用不著,畢竟紐伯格林7分出頭的成績擺在那呢。
我想這款車也是每個車迷心目中的神車,說說你們對他的印象和認識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