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動機與人格》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動機與人格》

來自專欄讀書十年研究院53 人贊了文章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這樣一張圖:

這張圖也同時被應用到很多心理學相關的文章里,用於佐證這些作者觀點的正確性;但事實上,馬斯洛本人在《動機與人格》書中,並沒有用到過這樣一張關於需求層次的圖來闡述他的觀點。

由於這張圖流傳的廣泛性,以及很多作者似是而非的解讀,導致很多讀者對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理解產生了一些認知上偏差:即認為每一個層次的需求是獨立的,人類需求的出現是具有嚴格先後順序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認知上的偏差導致了其行為最終結果根本性的,方向上的錯誤;即:不知道該如何用理論來指導行為。現實的問題也因此產生:「我知道人類的需求有這五種,但是又有什麼用呢?」

要想糾正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將人的行為導回到正軌上來,我們首先需要對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重新進行解讀,理解真正意義上的需求層次,動機與人格。

一、關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重新解讀;

其一,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中所提到的五種需求層次在人體中是同時存在的,在正常人中並不存在只有某種需求單獨存在的情況。

但是人的行為不僅受需求層次的影響,同時還受限於人當時所處的「促動狀態」;即,當我處於飢餓狀態時,影響我的主要是進食的需求,非常餓的狀態下,我的思想和全部注意力可能都會被食物所吸引,但並不代表其他需求並不存在,只是說其他需求處於相對弱勢,而食物上的,生理上的需求處於主導地位。

同理,當個體處於另一種促動狀態時,比如說缺愛狀態時,追求愛情,追求異性關注的心理因素又佔據了行為的主導地位。

其二,馬斯洛將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歸屬為低級需求,將愛、自尊、自我實現的需求歸屬為高級的需求;因為前者需要的滿足基於物質條件的滿足,需要持續不斷的被滿足給人帶來的幸福感是遞減的,比如說你口渴,吃了一個梨,你很開心,但是連續吃兩個,三個,十個,帶來的幸福感會逐漸降低;但在高級需要上,需要的滿足基於一定的社交關係(即高級需要只有在社交環境下才能被滿足),另外高級需要持續被滿足帶來幸福感雖然同樣會衰弱,但衰弱的並不會那麼明顯。一個人誇我,很開心,十個人誇我也會很開心,一萬個人誇我會更開心。

其三,馬斯洛將需要在人體內的演變趨勢做了一個劃分,低層級的需要被滿足後,人體會自動被下一高層的級需要接管;生理需求被基本滿足後,人體進入主要由安全感主導的狀態;安全感被滿足後,人體主要由愛情和歸屬感主導;依此類推,而當人達到自我實現時,其行為由匱乏性需求主導轉向為成長性需求主導。也就是說個體具有自發性和獨立性,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實現的,心理健康的人。

補充說明:

1、馬斯洛在書中講到,需求被滿足則可以使人走向健康,而需求不被滿足,遭受現實中的挫折,衝突,隱忍,約束等限制條件則會使人走向病態;嚴重者失去自我,成為變態,不嚴重者迷失自我,無法發揮自己全部的潛力。

2、關於如何用需求理論指導行為,有兩點,其一,是當我們知道真正健康的自我實現的人是什麼樣子時,我們才能有前行的方向;其二,舉個示例,一定層次的需求被滿足時,人會進入相對的無動機狀態,行為從有目的性,變得相對的無動機,具有隨意性。而真正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人,會明白自己所處的需求層次,心理環境,進而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行為,去追求下一層次的需要的滿足。

因為他們知道,「真實的世界」就存在於那裡。

注 : 以上內容僅為大象老濕的個人閱讀理解,並不等同於馬斯洛觀點。


下一部分:關於心理健康與心理病態

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導致了人類的心理病態?


推薦閱讀:

【哲學】
天涯博弈: 悲觀的角度:哲學,迷惘之學
理念 | 陳來:中國文明的哲學基礎
10本書讓你摸到哲學的門

TAG:哲學 | 心理學 | 閱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