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舍利弗的兩個回答

舍利弗的兩個回答

24 人贊了文章

  「舍利弗道友!為了什麼目的跟隨沙門喬達摩修梵行呢?」

  「道友!為了苦的遍知而跟隨世尊修梵行。」

  「舍利弗道友!被稱為『已達到穌息者、已達到穌息者』,道友!什麼情形是已達到穌息者呢?」

  「道友!當比丘如實了知六觸處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道友!這個情形是已達到穌息者。」

舍利弗(Sāriputt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在巴利經藏 相應部 38相應 4經和5經中,舍利弗對於為什麼修行以及如何修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從經文中可以看出,舍利弗為了「苦的遍知」而修行,最終因為對六處的集起與滅沒、樂味與過患充分的觀察後,從貪愛中出離,實現了對四聖諦的觀察,實現涅槃。

苦的遍知,即知道苦,知道苦集起的原因,知道苦滅去的原因,知道如何讓苦徹底的滅盡無餘不再升起。對苦的這四個方面的觀察與認知,就是對四聖諦的觀察體證。所以無論是佛陀自述佛陀說法的目的,還是從弟子的角度看,滅苦都是修行佛陀教法的唯一目的,沒有之一。舍利弗尊者是最終實現了對四聖諦的印證的阿羅漢,甚至先於佛陀不受後有。從一個阿羅漢的角度描述修行的過程,就是對六觸處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五個方面的徹底考察認知。

六觸處是禪修佛陀教法的重要概念之一。無論是驗證十二緣起,還是驗證四聖諦,辨析六觸處都是必不可少的。根塵識和合生觸,對十二處當下的識知即觸。十二處攝取一切,因此無論是觀任何法,原則上都是觀十二處,或者說六處、六識、六觸。

很多人在實踐四念處時會追求一種自然而然的、不是在念頭中打轉的、純粹的感知。其實事實上任何人都天然的具備這種純粹的感知,無需做什麼額外的工作。即使你不認為你擁有這種純粹的感知,你也是知道「你不認為你擁有這種純粹的感知」的。其實歸根結底,只要能夠按照十二處或者六識對上號,自然就不會引發這種問題。

當把六識對上號以後,很多人又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即循環的對念頭進行觀察。比如觀察到「我正在觀察念頭」的念頭升起了,然後下一個念頭是「我觀察到『我正在觀察念頭』的念頭升起了」……沒完沒了,也沒有意義。這種問題的根源在於對四念處的片面了解,認為四念處僅僅是觀察這種行為本身。但其實對於四念處禪修而言,觀察的內容是相當重要的。比如在開篇引用的經文中,舍利弗通過對六觸處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五個方面的觀察,最終當下的印證了四聖諦,實現了離苦。而這體現在四念處中,就是對身心受法的集起和消散進行觀察。

如果能夠正確的把十二處、六入、六識、六觸對上號,並且充分的學習了正確的佛陀教法,那麼會發現不同的禪修者的差距無非就是定力的不同。而定力決定了你觀察的細膩程度以及觀察持續的時間,不斷的提升定力是需要修行者精進的部分。一切因緣起而集起,因無常而消散;因無明而產生樂味,因樂味而產生貪愛;因洞察過患而出離,因出離而滅苦。這是佛陀留給信任他的修行者最大的財富。


推薦閱讀:

比丘記事:住在自己蓋的廟裡更安心
如果佛化身一隻螞蟻被人踩死,那人是殺佛嗎?
佛說眾生平等,那麼殺一個人和殺一隻蚊子是不是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宏圓法師:於佛法中修善,才能出生死證涅槃
佛教認為做哪些事情罪惡是最嚴重的?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