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這本書,像是跟作家一起做了一場夢

今天我們的評審書目——《漫遊者》,來自台灣著名作家朱天心。這是一本為父親所作的悼祭之書,關於一個女兒如何懷念逝去的父親,一個書寫者如何悼祭遠去的文明。父親的靈魂,會在哪裡呢?

小說家化身遠遊的老靈魂,踏尋地中海沿岸希臘神話的古迹、紐西蘭的螢火蟲洞,日本電影里小叮噹的銀河鐵道……奇異的地理行旅、島嶼童年記憶交織著夢境跳躍閃回,綿延生者對逝者的愛和懷念。這是一次關於死亡的知識型書寫,打破虛構與非虛構邊界。唐諾說「《漫遊者》是朱天心最好的一部作品。」 

而參與本期評審團的讀者們對這部小說又有著怎樣的評價呢?歡迎閱讀本期的讀者書評!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評審團」,我們將不間斷地為大家送上最新鮮的閱讀體驗。書評君期待,在這個新欄目下,向所有人提供關於閱讀的優質評價,也同新的優秀「書評人」共同成長。

The Jury of Books

評審團

本期書目

《漫遊者》

《漫遊者》

作者:朱天心 

版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年6月

評審員

  001

牛煜

(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在讀

朱天心的小說一直以來就是「不好讀」的。一方面她的遣詞造句與我們習慣的表達不同,長句連綿,用詞有時頗古舊。另一方面,朱天心的小說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去小說特質的,也就是她的許多小說

(比如《漫遊者》諸篇)

打破了小說慣常的線性結構,呈現出一種自由散漫的散文體結構。

《漫遊者》中的五篇小說,寫於世紀末,寫於生死之間的界限上。所以,這部集子一方面呈現出非常強烈的世紀末氣味,意象奇崛瑰麗,敘事者幽魂一般穿梭於虛實有無之間,那些人類歷史的「陳舊奇詭現場」一一流於筆端,文字間呈現出一種廢墟、荒原般的曠盪寂寥。在這一方面,朱天心如她摯愛的作家卡爾維諾一樣,沉溺於無盡幻想用文字「結晶」出璀璨晶體,如寶石切面,各面折射出暗淡惶惑光暈

(卡爾維諾最愛的一個比喻)

除此之外,對於《漫遊者》這種離魂氣質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是朱天心父親朱西寧的離世。在這個層面上來講,《漫遊者》又是追悼之作,敘事者深知生與死之間那道巨大的鴻溝,她用文字倔強地刻寫生之痕迹,然而寫作本身的本質就在於處理死亡

(文字的線性隕滅和空造世界的沉寂)

。所以這部小說又是關於小說的小說。王德威說她是張派作家,由離魂鬼影、奇詭意象、頹敗歷史觀之,的確是方家之言。

閱讀評分:8分(滿分10分) 

評審員

002

   

murmuresbirdie

( 愛讀閑書的青椒)

甫讀《漫遊者》,不由得想起其他悼亡之作:浪漫情懷寫就的《浮生六記》中苦樂往事皆甘醇;「本命寫作」而成的《時光隊伍》剛強地直面死之冰冷,生之顛沛;而從「老靈魂」出發的《漫遊者》則將記憶交錯於虛構的遠行,藉此體察生死之義,吐露無意識中的意識。

 

五篇小說中,實寫的是虛構的「你」以不同的方式漫遊,虛寫的是「你」留存記憶的努力:不可食用羅托斯帕戈伊人能夠忘憂的蓮子,夢中新構建的市鎮總由過去的美好事物組成,找尋與隱約想像的不謀而合處,不論是氣味,是聲音還是一段時光。在幻夢和現實中朝著歷史,宗教,世俗遊走,攜帶著記憶問出「必須永遠離開這島嶼的那一刻,最叫你懷念的,會是什麼?」巨大的悲傷里,去可怕的末世,去庸俗的夢境,去破解死亡之謎,把自己還原成小孩。

 

五篇小說似乎有著內在的有機性,像一條越走越深,中間分岔的迷霧之路,充滿了影像,洞見和疑問,路的盡頭只有純真。《五月的藍色月亮》像陰影逐漸合攏的幕布,布下死亡的迷陣。死亡於「你」罕見,如藍月亮一旦到來, 「你」渺小瑟縮成蜥蜴,神思遠遁,掉入核戰危機,已失去時間,方向,知識也不起作用。原來地球的停擺,和失去親人的傷逝一般,是危機早就蟄伏。那最終不能辨識的世界怕是親人不存,記憶不得挽留的世界?《夢一途》和《出航》里映射了兩種迥然不同的自由狀態,即夢境和死後。夢中的市鎮全是「你」心底留存的舊時光。像為死亡準備的哲學,「你」用俗世的的辦法準備著你的夢境,期盼著與逝去的親人重逢。死後,無宗教之人不知何處去,意識閃念也可影響來世,生死兩隔無可探聽。逝去之人再無七情六慾,無法裸眼復見,不知向何處尋,而死去之人已擺脫那最沉重之情感鐐銬,輕盈地消失。可哪裡能這樣道別?《銀河鐵道》和《遠方的雷聲》中,敘述回到了「你」更小的時候,願望的明確,感官的敏銳,像是分解出了記憶中更深的世界,更幽微的問題,像連綿不斷的琶音,駐足在休止符之前。

 

閱讀評分:8.5 

評審員

003

一生的探索

(在孤獨歲月中精神世界越益豐滿的偽圖書愛好者。

讀朱天心的《漫遊者》,我本想讀作者與父親的故事,但是翻完《五月的藍色月亮》等五篇姑且叫作小說的文章,我仍不知道作者的父親是怎樣一個人,作者與父親有怎樣的日常。與《漫遊者》書名相對應,作者因為父親的逝世而任由思緒遊盪,將各種關於地理和歷史的記憶與夢境訴諸筆端。書中的地名、人名、意象密集而至,什麼希望在乞力馬扎羅山頂墜機身亡的庫爾特·馮內古特,住尼羅河東的活人和住尼羅河西的死人,溺死在河底秘綠的人,擺盪往冥府的渡船,埋屍路旁沒留下名字的Swagman,被追獵的細腰螳螂……作者的文字流暢耐讀,知聞廣博,但是不免給人堆砌材料之感,沒有深刻細膩地去描述某個人、某處地、某個意象。作者生於台灣,長於台灣,為何在本書中不將台灣的人人事事往深處寫,偏要寫那麼多模糊的碎片化的情節,以至於難以觸動讀者的內心底部?讀完之後,讀者或許仍不知藍色月亮是什麼,《遠方的雷聲》為何叫「遠方的雷聲」。這些文藝的標題,傳達的是些很朦朧的東西,大概作者對死亡和人世沒有看得太透徹吧。

       

死亡像正午太陽一樣,無法直視。作者沒有濃墨描寫父親的死亡,也沒有對死亡進行哲學思辨,只有克制的巨大悲傷,娓娓道來的對死亡的感性體驗。文中的「你」沒有肉體,只有漂游的靈魂。直到《<華太平家傳>的作者與我》,才看得見作者與父親的血肉。父親看報、吃飯、剪收漫畫、寫稿、為女兒找隱形眼鏡、一貫地說「累壞你們了」,這些平常的生活細節隨著父親的去世而消失,讓作者不適,像斷線的四下亂跑的風箏。這本書就是在這種不適的、思緒亂飄的狀態下寫就的,不在這種狀態下的讀者可能很難代入書中的「你」。

閱讀評分:7分

評審員

004

清風

(一個先秦史學生的小說評論首秀)

老實講,我是閱讀了朱天心女士的履歷後才讀的這本書,她歷史系出身,很有同感,從行文來看,極像專修西方經典時代歷史。台灣小說向來讀的少,但其極重視細節或者個人體驗則是一種共有的特點,這本當然也不例外。 人的死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完全的終結,所謂的「落葉歸根」之類,大家都期盼重生。朱天心這本書的絕大部分即寫在這樣的一個情景之中。按人情常理而言,平復心情已經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朱天心卻在父親走後保持了高密集度的寫作。

也許某種程度上,這是在延續父親的文學生命。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依賴,未必見得是形影不離,反而是沒有意識下對其完全信任。小說裡面所舉的例子,即是說明。父女之間完全日常的小小默契,在父親死後回憶倍感親切,也最能動人,動讀者的感情。大量的第二人稱使用,使得敘事結構完全不同,讀來總是平淡之外還有永恆的觸動。這本書更像一個人對於父親與自我的兩重回應,只有「老船長死亡」,才是「時間到了」,作者在重新等待父親的過程中,完全換作另外一個人。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最終意義。 推薦於感情細膩的讀者,但理論上而言,作為子女如果有幸讀到這本書,並有幸父母還在,就一定要與他們共喜憂苦甘,因為只有一次。

閱讀評分:9分

評審員

005

桃桃

(在桎梏和自由中掙扎的矛盾者

讀朱天心的《夢遊者》就像跟著作者一起做了一場夢,這場夢裡有光怪陸離的街道,來來往往的故交和恍如昨日的過往。書中5個篇章,拆開來看,是完整獨立的故事,你只消跟著作者去漫遊,在她廣袤無垠的想像之下,一個個匪夷所思又似曾相識的異國旅途、故土尋蹤、少時追憶如畫卷般鋪展開來。作者好像在跟你玩捉迷藏,她不告訴你這場夢境的起點和終點,如夢遊一般走哪算哪。

 

這是一本作者在父親去世之後的悼祭之書,但是每篇文章里幾乎沒有直抒胸臆的哀慟悲傷,文字清麗如少女的顏。她寫千年前記載命運的陶片詩歌;她寫夢裡慣常出現的新家、市鎮與河灣;她寫遠行的靈魂展翼海洋之上……那些令人驚艷的修辭手法目不暇接,比如在空白一片的日出處「你終將等候凝立成石成鹽柱」;靈魂在「大陸暗暗漂移,銀河就要滿溢河床」的暗夜中尋探「;中秋之夜與父母走失的你「如同一頭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洪荒里的小獸」……

 

直到你把書翻閱到最後,5個分散的故事才匯合成一幅龐大的詩卷,交織起作者與家人的零散片段。陶片詩歌是父親的病重的預見;暗夜中探尋的靈魂,是在飛往天堂之路上的父親;中秋之夜的回憶是父親去世之後如陷洪荒的無助;還有更直白的絕望是父親去世一刻重重垂下的頭。情感就像暴雨來前空氣中不斷聚集膨脹的水氣球,只等一道閃電,「嘩」的一聲傾盆而下,最後一篇《遠方的雷聲》就是那雷電刺破後的水柱,她把最懷念的最深刻的最敬重的噴薄紙上,然後「燈泡突然熄了,屋子黑了,記憶,視網膜上的光點,戛然而止」。停電了,父親的生命之光也走到了最終回,沒說完的話、沒做完的事全部成了斷崖的回味,那個給予我們生命、陪伴我們的人再也不會出現的莫大悲痛恐怕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

 

所以,如果你翻開了這本書,請你細細的品讀,或者先看後記《華太平家傳的作者與我》,這篇後記以平實的筆觸記錄了父親朱西甯

(《華太平家傳》的作者)

去世前後和一家人的生活,這樣在開始小說正文閱讀的時候或許會更容易跟上漫遊的腳步。

 

漫遊的時候,再帶上一點思索吧:如果有一天,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在了,斷線風箏的感覺,如何是好?

閱讀評分:8分

終審

意見

綜合幾位評審員的打分,《漫遊者》的得分為——8.1分(滿分10分),綜合來看,這是一個相當高的分數。口碑不錯的同時,每位讀者都有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在讀此書前,每一位讀者都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對此書充滿了期待和好奇,而讀罷此書,由於視角和關注點的不同,他們的評價又有所區別。對情感鋪陳的沉浸、對情節推動的滿意、對筆調想像的盛讚……無論如何,朱天心的《漫遊者》讓拿到此書的評審團們看到了一本好看的小說集,再次領略了朱天心式的獨特筆鋒。

你們如何看待這本書呢?覺得評審團的意見如何?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鼓勵與批評!

評審團

閱讀需要主張

微信公眾號ID : ibookreview

推薦閱讀:

私薦||香港最神秘的女作家:李碧華
塞林格的遁世與某些中國作家的浮躁
莫言是個什麼樣的作家?
源於詩詞的作家筆名
當代國際文壇一大撥中堅作家來華 他們都在寫什麼?

TAG: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