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 超我和自我
顯而易見,自我理想在一切方面都符合
我們所期望的人類的更高級性質。
▼
除了自我之外,
沒有什麼外部變化能夠被本我所體驗到,
自我是外部世界通往本我的代表。
▼
自我和本我的化分不僅要歸因於原始人,
甚至要歸因於更簡單的生命形式,
因為這是外界影響的必然表示。
▼
超我藉以產生的方式解釋了自我和本我的對象
——貫注的早期衝突是怎樣得以繼續進行,
並和其繼承者(超我)繼續發生衝突的。
▼
在理想和這些潛意識的本能傾向之間
可能發生的大量交往說明,
理想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潛意識的,
自我是進不去的。
弗洛伊德
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奧地利
精神病
醫師、心理學家、
精神分析學派
創始人。
1873年入
維也納大學
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
病理學
研究。然後私人開業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1899年出版
《夢的解析》
,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標誌著精神分析學派最終形成。1930年被授予
歌德獎
。1936年成為
英國皇家學會
會員。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侵佔,赴英國避難,次年於倫敦逝世。他開創了
潛意識
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
動力心理學
、
人格心理學
和
變態心理學
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超我和自我
如果自我只是被知覺系統所影響,即真正外部世界在心靈中的代表所改變的本我的一部分,那麼我們要處理的事態就很簡單了。但情況卻是更為複雜的。
我們假定在自我之中存在著一個等級,一個自我內部的分化階段,可以稱為「自我理想」或「超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已在別處提出過了,它們仍然適用。現在必須探究的新問題就是,自我的這一部分和意識的聯繫不如其他部分和意識的聯繫密切。
在這一點上,必須稍微擴大一下我們的範圍。我們通過假設(在那些患憂鬱症的人裡面),失去了的對象又在自我之內恢復原位,也就是說,對象貫注被一種認同作用所取代,這樣我們就成功地解釋了憂鬱症的痛苦障礙。然而,在當時,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該過程的全部意義,也不知道它的平凡和典型程度如何。自此我們開始理解,這種替代作用在確定自我所具有的形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形成它的所謂「性格」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最初,在人一生的原始口欲期,對象
貫
注和認同作用無疑是很難相互區別開來的。我們只能假設,對象貫注在以後是從本我中產生的,在本我中性的傾向是作為需要而被感覺到的。在開始的時候還很不強壯的自我後來就意識到了對象貫注,並且要麼默認它們,要麼試圖通過壓抑過程來防備它們。
當一個人不得不放棄一個性對象時,在他的自我中常常會發生一種變化,這種變化只能被描述為對象在自我之內的一種複位,就像在抑鬱症里發生的那樣,這種替換的確切性質迄今尚未為我們所知。通過這種心力內投,一種退行到口欲期的機制,可能使自我更容易放棄一個對象,或使該過程更容易成為可能。這種認同作用甚至可能是本我能夠放棄其對象的唯一條件。無論如何,這個過程,特別是在發展的早期階段,是一個經常發生的過程,它說明了這個結論,即自我的性格就是被放棄的對象貫注的一種沉澱物,它包含著那些對象選擇的歷史。當然從一開始就必須承認,有各種程度的抵抗能力,正如在某種程度上所表明的,任何特殊人物的性格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或抵抗其性對象選擇的歷史的影響。在有過多次戀愛經歷的女人中,似乎並不難在其性格特質中發現其對象貫注的痕迹。我們也必須考慮同時發生的對象貫注和認同作用的情況。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對象被放棄之前,它還會發生性格上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性格的變化將能從對象關係中倖存下來,並且在某種意義上保存它。
從另一種觀點來看,或許可以說,一個性對象選擇的這種向自我的變化也是自我藉以獲得對本我的控制,並加深和它的聯繫的一種方法。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默認本我的經驗為代價的。當自我假定對象的特徵時,可以這麼說,它把自己作為一個戀愛對象強加給本我,並試圖賠償該對象的損失。它說:「瞧,我這麼像那個對象,你也可以愛我。」
這樣發生的從對象力比多向自戀力比多的轉變,顯然指的是對性目的的放棄,即一種失性慾化的過程,所以,它是一種升華作用。的確,這個問題應該得到認真的考慮,即是否為升華作用所走的普遍道路,是否一切升華作用都不是由於自我的媒介作用而發生的,自我通過把性對象力比多轉變為自戀力比多,然後,或許繼續給自我提供另一個目的。以後我們將不得不考慮其他本能變化,是否也有可能不是由這種轉變造成的。例如,是否這種轉變不會造成已經融合在一起的各種本能又被分解。
雖然這有點離題,但是,我們不可避免地要把注意力擴展到注意自我的對象——認同作用。如果這些認同作用佔了上風,並且變得為數過多、過分強大,且互不相容,那麼取得病理學的成果將為期不遠了。由於不同的認同作用被抵抗相互隔斷,可能會引起自我的分裂,或許所謂多重人格這種情況的秘密就是各種認同作用輪流佔有意識。即使事情不至於如此,在四分五裂的自我的幾種認同作用之間存在著衝突問題,這些衝突畢竟是不能描述成完全病理學的。
但是,不論對這種被放棄的對象貫注的影響進行抵抗的性格能力,在數年之後其結果可能是什麼,童年最早期的第一次認同作用的影響將是深刻而持久的。這就把我們領回到自我理想的起源。因為在自我理想的背後隱藏著第一個而且是最重要的認同作用(即父親認同的作用),這是在每個人的幼年期就曾發生的。這顯然並不是最初對象貫注的結果,這是一種直接的、即刻的認同作用,比任何對象都早。但是,屬於最早的性慾期,並且與父母有關的這種對象選擇,正常說來,似乎會在被討論的那種認同作用中發現其結果,因此而強化前一種認同作用。然而,全部問題是如此複雜,有必要更細緻地探究它。問題的錯綜複雜歸之於兩種因素:俄狄浦斯情結的三角特徵和每一個人身體上的雌雄同體。
男孩子的情況可以簡單地敘述如下。在年齡還很小的時候,小男孩就發展了對他母親的一種對象貫注,它最初和母親的乳房有關,是在所依賴的原型上最早的對象選擇的例子,男孩子用以父親認同的方法來對付他的父親。這兩種關係一度同時存在,直到對母親的性願望變得更加強烈,而把父親看作是他的障礙,這就引起俄狄浦斯情結。於是以父親認同的作用就帶上了一種敵對色彩,並且變成了驅逐父親以取代他對母親的位置。此後和父親的關係就有了心理上的矛盾,在認同作用中這種內在的矛盾心理好像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來了。對父親的矛盾態度和對母親的那種充滿純粹深情的對象關係,構成了男孩子身上簡單積極的俄狄浦斯情結的內容。
隨著俄狄浦斯情結的退化,對母親的對象貫注就必須被放棄。它的位置可被這兩種情況之一所取代:要麼與母親認同,要麼加強與父親認同的作用。我們習慣上認為後一結果更為正常,它允許把對母親的深情關係看作是保留的一部分。這樣,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除,將加強男孩性格中的男子氣。小女孩身上俄狄浦斯情結的結果,以完全類似的方式,可能就是加強以其母親認同的作用——這種結果將以女子氣表現兒童的性格。
由於這些認同作用並不包括把被放棄的對象吸收到自我中去,因此,它們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東西。但是這種二擇一的結果也可能出現,在女孩子身上比在男孩子身上更容易觀察到。分析常常表明,當一個小姑娘不再把她的父親看作戀愛對象之後,就把她的男子氣突顯出來,並且與其父親認同,即與失去的對象認同,來代替與其母親認同。這將明顯地依賴於她的素質中男子氣是否足夠強烈,而不管它可能是由什麼構成的。
由此看來,在兩種性別中,男性素質和女性素質的相對強度,是確定俄狄浦斯情結的結果,將是一種以父親認同還是以母親認同的作用。這是雌雄同體藉以取代後來發生了變化的俄狄浦斯情結的方式之一。另一種方式更為重要。因為人們得到的印象是,簡單的俄狄浦斯情結根本不是它最普遍的形式,而是代表一種簡化或圖式化。的確,這對實際目的來說常常是非常恰當的。更深入的研究通常能揭示更全面的俄狄浦斯情結,這種情結是雙重的(消極的和積極的),並且歸之於最初在童年表現出來的那種雌雄同體。也就是說,一個男孩子不僅對其父親有一種矛盾態度,對其母親有一種深情的對象選擇;而且他還同時像一個女孩那樣,對他的父親表示出一種深情的女性態度,對母親表示出相應的敵意和妒忌。正是這種由雌雄同體所帶來的複雜因素使人難以獲得一種與最早的對象——選擇和認同作用有聯繫的清楚的事實觀念,而且更難以明白易懂地描述它們,甚至可能把在與父母的關係中表現出來的矛盾心理完全歸咎於雌雄同體,如我剛才所說,它不是從競爭和認同作用中發展起來的。
在我看來,特別是涉及神經官能症患者時,假定存在著完全俄狄浦斯情結是可取的,精神分析的經驗則表明,在很多情況下它的構成成分總要有一方或另一方的消失,除了那些只有依稀可辨的痕迹之外,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系列,即一端是正常的、積極的俄狄浦斯情結,另一端則是倒置的、消極的俄狄浦斯情結,而其中間的成分將展示兩個成分中佔優勢的那種完全的類型。隨著俄狄浦斯情結的分解,它所包含的四種傾向將以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組織起來,以產生一種父親認同作用和母親認同作用。父親認同作用將保留原來屬於積極情結的對母親的對象——關係,同時將取代以前屬於倒置情結的對父親的對象——關係;母親認同作用除在細節上做必要修正外,將同樣是真實的。任何人身上兩種認同作用的相對強度總要在他身上反映出兩種性的素質中的某一種優勢。
受俄狄浦斯情結支配的性慾期的廣泛普遍的結果,被看做是在自我中形成的一種沉澱物,是由以某種方式結合到一起的這兩種認同作用構成的。自我的這種變化保留著它的特殊地位,它以一種自我理想或超我的形式與自我的其他成分形成對照。
但是,超我不僅是被本我的最早的對象選擇所遺留下來的一種沉澱物,它也代表反對那些選擇的一種能量反向作用。它和自我的關係並不限於這條規則,即「你應該如此如此(就像你的父親那樣)」;它也包括這條禁律,即「你絕不能如此如此(就像你的父親那樣)」,就是說,你不能做他所做的一切,有許多事情是他的特權。自我理想的這種兩面性是從這個事實中獲得的,即自我理想有對俄狄浦斯情結施加壓抑作用的任務。顯然,壓抑俄狄浦斯情結並非易事。父親,特別是父親被看作是實現俄狄浦斯願望的障礙,這樣,兒童的自我便獲得了強化,在自身之內建立這個同樣的障礙以幫助其進行壓抑。做到這一點的力量可以說是從父親那裡借來的,這種出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行動。超我保持著父親的性格,當俄狄浦斯情結愈強烈,並且愈迅速地屈從於壓抑時,超我對自我的支配,愈到後來就愈加嚴厲——以良心的形式或者以一種潛意識負罪感的形式出現。我在後面將提出一條以這種方式支配權力的根源的建議。這個根源,就是以一種絕對必要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其強迫性格的根源。
如果我們再次考慮一下已經描述過的超我的根源,將它看作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的結果,一個是生物因素,另一個是歷史因素,即在一個人身上長期存在的童年期的無能和依賴性,以及他的俄狄浦斯情結的事實和我們已經表明的那種壓抑,都和力比多潛伏期的發展中斷有關,而且也和人的性生活活動的雙重發動能力有關。根據一個精神分析學的假設,人們最近提到的那個對於人類來說似乎很獨特的現象,是冰河時期文化發展的一個遺產。於是我們發現,超我從自我中分化出來無非是個機遇問題:它代表著個人發展和種族發展中最重要的特點。的確,由於它永遠反映著父母的影響,因此,它把其根源歸之於這些因素的永遠存在。
精神分析一再受到指責,說它不顧人類本性中較高級的、道德的、精神的方面。這種指責在歷史學和方法論這兩方面都是不公正的。首先,我們從一開始就有把進行壓抑的功能歸之於自我中道德的和美學的傾向;其次,一般人都拒絕承認精神分析研究能產生一種全面、完善的理論結構,就像一種現成的哲學體系那樣。但不得不通過對正常的和變態現象的分析解剖,沿著通往理解心理的錯綜複雜的道路,一步一步地找到它的出路。只要研究心理上這個被壓抑的部分是我們的任務,就沒有必要對存在著更高級的心理生命感到不安和擔心。但是,既然我們已著手進行自我分析,我們就可以對所有那些道德感受到震驚的人,以及那些抱怨說人體中一定有某種更高級性質的人做出回答。我們可以說:「千真萬確,在這個自我理想或超我中,確有那種更高級性質,它是我們和父母關係的代表,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知道這些更高級性質了。我們既羨慕這些高級性質又害怕它們,後來把它們納入到我們自身中來了。」
因此,自我理想是俄狄浦斯情結的繼承者,因而也表示在本我中力比多所體驗到的、最有力的衝動和最重要的變化。通過建立這個自我理想,自我掌握了它的俄狄浦斯情結,同時使自己處於本我的支配之下。鑒於自我主要是外部世界的代表,是現實的代表,而超我則和它形成對照,是內部世界的代表,是本我的代表。自我和理想之間的衝突,正如現在我們準備發現的那樣,將最終反映真實的東西和心理的東西之間、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之間的這種對立。
通過理想的形成、生物的發展和人類種族,所經歷的變遷遺留在本我中的一切痕迹被自我接受過來,並在每個人身上又由自我重新體驗了一遍。由於它所形成的方式,自我理想和每一個人在種系發生上的天賦——他的古代遺產——有很多聯繫點。因此,正是這種我們每個人心理生活中最深層的東西,通過理想的形成才變成我們所評價的人類心靈中最高級的東西。試圖給自我理想定位,甚至在已經給自我確定了位置的意義上,或者試圖對自我理想進行任何類比,都只能是白費力氣。
顯而易見,自我理想在一切方面都符合我們所期望的人類的更高級性質。它是一種代替做父親的渴望。自我理想包含著一切宗教都由此發展而來的萌芽。宣布自我不符合其理想的這個自我判斷,使宗教信仰者產生了一種以證明其渴望的無用感。隨著兒童的長大,父親的作用就由教師或其他權威人士繼續承擔下去。他們把指令權和禁律權都交給了自我理想,並且繼續以良心的形式發揮對道德的稽查作用。在良心的要求和自我的實際成就之間的緊張,是作為一種負罪感被體驗到的。社會情感就建立在以別人自居且和它們一樣的自我理想的基點上。
宗教、道德和社會感——人類最高級的東西的主要成分,最初是同一個東西。根據我在《圖騰與禁忌》中提出的假設,它們的獲得從種系發生上講出自戀父情結,即在掌握俄狄浦斯情結本身的實際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宗教和道德的限制,以及為了克服由此而保留在年輕一代成員之間的社會情感。在發展所有這些道德的東西時,似乎男性居領先地位,然後通過交叉遺傳轉移給女性。甚至在今天,社會情感也是在對其兄弟姐妹的妒忌和競爭的衝動的基礎上產生的。由於敵意不能令人滿意,便發展了一種對從前對手的認同作用。研究同性戀的溫和情況進一步證實了這種懷疑,即認同作用代替了繼敵意、攻擊性態度之後的深情的對象選擇。
然而,隨著種系發生的提出,新的問題產生了,使人們想從這裡沮喪地退縮回去。但是,這是毫無益處的,因為我們必須做出嘗試——儘管害怕它將揭露我們建立起來的整個結構的不適當,問題在於:究竟是哪一個,是原始人的自我還是他的本我,在它們的早期就從戀父情結中獲得了宗教和道德?假如是他的自我,為什麼我們不略述一下這些被自我所遺傳的東西呢?假如是他的本我,它是怎樣和本我的性質相一致的呢?或者說,我們把自我、超我和本我之間的分化帶回到這樣早的時期是錯誤的嗎?難道我們不應該老老實實地承認,關於自我裡面的這一過程的整個概念對理解種系發生毫無幫助,也不能應用於它嗎?
讓我們先回答容易回答的問題。自我和本我的化分不僅要歸因於原始人,甚至要歸因於更簡單的生命形式,因為這是外界影響的必然表示。根據我們的假設,超我實際上起源於導致圖騰崇拜的經驗。到底是自我還是本我體驗到,並且獲得了這些東西的問題,不久就不再有什麼意義了。思考立刻向我們表明,除了自我之外,沒有什麼外部變化能夠被本我所體驗到,自我是外部世界通往本我的代表。因此,根據自我來談論直接遺傳是不可能的。正是在這裡,實際個體和種系概念之間的鴻溝才變得愈加明顯起來。另外,人們一定不要把自我和本我之間的差異看得過分嚴重,但也不要忘記,自我基本上是經過特殊分化的本我的一部分。自我的經驗似乎從一開始就遺留給了後代,但是,當這些經驗足夠經常地重複,並在許多代人身上有了足夠的強度之後,就轉移到本我的經驗中去了,即成為遺傳所保留下來的那種痕迹。因此,在能被遺傳的本我中,貯存著由無數自我所導致的存在遺迹,並且當自我形成它的脫出本我的超我時,它或許只是恢復已經逝去的自我的形象,並且保證它們的復活。
超我藉以產生的方式解釋了自我和本我的對象——貫注的早期衝突是怎樣得以繼續進行,並和其繼承者(超我)繼續發生衝突的。假如自我在掌握俄狄浦斯情結方面沒有獲得成功,那麼,從本我產生的俄狄浦斯情結的精力貫注,將在自我理想的反向作用中找到一種發泄口。在理想和這些潛意識的本能傾向之間可能發生的大量交往說明,理想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潛意識的,自我是進不去的。在心理的最深層曾經激烈進行的鬥爭,並未因迅速的升華作用和認同作用而結束,現在是在更高層次的領域內進行著,就像在科爾巴赫的油畫《漢斯之戰》中一樣,是在天上解決爭端的。
【注】:本文選自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弗洛伊德說夢境與意識》,編譯:高適。
相關推文:弗洛伊德 | 自我和本我
【延伸閱讀】:
書名:
《自我與本我
》
作者: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譯者:
林塵 等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現實以上主義】好書推薦
▼
推薦閱讀:
※周總理自我批評令尼克松感動(2)
※真實的自我 第三篇 明心見性
※接受自我,才能接納一切
※6個步驟:拋棄自我設限,成就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