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最讓人寒心的是何事?一番舉動,坑殺十萬部眾!
從孫悟空修仙回家到被十萬天兵圍剿,一共有將近200年的時間。在這兩百年間,孫悟空一直在苦心經營花果山。
花果山鼎盛時期,可謂金城湯池。光全副武裝的猴兵猴將就有四萬七千之眾,更有七十二洞妖王助戰。各洞妖兵少則三五百,多則三五千。整個花果山論起妖兵,當也有十萬之眾。可是,如此數量的妖兵,面臨十萬天兵,為何一戰即潰,再戰覆滅,絲毫無反抗之力呢?
主要原因,當然是玉帝第二次圍剿,不但派出了托塔李天王、哪吒等神仙,更派出了二十八宿、九曜星君、十二元辰等等多路人馬。不過,天庭勢力強大僅僅是一個方面。
內部矛盾重重,看似強大,其實孱弱,這才是花果山防禦戰失敗的真正原因。
孫悟空從傲來國得到兵器,武裝起一支四萬七千之眾的猴妖大軍後,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無不恐懼,紛紛來投。從此時開始,孫悟空成為花果山之主。可惜,孫悟空雖也有些小智慧,卻過分相信個人武力,在統御部署時一再出現低級錯誤。花果山群妖人數雖多,不過是一盤散沙而已!
作為花果山之主的孫悟空,究竟犯了哪些錯誤呢?
原文說:(七十二洞妖王)每年獻貢,四時點卯。也有隨班操演的,也有隨節征糧的。齊齊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鐵桶金城。各路妖王,又有進金鼓,進彩旗,進盔甲的,紛紛攘攘,日逐家習舞興師。
太史公有一句名言,千百年來,被許多人奉為圭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用大白話說,所有人那都是「無利不起早」。孫悟空組建猴妖大軍,稱霸花果山,群猴當然最高興。他們從花果山平凡一猴,搖身一變,成了花果山萬妖當中的貴族階層。
七十二洞妖王呢?本來大家武藝相仿,割據一方,彼此相安無事。孫悟空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平衡。昔日耀武揚威的七十二洞妖王,轉眼間變成了花果山的二等公民。但凡見了猴兵,妖王們都要點頭哈腰。孫悟空若是真會為帥,那就應當對花果山萬妖一視同仁,論功行賞,以激勵群妖,共同禦敵。
事實是什麼呢?
七十二洞妖王或者出兵,或者出糧,或者獻寶。為了討好孫悟空,他們煞費苦心。可是他們收穫了什麼呢?收穫的,是可以在花果山繼續存活,當義工,當炮灰,當賤民。
孫悟空得到了金箍棒之後,自我感覺實力暴增,開始封賞群妖。最後,兩個赤尻馬猴被封為馬流元帥,兩個通臂猿猴被封為崩芭將軍。總之,都是猴子,並且是群猴中跟隨孫悟空多年的心腹四老猴當了總管。他們負責安營下寨,賞罰操練,成為孫悟空一猴之下,萬猴之上的妖上妖。
作為一個領袖,最為重要的職責,就是用人。我們都知道,用人當唯才是舉,處事當公平公正。可惜,真正能做到這點的領導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是任人唯親,孫悟空也是如此!
光有義務,沒有權力;光有付出,沒有收穫;光有懲處,沒有賞賜
——孫悟空如此駕馭下屬,下屬怎麼可能會賣力?
孫悟空因嫌弼馬溫官小,反出天庭。剛到花果山,就有兩個獨角鬼王求見。
這獨角鬼王來歷神秘,去向成謎。他們的出現,看似偶然,其實也是一種必然。
為何這麼說?
孫悟空剛回花果山,心中充滿了不甘和鬱悶。此時,獨角鬼王求見。這鬼王雖然是第一次見孫悟空,卻深知孫悟空的脾性,每一句話都切中孫悟空之要害。
獨角鬼王見孫悟空,是整頓衣衫,倒衣下拜,恭敬萬分。孫悟空大喜,問鬼王為何前來。鬼王回答:
「久聞大王招賢,無由得見,今見大王授了天籙,得意榮歸,特獻赭黃袍一件,與大王稱慶。肯不棄鄙賤,收納小人,亦得效犬馬之勞。」
鬼王這話,全是鬼話,可孫悟空聽了,很是舒服。
孫悟空剛剛回來,獨角鬼王立刻求見,可見他們等候許久。他們本可以在孫悟空不在時,求見四老猴,但若那樣,得到的回報也必然小很多。孫悟空因在天庭受到冷遇,獨角鬼王就送赭黃袍(帝王才能穿這種袍子)。他們獻袍的目的很純粹,希望孫悟空造反,稱王稱帝。
鬼王問孫悟空在天上擔任什麼職務,孫悟空憤憤然說是弼馬溫。這鬼王說:
「大王有此神通,如何與他養馬?就做個齊天大聖,有何不可?」
大家看看,這鬼王竟然和通臂猿猴一樣,又是一個博學多聞的先知型妖怪。早先,孫悟空連弼馬溫是什麼官都不知道,可地上這獨角鬼王,一聽就明白,並且告訴孫悟空,咱不給他養馬,咱要做齊天大聖!
這獨角鬼王的一句話,改變了孫悟空的人生!
孫悟空立刻換衣服,擺開班列,接見群妖朝拜。孫悟空一掃鬱悶,大喜之下封獨角鬼王為前部總督先鋒,統率七十二洞妖王兵馬。
孫悟空是高興了,獨角鬼王也滿意了,可是,七十二洞妖王呢?
大家辛辛苦苦跟隨孫悟空,已經做了幾十年的苦力。七十二洞妖王中,肯定有不少妖王巴望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其中佼佼者。可是,孫悟空一聲令下,一個外來漢,靠著溜須拍馬,就成了他們的頭頭。
民間有一句話: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差不多可以形容七十二洞妖王苦悶的心理吧。
當李天王帶領十萬天兵前來征討時,孫悟空還在喝酒。猴兵連續稟告,孫悟空說: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
這種氣概,和當年霸王項羽在垓下被圍,只知道和虞姬喝酒舞劍相仿。
等到九曜星君都打到水簾洞門口了,孫悟空才大怒發兵。
此時,若孫悟空明白事理,應當親自出馬,統率四老猴率領精銳猴兵迎戰。唯有如此,才能大敗天兵,才能振奮士氣,才能激勵花果山十萬妖兵。
可是,孫悟空
「即命獨角鬼王,領帥七十二洞妖王出陣,自己領四健將隨後」。
想那獨角鬼王不過是靠著溜須拍馬當上了總督先鋒,七十二洞妖王怎麼服氣?一戰之下,這撥人被九曜星君攔在鐵板橋頭,連洞口都出不去。
孫悟空沒法子,只能親自出馬,擊退了九曜星君,終於把兵馬拉出了水簾洞,擺開陣勢。
托塔天王調出四大天王和二十八宿,率領十萬天兵進攻。孫悟空也派出獨角鬼王,帶著七十二洞妖王迎戰,四健將則帶著四萬七千猴兵,在後面搖旗吶喊。
這一場大戰,從上午太陽初升殺到下午太陽落山。原文說:
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將與那群猴。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孫悟空純粹把獨角鬼王和七十二洞妖王、妖兵當炮灰!
孫悟空如此統兵,怎能不敗?
可孫悟空對此,竟然毫無察覺。或者說,他根本不覺得這麼做有錯。
在回到洞中,四健將見了孫悟空,哽哽咽咽大哭三聲,又嘻嘻哈哈大笑三聲。孫悟空問原因,四健將說:
「今早帥眾將與天王交戰,把七十二洞妖王與獨角鬼王,盡被眾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該哭。這見大聖得勝回來,未曾傷損,故此該笑。」
作為猴妖出身的將領,四健將雖然對七十二洞妖王有同情之心(大哭),但畢竟親疏有別,更關心猴妖的死活(大笑)。他們說這番話,合情合理。
可作為三軍統帥、花果山之主的孫悟空不能這麼想,這麼說。
但是,讓人寒心的是,孫悟空不但這麼說了,並且說得比四健將還要無情。
他說:
「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況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狢之類,我同類者未傷一個,何須煩惱?」在孫悟空看來,打仗那就要死人,很正常。況且,死的都不是猴子,根本不需煩惱。
但世間事情猶如多米諾骨牌,只要有一塊牌被推倒,就會引發無休止的連鎖反應。事實證明,孫悟空任人唯親,賞罰不明,重用溜須拍馬之徒的舉動,葬送的不僅僅是七十二洞妖王,還有四萬七千猴兵以及整個花果山的霸業。
大鬧天宮的空擋中,孫悟空曾經與人間六大魔王結拜兄弟。大家許諾同生共死。當天兵來臨,為何六為義兄一個沒來?五百年後,除了牛魔王,其他五大魔王都去哪兒了呢?
推薦閱讀:
※如來佛祖座前,被打死的到底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
※第89章、孫悟空劃的圈子有用嗎?是有莫大神通,還是虛張聲勢?
※菩提祖師為何給石猴取名孫悟空?觀音咋也給八戒沙僧取名悟能悟凈
※孫悟空是怎樣成佛的
※孫悟空為何聽了龍王的話就回去保唐僧了?不回去居然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