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教師節本意:改善教師待遇 爭取教學資源
今天是教師節,各位老師有收到學生的禮物和感謝嗎?這年頭,教師節大多跟感謝師恩划上等號。學生們向老師表達心意,也算是繁重課業中的一絲溫暖吧。不過話說回來,是誰發明教師節這個節日的呢?
原來,中國教師節大有來頭——它的起源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待遇。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在南京中央大學舉辦集會,建議將6月6日定為教師節,並提出「教師節宣言」,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卻沒有被當局認可。建國後,本著「教師是工人隊伍一員的原則」,恢復了教師節。 2年後,經教育部和全國總工會決定,一度將5月1日國際勞動節作為中國教師節,用以強調教師的勞動性質。
如今教師節設立的原意已經丟失不少。教育部把今年教師節的主題定為「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口號上已不見任何與教師待遇相關的字眼了。
教師都想盡心教育學生 只是情況不允許
翻查近年教師節的口號,核心都是強調教師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教師既要成為學生的楷模,也要有「愛」、「責任」和「德行」,要感化學生、春風化雨。承受這些崇高的道德要求,大概是教師行業的特色,但假如??把這些要求跟教師相應的待遇比起來,便顯得前者格外嚴苛。
去年,有媒體發起了一個教師生存狀況的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老師都很憂慮個人的財政狀況。調查結果顯示,67%的受訪者工資每月低於5000元,當中17%更低於每月3000元。對比2014年的調查(每月收入低於5000元的受訪者為93%),教師的薪酬水平有所改善,不過遠遠未如人意。根據國際經合組織(OECD)2015年的報告,教師在各種職業當中的薪酬水平仍然偏低,其起薪水平只得3000多元,比翻譯、銷售等職業的工人薪資水平都要低。
一份關於「減少教師非教學工作」的調查報告則表示,教師不但需要加薪,還需要減負。這份報告集中訪問了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地區的教師,發現他們不但困於日常教學和備課等作業的壓力,更遭非教學任務嚴重擠壓工作時間。各級各類的檢查、臨時交辦的非教學類任務、網上學習和會議培訓佔據了教師的工作時間,令很多人連基本的備課時間都沒有,需要在工余時間追趕進度。結果,中小學教師普遍面臨工作時間過長的問題。據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組的調研顯示,中小學教師的周工作時間平均達到54.5小時,超過法定工作時間25%。其中,教師每天平均在校工作9小時,晚上平均工作1.5小時,連周末也要工作平均2小時。
一方面要求教師追求完美的道德模範,另一方面卻待薄他們,令不少老師面臨龐大的工作壓力,甚至磨蝕工作熱情。騰訊教育在2014年的調查便發現,逾八成受訪教師工作壓力大,近五成教師表示絕對不會讓其子女從事教師職業。假如情況不改變,教育行業將失去僅余的吸引力,不單不能教化學生,更可能出現嚴重的人手短缺。
教育開支是增加了 但還不及國際水平
教育部近年不斷強調國家財經性經費超過GDP 4%,並「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希望透過增加教師收入來改善教師待遇,藉此穩定教育質素。然而相比其他國家,中國的教育開支依然偏低。 2000年,OECD國家公共教育經費已經佔GDP比例平均水平5.2%,非OECD國家也有4.9%。就算是近年飽受經濟危機困擾而需要緊縮開支的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也有超過5%的教育開支佔比,可見中國教育開支佔GDP比例之低。
另一方面,中國近十年高速的城市發展也令大量兒童移居到城市求學,間接導致地區教育開支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鄉村落後的發展水平不斷驅使農民流入城市,成為工廠、大型企業的廉價勞動力;政府陸續開放戶籍制度的改革,則允許在城鎮穩定就業的人口市民化。其結果是越來越多農民工及隨遷子女移入城市,加速農村適齡兒童向城市的轉移。
高速的城市化摧毀了農村教育發展的前景。以湖南耒陽為例,縣城急速發展令農村小學生源萎縮,小學生每班人數下降至三、四十上下,高中更只剩下不足4所。在農村生活的家庭假如想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只能讓孩子到城市上學,變相加劇城市教育資源的壓力。另一方面,部分二三線城市的教育支出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一項研究顯示,河南省從2007到2011年間,全省城鎮人口增加了700萬人,中小學生增加了72萬人,但新增的中小學只有300所,個別城鎮增設的學校更為零。
教育資源不足令教師在新的環境里獨力難支。當整體社會要求更多有基礎教育程度的勞動力時,教師不僅需要面對更大的班級人數,也要應付教育系統的諸多要求:執教新的課程、參加教育培訓提高水平、為提高學校等級水平而陷入無止境的行政工作。然而,教育資源的增長偏慢,老舊編製限制教育人手的增配,都使教師的工作苦不堪言。
教師除了爭工資,也要爭取開拓教學的資源
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節假如還有什麼積極意義的話,便是它號召教師作為一個群體,捍衛自己的勞動待遇。學生的教育方法、教案的準備,尚且需要教師們一起商議決定;增加硬體、師資等資源投入的經費,更不能沒有教師的集體爭取。
事實上,由以往民代幼教師爭取養老金的行動,到今年西安、安徽等地教師爭取績效工資的抗議可見,教師在追討工資和被拖欠的福利上從來沒有缺席。不過,要解決現在的困境,已經不能只針對政府的違法行為。如何爭取更多資源用於學生的教育,以至思考理想的教育環境該如何實現,是一個愈來愈迫切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