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怎麼回事
痛經是婦科比較常見的問題,不少女性朋友也經常會聽到身邊有朋友抱怨自己來月經時會出現痛經的情況。那麼,痛經的原因是什麼?痛經有什麼表現?
什麼是痛經?
痛經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疼痛、墜脹、腰酸或合併頭痛、乏力、頭暈、噁心等其他不適,嚴重者可影響生活和工作質量。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今天,我們聊聊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
痛經的原因
原發性痛經多見於青少年期,其疼痛與子宮肌肉活動增強所導致的子宮張力增加和過度痙攣性收縮有關。
原發性痛經的發生於月經時子宮內膜釋放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有關。痛經病人子宮內膜和月經血中PGF2α和地諾前列酮較正常婦女明顯升高,尤其是PGF2α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
前列腺素誘發子宮平滑肌收縮,產生分娩樣下腹痙攣性絞痛。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歷時稍長,可使子宮腔壓力升高至8kpa以上,造成子宮供血不足,當子宮壓力超過平均動脈壓即可引起子宮缺血,結果刺激子宮自主神經疼痛纖維而發生痛經。
PG的刺激還可使子宮收縮圖形與正常婦女的不同,痛經病人子宮基礎張力升高,收縮強度及頻率增加,且收縮不協調或非節律性,異常的子宮收縮使子宮缺血缺氧引起疼痛。原發性痛經的發生受內分泌因素、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因素、神經因素等的影響。
1、內分泌因素
痛經經常發生在有排卵的月經周期,無排卵型子宮內膜因無黃體酮刺激,所含PG濃度很低,月經周期一般不伴有腹痛。
2、精神、神經因素
內在或外來的應激可使痛閾降低,精神緊張、焦慮、恐懼、寒冷刺激、經期劇烈運動以及生化代謝產物均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刺激盆腔疼痛纖維。
3、遺傳因素
女兒與母親發生痛經有相關聯繫。
4、免疫因素
痛經病人免疫細胞和免疫反應有改變。
痛經的臨床表現
月經期下腹痛是原發性痛經的主要癥狀,疼痛多數位於下腹中線或放射至腰骶部、外陰與肛門,少數人的疼痛科放射至大腿內側。疼痛的性質以墜痛為主,重者呈痙攣性。疼痛時月經未來潮或僅見少量經血,行經第1日疼痛極劇烈,持續2~3日後疼痛即可緩解。可伴隨噁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癥狀,嚴重時面色發白、出冷汗。婦科檢查無異常發現,偶有觸及子宮呈過度的前傾前屈或過度的後傾後屈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