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群泛濫:世道的崩壞,是從家庭開始的。

自殺群泛濫:世道的崩壞,是從家庭開始的。

來自專欄好姑娘光芒萬丈22 人贊了文章

1

「有沒有活夠了想死的,我這兒有工具,有地方,還有專業指導。」

「真心求死,一起不?」

上面這些話,我能從最近曝出來的「自殺群」里翻出好幾打。

自殺群,顧名思義,那就社會邊緣人士最後的狂歡現場。

就在前不久, 一位經歷了喪子之痛的父親,為了追查孩子的死因,潛進了一個以「抱團自殺」為主題的自殺群。

除了讓「自殺群」從黑暗裡糾到陽光下,這位父親還一躍成為這個群里唯一的「勸生者。」

雖然到最後,他配合警方一起端了群主的號。

可令人心寒的是,這並不影響那堆想死的心,繼續躍躍欲試著…

新的「自殺群」還是會相繼的出現,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對生活逐漸絕望,暫時找不到活路的人。

並引領、教唆他們,趕緊去死…

2

除了已經逝去的生命,最令我心痛的還是這些「自殺群」里活著的主角。

他們大多都是那些,還在成長中,未曾學會敬畏生命,亦或是剛剛獨立,對成人世界稍有體驗的青少年。這些人的年齡分布,大多集中在15-24歲。

究其他們想要放棄生命的原因,離不開:生活的壓抑,債務問題,感情受挫,家庭糾紛….

他們有的剛步入社會甚至已經成家生子,有的還是在校的學生。

他們與我是同齡人,也許也背負著和我相似的責任,也擁有過理想,也一樣深刻的體會過:原來生存是他媽挺難的一件事兒。

我想每個人,尤其在這個年齡段,都會和內心的那隻惡魔有過幾次對話:

「活得不痛快,不如死了得了。

都二十齣頭了,還沒一夜暴富,怎麼好意思舔著個臉留在人間。

失戀算什麼,眼睛一閉,不睜,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我也一樣。惡魔的聲音和例假似的,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和著陣痛餘音繞梁。

可直到如今,我還能在這兒給你們哐哐打字,每頓兩大碗米飯,精神抖擻沒心沒肺的活著,沒在過去像浪潮般來臨的人生低谷期選擇嗝兒屁。——還不是因為我慫。

另外我家樓下的麻辣香鍋,真的是極品,有點捨不得。

3

知道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後,我慢慢的也成了一個生活中的「勸生者」。

遺憾的是,我用無數回窩心的交談,留住了大部分人的命,卻沒留住我的摯友,彤彤。

表面上彤彤是喝醉了導致交通意外,但我記得,前兩天,她還在怨恨自己不爭氣,始終忘不了前男友。

青春潦草收場,她的父母送完了彤彤最後一程,又重新回到了平靜的生活里,這場災難,滴水無痕,沒有人反思,總結。

也許這對老夫妻忘了,他們的女兒,曾不止一次向他們發出求救信號,表達自己的壓抑和無助,表達自己多麼的渴求溫暖和鼓勵。

可得到的回饋,無非是冷眼嘲諷,附贈一句:

趕緊好好做你的簡歷,滾出去找工作,挺大個人了就知道扯犢子,跟家裡要錢出去談朋友,養小白臉兒。

被人玩兒了還惦記人家你還要不要個逼臉!?誰家姑娘跟你似的這麼賤?

彤彤一開始沒想過去死,那一刻,她決定,非死不可了。

許多自殺群里,那些頭一次就自殺未遂的孩子,他們都坦白,自己害怕死亡,他們中的多數,死之前其實是猶豫的。

可是一回頭看,當下的問題,就算活著,也沒有解決的辦法,沒人理解和傾聽他們,相信並幫助他們。

他們被孤立著,冷落著,僅剩的那點兒活著的勇氣,剛冒出個頭,又被嚇回去了…

萬萬沒想到,有些成噸的傷害,居然是自己最親密的人給的。

4

勸人去死當然是作惡,那些人是躲在黑暗角落裡的畜生,社會蛀蟲,遲早遭報應。

可我眼中,這一場場悲劇的真正原因,是在我們的生存,成長環境里,只有人教我們如何成功,卻沒人教我們如何活下去,即便是,平庸的活下去。

潛入「自殺群」的那位父親,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覺得孩子的死和自己的教育失責有很大的關係。

我平時會上業餘課的地方,有一群00後的小朋友。

從早上八點到凌晨,學習壓力直逼工作,可謂是一點都不輕鬆。

我覺得他們刻苦的嚇人,可他們的家長只感到心安理得。

理由是,現在不吃苦,以後當廢物?

我有個山東的朋友,今年剛24歲,可少年老成,工作起來不要命。

結果心臟崩了,住院回來直接從總監的位置掉到小白。

他不服氣,但繼續如從前那般的埋頭苦幹。

原因嘛,不過就是:

他想成功,寧可累死,不努力就有被抓回家當公務員。

說實話,00-90這一代,受到的成功學影響最大:xx月入百萬了,xxxx當上ceo了。

這些聲音在我們原本就浮躁的年紀里,格外刺耳。

從小,我們被父母和老師灌輸的概念,就是:

「你一定要超過其他小朋友呀。」

「你一定要當一個讓我們體面的人啊。」

「你瞅瞅人家閨女,你能不能給你媽長長臉?」

他們教我們如何去贏,卻不曾告訴我們如何體面的面對失敗。

更可怕的是,他們也並沒有教我們贏的真正方法,大多時候,都是瞎起鬨。

最後,我們成了敏感脆弱,卻總是陷入妒忌跟焦慮的一代。

一朝不如意就全盤蒙圈!心態全面爆炸,如今,更是動不動就想「全體去死」。

朴樹有談過自己為什麼不要孩子:

相信這也是大部分人恐婚的原因,因為作為自己,我們並不覺得自己擁有健全的人格。

想起自己生命那些不被負責過的瞬間,對於生命的認識便是,開始即是地獄,生來就是吃苦。

所以當今社會,失敗學,比成功學更有必要,盲目的自信比。

作為孩子,我們多希望聽到那句:

「你不必成功便是我們驕傲。」

「爹媽來教教你,如何平凡的活著,也能快樂。」

5

相比之下,90後這代人當父母就做得比較好。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從前我們總能聽到父母許下願望是以後當大老闆,要發財。

現在翻開朋友圈,看到同齡人父母,他們對孩子最多的期望是:不求你大富大貴,但求能快樂一輩子。

大概是因為她們曾今掉進過深淵,長此以往活在父母的無謂期盼當中,所以自己吃過的苦,遭過的罪,絕不讓孩子再走一遍。

對於90後的父母來說:我可以坦然的接受你失敗,不那麼完美,甚至你長大了也許還是個同性戀,只要你健康的活著。

我相信沒有哪個家庭幸福,父母開闊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會忍心拋下一切去死。

所以每個人,在試圖成為父母之前,人們應該先確定自己達到了那個標準,否則別拿孩子做實驗。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學校是孩子樹立三觀的場所。

世道的崩壞,是從教育開始的,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

6

最後,我想寫給正在迷惘絕望,腦袋正在踩在腳底的孩子。

或許你現在已經掉入深淵的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救世主儘快到來。

但希望你能明白,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每個人都是孤島,除了自救別無他法。

就像自殺群里有個欠款三萬塊的人,他放棄輕生的念頭後,開始琢磨自己的職業規劃,找工作,盡最大努力還錢。

結果發現,自己的命,哪是區區三萬塊就能買走的?

而我們的教育,也必須秉持,將這種自救意識傳遞下去的責任,死亡看上去是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際上啊,懦弱極了。

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名字叫《超脫》,講的也是關於教育的問題。

喪喪的男主Henry,說過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去閱讀,以此來激活自身的想像力,去培養自己的意識和信仰。」

「去看電影,也許答案就在那裡。」

「去交朋友,或許那就是人間真諦。」

最重要的是,去戰鬥。

生活忙不迭的甩給你各種挫折的時候,你一定得賤不拉幾的跟它干到底。 只要你有這種精神,相信我,好日子就離你不遠了。

到時候,死,就成了最沒勁的一件事兒。

以及,任何成功的人生,只有借鑒的意義,沒有複製的可能。

因為你就是你啊。

文 | 愛麗絲:以愛為生的飼貓少女,想和我的貓一起躺在你的床上。微信公眾號@飼貓少女愛麗絲(ID:girlgirlfight)微博@好姑娘老妖。投稿郵箱:laoyao@haoguniang90s.com


公眾號:飼貓少女愛麗絲

後台回復【闞清子】【鄭爽】【李健】【情話】【倪妮】【戀愛】【前任】【小三】【婚姻】【渣女】等獲得相關情感解析文章。

後台回復【抖音小甜甜】【吳謹言】【令妃】【陳意涵】【楊紫】【馬思純】【楊超越】等獲得熱點評論性文章。


推薦閱讀:

(1)為什麼90後成了逃婚的一代
二胎放開:75後扎堆生,85後90後不敢生
陪伴90後一路走來的動畫片,你還記得多少
90後小伙幫上下樓鄰居整改4平米入戶花園,火了半個小區! [一點資訊]

TAG:自殺 | 教育 | 90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