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不是科學?
105 人贊了文章
近日,再次看到一篇文章:方舟子:為什麼說數學不是科學?
這篇文字大體上的結論是正確的,數學的確不是科學。
但是,而方舟子在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中,其引用的論據,基本上全是胡說八道。
如果我們因為這個結論正確,就輕信了方舟子的論據。
那麼,對於科學的認識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
對於我國的科普,更是會產生極為深遠的不良後果,因為公眾對於科學根基的認識被誤導了。
我認為,其後果的嚴重程度遠勝於所謂的崔化鈉反轉百倍。
舉個例子:方舟子說,數學和科學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
研究對象方面,數學可以和自然界不發生任何關係,因而數學不是科學。
按照這種理論進行推導,這世上就沒有社會科學 。
半個科學界一口氣被推向了非科學的範疇,實在是很有魄力。
更有甚者,他還說:科學是實證,是證據加邏輯,而數學是純邏輯推理。
說的好像數學不存在實證那樣。
在這裡,為了避免給廣大公眾產生誤導,我必須進行糾正,以避免對科普產生極大的不良後果。
為了解釋方舟子這個文章中存在的核心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數學。
數學首先是一種語言。
什麼叫做語言呢?人和人表達用的工具叫做語言,如同中文、英文、日語、法語一樣。
數學的最核心作用,就在於表達。
它是一種非常精準而簡練的語言,所有語言的所有辭彙都可以翻譯成數學。
你現在看到的這篇文字,也是來自於電腦顯示器上的投影,這些投影,完全是依賴一整套數學法則控制的。
數學將我們日常的文字統統翻譯成數字或者更為簡潔的東西,讓機器可以識別。
語言擁有莫大的力量。
它可以用來思考,只要讓人類大腦預測,讓其他人可以理解的下一段文字是什麼,那麼,人就可以聽到來自於內心的聲音。
它可以用來記錄,記錄下實驗的結論。
它可以用來交流,讓其他人了解你的想法。
舉個例子:方舟子所謂的科學方法同樣可以翻譯成數學。
它可以表達為:
設某假設命題為:集合A∈集合B,那麼,假設元素C∈集合A,元素B?集合B,則該假設命題為假命題。
因此,數學可以是科學的工具,它也可以是科學本身,它更可以成為科學,科學很大程度上只是數學的一部分,它被數學描述,被語言表達。
至於所謂的數學命題,它事實上包括了兩種東西。
一、其研究對象在現實中存在的,也就是徹底的科學命題。
舉個例子:勾股定理就是一個非常徹底的科學命題,它研究的對象的是具備普遍性的物質長度和角度之間的規律。
這種命題也具備可證偽性,你可以找出任何一個例子,去證偽公理,或者證偽勾股定理本身。勾股定理並不是永遠正確的,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它會被扭曲和改變。
數學中的「概念」,很多時候是一連串現實存在的物質的近似,例如點,它事實上就是現實中那些比較微小而又具備剛體特性的微粒的近似。
二、其研究對象在現實中不存在的數學命題。
例如無限大,無窮小,或者某個按照特定規律遞推的數列,這些都是數學研究的對象。
數學是一種語言,作為語言,它天然具備描述「|科學」和「不科學」的東西的職能。
科學是一種方法論,這種方法論,事實上並沒有能力去研究不存在於物質世界的東西,更沒有辦法去研究假設性命題的正誤。
比方說,某個實驗只能進行一次,某個社會制度的建立,必須在開始就有預見性。
在這種場合,數學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率先在實驗進行之前,用獲取的信息,建立一個模型,首先對模型進行處理,而無需真的去進行那些無法完成的實驗。
——那麼,方舟子犯下的第一個錯誤:
他所說的科學,充其量只能說是自然科學,將自然科學這個概念,擴大到了整個科學體系,所以,他才會說出:「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包括抽象的數字「這種荒謬結論。
——方舟子犯下的第二個錯誤:
他沒有搞清楚,科學研究有兩種方法, 一個是歸納法,一個叫做演繹法。
他所說的東西,其實是歸納法,說白了,還是一種邏輯推理。
並且——
一、數學的證明當中,大量使用了歸納法的,舉個例子,著名的四色問題,事實上就通過計算機窮舉加以證明,歸納法只是數學證明方法的一種。
二、很多科學命題,都是依賴演繹法進行證明的。
例如,水星的進動,是大家利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力學,在這個基礎上,推導出來的,並且,在實踐中得到驗證。
方舟子說演繹法不屬於科學,大概是打算否定相對論和牛頓力學的科學性?
三、數學的結論有賴於公理的正確性,而公理是通過歸納法總結,證明的,也就是依賴實證。
舉個例子:勾股定理要證明,往往有幾個前提條件。
例如,九章算術中的證明,要求以下定理成立。
⑴ 全等形的面積相等;
⑵ 一個圖形分割成幾部分,各部分面積之和等於原圖形的面積。
這些定理拆分下去,可以轉變為一定程度的數學公理,叫做歐幾米得公理。
任意兩個點可以通過一條直線連接。
任意線段能無限延伸成一條直線。
給定任意線段,可以以其一個端點作為圓心,該線段作為半徑作一個圓。
所有直角都全等。
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由於公理是無法被證明的,獲得公理的過程,佷多時候就是徹頭徹尾的歸納法。
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對於公理的經驗,沒有發現任何證據可以證偽公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說這些公理很大可能是正確的。
和方舟子指出來那些所謂的科學命題一樣,數學證明需要大量證據,我們之所以認為公理是對的,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證據無比龐大,以至於數學證明依賴的公理,有較高的可信度而已。
一旦公理不成立,那麼,整個數學體系就會加以改變。
例如,大名鼎鼎的第六條公理,現在被發現並不是這麼確然的,我們真實的世界中,勾股定理並不一定成立,特別在於大質量的星球附近,空間因為引力而發生扭曲,數學關係也會隨之變化。
只要搞明白了上面兩點,就可以明白方舟子犯下了第三個錯誤:
——方舟子犯下的第三個錯誤:
「所有數學定理的可靠程度都是一樣的,都是絕對正確的,都不會有任何爭議。」
他至少應該聽過非歐幾何吧!
他怎麼能說所有數學定理的可靠程度都是一樣的呢?
——方舟子所犯下的第四個錯誤:
證據越多,某個理論就越可信。
這個錯誤實在太不應該了,這是方舟子的本職專業啊。他一個搞生物的,有沒有搞明白什麼叫做循證醫學。
你有沒有評估證據的效力?
有力的證據或者實驗,進行一次就夠了。
例如,韓寒的身高,你親自拿把尺子去測量,一次就夠了。
不靠譜的證據和實驗,你發一萬個都沒用。
如果你沒有關鍵性的證據,拼了命去找一萬個證據,基本可以斷定,那一萬個證據全是假的,胡說八道。
所以,我在這裡重申。
科學的定義是,採取科學方法對某個事物進行研究。
科學方法指的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一個科學命題採取歸納法和演繹法產生結論,並不能影響這個命題本身的可靠性和正確性,更不能因為這個科學命題使用演繹法了,所以它就成為不是科學結論了。
科學研究的對象不一定是自然界,它可以是人類社會,可以是純然抽象的概念,更可以是信仰,甚至可以是跳大神。
通過科學研究,對於歷史文獻的翻閱,我們甚至可以產生對於「跳大神」一個很有力,很有效的論文。了解到我們人類社會是怎麼跳大神的,這種習俗的演變和由來,以及其中具備怎麼樣的社會價值,從而指導我們的社會制度。
方舟子所說的科學,只不過是很狹隘的自然科學,它只是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他的結論雖然正確,但是其應用的論據,幾乎全盤錯誤,結果就成了徹頭徹尾的偽科學。
因此,我呼籲大家對於任何一種科普文章,都應該理性思考。
要相信在科學前沿進行研究的工作人員,不可被某些公眾號為了吸引眼球而寫出來的錯誤科普文章誤導,從而產生不良後果。
最後,關於數學家信風水的事情,根本不值得討論。
很多風水、祭祖之類的事情,是社會風俗。
更多是為了討個好彩頭,給自己一個正面和積極的心理暗示。
對於這種東西,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是不值得多加批判的。
更何況,人的想法是可以改變的。
他今天在報紙上說自己不信風水,明天朋友說幾句,說不定心思有所改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罷了。
將其上綱上線,只能說頗有文革給人戴帽子的風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