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治療牛皮癬的利與弊

生物製劑治療牛皮癬的利與弊

4 人贊了文章

安全用藥比用有效葯更值得我們關注

關注身體整體的健康而不僅僅是皮膚

2015年美國諾華公司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 Cosentyx?在適合接受全身治療或光療的成人患者中用於治療中至重度斑塊型銀屑病。Cosentyx是首個獲批的可選擇性結合白細胞介素-17A(IL-17A)並抑制IL-17受體的銀屑病藥物。除了美國之外,Cosentyx 還被歐盟和澳大利亞批准用於治療中、重度斑塊型銀屑病及被日本批准用於治療中、重度斑塊型銀屑病和活動性銀屑病關節炎(PsA)。

此消息如重磅炸彈,不少病友在國內還未臨床試驗的時候,紛紛奔赴美國,日本,香港,印度尋求藥品信息。事實上,蘇金不是首個應用於銀屑病治療的生物製劑,如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依那西普(etaner-cept)和英夫利昔單抗等等,在國內均已上市,但由於費用昂貴副作用大,(年均十萬以上)一直沒有普及開。直到如今網路信息發達,印度作為不發達國家,可以合法仿製專利藥品,無需支付專利費,所以價格低廉,引起了代購蘇金熱潮。一年花費6萬左右,能控制皮損對部分病友來說可以欣然接受,而不低的差價利潤,也讓不少人紛紛擠身代購行業,義務充當起蘇金宣傳。也有不少病友在注射初期感受到生物製劑強烈的療效,彷彿不費吹灰之力清除皮損帶來巨大驚喜,也不遺餘力的推介開來。然而生物製劑真的是萬能的嗎?能徹底治癒銀屑病?只有輕微副作用?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國外文獻以及官方數據吧。

請注意,蘇金從臨床到現在不過短短5年!5年我們能獲得的數據太少,對長期副作用和耐藥性也是未知。官方對長期抗藥性一直宣稱的是目前暫無數據說明,並非是說無抗藥性。而蘇金說明書上要求是從0-4周也就是前五次,每周注射一次,根據體重和病情結合選擇300MG(兩支)或者150MG,然後每月注射一次,長期注射。停葯有複發風險,但可繼續重新開始持續治療。並非表明徹底治癒。從已知數據來看,注射12周後停葯複發幾率幾乎是百分之百,一直按照說明書注射,在每月兩支持續半年後有部分人複發,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一年後複發人數增加,皮損面積加大,有個打針3年的病友,幾乎已經回到以前的皮損百分之70面積,也並不敢停葯,這數據和諾華宣稱的無耐藥性有所衝突,不知是否因人種差異造成。蘇金在華還在臨床試驗階段,並未通過上市。長期注射是否有抗藥性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一:生物製劑:一切來源於生物的細胞(如各種減毒或滅活疫苗)、代謝、合成產物(如胰島素、丙種球蛋白、抗毒血清、干擾素、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都可以稱為生物製劑。專家表示,生物製劑的長期應用,可能會增加感染、結核的風險,而如果更長期地應用,則需要考慮有沒有腫瘤高發等問題,但徐偉主任也指出,目前因為還沒有足夠長的時間觀察,生物製劑會不會導致腫瘤高發還沒有定論。生物製劑從臨床應用到現在也就20年時間,期間不斷的因副作用或者其它原因,生物製劑更替非常頻繁,對於蘇金,諾華官方的數據也只有幾年時間,並且參加臨床的人本身就經過了嚴格的篩選,體內原本不能有任何感染,也沒有長期使用過激素,免疫抑製藥更不能使用過生物製劑,在使用蘇金前沒有其它治療。嚴格控制篩選注射人群,也是官方數據比真實臨床要好看很多的原因。眾所周知,銀屑病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愈幾率,用藥越簡單越容易治療,自身體質越好也越容易康復。這些數據本身就把一些用藥複雜,體質較弱的人排除在外,我們應該對自身體質有清楚認識,了解這些數據背後更深層的東西。靶向生物製劑治療銀屑病的風險管理,注射生物製劑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評估。如年齡,體質,免疫球蛋白水平,基礎用藥情況及合併症。生物製劑應用的禁忌症包括:各種活動性感染(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等),心力衰竭,惡性腫瘤,妊娠或者哺乳婦女,既往脫髓鞘綜合征,多發性硬化病史。生物製劑使用過程中,隨著治療時間延長,感染,過敏反應,自身免疫反應和惡性腫瘤等相關不良反應可能隨之顯現,一旦發現應及時停葯並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靶向生物製劑為銀屑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但在它們發揮良好療效的同時可能會干擾患者免疫系統的穩態,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目前,對靶向生物治療的長期療效及安全性尚需充分的臨床驗證,切勿盲目追求皮損的健康而忽略了身體的健康。

二,什麼是白細胞介素:白細胞介素即是由多種細胞產生並作用於多種細胞的一類細胞因子

目前至少發現了38個白細胞介素 ,分別命名為IL-1~IL38,功能複雜,成網路,複雜重疊 ;在免疫細胞的成熟、活化、增殖和免疫調節等一系列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它們還參與機體的多種生理及病理反應。 免疫系統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受到一系列細胞因子的調節。根據細胞因子的結構同源性可將其分為幾個蛋白質家族,如IL-1家族、IL-6家族、IL-10家族、腫瘤壞死因子家族和造血因子家族等。白細胞介素穿插歸類為其中。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以下也稱IL-17A)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促炎症性細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記憶性CD4+T淋巴細胞分泌,是含有一個N-末端信號肽的155個氨基酸的糖蛋白。IL-17A通過與受體特異性結合,發揮著促進炎症發展、免疫應答、造血等多種功能。

多臨床病人樣本和動物模型試驗證明,白介素-17E對人體抵抗寄生蟲感染非常重要,而且它對於機體的過敏反應卻起到促進作用,這樣白介素-17E就加劇了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程度。科學家又發現,在人體遭遇腸道或皮膚炎症時,腸道上皮細胞和皮膚角質層細胞會分泌白介素-17C,白介素-17C又會作用於它的分泌細胞使之快速的對外來刺激做出早期反應。這種由白介素-17C介導的早期炎症反應加之隨後白介素-17A介導的淋巴細胞侵潤,共同構成了宿主的粘膜免疫防線,為機體清除病原微生物維持自身穩態提供了重要屏障。簡單的說,LA-17能調節自身免疫能力。同樣,白介素-17C的持續存在也會導致多種自身免疫病的發生。

白介素-17家族的細胞因子就如同一把雙刃劍,在急性炎症反應中,它們可以快速的分泌出來保護機體不受外源有害物質的危害,而當人體產生由於多種遺傳和環境因素所導致的慢性炎症時,它們又會加速多種慢性疾病的病程。所以,白介素-17家族細胞因子和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科學家暫未全部研究清楚它們對於不同炎症反應的調控機制,許多炎症相關重大疾病還待研究。人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其不可缺失的作用。一旦被抑制,就可能導致其他疾病的發送,評估利弊,兩權相害取其輕,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切不可因為治療比較輕的病而患上更嚴重的疾病。

下面引用一個參加國內臨床試驗病友數據:南京皮膚病研究所這次蘇金單抗臨床報名人數38人,2人因為身體原因未通過篩選即退出,剩下36人分若干組,自7月25日開始,陸續接受了300mg或150mg劑量的蘇金單抗注射,最遲的一批在10月底,也全部用上蘇金單抗(因為之前有部分安慰劑組成員);期間1人因誘發天皰瘡退出臨床,1人截至目前效果不算明顯(還在堅持臨床),其他人均明顯見效。從凱叔觀察來看,每個人的皮損恢復率差不多都在90%以上,部分關節痛的也有好轉;不過在這半年,輕微複發也有,還有新起點點,皮膚乾燥的情況;此外,嗓子癢、呼吸道感冒、毛囊炎、偶爾腹瀉、腳氣是最常見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總比例應該遠超過國外臨床標數據,加起來起碼達到70%以上)這是使用5個月時的數據,短期來看,各種小範圍感染還在接受範圍內,有的人會認為這些都是小毛病,和全身皮損皸裂比起來簡直不是事,那麼,繼續下去呢?生物製劑是抑制人體自身免疫力,蘇金也不例外。諾華2015官方指出,並未進行動物研究評測蘇金的致癌性或致突變性潛力。妊娠,哺乳婦女,兒童,老人,都沒有做對照試驗。沒有這些數據不代表安全,只是因為諾華沒有去做此類對比試驗,無法評估風險。因此,我們更應該謹慎。在國外對生物製劑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中重症患者,嚴重影響生活。注射後受益大於潛在風險時,才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並不適合大多數人使用。請病友們務必慎重。

對於廣大病人,相對於皮損的關注,我們可能更需要關注整體健康。

"安全用藥"比"有效用藥"更要緊。生物製劑最受關注、也最為熟知的副作用是"降低人體抵抗力".例如用藥後更容易感冒發燒,慢性疾病如肝炎、結核病人長時間用藥後可能病情反覆(故考慮配合使用預防性抗結核或抗病毒治療)。

另外,還有目前關注較少、但"談虎色變"的副作用:腫瘤。上市17年來,已有資料顯示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例發生惡性淋巴瘤、皮膚黑色素瘤的風險升高(儘管發生幾率很低)。但要全面看待腫瘤問題:患者本身免疫機能紊亂,本來就容易發生上述腫瘤。

只有整體健康才是我們追求的身體健康,單單追求皮膚的清潔度,容易進入誤區。不僅是生物製劑,各類免疫製劑,激素,都有可能壓制皮損恢復皮膚健康,但是會導致身體其它機能的損壞,如長期服用甲氨蝶呤導致白血病的發生,來氟米特導致肺纖維化,肝衰竭。雷公藤損害生育,容易中毒,阿維A影響生育,引發各種炎症等等。所有藥物都是有利有弊,務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例如蘇金乾粉注射,需在無菌環境,對配比手法有較高要求,非專業人士容易導致藥物的損害藥性的改變,引發各種感染,會帶來未知的嚴重後果。對待醫療,我們應該有科學嚴謹的態度,懂得敬畏。切不可盲目跟風,道聽途說。銀屑病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適合別人並不一定適合自己。我們要對人體自身有清醒的認識,增強體質,是獲得整體健康的最好途徑。

推薦閱讀:

《名醫談百病》叢書——《銀屑病》
張志禮醫案選析——銀屑病(6例)
【分享】銀屑病 中醫治療 請求加分
【什麼是銀屑病】銀屑病介紹
【綜述要覽】 特殊人群銀屑病的治療

TAG:銀屑病 | 醫學 | 皮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