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的「陰柔美」|別向粗暴與蒼白認輸

被質疑的「陰柔美」|別向粗暴與蒼白認輸

來自專欄 Allen的咖啡廳15 人贊了文章

好像每隔一段時間,「男性娘化」就會成為一部分網友的靶子:無論是攻擊的對象、形式還是方式,也永遠都十分相似:那些長相中性風的青年男明星總被一次次拉出來,在外貌、裝扮、乃至講話方式等方面接受一批集中嘲諷和羞辱;而嘲諷者的話術,永遠會從性別特徵羞辱、人身攻擊,上升到「如果孩子們都養成這種風氣,那整個社會要如何是好」的高度來

其實,如果你有過細心觀察,類似的邏輯內核並不少見。比如,每當我說起教育中對學生包括外貌與衣著在內個性於權利的不合理限制,總有長輩們——甚至是我的同齡人,卻操著一口恨不得大了三十歲的語氣——對這種觀點顯得如臨大敵:「你這是想搞什麼?如果哪天在學校里學生們都能想幹什麼幹什麼,成天頂著一腦袋染過、燙過的頭髮,或者胳膊上紋個身,帶一堆項鏈耳環,像什麼樣子?別成天在這裡帶節奏!」

這些說法,乍一看真的太不講道理、沒有邏輯了,以至於讓你一下子不知道該從何開始反駁;而最後幾句所帶出的濃重的道德色彩,也往往足夠有威力,暗示出你不僅自己不上進,還要將壞習慣傳染給身邊人甚至是下一代,就更不可原諒了。這種情況下,你難免一時語塞,放棄解釋和反駁。因此,當同樣的指責再一次短暫風靡社交網路,一批人感嘆著這種聲音的荒唐,而另一批人卻一次次為了同樣的荒唐理由而義憤填膺。


Ayn Rand在《誰需要哲學》中,提出一點應對謬論的思路:不逃避,不因為它的無理而畏懼,從每個詞的意思入手來解構它。放在這裡來說,一種審美符號本身是個客觀物體,並無好壞之分,它之所以被人討厭或喜歡,自然是來源於其背後所代表的東西。

比如,大面積的紋身,在一段時間以來一直算是流氓「專屬」標誌的事實,導致了許多年長者對其過分單一化的理解,認為一紋上身,自動就代表著成為這群人中的一員,而不會想到這種符號對於人的其他意義和價值;

亦或是未成年人染髮、化妝、帶飾品等的「梳妝打扮」。由於絕大多數國內學校對此都是明令禁止的,有勇氣違反這些規定的,也往往是那些較為「叛逆」的孩子們,而他們往往同時會帶有一些「壞」習慣:有些是真的錯誤,如打架鬥毆,校園霸凌;而有些則是被基礎教育剝奪掉的合理權利,如所謂的「早戀」——當然,這兩者的區分又是另一個話題,這裡不再贅述。於是,這一審美符號就又同一些不太討人喜歡的特徵捆綁在了一起。

討厭「娘炮」則要複雜——或者說層次化得多。它具備上述兩者的因素,一部分此類明星、歌手的專業技能低劣,以至於將其出演影視片段剪出,蒼白的表演能被「路人」當作笑料來看,獲得今天的高知名度與粉絲流量,完全是依靠略為畸形的市場與不重規則的營銷、傳播手段。而「男人就要有個男人樣子」這一國內典型的性別刻板印象,恰恰契合了這個群體的上述缺陷,即一種「陰柔氣質」與「不負責任」之間的因果關係被巧合地憑空建立了起來;再加上「如果男孩子都娘娘的,我們整個社會要如何是好?」的哀嚎,更是將指責直接提高了一整個「道德層次」。

那麼, 這一系列思考方式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雖說在一個特定時代里,紋身與「暴力」和「犯罪」等屬性高度重合,但一個人的理性也應該能明白兩者並不具備任何直接關係,且「紋身的樣式、形式和意義是多種多樣的」也並非什麼艱澀而難以獲得的知識;如果情緒讓你不會欣賞這種選擇,尊重、接納、不攻擊他人的個人化選擇則是一個成年人心智健全的標誌、一個現代社會成員的義務

少年們對美的追求則更加「無辜」。之所以能在打架鬥毆、抽煙酗酒的少年群體中看到較多染著頭髮、打著耳洞的孩子們,本身就是因為教育者不合理的規定剝奪了這些權利,從僅僅逆向「選擇」出了蔑視一切規定、對自己未來毫無打算和興趣的那一部分,從而加深了教育者、成年人的偏見,整整一個惡性循環;

同理,專業精神、職業素養的缺乏,完全可以就事論事地指出。前段時間,一段電影《碟中諜》的拍攝花絮在微博上引起熱議,電影中主角從飛機上縱身躍下的鏡頭居然並非由綠幕和特效憑空合成,而是主演阿湯哥真的從一架飛機上跳傘並實拍。可想而知,國內小鮮肉又一次成為了評論區中的攻擊對象,「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男人」的聲音絡繹不絕。可另一方面,湯姆·克魯斯其實並非施瓦辛格式的傳統美式「硬漢」,他長相清秀,塑造的角色種類也彈性很大,從不乏溫柔深情的一面。這不是恰恰可以讓人們反思自己將「責任感缺乏」與「性彆氣質」之間建立的因果關係嗎?

況且,追星的年輕人們也並非在小鮮肉的外貌吸引下全部變得是非不分。這是我自己曾錯誤地持續多年的偏見之一。經過一些有意無意的了解,我才意識到,「小鮮肉」標籤下的藝人們間也有相當大的維度和差距,其中個人奮鬥、隨和善良等因素——哪怕某種程度上是刻意營造出的「人設」也好——的確給予了他們不少抵禦犬儒和功利的正面影響。我為數不多的一個朋友,就保持了數年追星的習慣,翻翻微博首頁,絕大多數內容都和自己的偶像有關,卻也並沒有像許多「過度娛樂」的鼓吹者所擔憂的那樣,頭腦空無其他一切,而是及其富有同情心和求知慾,在乎看似和自己無關的苦難,不迷戀力量,熱愛個體。這樣的特徵,我在許多陌生人身上也都見到過。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猜測,恰恰是偶像們的善良、細膩等品質,讓他們被一個人有血有肉的豐富所震撼和吸引,一旦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視野隨之擴大,這種熱愛很容易變成當今所稀缺的同理心。

另一方面,如果「社會會怎麼樣」的哀嚎者真的如他們表現的那樣關心社會,就不會如此缺乏最基本的現代社會常識,為個人權利範疇的自由選擇扣上這樣一頂無理取鬧的綁架大帽子;同時,這個聲音背後的邏輯是不是非常熟悉?沒錯,同性戀、不婚者已經聽過太多遍類似的話術,彷彿每當一個個體選擇了不以繁衍後代為目的的愛情和生活方式,人類距離自我毀滅的懸崖邊緣就又近了一公里。


除此以外,「娘」作為一種指責,其中包含的性別歧視意味,已經有許多作者談過。性別平等一直是我所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但這一次,我也注意到另一些東西。

這些指責者口中的「娘」、或者「不像男人」,究竟是什麼樣呢?

化妝、打扮,自然是不能被接受的了,在我兩年前剛開始使用知乎時,還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高一男生整天化妝戴美瞳?這是正常現象嗎?」

那麼,身材好有肌肉是否算得上加分項呢?恐怕並沒有。一大部分有嚴格身材控制的韓國男明星們,彷彿並沒有因此逃過人身攻擊,我甚至在貼吧中見過樓主貼出明星的胸肌腹肌照,卻在接下來的十幾層中收到「笑死我了棒子哪裡會有肌肉」這種「睜眼說瞎話」式的回復。

除了在一些氣候及其炎熱的地區,夏天撐起遮陽傘的男生很可能會被同儕嘲笑;另外一些理由就顯得更加匪夷所思也防不勝防了:學校里,被老師體罰了,沒有笑嘻嘻地忍過去,而是據理力爭自己的權利,是「小氣又混蛋,不像男人」;不願服從於同儕壓力,為所謂「集體榮譽感」而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體力,是「小肚雞腸,不像男人」;工作了,不願無償996不願迎合公司的「狼性文化」,是「嬌里嬌氣,不像男人」……

我試圖在這些理由中找到哪怕一丁點內外氣質上的共同點,可卻完全找不到。想來想去,可能只有一個共性:這些指責者試圖將自己的意志和標準強加於他人,而這些標準也大多否定人類個體的尊嚴、多元和豐富,鼓吹功利和為功利服務的粗糙,被拒絕後的惱羞成怒使他們只好搬出這一串籠統、混亂的指責。換句話說,是莫名的控制欲與對和自己不同者的不寬容產生了這樣的「怪胎」聲音。

具備這樣特質的人,不僅並不稀少,其影響也不局限於攻擊「娘炮」。比如,你記得自己的中學裡為教室加裝表情監控系統、躲在草叢中抓情侶牽手的教育者嗎?記得去豆瓣的名著頁面刷「女主是婊/三觀不正」的用戶嗎?

而後者已經被一些媒體和知識分子探討和研究過。在我的印象中,純粹的「私德」被大規模地消費式狂歡,始於兩年前王寶強與馬蓉間的糾紛。「找小三/給人戴綠帽活該被千刀萬剮」的聲音也是第一次變得理直氣壯,得到刷屏式的「三觀正」稱讚。一些人在當時表達過自己對此的擔憂和恐懼。不知道之後的趨勢有沒有出乎他們的意料,這種粗暴的姿態已經從現實世界溢出,染指了文藝作品:如果《飄》中堅強的女主郝思嘉都能被罵為「做作虛偽的交際花」,那麼像作為當代作品的《傲骨賢妻》中希望追求真愛卻囿於傳統價值桎梏的Alicia又怎能倖免呢?就連說起今年夏天上映、感動了無數觀眾的《小偷家族》,你也時常能夠找到一些令人掃興的差評,質問創作者是不是「腦子壞了」,為什麼要用如此溫柔的視角去解讀幾個「以偷竊為生的人渣」。

這種思維,也就註定意味著他們並不大可能接受甚至思考旁人的建議,無論這個建議是不要忘記時代背景強加給人的苦難,還是人類個體本身無法用非黑即白來描述的豐富性,在他們眼中,可能就都成了不夠「進步」的借口,是前人的虛偽和軟弱助長了這種風氣,而多虧了自己和為數眾多的同伴們,才讓事情有所改觀。


也就是說,回到本文所著重探討的部分上來,有些特殊氣質的男孩子們,或者是一些偶像、明星的喜愛者們,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依然難以倖免於同齡人甚至長輩的否定、攻擊;哪怕一次次的討論讓進步一點點發生,向最末梢傳導的速度往往也並不快;諸如「把這麼些個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拉弓的變態玩意兒們列為四害之首進行化學閹割」、「滿足他們畸變內心的同時為民除害」這類令人髮指的文字也會繼續反覆出現。

所以,我希望你明白,你的與眾不同,賦予了攻擊你的人做夢也想像不到的天賦和能力:感知愛,感知美,感知柔軟,感知豐腴的感情;在他們眼裡只有無聊和仇恨時,你卻找到了值得守護和熱愛的東西——它可能不會讓你在最膚淺的現實層面上獲得許多人趨之若鶩的「快感式快樂」,卻是讓你倘若有一次機會重新選擇也一定「再來一次」的無悔財富。

別輸給粗暴和蒼白。


推薦閱讀:

智商與性別有多大關聯
拒絕性別差異的妻子招人煩
第四節 人的性別遺傳
山東村莊買B超機鑒定胎兒性別 大量女嬰遭引產
除了男和女性別還能選啥   今日早報

TAG:心理學 | 社會 | 性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