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探討人性的秘密?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探討人性的秘密?

人性的主題,是幾千年來,思想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家等希望從各個角度探討清楚的一個根本命題。

人類本能的求知慾和對未知事物的渴望,推動著人們對人性主題的探索,人們只有真正認識了自己,才能真正認識世界。

人們針對自身的研究可謂廣泛深入,然而我們對人性的研究認識,至今不能統一。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在中國,早在殷周時期撰寫的《書》、《詩》、《易》等經典中,人性的內容便已經顯示出濃厚的人文氣息。在先秦諸子時期,中國哲學開創期的哲學群體宛如尼采筆下所描繪的「一塊巨石鑿出的哲人群像」,形成一股澎湃的人文思潮。

思想界圍繞人性的議題各自闡發其獨特的慧見。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孟子的「人性善論」(人天生就存在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個「善端」,只要把它們擴而充之,就可以發展成為仁、義、禮、智四種道德品質。)

《荀子·性惡》有云:「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荀子的「人性惡論」(人生來就是惡的,必須通過化性起偽,把人的惡性轉化成為善性。)

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

告子的「人性無善無惡論」是那個時期非常典型的代表。

莊子則立足於道家,從宇宙的高度來審視人性的本質,他相信遠古的自然人性是樸素、健康的,然而遠古的人性已經喪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性論學說。從莊子的自然人性論中不難看出其中所蘊藏的人性惡思想,當然莊子的人性惡思想與荀子的「人性惡論」有著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人性惡論」是把人性判定為惡的理論,先秦諸子中,只有荀子是這樣的理論。然而莊子並沒有將人性判定為惡,只是認為人性中有著內在的黑暗傾向,他們是對人性之惡的認識程度不同。莊子的思想整體傾向於人性的真與美。

縱觀以上學說,可以歸納總結為:人性善論、人性惡論、人性不善不惡論。

啟迪多元思維

人性的善與惡是關於「人性是什麼?」這一問題最主要並且最集中的爭論焦點,在中西方的思想史上一直爭論不休。

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人性論整體堅持一種人性善論的傾向,但是他認為人性善和人性惡都是有條件的,並且不是絕對化的。

他認為傳統的人性論者從主觀思辯的角度出發,離開了社會文化大環境,單獨談人性善與人性惡都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我們大致可以這樣設想:在「好」的社會環境下,人性更多可能表現出善的一面,例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見義勇為;而在「壞」的社會條件中,人性則更多可能表現出惡的一面,例如損人利己、自私自利、冷漠無情。

然而,馬斯洛整體認為善是人類幸福生活的唯一希望,只要人類是具有理性且是追求幸福的,那麼人性必然存在向善的傾向;同時可以這樣認為,人類社會至今為止在人類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惡行是社會環境影響的結果。

因此,馬斯洛認為,人性的善或者惡的關鍵點在於,在生物遺傳的基礎上,社會為人提供一個怎樣的大環境,將決定人性是向善還是向惡。同時,我們需要清晰認識到:環境不可創造,但人性可以塑造。

正心正舉

《道德經》提倡的人性理念,包括由「心性自然之道」決定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由「心性守中之道」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由「謙卑柔慈之道」決定著人與自身之間的和諧。

人與自然能否和諧相處,取決於人類是否真正意識到自身原本就是自然造化的一個成就,不用刻意誇張地將自己想像成大自然造化的寵兒,因此在自然造化面前必須保持敬畏及謙遜。這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態度,「心性自然之道」所要闡述的,就是這種「道」。

《道德經》有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不僅揭示出人與萬物一樣是陰陽造化之和的道理,而且提示人們要明白自己在陰陽造化中的地位。

人們只有明確意識到這種地位,使之成為我們面對自然萬物時的基本理念,人與自然才可能實現真正的和諧。否則,人將自己看作自然造化的「異類」,就必然與自然造化相互排斥,在認知上既然與自然造化不能相容,又怎麼可能通過歧途的努力最終實現和諧?

撥迷見智

人性的選擇及發展方向需要順應「天道」、「地道」、「人道」,才能終得「正道」。

開啟自在之門

《道德經》第五章有云:「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多數人認為,凡事登峰造極,不是能夠更滿足成功的意志嗎?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謹守在中和的狀態呢?

《道德經》包含著對人類自我意志膨脹的深層憂慮。人類生活在天地之間,有能力完成其他萬物所不能完成的創造,這當然是人類進化的優勢。

但是與自然造化比起來,人類的創造只能排在第二位,不僅人類創造本身只是自然造化的一小部分,而且從根本上說還是對自然造化的模仿。

然而,人類卻因為擁有這種創造能力使得自我意志膨脹起來,為了達到能夠分辨美醜、善惡、是非等目的,產生了許多偏見,做出了很多予取予奪的事情,不僅造成事物的不平衡,同時也造成了自我心性的不平衡。

因此,《道德經》曰「不如守中」,即是告訴人們保持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場,站在自然造化、寬容萬物的精神高度上,從容面對是非、得失、善惡等。

這樣的 「心性守中之道」,是處理人與人在社會交往中的各類事情、解決各種矛盾時所採取的正確平衡方法。唯有「中和」,社會才有可能實現和諧,任何偏好或者偏執,對於實現社會和諧來說都是障礙。

「謙卑柔慈之道」的人性理念,是人提高自身修養,完善內在自我的法寶,這些都是人性的正「道」。

推薦閱讀:

西方哲學史之近代哲學第06章 科學的興盛
【成長建構No.10】如果建構只做一件事
常識|哲學基本問題
老子哲學的主體性原則

TAG:哲學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