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跨越代溝、文化、時空隔閡?父母首先要做的九個心理準備
原創: 楊麒楨
「 對於時、空隔閡我們做不了什麼,然而對於代際、文化隔閡,我們有山可以爬,山頂有日出可以看,日出下有手可以牽。但還是,有山要爬。」
01
2013年出版的耶魯大學中國留學生精神健康調查報告,是研究在美中國留學生心理健康的最早的研究。據此調查,在耶魯的中國留學生中,29%的中國留學生有過焦慮癥狀,45%有過抑鬱癥狀。
2017年,紐約時報分別在二月和十二月發表文章《中國「空降孩子」》以及《那些在美國大學裡痛苦掙扎的中國留學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中國留學生的心理健康,對於學生本人、所在學校、他們生活的社區、以及遠在中國的家人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為這個族群解決心理問題和提升幸福感是一個多維度多面向的問題。寫這個話題的過程,更是一個令人謙卑的挑戰。有很多方面我想寫。但有點不知從何開始才好。
02
找我做心理治療的中國留學生們----一個接著一個----從我的腦海里冒出來。他們有女生有男生,從初中生到研究生,有的掙扎於小小年紀就獨自出國,有的在學業壓力下抑鬱焦慮得無法應付日常,有的在不健康的人際關係里栽跟頭,有的在美國遭遇意外創傷難平。
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都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和他們的父母不僅沒有住在同一個房子里,他們更不在同一個國家,身處的完全不是同一個現實世界。
當我想到這些學生們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獨特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浮現在我的眼前。
琪(名字都是化名)告訴我她父母不可能做到不強加他們的觀點在她身上,所以她從不告訴他們任何重要的事----她表情堅決,並且很自豪。
宇,撇著嘴,告訴我他的媽媽沒有「可以理解他的腦子」,而他的爸爸沒有「願意理解他的心」。
旻的肩頸沉沉地向前耷拉著,眼神空空洞洞地粘在半空中,聲音很輕地講他父母罵他「不知好歹、被慣壞了、懶,浪費」在美國留學的大好機會,那可是父母犧牲換來的機會。
瀾的半張臉埋在手裡,講述她的媽媽被爸爸外遇然後離婚了,每當瀾提起出國後的艱辛的時候,媽媽就會開始倒她自己的苦水停不下來。
潔聳聳肩做個無奈的鬼臉,她說她爸媽愛讀心靈雞湯,每次潔抱怨出國後的生活,就被罵「太負能量了,你要正能量起來」。
03
沒有父母是完美的。任何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都既有高潮也有低谷。上面的情景也可以發生在美國學生的身上。但是,對於不能或不願向父母尋求支持的美國學生,他們至少還有朋友。
而這些中國留學生不得不放棄他們在中國已經交到的朋友。他們失去之前在中國的朋友,不僅是因為天各一方距離遙遠,而更是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有共同的生活經歷、環境、和文化氛圍了。
與此同時,交新朋友不容易!誰也不能保證能交得到新朋友。想和美國同學交朋友,搞笑的點、聽的歌、追的星、關心的球隊、人際間的規則,等等,都不同。和其他中國人交朋友,也得看學校里有沒有中國人,可選擇的範圍可能很小。所以這些孩子出國後,是孤獨的。
中國父母把孩子當作生命的重心甚至生命的全部。把孩子送到美國,一個在地理上和文化上都是距離最遠的地方,可不是件小事!
這個孩子可能是你唯一的孩子----你傾注了畢生的愛護與管教,汗水與淚水,希望與夢想。
就這麼,她(他)離家了。這麼遠。這麼長時間。他(她)好嗎?她(他),真的,過得好嗎?你想知道嗎?你,真的,想知道嗎?
此刻我有一個願望。我希望中國留學生的父母們能讀到我第一段提到的文章,這篇文章,和其他相關文章。
我的這篇文章本來是英文,發表在美國,所以寫的時候我知道大多數父母並看不到它,所以決定翻譯成中文,開個微信公眾號。
很可理解的,大多數中國父母不會英文。很多父母對心理健康也還缺少細緻的理解和足夠的意識。而且,也不熟悉國外的資訊渠道。這些障礙的集合,使得大家並不能接觸很多有關留學生心理健康的資訊和幫助。
父母不懂英文而孩子生活在國外,這個反差如同一個縮影,是一系列更大的反差的縮影。這些更大的反差集合起來共同構成了這些父母和孩子所身處的困難。留學不僅可能產生而且還可能拉大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包括文化間、代際間、時間、空間。結果是,父母往往不了解孩子的現實處境。也比較少有辦法來跨越這些隔閡。
我們能不能找到途徑開始搭建一個橋樑來跨越這些隔閡呢?固然,琪和宇不和父母說話;但是,旻、瀾、潔還是和父母說話的。
當孩子告訴我們他們遇到的困難時(要麼直接地告訴要麼通過微信朋友圈間接地告訴),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如果我們的反應讓孩子覺得我們不注意他們的感受、不理解不接納不支持他們,他們的心境會變得更糟。我們本意是想幫忙,但不僅沒幫上忙,反而無意中加劇了困難的惡化。我們可以做什麼從而問題不至於惡化,相反,孩子會更願意向我們敞開心扉,並感到被支持和被愛呢?
04
我們可以從以下九點開始:
1. 請做好心理準備----你聽到的對你而言可能無足輕重、無稽之談、令你反感。你聽到的東西你不一定會喜歡。相反,你可能惱怒、失望、擔憂。
比如,你的孩子正在嘗試你不同意她(他)嘗試的事情。又比如,你覺得最重要的事情,而他(她)壓根不在乎。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有告訴你你覺得不重要、沒道理、是壞事的事,也請務必先珍惜。珍惜她(他)有告訴你!不要讓你的批評性情緒這麼快地跳出來,橫梗在你和孩子之間,成為難以逾越的障礙,障礙你們的溝通。
2. 請做好心理準備----你的孩子會變,可能會讓你感到陌生得難受。
父母有時會覺得:「因為我養育了他(她),那我當然是了解他(她)的。」這種想法很可以理解。但是,事實不一定是這樣的:你不一定了解你的孩子,哪怕朝夕相處。更何況,在孩子出國留學後,「我的孩子我還不了解嗎」的想法就受到更大的挑戰。
父母得真正地明白和接受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孩子現在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之中。他們要生存和成功----這其實是你送他們出國的目的----就不可能停留在、保持住你所記得的他們的樣子。
3. 請做好心理準備----你恐怕不知道怎麼才能幫他(她)。
但,沒關係。事實上,不知道怎麼幫她(他)遠好過:拒絕承認你幫不到,或假裝知道怎麼幫,或把不符合她(他)實際情況的建議硬要他(她)照做。
如果你接納自己幫不到但還在那裡陪伴他(她),其實是很暖心的。她(他)會感受到。你是在見證他(她)的艱難和堅強。當他們的艱難超出了你的經驗、能力範疇,他們有時其實會對自己升起一份自豪感,並且有動力要靠自己走出困境、搞出點名堂來。這樣一來,你幫不了的事實客觀上反而能起到了激振孩子的效果。
你雖然不知道怎麼幫,但你安心地做一個溫暖的陪伴----千萬別低谷了這種心態和做法的正面力量!
4. 對你自己的焦慮和期待保持覺察。
父母對孩子沒有期待是不可能的。我們對身邊最親近的人往往有著最濃厚的期待,有的我們自知,有的非常隱蔽。
孩子出國後,你對他(她)會產生更多的焦慮和期待。與你對自己的焦慮和期待有關,也與其他出國孩子和家庭的比較有關。前三點能幫你對自己的焦慮和期待提起覺察。
5. 請牢牢記住----你的孩子所正在經歷的是複雜的,因此你的回應也應當是細膩的。
細膩是什麼意思?以後會有單獨的文章來詳細說說。此處,先提醒的是,不要簡單粗暴。孩子的處境、經歷、內心都不是簡單、直觀、單線條、是非分明的。第四點,即檢查你自己的焦慮和期待,能有利於你記住這第五點。
6. 警覺你自己的認知扭曲現象。
比如非黑即白、以偏概全、只看負面、妄下結論(覺得自己能預測未來、會讀心術)、活在「應該」里,等等。第五點能協助你檢查自己的認知扭曲。
7. 留意同一句話重複說過多少次。嘮叨並不真的有效。既然如此,不妨摒棄這個習慣。
我理解要完全停止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畢竟還是擔心我們的孩子的,有擔心就容易有嘮叨。那怎麼辦呢?
你可以去觀察你的孩子對你的話是如何反應的。沒有效果的或效果不好的話以及說的方式,就需要考慮摒棄和調整。這是一個不斷觀察、接受反饋、嘗試新方法的過程。是一場學習,沒人能替代的學習。想具體做到不嘮叨和找到有效的溝通方法,得涉及到上面的1-6點。
8. 摒棄對你和孩子的關係的不切實際的期待。
留學為你和孩子的關係狀態提供了佐證。它如同一面明亮的鏡子,映照出你們關係的長處和弱點。之前就存在的問題,恐怕會繼續存在,甚至惡化也不足為奇。
如果孩子本來和我們很親近但是現在不親了,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看待這個變化:可能是孩子在心理發展上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健康的分離個體化;亦或者,可能是受制於橫梗於彼此之間的距離、時差、共同經歷的缺乏、以及各自身處的文化;又甚至,可能是父母出於焦慮的誇張感受。
9. 做父母的想要孩子對自己敞開心扉,這是很自然可理解的。付以努力,也是可以達到的。但,在那之前,最好不要強求孩子對我們敞開,也不要責怪他們不對我們敞開。先在上述八點上下功夫。當孩子感覺到我們有變化之後,他(她)們更有可能主動來找我們。
05
代際間與文化間的隔閡是事實,但不是任何人的過錯。正如同時間上與空間上的隔閡一樣。唯獨不同的是,對於時、空隔閡我們做不了什麼,然而對於代際、文化隔閡,我們有山可以爬,山頂有日出可以看,日出下有手可以牽。但還是,有 山 要 爬。
推薦閱讀:
※未成年需要的是啟蒙教育,不是性教育——林奕含事件的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現狀2
※切莫忽視心理健康
※家裡安裝中央凈水系統有哪些好處?
※兒童心理健康的五大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