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之三】數據給了你100條發財方式,為啥非選最難的那種
來自專欄程序猿數據愛好者4 人贊了文章
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
配套課程:求職寶典--面試實戰指導 + 職業規劃解析 解析求職寶典--面試實戰指導 + 職業規劃解析
《職業規劃系列講座》第一篇
《職業規劃系列講座》第二篇
《職業規劃系列講座》第三篇【您目前在這裡】
完整的職業規劃指導,戳:{求職寶典}
「我是個6年經驗的銷售,我能自學開發轉數據分析嗎?」——轉開發可能有些難,你可以嘗試一下先轉營銷或者經營分析。
「我在國企做招標投標,商戶管理的,我能入職互聯網數據分析嗎」——為啥不考慮地產公司啊?有一種業務叫商業地產的。
「我好喜歡數據分析的,在學校天天,我未來可以從事數據分析嗎?」——你可以先找一個數據分析工作實習,見識一下真實的樣子再做決定。
「來不及實習了,ALL in DS!!!」——看你的學校還不錯,真的可以考慮參加下別的企業和崗位的校招的。
話說每次回答職業選擇問題的時候,我都巨不像一個教數據分析的。別人都在可勁鼓吹:不論什麼行業什麼專業什麼背景,都能21天0基礎成功入職互聯網行業,只要肯學俺的python課,而我總是喜歡和同學們聊現狀,聊大家掌握的能力。為啥?因為其他老師只會教python,所以恨不得pythoneverything 因為既然要討論職業發展,就認真站在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和工作上來討論,具體的工具、方法、知識都是為目標服務的。就像數據分析,它本身只是一種方法論,一種工具。它可以有100種方式幫助人們發達,為啥非要選擇從業呢?
特別是一些同學本身有著很好的資源,有更好的選擇。比如在某個行業積累了多年經驗;比如有管理團隊,組織項目的能力;比如學校很好,有足夠資本敲開500強的門。為啥非要一抹黑的來搞數據分析。經過很多交流後,我大概明白了原因,一般有這幾個可能
1. 我非常不認可我現在的專業/公司/行業
2. 我在學校/企業里看到過數據
3. 我聽朋友圈/知乎說做數據分析/數據科學/數據挖掘年薪百萬
是滴,似乎數據成了拯救大家唯一救命稻草。這三條里,第二條尤為重要,因為平時見不到數據的人,估計都被《21天0基礎速成文案寫作轉行互聯網行業2年成為COO》吸引走了。所以不是我有意黑python,而是這年頭python實在太熱。如果早兩年寫這篇文章,估計我會黑JAVA,IOS開發,Hadoop一類的。當年也都當過救命稻草。
之所以會這樣,可能和工作經驗短,平時接觸的人少有關係。作為一個混了10年,接觸過一堆行業的老頭子,我見過太多太多各個領域成功人士,所以總是忍不住建議大家:你真的可以考慮下其他崗位,哪怕相同的崗位,換個公司換個行業可能都差別巨大。已經積累的資源不用白不用啊。資源多容易贏,0基礎容易輸,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然而大家容易被眼前的這份工作的痛苦蒙蔽,導致希望越脫胎換骨越好。從而腦門子一熱就裸辭0基礎開始了。實際上有可能換個坑就會更好,有可能把核心能力(管理、運營、商務談判、財務、數據分析)遷移一下,就能在新的行業大放異彩。
就講一個小例子:我的一個朋友是學陶瓷的,夕陽中的夕陽產業。和其他搞土木材料的同學一樣,他也是研究生畢業,卻做個月薪6K的小實驗員。目睹了行業經營混亂,管理原始,從業人員素質低下之後。他並沒有想著如何「進入互聯網行業」,而是反過來想:「既然這個行業人員素質這麼低,為什麼不做一些入門ABC的材料,培訓一下他們的專業性呢?這可比寫論文簡單多了!」於是搖身一變成為行業培訓專家,月入2萬!
是滴,按套路,到這裡就該寫「這位同學成功入行互聯網公司月入2萬了」。那些鼓吹學習文案寫作21天0基礎入門互聯網行業半年加薪3次成為COO的雞湯都是這麼煲的。然而人家既沒有轉行互聯網,掙得也遠遠比2萬多,2年時間就在佛山買房買車了。
有意思的是,他也在講數據分析。門店銷售一句話,客戶流量客單價!聊起這件事,他頗為感慨的跟我說:「老陳你知道這個行業有多low嗎,那些在傢具城平層開店的老闆,連自己掙了多少,賠了多少都算不清楚。客戶流量客單價,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原子彈科技了」所以你看,懂數據分析,是專家的標配工具。專家永遠是稀缺資源。
從本質上看,數據分析是一種能力,而且是越來越重要的職場能力。它可以把真正懂行的人,和那些吃經驗混資歷的老油條分開。所謂的五年經驗,其實就是幾張取數表可以看到的事。當老闆問道:「你是有經驗,但是能在我們這裡複製嗎」的時候,拍胸脯說:「一定能」,遠遠沒有拿著數據分析報告更有說服力。用數據分析加持過往的經驗,可以讓自己更容易脫穎而出。
恰恰相反,作為一個崗位,數據分析一點都不友好。基層的數據專員們基本都在清數據跑sql,分析是啥,不存在的。再往上走,要麼拼對業務的理解,要麼拼對演算法的掌握。這兩樣都不是0基礎能入門的。沒有在一個行業的沉澱講什麼業務。沒有統計學、演算法原理、程序開發、數據架構知識講什麼演算法。調參?調參只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而已,特徵不好,調參到老。
話說回來,我們到底出來打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獻身數據科學,還是過好日子。我還記得我上學時,有位老前輩叫洪毅,數學系出的書上都有他老人家的名字。老爺子看著年紀大但精神抖擻,一身西裝+大解放鞋來上課,特有范。這位老爺子可能是真正在獻身數據科學。問題是我們大多人,為的還是過好日子。來個90平米的房子,一輛卡羅拉,一位貌美如花的嬌妻,上班認真工作,下班按時回家享受生活。所以不要跟錢過不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儘可能找到改善生活的目標,而不是那些公眾號里虛無縹緲的承諾。
這樣又有一個新的問題產生了,同學們會問:我認識的人太少了,身邊不是混吃等死的碌碌之輩,就是雲里霧裡的高富帥,平時除了刷刷朋友圈,也沒有什麼好的獲取信息的渠道,要怎麼才知道還有哪些崗位可以選呢?又怎麼判斷自己適合不適合呢?這兩個問題一個個來,先從獲取信息開始。
推薦閱讀:
※「修鍊」階段的中級面試官怎樣與奇葩應聘者鬥智斗勇?
※為什麼我建議你去VC行業工作?
※他抽到H1B但選擇回國,因為「不想把生命浪費在做螺絲釘上」
※求職路上英語面試問答大全
※我的實習與求職經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