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這件小事,卻是一個人無法到達的彼岸

做自己這件小事,卻是一個人無法到達的彼岸

客戶M先生因飽受失眠困擾而來,試過很多方法,中醫西醫針灸吃藥始終無法解決,在經過了4次催眠調理之後,他說自己已經對是否能睡著這件事不再恐懼了,因為他從心裡相信自己有這個睡好覺的能力,這讓他心情放鬆了很多,也嘗到了許久未曾有過的,能閉上眼很快入睡的感覺。

M先生分享說自己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一些事情別人覺得做到六七分就好了,他卻一定要竭盡全力做到十分,他不允許自己在任何事情上不儘力。他希望自己成為「常勝」將軍,不論哪方面,都要一直打勝仗,絕對不能輸,如果輸了,無法忍受別人看自己的眼光。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被力求完美所累,搞得自己疲憊不堪的朋友,你會發現,勸他們做自己就好,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是沒有意義的。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敢做自己,而有些人卻總是顧慮重重,甚至迷失了自己呢?

01

能否做自己,源於「我」的產生

要想我的世界我做主,首先要搞清楚「我」是如何產生的。

自體心理學中關於「我」有另外一個名詞來對應,叫做「自體」,即個體自身整個精神活動的內在體驗。可以比喻成一棵大樹的樹根,樹根扎的越深,樹可以長得越高越穩。自體越充盈,越堅實,越能張弛有度自由自在的做自己。這樹根是如何越扎越深的呢?

自體的結構式由三個部分組成,鏡映、理想化和孿生需求的平衡。像所有心理現象一樣,自體也是在人際關係中產生的,每個人都是從嬰幼兒起,透過外在的刺激反射回來的信息逐漸形成了對自我的認知,和對自己的感覺。

02

「我」是個習得品

自體發展的第一步是鏡映,鏡映是父母或重要養育者(主要是母親)對孩子的需要、行為、感受的共情反應,還有父母對孩子的愛、肯定和接納。

比如:嬰兒哭了,父母能了解嬰兒是餓了還是尿了還是不舒服了,你會聽到一些家長幫他語言化說出來「寶寶,餓了是吧」或「寶寶,尿了是不是,媽媽給換換」。再比如:幼兒第一次翻身,父母及時給予鼓勵「寶寶會翻身啦,太棒了」。

孩子透過父母的這些鏡映反應開始逐漸了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緒,建立起自我存在感。但是當父母的反應以自己的需求為準,而不是共情孩子的需要,孩子無法從父母的眼中來認識真實的自己,從而會發展出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的假性自體。

就是你長大之後你總感覺自己要裝成一個樣子才能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感覺,那不是真的你,是你扮演的一個角色。如果這個階段鏡映不足甚至受到虐待性回應,嬰兒的心中會留下恐懼,長大後遇到某些特定情境時,會激發起這種恐懼,帶來一些身心癥狀。

03

「我」是相對坐標定位的過程

如果第一步鏡映未能滿足嬰兒的自體建立,嬰兒會轉向另一個方向來尋找自體發展的機會——理想化,即把一系列正性品質載入到另一個客體上,通過與這個客體的接近讓自己感到安全平靜,理想化是為了獲得支撐,是一種補償,作為防禦,兒童只能以共生來緩解,即把理想化客體感受為自身的一部分。

對於小孩來說,父母是無所不能的,當父母被理想化時,如果父母的回應是欣喜,孩子因靠近他們而感到強大,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會發現父母並非無所不能,而感到失望,可能會出現衝撞行為,這個時候父母如果能欣然接受,孩子會繼續向前發展,接受現實,理解到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

如果父母因為孩子的衝撞行為感到受到挑戰而暴怒甚至打罵孩子,孩子會感到表達失望不滿是危險的,可能變得壓抑小心謹慎,看別人的臉色。有些小孩子在父母身上沒有找到理想化,可能會從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親戚鄰居中找到可理想化的對象,或者從看的故事書中找到可理想化的對象。成年人信奉宗教也是理想化的一種方式,通過對全能的上帝,慈悲的佛祖的崇敬來支持自己的自體發展。

04

「我」亦來自「找相似」

自體發展的第三個機會孿生,類似共生的體驗,個體感受對方猶如感受自己。是在鏡映和理想化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個體所做的努力。小孩如果有和自己興趣愛好很像的兄弟姐妹,或小朋友,通過看見對方彷彿就照見了自己,認識了自己一樣。小孩崇拜偶像,喜歡偶像身上的一些特質,就是通過孿生移情的方式來發展自體。

自體的發展貫穿終生,不停地在鏡映、理想化、孿生當中尋找自體發展的機會,尋找自己這棵樹往地下不停紮根的機會。

回到客戶M先生身上,M先生的追求完美,不能輸的特質,都是他為了保護敏感的自體而扮演的角色,一旦不完美一旦輸了,自體的好感覺就會受到威脅,糾其原因很可能是自體在早期的發展中沒有機會得以鞏固造成的

05

認知催眠可以助你做自己

概括起來,做自己,是在關係中的不斷修訂自身定位的過程,所以並非一個人能獨自完成的成長。雖然「自己」這個概念形成於幼年,但也並非定型之後就不能改變。安然睡眠管理,以「助你做最好的自己」為目標,也恰是源於每個人的心底深處,都有做自己的源動力。

了解認知催眠的朋友知道,在調理過程中,客戶不需要說話,便也可以達到治癒失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這其中的重要的秘密就是,認知催眠過程中,催眠師全程高度關注、耐心地引導和陪伴著你,而且整個過程充滿肯定性的話語,這個氛圍能直接幫助你在潛意識層面修復母嬰關係時期造成的損傷。而這部分損傷是人們在成人環境中陷入心理困惑的重要誘因之一,也是穩固的自體產生的土壤。

自體得以鞏固後,輕鬆自在做自己便是自然而然的事,煩惱自然少了,安然於心、自然而眠也是同樣是自然而然的啦。


推薦閱讀:

完整的女人首先要做自己的「男人」|女人|完整
如何獨立做自己,並且被愛
做自己難在哪裡?
如何才能「做自己」?
永遠做自己 個性女王尚雯婕從不在乎非議

TAG:做自己 | 失眠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