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性說的淵源與特色

三性說的淵源與特色

這個裡邊,我們下邊念下去。「三性說淵源於《般若經》」,它從《般若經》裡邊的意思裡邊透發出來的。「三性」,就是三自性,「以依他起為中心」。

這個我們前面也看出來了,依他起,起了執著,染污的方面,就成了遍計執。那麼依他起,清凈的那一方面,把執著掃除了,那就是圓成實,所以中間的一個自性,依他起為中心。

那麼這裡的「依他起指的就是一切法,也就是說諸法皆待緣生」,這個就是緣起,依他起本身就是依各式各樣的條件,是「他」——因緣,叫依「他」,依「他」而生起來的。

「這是無著、世親學說的特點」,這是他們創立的,以前是沒有提出這三自性,明確地提出來講中道觀是沒有的。「不過」,這也是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問題的:就是這樣子認識是真,認識是不實在、虛妄的;這一切都是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個「構成的唯識論」。

並不是他們特長,龍樹菩薩已經指了方向,「受用緣起」就是從認識論方面來指出道路來的,再進一步地發展,就是三自性的這個認識論。

所以說,在開始,龍樹到世親、無著,他們的學說是一脈相承,是沒有矛盾的。但是到了後期的大乘佛學,中觀跟唯識成了極端的兩個對立派,裡邊辯論很厲害,尤其是清辨論師出來之後。那就是月稱論師又對唯識是批判得很多,那麼有些唯識家,在後面要講到。

在那爛陀寺,當月稱論師做主講的時候,印度有一個學問很好的,這個恐怕前面講過,叫月官論師,他是唯識宗的。他們兩個人辯論中觀唯識的道理,辯論了七年,這個辯論深透得不得了。

辯論當中,旁觀的人、聽講的人,也很多很多,那麼經過他們這樣子七年的辯論,那些旁邊聽的人,不要說有學問的,就是放牛娃對唯識中觀也能懂一點了。

所以說七年下來等於上了七年課,那當然是弄得辯來辯去、辯來辯去,裡邊微細的,旁聽的人都懂一點了。所以這個在歷史上很有名。但是正是世親、無著提出這個三性的唯識中道觀的時候,實際上那個時候跟龍樹菩薩是沒有矛盾的,後來慢慢發展、發展,各向一端地發展呢,就顯出不同的地方來了。

「這學說的最後一個特點,是方法論上運用了因明」,這個因明我們等一下介紹,我們把三性再來講一下。

那麼,再發展,「此後,大乘學說內部有了鮮明的分立」,主要是兩派:一個是瑜伽行派,一個是中觀派,就是因為他們提倡了這個東西,兩邊慢慢慢慢分歧,就成了兩個派系。

本來在無著、世親並沒有另立一派,只不過是把龍樹菩薩的中道觀用另一個方式來解釋,內容是一脈相承的,沒有矛盾的。但是因為這個方式不一樣,兩邊的人,時間久了,就產生分歧,那麼就成了兩派:一個叫瑜伽行派,講唯識的;一個是中觀派,講中觀的道理的。

瑜伽行派,我們說「瑜伽」,這是什麼意思?這個瑜伽行派,為什麼叫「瑜伽」?我們講一下。「瑜伽」是我們佛教的一個法相名詞,「瑜伽」本來的意思是相應,有五個相應,五義相應:第一個,境的相應;第二個行的相應;第三個理的相應,道理的理;第四個果相應,第五個機相應。

我們說相應,果也是相應的,最後所對的機也要相應。這個相應,本來有五個方面講,有五義相應。那麼這裡取的相應,重點是取第二個——行相應,所以叫瑜伽行派,行瑜伽。

什麼叫行呢?就是修行、觀行,修觀、修定要相應。所以說後來把修行的人叫瑜伽師,我們在聽《廣論》的時候,不是什麼大瑜伽師等等,就是修禪定的人,叫瑜伽師。跟行相應的,重點在行,在修定的行,那麼這裡瑜伽行派也是這個意思,從行瑜伽裡邊出來的,叫瑜伽行派。我們這裡要注意,瑜伽派——外道有瑜伽派,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加個「行」,瑜伽「行」派,來鑒別於外道。

(節選智敏上師《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十四講》)

推薦閱讀:

?《佛陀說什麼?》
佛教的經典語句
知道「我」的不存在才是看破 - 佛教文摘 佛教文章 佛教音樂 佛教下載 普陀山 觀音菩薩 ...
修行人一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教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