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智慧城市 華為:我們不一樣!
來自專欄科技talk1 人贊了文章
在不久前參加在深圳舉辦的2018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時,筆者親身體驗了一把什麼叫智慧城市。由於來深圳之前我的身份證遺失,這次出行諸多不便,在酒店登記入住時,沒有身份證的筆者還以為需要到臨近的派出所辦理臨時身份證,但一則消息讓我省去了在炎熱的深圳街頭奔波:
自今年6月1日起,凡入住深圳範圍內酒店且未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旅客,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深圳公安」進行註冊,在線申請「電子臨時身份憑證」,整個過程簡單易懂,一分鐘即可完成。
隨後的智博會更是讓筆者大開眼界:為了緩解持續增加的車輛給城市造成的交通擁堵,深圳交警和華為合作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統,從「車看燈,讀秒數通行」進入到「燈看車,讀車數放行」的新時代,並讓平均車速提升了15%。
不僅如此,按照《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到2020年,深圳市要實現「六個一」發展目標,即「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與此同時,眾多科技巨頭也在深圳這座城市開始各展所長,積极參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
在筆者看來,毋庸置疑,智慧城市已經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在這種情況下科技企業聞風而動,迅速切入這一市場無可厚非;但智慧城市同樣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對於參與其中的科技企業來說是一場馬拉松長跑,最終比拼的一定是耐力、耐心,不能急於求成、一蹴而就,而是要通過扎紮實實的努力,切實解決智慧城市建設中所面臨的問題。從企業基因上來看,長期面對消費級市場的互聯網企業並非最具優勢,反而是那些「老成持重」、長期服務企業級市場的ICT企業更有競爭力。
智慧城市建設提速 華為既是使能者又是推動者
如今,在中國不只有像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在積極投身智慧城市建設,一些經濟百強縣也已經加入到建設智慧城市的行列。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智慧城市相關試點近600個,這意味著幾乎全國所有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
在筆者看來,近兩年,建設智慧城市早已不再是城市管理者提出的規劃和目標,而是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就像今年國家發改委所強調的那樣:提高城市發展質量,分級分類進行智慧城市建設。如今的智慧城市建設呈現典型的分級、分類等特點,即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範圍廣、程度深,小城市則從自己的痛點出發,先聚焦在某幾個細分領域開展智慧城市試點建設,然後再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而且,智慧城市建設還有著典型的政府引導方向、市場主導建設、企業合作參與的特點,城市在轉型與發展過程中提出智慧城市建設需求,企業根據城市特點和需求持續不斷投入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研發,雙方的碰撞和合作也進一步推動了智慧城市產業和生態的完善。在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正是這種客戶和產業的良性互動,逐漸湧現出以華為為代表的多家巨頭企業。
正如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所說:在建設智慧城市上,華為的定位是要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經系統,做智慧城市的使能者和推動者。智慧城市的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因此智慧城市不僅要有城市大腦,還要有各種信息感知系統,能夠實現數據上傳、分析、處理、決策再到行動的完整閉環。
?華為E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
為了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華為秉持的依然是「平台+生態」的戰略,其中的平台指的是「沃土」數字平台,它可以實現物聯網統籌、大數據統籌、GIS一張圖統籌、視頻雲統籌以及融合通信統籌這5大城市基礎數字資源的統籌;而生態則是在數字平台基礎上,通過各類基礎資源的開放共享,聯合廣大生態夥伴,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投融資、頂層設計、集成、運營、業務應用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共同服務於城市的治理和創新。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華為所提供的不僅僅是數字化的底座,還會聚合併使能生態夥伴,輸出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要的頂層設計、集成、運營和業務應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全方位地滿足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求。這也充分證明了為什麼說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華為既是使能者又是推動者。
與其他智慧城市玩家相比 華為究竟有哪些優勢?
從一些主流的智慧城市大玩家戰略定位的角度來看,他們彼此專註領域不盡相同,各有各的側重點;但從智慧城市建設者角度,似乎選擇誰作為合作夥伴都沒有問題,無非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切入點不同罷了。從這一角度看,智慧城市這個巨大的「藍海市場」也存在著一定的「同質化競爭」。
正如「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所認為的那樣,企業若想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必須圍繞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聚集戰略來組織資源和進行生產。按照波特所提出的價值鏈法分析,企業競爭優勢來源於企業與競爭對手在價值鏈上的差異,因此,企業競爭是以質量或服務等成本之外的產品或服務差異為基礎競爭的。
那麼,相比較而言,華為「質量或服務等成本之外的產品或服務差異」主要有哪些,或者再直白一點,華為有哪些具體優勢呢?對此,楊萍從四個層面全面闡述了華為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優勢所在。
1、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優勢。在過去30年的發展歷程中,華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具體到智慧城市領域,華為就是要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技術創新以及生態合作,聯合合作夥伴去真正地幫助智慧城市的客戶解決他們的問題,從而為客戶創造價值。
2、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定位和清晰的業務邊界所帶來的優勢。事實上,面對席捲全球的數字化浪潮所帶來的巨大歷史機遇,華為始終聚焦在ICT基礎設施層面,「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嚴守自己的業務邊界,從而團結更多的生態夥伴,正是這種克制使得華為真正可能打造一個開放共贏的生態。
3、華為擁有業界最領先、最完整的ICT產品線,可以為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軟硬體平台,即「沃土」數字平台。華為能夠擁有這樣的能力,與過去30年持續在研發上的壓強投入密不可分;如今華為在產品和解決方案上的技術優勢,正是多年來持續在基礎理論、材料、前沿科技上的持續投入和探索所帶來的。
4、華為在各省、地、市擁有強大的銷售和服務團隊。眾所周知,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工作,需要建設者與客戶之間保持密切的交流和溝通,對服務和技術支持團隊的要求很高。目前,華為在全球170多個國家有分支機構,在國內也有一支幾乎覆蓋所有地市的銷售、服務和技術支持的隊伍,這給華為參與智慧城市長期建設和運營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這些優勢可以看出,華為在智慧城市建設上並沒有過多強調自身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反而更多憑藉的是企業文化的力量、生態夥伴的力量。很多時候,做事情的態度就已經決定了這件事情最終能否成功,在這方面華為無疑是明顯區別於其他智慧城市服務商的。
從實踐到方法論 華為逐漸擁有打開智慧城市大門的鑰匙
在山東青島,華為通過與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合作,已經實現了智慧農業的落地應用。藉助在稻田的地下地表部署的感測器,系統可以實時感知土壤溫度、光照、鹽鹼度以及農作物的生長態勢,再藉助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以及專家診斷系統,已經實現了精確的施肥和用藥,土壤質量的監測,病蟲害防治以及自動測產等。目前,該項目實現了節水30%、節肥40%,經濟收益提升20%。
青島只是華為上百個智慧城市項目中的其中一個,據楊萍介紹,目前華為聯合生態夥伴已經為全球40多個國家、120多個城市建設起智慧城市,這裡既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一線城市;也包括廣大的地市級城市和區縣級城市,如山東濰坊、湖南益陽、廣西桂林等,以及甘肅敦煌、山東高青、山東桓台、深圳龍崗區、河北石家莊鹿泉區等。
隨著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的不斷深入,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也越來越大,目前已經擁有30家TOP級生態夥伴,涵蓋投融資、系統集成、行業應用ISV以及後續產業運營商等多種夥伴類型。通過與這些生態夥伴的深度合作,華為已經聯合夥伴推出了共24類100多種聯合解決方案,覆蓋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
與此同時,華為在智慧城市建設上也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論體系,這些多年實施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也為後續智慧城市建設指明了方向。總的說來,華為認為,成功的智慧城市要具備四個要素:一把手工程+強有力的執行團隊+紮實的投資+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
首先,一把手工程:智慧城市要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要實現數據共享,過去以部門為單位的煙囪式業務流程建設,阻礙了數據的融合和共享。只有一把手親自主導才能真正打通數據、實現共享,實現數據的合併。
其次,強有力的執行團隊: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對城市治理的根本性變革,在推進變革中一定會碰到很多困難,這就需要一個常設的團隊,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優化、迭代。
紮實的投資:智慧城市,不能僅是門面工程,必須要真正觸及到城市管理與服務核心的根本,這必然需要城市紮實的資金投入。
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智慧城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具有各種能力公司,有時候需要30、40家甚至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完成,這就需要一個起引領作用的數字夥伴,能夠整合先進的技術、整合在業界這些資源,以業務需求為驅動,幫助政府一起來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設。
在筆者看來,智慧城市建設只要抓住以上四個關鍵點,就將加快實現「善政、惠民、興業」。而在這一過程中,華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戰略夥伴,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堅實的數字化底座,激活整個智慧城市生態的活力,從而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為城市這個有機生命體注入全新活力。
推薦閱讀:
※最近某些人造出來的關於小米的謠言
※2018 Q2智能手機市場報告 | MobData
※華為mate9保時捷版評測
※華為秘密作戰計劃曝光,重注AI晶元挑戰英偉達,輪值董事長挂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