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美國汽車業能否再現"美國製造"圖景?

重振美國汽車業能否再現"美國製造"圖景?

來自專欄聊聊經濟學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打出「重振美國製造業」口號,作為曾經塑造了「美國夢」核心的汽車工業更是特朗普競選綱領的重中之重。美國傳統製造業地區如密歇根州、俄亥俄州製造業工人對重新實現「美國製造」的經濟發展綱領寄予厚望,這些地區產業工人的支持也成為特朗普競選成功關鍵。為了兌現其競選承諾,特朗普在上台後出台一系列減稅以及貿易保護政策,試圖吸引美國製造業資本迴流,並限制國外產品對本國產業的競爭衝擊,為國內相關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其中特朗普最迫切想改變的是目前汽車貿易失衡對本土製造業所帶來的衝擊,而對國外相關產品加征關稅則被視作最為直接有效的經濟措施。但是,美國貿易政策是否能改變其貿易失衡狀態?對上下游產業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從貿易政策著手是否能重塑美國製造業經濟的往昔繁榮?

汽車製造業的崛起曾見證了美國發展成為全球頭號工業強國的歷史。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對汽車製造流程標準化的改造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製造業革命,從而也推動了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如鋼鐵、能源等產業也在上世紀上半葉迅速發展成為美國工業型經濟的核心。福特的貢獻遠不在於生產方式上的變革,其在福特工廠內部實行的工人高工資高福利制度也被推廣至全國,帶動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奠定了羅斯福「福利制國家」新政基礎並帶領美國經濟走向戰後繁榮。彼時的美國製造業繁盛一時,大量產業工人湧入汽車城底特律尋找他們心中的「美國夢」。在上世紀50年代,傳統工業區曾佔據美國45%以上的經濟總量。

但是戰後德國、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打破了美國產業工人的「美國夢」。同盟國家製造業的興起嚴重衝擊了美國本土相關產業。再加上上世紀70年代亞洲、拉美等新興國家憑藉著勞動力優勢建立起全球勞動分工體系,美國國內製造業資本紛紛向這些勞動力低成本國家轉移。同時70年代能源危機也驅使美國國內實體經濟資本流向信息科技、金融、服務業等第三產業。製造業企業的大量外流造成美國實體產業空心化。為了維持相關產品的國內需求,美國只能大量依靠進口產品,這不僅帶來了貿易赤字問題,還進一步惡化了本國相關產業經濟發展。在美國「去工業化」經濟轉型中,大量製造業工廠關閉,產業工人失業率高居不下。目前,製造業產值在美國經濟中所佔比重下降為12%,在過去25年時間裡,美國製造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減少30%。鄰國墨西哥自1994年簽訂北美自由協議(NAFTA)以來本國增加了數十萬個汽車製造業崗位,而美國則相應地損失了數十萬崗位。與此同時,曾經創造了美國經濟繁榮的傳統製造工業區迅速衰落成為「鐵鏽地帶」(The Rust Belt),汽車城底特律的破產更是宣告自上世紀以來美國汽車工業繁榮發展時代的落幕。

隨著美國汽車業的轉移,美國汽車及其零部件產品大量依靠進口。據美國政府統計,2010年至2017年,美國汽車進出口行業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圖1)。2017年美國進口汽車830萬輛,價值約為1920億美元,主要進口地來源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韓國與德國;進口量則為200萬輛,價值約570億美元。汽車進出口貿易逆差達1350億美元。汽車零部件貿易也存在逆差,儘管2013年後,貿易逆差有所改善,但本國汽車零部件仍依賴進口。即使是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中,也有近1/5用於出口,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有約1/4的產量是由外商投資經營的工廠生產。

來源: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局(ITA),英飛諮詢整理

來源: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局(ITA),英飛諮詢整理

為了扭轉汽車業貿易逆差局面,特朗普政府上台後連續推進多項貿易政策,試圖通過重振汽車業拉動「鐵鏽地帶」產業重新布局,實現「美國製造」回歸的長遠圖景。首先是在2018年3月8日美國對鋼鋁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關稅。緊接著在4月特朗普政府對外國鋼鐵產品開啟「232條款調查」,以此決定進口汽車及配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在與加拿大、墨西哥進行NAFTA協議談判中,美國政府向其鄰國施壓,要求提高汽車零部件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比重。5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宮與多家汽車製造商會晤,宣稱將會對一些進口車徵收20%或25%關稅,而此前這一稅率僅為2.5%。近期特朗普再次強調將要對歐盟進口車輛徵稅25%。儘管NAFTA談判重啟有利於改善北美自貿區貿易關係,但在11月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前,特朗普或將會在關稅問題及產業政策上重申其競選時的態度和立場,以此爭取共和黨競選優勢。

針對特朗普的聲明,歐盟方面稱將會對美國汽車和零部件採取報復性關稅。歐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汽車及零部件產品方面的全球性反擊總規模將達294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2017年對外出口總額19%。此外,汽車工業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它不僅影響到材料能源等上游產業,還涉及到設計、製造、物流等產業鏈,甚至還與保險、金融借貸方面密切相關,因此全球性貿易反擊或將嚴重打擊美國產業經濟。為了量化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及相關產業帶來的影響,筆者將利用英飛諮詢(ISM)基於一般均衡模型(CGE)發展出來的全球模型模擬分析關稅政策下美國2025年的產業數據。在數據分析結果基礎上可預測美國產業經濟走勢,並對其產業政策做出量化分析。

本文將設定三項關稅政策影響因素:A:美國加征鋼鐵產品25%關稅,鋁產品10%關稅;B:美國徵收25%汽車關稅;C:其他國家向美國汽車徵收25%報復性關稅。模擬結果將具體分析這三項政策對汽車產業本身及上下遊行業影響。

來源:英飛諮詢

由於鋼鋁貿易佔比重較少,美國向其他國家加征鋼鋁稅對美國汽車產業本身影響很小。但美國向其他國家徵收汽車稅以及由此引來的報復性關稅對美國汽車進出口貿易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如美國向其他國家徵收25%汽車關稅,美國汽車進口將下降33.49%。國內需求有所加大,出口下降12.60%。另外,美國徵收汽車關稅總體上來說對汽車產業有一定積極正面影響,產出與就業均有所上漲。

但是,如果包括歐盟在內的國家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政策,美國汽車貿易將受到嚴重衝擊。首先是出口下降幅度高達42.86%,進口也將下降36.26%。儘管國內需求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但總體產出變化幅度較小,遠滿足不了國內消費需求,汽車行業勞動力就業市場也將會裹足不前。此外,數據說明美國汽車貿易嚴重依賴外部市場,儘管貿易保護主義能在一定時間內對產業產生積極正面影響,但如果其他國家制定相應貿易政策應對,美國汽車產業將受到較大衝擊。長遠來說,通過關稅調整國內產業經濟其政策效應並不明顯,損害的反而是美國汽車行業的貿易。

來源:英飛諮詢

來源:英飛諮詢

通過數據模擬徵收汽車關稅對汽車上下遊行業影響結果中可看出,美國若實行汽車行業關稅保護政策,美國國內鋼鐵、金屬製品、交通和金融服務國內需求及產出都有所增長,但增長幅度不明顯,各相關產業勞動就業市場則呈現負增長(圖4)。關稅政策並不能拉動汽車相關產業就業率。得不償失的是其他國家若對美國實行報復性關稅,美國汽車產業鏈將受到打擊,各大產業指數多是負增長(圖5)。

可以預見的是,美國實施汽車關稅後,本國汽車行業需求、產出以及就業率都有一定程度回升,此外還會拉動上游原材料鋼鐵、金屬製品行業的需求和產出。但因為美國汽車行業受外部市場影響較大,美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後將導致其外部貿易環境惡化。而全球性貿易反擊將使得本國汽車貿易受到嚴重衝擊,這不僅無法達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目的,也將給美國最重要的汽車貿易夥伴如德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的汽車行業帶來一定影響。而美國與其盟國經貿關係的改變勢必也將會影響到國際關係格局,這也為美國重振製造業的經濟願景增加了不確定性。

從另一方面來說,美國的貿易政策給中國相關行業發展帶來機遇與挑戰。與美國計劃大幅提高汽車關稅不同,中國自7月1日起下降汽車整車關稅至15%,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目前中國汽車市場規模佔全球市場30%,調整汽車關稅將會對國內汽車消費市場帶來利好,有效促進國內消費需求並帶動相關行業發展。中美兩國截然相反的汽車關稅政策或將會影響到全球汽車生產與貿易格局。歐洲國家大量進口車在美國市場受阻後勢必會大量湧入中國市場,對國產汽車製造商和配套產業形成較大的競爭挑戰。另外,國外汽車製造商也會重新調整全球生產布局,在中國尋找更多的生產、銷售機會。面對貿易政策帶來的市場變革,國產汽車製造商需要積極進行產業升級,以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與市場銷售模式面對競爭與挑戰。


推薦閱讀:

50%高?健全使用環境,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是戰略核心
如何贏得客戶信任,這裡有三點建議
寶馬布局新能源擴建電池廠,吉利布局新能源要走四條路
9月SUV市場增速放緩,旺季之下更值得關注
想要汽配賣得好教你望聞問切鎖定客戶

TAG:美國 | 汽車 | 汽車行業 |